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这个地方,先是作为战场,任由萧子瑜和黄奇真拼得你死我活,后来又被流寇军光顾,彻底薅蔫。苻三想着,反正太子殿下就在这里,手里有军队,背后亦有豪强们的支持,何不借助太子的力量把流寇们铲除干净,还封丘一个太平呢?
于是他特意来谒见太子,高呼为民请命,希望萧瞻大显神威,彻底解决封丘的流寇问题。
萧瞻思索再三,让他回去集结能收拢的县卒和民夫,等消息。苻三大喜,深觉这件事情稳了,忙不迭拜谢离开。
成楹入内,劝道:“殿下是不是太心急了?”
萧瞻抬起眼看她:“为何?”
“兖州流寇之患历时已久,不可卒除,殿下现在应当以韬光养晦为重。”
萧瞻知道成楹在担心什么,他现在的力量太弱,若是迫不及待叫嚣清除流寇,只怕会被裹挟进战争的泥潭,好几年都不能抽出身来,何谈收复京都,图谋天下?但这是麻烦,亦是机会。案几上摆着九州舆图,萧瞻指着南方荆州的位置,道:“如今益、杨、荆三方势力都在争夺荆州,无暇顾及兖州和青州,这恰恰是我们壮大的机会。”
“殿下想怎么做?”
“楹儿你觉得,这两千豪强子弟兵的战斗力怎么样?”
成楹没见过这些人上战场,不好评判。
萧瞻:“自从渠帅项奔带着流寇军入京都之后,留在封丘的流寇约有万余,但他们各自归属不同的渠帅,谁也不服谁,不如让这些豪强兵卒,出去练练手?”
成楹想了一想,觉得可行。
有意思的是,流寇们各有各的头子,三家豪强凑起来的两千兵卒,也只服自己的小将领。刘氏出兵最多,带领刘氏族兵的子弟叫刘嘉,是刘氏家主的族弟,另外各出五百族兵的杨、桓两家中,杨家领兵的人叫杨玄,也是杨氏子弟中比较有出息的,而桓家的子弟厉害了,名叫桓冲,正是桓氏家主的少子。
听说太子殿下让他们出去与封丘县的流寇军作战,三人俱是一愣。他们不是奉家主之命,前来保护太子的么?怎么还需要真刀真枪和流寇们对上?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太子身边当亲兵、侍卫,获得太子的好感,日后飞黄腾达的机会可比外人多得多,他们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啊。
但太子既然发了话,他们又不好不遵从,只是谁先出动,谁后出动,又成了个问题。
杨玄和桓冲,都不怀好意地看着刘嘉,意思很明确,你的人多,你先上。刘嘉的白眼快翻上了天。
这些族兵,都是豪强从自己族中的远房子弟、佃农或者徒附中征集、训练出来的,都是花大把的银钱供养着的,死一个就少一个,谁愿意把幸苦训练出来的族兵,送到战场上消耗掉呢?
真不知道太子抽的什么风,好好的打什么流寇。
刘嘉心里骂骂咧咧,明面上答应得迅速无比,这就剿贼,实际上三天还没挪出庄园,能拖就拖。杨、桓两家差不多。
萧瞻冷眼瞅着三家的办事效率,算是把自己目前唯一能用的一点力量,摸清楚了,忍不住仰头望天,无语凝噎。
但好在还有靠谱的,苻三见太子二话不说答应剿贼,回家后提着面大锣,当当当敲得满城响,号召封丘县的青壮年男子积极入伍参战,居然真凑齐了一支队伍——一共百来号人,甲胄、刀兵什么都没有。
看到苻三拉着这支歪瓜裂枣,兴冲冲跑来请示他下一步该怎么做,萧瞻简直感动得要哭了。
他默默安慰自己,别慌,当年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说不定还没他这么多人手呢。
视线不经意瞥向成楹,只见她的表情也挺一言难尽。
萧瞻倒也没责备豪强兵,他很清楚,豪强兵从建立伊始,就是为了保护豪族的庄园、财产而存在,人家的信条是家族利益排第一,而不是为他这个落魄的太子流血牺牲。他要想有一支真正归属于自己的军队,只能靠他自己努力啊。
萧瞻将杨、桓、刘三家家主请过来,一点也不客气:“孤打算出兵剿灭封丘县的流寇们,奈何手头有些紧,不知三位家主能否为孤分忧?”
他想得很开,豪强兵不愿动没关系,只要他们背后的家族肯出钱出粮就行,有了粮秣,假以时日,还怕没兵么?
太子殿下开了尊口,三家家主不好不答应,给,多多地给。
拿到甲胄刀兵的第一时间,萧瞻就把苻三带来的百来人给武装上。有些人连甲胄该怎么穿都不知道,竟然连胄都戴反了,一群人歪歪斜斜站在庄园前的空地上,场面颇为辣眼睛。有豪强兵卒看到这群人连队列都不会站,忍不住偷笑。
这些人原本是封丘县的地痞、流氓、轻侠恶少年,甚至还有不少流寇混进来,他们本就属于最不事生产,最不守规矩的那一类,真正老实的良家子弟,要么被流寇们祸害干净了,要么老早躲在家里,根本不会到这里来。这些人一听是太子殿下在招兵买马,多数人一时好奇心起,就跑过来瞧热闹,后来又听说太子殿下管饭,还发甲胄刀兵,这才决定留下来看看。
萧瞻扶着额头,默默叹了口气,把苻三喊到身边:“也不用把队伍拉出去剿贼了,你去找块平整干净的木板,拿过来,孤给你写个征兵的告示,不出半个月,封丘县里的流寇就能少一大半。”
他瞅着三位家主新送来的钱粮,心里遗憾之前怎么没多要点。
要什么豪强兵啊,流寇们一抓一大把,这就是现成的兵源。一石粮食就能拉起来一直队伍,这是乱世才有的好事。
倒是那个叫桓冲的豪家子弟,主动到太子面前请命:“殿下,征召流寇入营的事情,就交末将来办吧!”直接冲到前线打仗,他们怕死,筛选流寇这种松活儿,还是能干的。
萧瞻似笑非笑地看着桓冲,点了下头。
倒是成楹,看着桓冲远去的背影,默默叹了口气。
萧瞻听到这声叹息,回过头来:“怎么了?”
成楹:“只怕从此以后,这些人在太子心里的地位,也就这样了。”
萧瞻冷笑:“豪强们愿意支持孤,不过是想趁着乱世起飞,搏个数代富贵,孤给过他们出力的机会,是他们没抓住,怪得了谁?”
萧瞻看豪强兵们不顺眼,但该用的时候还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