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都市言情 > 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 第28章

第28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东莞岁月 轩辕皇者 我的霸道总裁背叛我 凡人修仙,从坊市开始 重生,末世降临,吾为人间第一皇 一路放晴[先婚后爱] 海岛农场[种田基建] 我要逃离柯学主线! 在无限世界中当BOSS老师 婚后第二年

古格王室、以及一些牵涉在人皮鼓事件中的密宗僧侣, 很快被尽数抓捕,并享受了一套扒皮楦草套餐。

场面过于血腥。

许愿墙提前给出预警,屏蔽了所有未成年儿童的光幕,不允许观看。

一些正在带孩子的家长, 比如陈文帝陈蒨和小团子虞世南, 更是连家长都一块屏蔽掉。

生怕被孩子不小心瞥见, 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就算是成年观众,也有不少都看吐了的, 直接将明太.祖列入了「绝对不能招惹的人」的范畴。

踏马的,究竟什么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刑罚?

谢晦本人也觉得有些受不住。

心理上能接受是一码事, 视觉上亲眼见到如此有冲击力的景象, 那又是另一码事。

他虽然面色苍白,还是坚持坐在那里, 监督完了整个行刑过程。

辛弃疾本想让他先离开,自己留下,也被他拒绝了。

剥皮楦草惨吗?

当然惨了。

但比起那些自幼被刺瞎双眼、割去舌头、在十六岁之前处死,只为做成人皮鼓的少女, 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呀”,谢晦看到最后, 轻声道。

高原上,朔风呼啸,一捧捧血溅落在雪地上, 很快就凝结成冰。

辛弃疾端来一杯热茶,摸摸他的指尖,但觉一片清冷, 犹如寒玉, 遂叫人送来毛毯给他裹上:“野外风大, 回去吧。”

谢晦轻轻点头,应了一声。

他捧着杯盏,唇上毫无血色,茶烟袅袅升起,模糊了眉眼,唯露出了一线清瘦伶仃、洁白如玉的下颌,被毛绒绒的毛毯一包围,愈发显得单薄柔弱了。

看起来,一点不像杀伐果断发令者的样子。

起码那一位西夏使者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他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拦住谢晦,当众声称:“我乃大国使者,来自西夏,并非古格王朝之人,尔等不可动我!”

谢晦:“……”

这人要是不说话,险些忘了还有一个漏网之鱼。

他站住身,眸光清淡地扫了几眼:“西夏?嗯,比起昔日赵宋,确实是大国。”

就在西夏使者面露得意之色,以为他要服软的时候,却听见他语气恹恹地说:“拖下去,一起剥皮楦草。”

下属领命,正要准备动手,忽听见他一声:“慢着。”

西夏使者宛如一条死狗,伏在地上充满希冀地看过去,就见谢晦微微一笑:“记得做好防腐措施,莫伤了皮,等会将人原原本本给西夏送回去。”

西夏使者:???

就离谱!

这么漂亮的人,是怎么讲出这么狠毒的话来的!

“刚平定了吐蕃,正想着下一步该去何方,他倒是先跳出来了”,谢晦走在路上,抱怨道,“这西夏国,咱们少不得要派兵杀上一遭。”

辛弃疾语气幽幽:“我怎么感觉,你想说的不止是这个。”

“那当然了”,谢晦一抚掌,“西夏都动了,那么,西辽王朝同为吐蕃的友好邻邦,岂能厚此薄彼?”

他更是声称:“北伐北伐,西北也是北,不能放过它们!”

辛弃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最高端的战场,往往需要最复杂的作战方式。

自己的北伐灭金路线,是从大理出发,一路攻城灭国,在地图上打完整整一圈,最后再绕回金国!

……

古格王朝平定后,吐蕃全境业已归附。

纵有少数漏网之鱼不肯效命,伺机作乱,也很快被傅弘之带兵平定,掀不起什么大浪。

期间,西夏国收到还回去的草人版本的使者,吓得魂不附体,发出文书,严厉谴责。

从来只有谢晦让别人吃亏,还没有别人让谢晦吃亏的。

他向来报仇不隔夜,当天就写好了一封言辞犀利、字字如刀的回信,将西夏王室的祖宗十八代扒得干干净净。

西夏抄袭中原文字、照搬汉唐文化,真不愧为偷国!

