可是,名节若真的如此要紧,为何男人却可以在失了名节之后,还能继续活着?难道说,男人守的名节,和女人守的名节,不一样吗?这些疑惑,杜大奶奶只能放在心中,并不敢说出口。当了众人,她依旧是那个端庄的,处事滴水不漏的杜家大奶奶,只有背着人,她才敢把自己的心事,稍微放出来一点点,却也只有一点点,更多就没有了。
看着眼前的刘小姐,杜大奶奶怜爱地把她的额发又拢好,但愿她能一生顺遂,而不是……,接着,杜大奶奶浅浅一笑,哪有什么真正的一世顺遂,不过是有许多哭,不足以对外人道也。
杜大奶奶是在刘小姐来过的第三天前来秀娥铺子的,那时候秀娥铺子已经客人络绎不绝,秀娥还是在账房和杜大奶奶见了面。
寒暄过后,杜大奶奶也就把自己和刘小姐说过的话,对秀娥说了。秀娥只是笑了笑:“我没想到,大奶奶心中想的,竟是这些。”
“若我还在家中做女儿时候,自然想的也和表妹想的一样,但我已经出嫁了,嫁到杜家快十年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夫君和我,还算相敬如宾。”杜大奶奶淡淡地说着,秀娥突然想起坊间的一些传闻,杜大爷是这城内有名的谦谦君子,虽说读书不大成,只由家中捐了个监生,但处理家务事也是井井有条,待弟弟们也十分友爱。
和杜大奶奶少年夫妻,举案齐眉,听说,杜大爷还不好女色,却不是因着外人说的,杜大奶奶不许丈夫纳妾,而是杜大爷主动不肯纳妾。这样一个算得上十分完美的男人,就是杜大奶奶的夫婿。
但这会儿,听着杜大奶奶的话,秀娥突然觉得,也许,杜大爷和杜大奶奶夫妻之间,并不像外界所传说的一样。当然,这是杜大奶奶的私房话,秀娥也不会去打听,只笑了笑:“能得相敬如宾四个字,就够了。”
杜大奶奶似乎想起什么,唇边现出一抹笑,接着这抹笑很快消失,接着杜大奶奶点头:“是啊,我所得到的,已经是姐妹们求之不得的,我本该欢喜了。”
只是,本该欢喜,而不是,就很欢喜。秀娥敏锐地察觉出了杜大奶奶话中的不尽之意。想了想,秀娥就伸手拍了拍杜大奶奶的手:“天下事儿,哪有这样十全十美的,不过是,这边多了,那边缺了,勉强能算圆满吧。”
杜大奶奶瞧着秀娥安抚自己的手,有一瞬间的走神,但很快杜大奶奶就笑了:“你说的是,就这样吧。”
说完,二人四目对视,似乎都有许多的话想要说,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过了会儿,还是杜大奶奶对秀娥道:“那,我们从这会儿起,算是朋友了。”
朋友?这两个字让秀娥笑了,接着秀娥点头:“承蒙不弃。”
“我不过是运气好一些,生在这样的家中,嫁了这样的人家,若论见识,哪里就比得上你。”杜大奶奶这句话是真心的,秀娥也听得出来的,所以秀娥也没有和杜大奶奶客气,只笑了笑。
“许多话,我是不能和姐妹们说的。一说出口,就会被她们笑话。纵然她们不笑话,却也……”
或许会让人担忧,或许会传到自己母亲耳中,让母亲为自己担心。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让杜大奶奶只能自己慢慢地,把那些话埋在心中,不能告诉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的枕边人。
毕竟告诉了杜大爷,大概也只会换来三个字,想多了。可是,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吗?很多个夜晚,杜大奶奶从睡梦中惊醒,看着身边的丈夫,都在想,何谓良人?也许不是你侬我侬,而是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地把心里话给说出口,而不是要在心中百般纠结,万般谋划之后,才能小心翼翼地,把斟酌了无数次的话给说出口。还要小心瞧着丈夫的神色,看着他的神色来说下一句话。
这样的日子,好疲惫啊!杜大奶奶长长叹气,秀娥已经握住她的手:“我明白。”
她明白?杜大奶奶不由瞧着秀娥,毕竟秀娥只是个望门寡妇,没有和人做过一天真正的夫妻。
“女子在这世上,孤身一人嫁到夫家,从此要以丈夫的父母为自己的公婆,恭敬侍奉,比侍奉自己亲生父母还要恭敬,要友爱妯娌,疼爱小姑子小叔子。”这些,是世间对女子的规矩,接着秀娥轻声道:“你晓得我的堂姐,嫁到邱家的那个。我是亲眼看着她,从出嫁时候的欢喜,到后来归宁时候的伤心。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问我娘,姐姐能不能不回邱家。娘说,你说什么傻话呢。”
邱家的事情,杜大奶奶也曾有所耳闻,但这些话,总没有秀娥说的那么细致。
“姐姐,是在邱家,活生生地熬死的,是被邱大爷逼死的,可笑的是,邱家把那个妾给卖了,又重新给邱大爷寻了一房妻子,就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明明,宠妾灭妻的是邱大爷,明明,装聋作哑的是邱家的二老。可是最后,他们什么事儿都没有。只有那个妾,承担了所有的怒火。”
杜大奶奶似乎有些明白了,她也轻叹一声,秀娥的眉微微皱起来:“邱大爷,算是不好的丈夫,说来说去,只能说是姐姐的命不好,可是今儿,你说杜大爷,这个人人夸赞的好丈夫,似乎也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这四个字让杜大奶奶面上现出一抹叹息,接着这抹叹息很快消失,杜大奶奶只轻声道:“和你姐姐比起来,我不该抱怨什么。”
“若,你能自己选,会不会嫁杜大爷?”秀娥却没有接杜大奶奶这句话,只问了这样一句。杜大奶奶饶是镇定,但还是吓了一大跳,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若我自己能选,或许,我不会嫁。”
这是埋在杜大奶奶心底最深的秘密,一旦说出口,二人之间,就显得更为亲密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