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百花小楼(一)
大漠驼铃,如同梵音。
终其一生,顾白月和顾宴之,一共救助两千六百一十三人。
江湖之上,风起云涌,一代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旧日传说逐渐落幕,新的传说又席卷大江南北。提及观音二字,几乎没有人再记得石观音那个女魔头,而是救死扶伤,活人无数的沙漠神祇。
无奈顾白月早年受了太多磋磨,身体元气损耗严重,即便有体内的千年人参和天山雪莲支撑,但她分割了太多血肉,用来救治濒死之人,十几年后,体质迅速衰败下去。哪怕顾宴之寻来最多天材地宝,也是功效寥寥。她缠绵病榻,笑容一如既往恬淡,俨然灵蛇之珠,荆山之玉。
少年时误食的那些毒草,使得她生长滞缓,如今再看,也不过韶华风貌,乌发沉沉。
顾宴之凝视着阿月,心底一片坦然,澄净如水。对于命运,他早有安排。
“阿月,你曾劝我多做善事,说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我杀了那么多人,又救了那么多人,上苍究竟会如何待我呢?”
他的妻子松风水月,高洁不染,自然会去天堂,顾宴之不怕受种种酷刑,只是害怕不能再见到阿月。顾白月轻轻笑了,多年以来他们相濡相响,同心同德,她怎么会猜不到顾宴之的心思呢?
女子俯在他怀中,吐气如兰,柔声玩笑:“阿宴哥哥,我自小就爱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旁人都以为我疯了,唯有你试着理解我,读懂我。倘或,我告诉你,其实我是下凡历劫的花神,有时会觉醒一些其他世界的模糊记忆,你会相信我吗?”
顾宴之默然片刻,最关心的照例是妻子安危:“阿月,你在其他世界历劫时,过得苦不苦?”顾白月笑着摇头:“不苦,你别担心。阿宴哥哥,你还记得我们拜堂时,我曾取过你一粒心头血吗?我们结发同心,生生世世,永不相弃。不管我去到哪里,都会带上你一缕魂魄。你我此生罪孽,已经赎清,我自愿将积攒的福报都赠予你,望你来世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一生平安顺遂。”
顾宴之却说:“事忌圆满,我有时回忆起往事,也曾怨怪此生命途多舛,害得你我白白担了十几年兄妹之名,以至于我囿于法理,裹足不前。待到后来才幡然领悟,若是没有那十几年煎熬,我也难以照顾你,庇护你。细究起来,这或许是我投胎之前,自己心甘情愿选定的一条路。所以,阿月,只要还能早些遇见你,有再多磨难,我也认了。”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物阜民丰,钟灵毓秀,不知孕育出多少风姿朗朗的少年,滋养出多少钟鸣鼎食之家。
若论谁身家最丰厚,子孙最出众,当然要属首富花家。花家生意遍布天下,子嗣一脉也尤其兴旺,花家现任家主花如令,性情爽朗,乐善好施,有一颗精明头脑,一副慈悲心肠,四邻八舍,亲朋故旧,谁提起来不满口称赞。要说花如令最得意的,还是他那七个芝兰玉树的儿子,个个都是瑶环瑜珥,人中龙凤。
如今,花家大哥已经成婚,花家二哥正在外行商,不久,也飞鸽传书,向父母呈报一则好消息。原来,花家二哥行走江湖时,对一飒爽女子一见钟情,先是几番追求无果,后来花二哥辗转反侧,剖白真情,才终于让对方改了口风。
女子姓顾,名青霜,本是山林采药女,习得一些粗浅武艺,偶尔也猎些野物,到镇上售卖,换取柴米油盐。闻说花家富可敌国,顾青霜不卑不亢,坦言:“我有一妹,爱若珍宝,父母去世后,只余我姊妹俩相依为命,我出嫁时必要带上她。”
花二哥笑道:“这有何难?你只管带上姨妹,花家上上下下绝无二话。”
顾青霜有所动容,她生得花容月貌,身姿曼妙,之所以拖到现在都未成婚,一来是出身贫寒,又无父母操持,二来家里还有一个幼妹,旁人往往一听说阿月的存在,就开始斤斤计较,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偏偏顾青霜脾性刚烈,不舍得阿月遭人白眼,宁愿两姐妹勒紧腰带饿肚子,也绝不让阿月去别人家里吃不冷不热的夹生饭。
好不容易打动佳人芳心,花二哥瞧着对方妍丽眉目,一时心驰意荡,有意再添一把火,温声询问:“不知姨妹爱好哪家铺子的簪环,偏爱什么颜色的裙衫,我先请家中父母安置好,定让你与姨妹住得舒心。”
花家没有愚钝人,花二哥更是聪明绝顶,想着顾家父母都已仙逝,自己要讨霜儿欢心,当然要对她唯一的亲人殷勤些。
男人嘛,求偶的时候都这样,不磕惨。
顾青霜憋着笑,揶揄道:“不如我把阿月喊出来,你当面问一问她?”