汝等开国太.祖父子相残,有悖人伦,血统几易其主,堪称惨不忍睹!

西夏粗鲁野蛮,我们帮忙斧正,清肃风气,非但不心怀感激,竟还恶语相向,真是残民不通王化,愚昧至极!

我大宋军队即将过境,尔若知机,速割让甘州等十城求和通好,否则休怪我炮火无情了!

如此种种。

并让檀道济作为大宋使者,将这封文书送往西夏。

对此,辛弃疾持高度怀疑态度:“我观阿和的模样,着实不像是外交之才。”

“人不可貌相”,谢晦严肃地说,“阿和经历了这番历练,已然成长了。”

辛弃疾一凛,正后悔于自己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的时候,便听见他语气幽幽地说:“阿和虽然不擅长外交,但他擅长寻衅滋事啊。”

“……”辛弃疾由衷地赞叹道:“那确实是非常专业对口了呢!”

王师北上,不好贸然兴兵,总显得师出无名。

先把檀道济放出去,搞一通事。

把西夏朝廷闹得鸡飞狗跳,再送个完美的出征借口过来。

而后,我大宋王师奔驰千里,吊民伐罪,乃天命所归,长驱直入荡平西夏,岂不美哉!

谢晦拍拍檀道济的肩,亲切地鼓励他道:“阿和,你记住了,此行不为别的,就是专门去闯祸的。”

“闯祸也要讲究技巧,虽然是你惹的事,但要让西夏方面理亏,方便我们出兵,知道么。”

檀道济信心满满地点头:“小玉放心!我一到那里,就先搞死几个西夏宗室高层练练手!”

“很好”,谢晦微笑道,“你且去吧。”

辛弃疾:“……”

观众们:“……”

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执法吗?

接下来,便是浩大的吐蕃地区汉化改造,与扫盲过程。

谢晦传檄全境,要求彻底肃清人皮法器一事,先命各地首领自查,而后再派督查人员走访。

如发现隐瞒不报,凡牵涉其中者,一律全家处斩,整整齐齐相伴黄泉路。

许多关押在密室里准备剥皮的少女,也都被解救了出来。

为了保持法器的纯洁,这些少女往往一生下来就被父母卖给僧侣,而后刺聋耳朵,弄哑嗓子,以便和外界长久地隔绝开,直到她们死去。

如今虽然重见天日,却对生活常识一概不通,并无一丝一毫的独立能力。

且她们的父母家人既然能为了一点银钱卖女儿,恐怕也不是什么靠得住的,这原籍根本回不得。

谢晦想了一招,在吐蕃各地设立官办慈善堂,抚恤孤老,赈济灾穷。

又命专人将这些少女收录其中,照料起居,并教授一技之长。

学成之后便留在慈善堂帮工,算是给这些苦命人一处容身之地。

冉冉——也就是那位他们在国宴上救下的少女。

她本来没有名字,谢晦给她取了一个,借了“日光冉冉东升”之意,希望她此后的人生阳光普照,再无阴霾。

冉冉之前虽从未受过任何教育,但性灵聪慧,所教之物往往很快牢记于心。

慈善堂的官员看着稀奇,尝试教她识字,结果发现她学过之后,几乎立刻就能熟读成诵,实是一块璞玉之才。

谢晦听下人汇报过来,微微一笑:“这是天生就该做文书情报工作,只要培养得当,未来定能成为一名府中贤吏。”

他索性将原定的计划扩了扩,在各地慈善堂中另开一教学班,招抚流离失所的贫家孤儿,授以汉字汉典。

未来择优选拔,进入公门。

不拘地域与男女,唯一的要求就是身家清白,不能与吐蕃佛教的各个宗派高层及本地贵族,存在任何关联。

吐蕃当地的政治格局,乃是百分之一的贵族,垄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资源。

就有点像东晋时期的世家门阀政治。

谢晦从前和刘裕一起主持变法新政,推翻世家,拔擢寒峻。

吐蕃的操作也是这个思路,当地贵族根深蒂固,纵然迁徙一部分到建康居住,他们的影响力却并非短时间内能消泯。

唯有精心培养一批底层人士,待他们成长起来,掌控了足可改变命运的力量,才可搬开头顶上的贵族大山。

同时,因为他们从小受到汉文化教育,也会心向大宋,不至于复辟密宗这些奇奇怪怪的人皮信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晦只是最初的发起和倡议者。