花二哥受宠若惊,一阵抓耳挠腮:“我今日也没准备正式的见面礼,就这般贸贸然同姨妹相见,千万别唐突了她,再说,我怎么好当面打听她喜好……
顾家是寻常百姓,不涉足江湖,待字闺中的姑娘家,自然不好随意抛头露面,顾青霜若非要顶门立户,养家糊口,也不便同男子来往。
顾青霜瞧得有趣,脆生生地开口唤道:“阿月。”花二哥连忙整了整衣襟,摆出一副斯文有礼的端正模样。
只见一个四五岁大的奶娃娃,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仰起粉扑扑的小脸蛋,奶声奶气地问道:“姐姐,你找我呀?”花二哥低头看向小娃娃,瞠目结舌:“啊?”花二哥同顾青霜的婚事,定在二月份,是时草长莺飞,群芳吐艳,暖融融的春光洒落下来,将花家大手笔的一百零八抬聘礼照得璀璨夺目,流光溢彩。顾家姐妹无依无靠,家底也单薄,花二哥为了给心上人做脸面,私下给了顾青霜几张银票,供她婚前花销,添置嫁妆,又趁着夜色送来几包金银细软,一沓店铺田地的契书,成婚时撑场子。
虽知顾青霜推拒回去,淡然自若道:“自我父母生病之后,家里积蓄早就一天天耗尽了,我家几斤几两,左邻右舍都知道,何必打肿脸充胖子?我若想要金银头面,大可以自己一拳一脚地挣回来。”
顾家与花家贫富悬殊,可谓云泥之别,难免有艳羡嫉妒之人,说一些酸言酸语,顾青霜在决定嫁入花家那一刻,心底就有了成算。
如果她连外界冷嘲热讽,风言风语都受不住,以后的生活也难过得痛快。
花二哥闻言,越发敬爱她:“霜儿好志气。”到了良辰吉日,成亲拜堂时,顾青霜无视他人异样目光,手里牵着一个粉妆玉琢雪人般的小娃娃。这小娃娃也穿了一身红衣,头上扎着两个小揪揪,绑着红绸绳,远远看去,唇红齿白,笑意盈盈,眼神灵动又干净,实在讨喜得很。
不少人看得眼馋,纷纷拿出糖果,哄着小娃娃,让自己亲亲抱抱,再摸一把肉乎乎的小脸蛋。
有前来观礼的亲戚好奇,询问花家父母:“我记得你家中只有七个小郎君,没有姑娘啊?”
花家父母早就同儿子商议过,知道顾青霜要带着妹妹出嫁,非但不以为忤,反而大为赞赏。
夫妻两人房中夜话时,花如令还道:“这顾家姑娘重情重义,能屈能伸,又是那般出众品貌,咱们二小子眼光不错。”
花家富甲天下,钱财方面一向出手阔绰,每逢灾荒饥年,都要开仓赈济,平常也是怜贫惜弱,积福积德。就连花家仆役及其家眷,凡有头疼脑热,七灾八难,花家也是毫不吝啬,赡养终年。
那么多外人都养了,没道理轮到自家儿媳的亲妹妹时,反倒锱铢必较。
何况,一个小姑娘,能吃几碗饭?
花如令不介意,花夫人就更不介意了,等到两人见了顾白月,更是喜得无可无不可,一下就爱上了,花夫人怜惜地将小女娃抱在怀里,摩挲着嫩乎乎的脸颊:“好孩子,你怎么跟我梦中的女儿,生得一模一样?”小女娃笑嘻嘻地依偎着花夫人,天真地说:“你也跟我梦中的娘亲一模一样耶。”
鸳鸯盖头下的顾青霜眼睛一红,向公婆解释道:“阿月刚出生不久,我们父母就病故了,这孩子几乎从未见过爹娘,您别笑话她。”
花夫人心疼都来不及呢,还向亲友炫耀道:“我一心生个女儿,奈何命里无缘,一连得了七个儿子,如今可算得偿所愿了。”
顾白月坐在花夫人身边,敏锐地察觉到有人在鬼鬼崇祟地偷看她,这个鬼机灵装作认真剥糖纸的样子,过了一会儿,霍然抬头,果然抓住了偷看之人。
一个七八岁大的俊秀男孩,斯斯文文地站在花如令身侧,眼睛亮晶晶地睨着她,满脸稚气又和善的笑意,似乎想要同她说话,又有些不好意思。
他发现自己被抓包,腼腆地笑了笑,白玉团子般的脸上浮现红晕,却礼仪俱全地颔首,彰显出良好教养,周身氤氲着富贵之气。
顾白月也不知怎么了,一瞧见他,心里就觉得甜滋滋的,眨巴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歪头问道:“小哥哥,你也想要吃糖吗?”
她拿出一粒糖,慷慨地同他分享。
小男孩见她主动跟自己搭话,顿时雀跃不已:“谢谢你的糖。”
其实他身旁的喜桌上摆满了糖果,各式各样,花样繁多,这里又是他家,他要吃再多糖果,下人也会恭谨地奉上。
花夫人注意到两个孩子间的交流,招呼小儿子:“七童,带妹妹去吃糕饼,不准欺负妹妹,知道吗?”花七童乖乖点头,两个小孩子手拉手跑出去玩,宛若观音坐下的金童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