他注定不会在吐蕃待太久,未来此地政局如何,那只能看下一代人的努力了。

……

吐蕃新近收复,不论是当地官吏治理,还是汉化教学、人才培养,都需要大量人手入驻。

消息传到临安,官员们一百个不乐意。

之前去大理也就算了,那边好歹天气温暖,生存没问题。

这青藏高原地势荒寒,动不动几千米高,九死一生,比金人的五国城更苦寒十倍,谁没事跑到哪里去受苦?

刘穆之在朝议上提出此事,居然无一人响应。

散场后,少年文天祥找到他:“先生,不如采用抽签制,强派官员进入吐蕃。”

刘穆之沉思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宣明与幼安孤身在外,正是需要臂助之时,强遣官员出发,必定心怀怨怼。若在吐蕃伺机生乱,反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

文天祥赞同地点点头。

二人一前一后,进入了书房,他熟门熟路地在案前坐下,从厚厚的公文堆上揭下一本,开始批改起来。

余光瞥见刘穆之手中也拿了一册文书,顿时神色一变,抬头大声道:“先生别动,放着我来!”

刘穆之:“……”

行吧,你来就你来。

他端起茶壶,正要给自己斟一杯明前龙井,文天祥又是霍然起身,一声断喝:“先生,你坐这休息就行,放着我来!”

刘穆之:“……”

他望着空荡荡的手沉默了一会,神情微妙,叹息道:“为师只是有些身体虚弱,还没到这种不能自理的地步。”

文天祥一脸不赞同地看着他:“太医都说了让先生静养,莫要操劳,请先生遵医嘱行事。”

刘穆之摇摇头,都到这个地步了,又岂能在此刻停下。

窗前烛火摇曳,伶仃的光影笼罩上他的眉宇,明明灭灭。

模糊了那种向来如同利剑出鞘般的凌厉锋芒,反而犹如墨色晕染,淡抹出一痕清霜峻直,遥对天边王城起伏,星河清澈。

他拿起了手头的文件,轻声说:“我必须要在死前完成这些事。”

文天祥听到这个“死”字,很不高兴,直接就将文书夺了过来。

他自幼练习射艺,刘穆之当然争不过他,只得无奈叹气:“这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话虽如此,他心里是极其欣慰的。

这些天,他不遗余力为文天祥铺路,以便自己死后可以顺利完成中枢交接。

文天祥是个他生平仅见的天才,将一切都做得很好。

“先生大可不必如此急迫,”文天祥板着脸道,“你常教我,为国谋者,当计其深远,我观先生的一举一动与此殊为不符。我固然可以成为你的继承者,难道你就能放心离去么?”

刘穆之摇摇头。

这是他和刘裕共同开创的江山。

他还没看到天下一统,在原位面刘裕也没有登基,又怎能甘心瞑目。

文天祥又道:“先生,一起和陛下共历风雪、生死同赴的人是你,而不是我。你这般做,让陛下心中如何想?”

“史书所载,陛下在你死后悲恸欲绝,每一念及,辄流泪追思,古今君臣少有过此者。”

他的语气很轻,却又有一种直指人心的洞彻:“丧亲失友已是人间至悲,你难道想让陛下再经历一次吗?”

刘穆之哑然,垂落的指尖忍不住颤了颤。

“自然是不想的”,他想着史书里字字泣血的记录,缓慢闭上眼,“……我一时执迷,多谢你点醒我。”

文天祥并不居功,微笑道:“先生只是当局者迷。”

刘穆之既然解开了这个心结,决定严格执行医嘱,回去休息。

临走前他叮嘱文天祥:“那个考成法的事,你要多留心,如有谁不膺服,直接让柳元景去打他。”

北府兵主力都出征在外,但京城也留下了两员悍将镇守。

一是沈林子,专门留下研究火.器的更新迭代。

二是柳元景,他现在年纪还很小,未来战绩却很强悍,在名将纷纷逝世、青黄不接的阶段,独自挑起了帝国大梁。

刘穆之鉴于此,便让柳元景总领禁军,守卫宫阙和皇城。

文天祥肃然点头:“我现在就去和他商量。”

这个考成法,还是评论区一个叫张居正的人分享的。

张居正平日看刘穆之百般忙碌,事必躬亲,颇有一种见到「世另我」的感觉。

这么卷的帝国宰相不多了啊。

眼看刘穆之颇有积劳成疾的趋势,他仗义出手,分享了「考成法」。

大宋官员的噩梦从此开始了!

……

同样一个政策。

放在大明推行,自然是议论纷纷,沸反盈天,时不时就有文官上书叩阙,甚至抬棺死谏,痛心疾首地高呼,“国将不国,此乃亡乱之策!”

放在本朝,却压根没人敢吱一声。

刘裕出征在外,朝中便是刘穆之一言九鼎,所有事务皆可自决。

他在朝会上说要推行考成法,并不是和众人商量,而是直接发布命令,一条一条公布下去,必须立刻执行。

谁敢不同意?

怕不是嫌弃九族太多,想给自己来个断亲大礼包!

所采用的政策并非直接挪用大明版本,而是他改良过的,更适合本朝国情,也更精确细致的官员考核方案。

百官安静如鸡,明知刘穆之在自己身上钝刀子割肉,也只有唯唯点首称是。

当刘穆之问“诸位可有疑义”的时候,众人扭曲着脸挤出一个笑容,齐呼“宰相圣明”。

不服不行啊。

最头铁的那撮人早就被杀光了,全家都能在地下凑好几桌扑克了。

单单死掉也就算了,偏偏评论区的观众嘴还特别毒。

死了都要把人钉在耻辱柱上,痛骂不休,时时刻刻在诸天万朝的面前裸.奔。

刘穆之一言既出,大宋朝廷这架精密的行政机器,便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第二日,吏部尚书陈俊卿就拿出了考核表。

下辖十二个板块,三十六个细分的小条款,全方位无死角地对每名官员进行业绩评估。

评估结果,直接与官员的升迁考核、年终奖俸禄挂钩。

自评一份,同僚评价一份,来自中枢的考核人员评价一份,随机抽取一名朝廷之外的人士,如治下某百姓的评价,再来一份。

四份对照,即是最后的成果。

除去百姓评价,为了保护他们选择匿名,其余一切都是实名制。

倘若有人胡乱打分,与其他三者相距太大,远远超出了合理范畴。

特别是那种自评甚高,百姓评价却一塌糊涂的……

对不起,直接按照最低等第处理,贬官废为庶人,外加没收所有财产充公。

至于能不能保住性命,那就要看进一步调查结果了。

刘穆之核定无误,审批通过,官员考核机制迅速在大宋全境内推行开。

五湖四海的官员闻讯,顿时头大如斗。

其他都好说,就是这个百姓评价,天知道会有什么人被抓去给自己测评,若是抓个食不果腹的乞丐,由他瞎说一气,自己不是要完犊子?

一时间,大江南北的郡县,统统都在清新吏治,整顿风气,肃然纲纪,周济百姓。

盗贼抓捕了一茬又一茬,流民们都被塞进了同一住宅区安置。

府衙前的登闻鼓也赶紧悬了起来,日夜派人接应,使冤情有地方可申诉,民心翕然。

更有甚者,惟恐被属下连累,连夜一个个盘查过去,一遇不对,立即壮士断腕,抢先处理,投入狱中等待发落。

只求考核使到来时,看在自己态度还算端正的份上,能够网开一面。

如此煎熬,好容易到了年底。

百姓怡然拍手称快,心情大悦。

官员们却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过关,大好生涯就此断送。

饶是如此,考核结果一公布,也有足足三成的官员受到处分,贬黜各自有差。

围观全程的张居正:“……”

羡慕极了。

刘穆之这等说一不二,才叫当宰相。

反观自己,推行任何政策都受到掣肘,费心劳神,简直像个帝国高级打工人。

……

就在此时,刘穆之公布了一个消息。

只要愿意驻扎在吐蕃青藏高原地区、大理南疆边境、以及未来帝国许许多多新收复的边境地区,在那里待满三年——

就可以连续三年获得考核最高等级!

若是能够完成年度汉化任务目标,回来之后,保升一级起步!

如果干出些成绩来,还能够青云直上,入主中枢,从此官运亨通不是梦!

官员们一改从前对吐蕃蛮荒之地的抗拒,抢名额抢疯了,甚至为一些普普通通的基层职位吵得不可开交。

短短三日,报名人数居然超过了吐蕃所需官员的二十倍。

文天祥将名单整理好抱回来,想起方才看到的乱象,不禁心有余悸。

“先生,你是没瞧见他们有多狂热,个个都觉得抢到去吐蕃的名额就是赚到,乃是一条通天的捷径,这可真是……”

刘穆之:啊,对对对,他们都大赚特赚,只有我亏死了。

天下毕竟没有免费的午餐,吐蕃边塞荒凉、气候极端,比不得江南地区的温润烟雨,富庶繁华。

有得必有失。

至于说,有人抱着占便宜的想法去,打算混三年回来?

没事,谢晦会教他们做人的,让一些浑水摸鱼者分分钟后悔出生在这个世上。

名单最终敲定下来后,刘穆之又添上了一人。

那便是年方弱冠的康乐公谢灵运,谢晦的哥哥。

此前,他听说谢晦只带五百人就进入吐蕃,气急败坏,就想过去将人收拾一顿。

然而,京中事务繁忙,谢灵运作为名垂千古的大文豪,被派以整理修订所有宫中古籍的重任,一直忙到现在才完工。

看着他气势汹汹离去的背影,刘穆之在心中默默给谢晦点了根蜡。

小玉啊,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

老将军傅弘之率军赶到吐蕃王城,堆了一肚子的话,要当面教训谢晦。

这小家伙真是太不应该了!

怎么能这样兵行险招的呢,万一出了事,自己又赶不上救援,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老上司谢玄?

孰料刚到那里,就被谢晦发号施令:“你来得正好,跟我去巡视一圈。”

“噢”,傅弘之习惯性地听从命令。

走出两步,忽然反应过来,咦,不对,怎么又被他使唤起来了!

将脸一板,正要回头仔细说道说道。

谢晦上前一步,纤长手指捉住他的衣袖晃了晃,语气轻柔地说:“傅帅,我要去巡视,外面很多人在蠢蠢欲动,很危险的。老将军英气盖世,定能保护好我。”

傅弘之:……干了!

谢晦带着威风凛凛的傅老将军出门,一路耀武扬威,走遍全城。

吃瓜观众总感觉,好像看到了一只趾高气扬、骑着老虎出行的猫猫。

忙到很晚,但还是没逃过傅弘之的一通念叨。

唉,老将军什么都好,就是这嘴实在太碎了些。

谢晦在床上翻了个身,梦里都回荡着傅弘之的魔音穿耳。

辗转反侧,终宵难眠。

他的做人原则一贯是,我不高兴别人也别想高兴,我不睡别人也甭想睡,主打一个嚣张跋扈,无法无天。

披衣起身,溜进了辛弃疾的房间。

辛弃疾睡得正香,冷不防,旁边忽然伸出一只手把他摇醒。

半梦半醒间,他懵逼地睁眼看去,就看见谢晦手持一盏灯烛,对他温柔地微笑,秀丽的眉眼笼罩在摇曳的光影中,明明如画。

还伴随着魔鬼一般的语调:“你醒啦,外面天气正好,我们快一起出去看月亮吧!”

辛弃疾:“……”

观众们:“……”

继祖逖强行闻鸡起舞,苏轼承天寺夜游之后,万朝又一个叫朋友起床的冥场面诞生了!

受害者刘琨、张怀民:???!!!

辛弃疾茫然地爬起来,仿佛魂魄出鞘,浑浑噩噩地被他拽出了门,冷风一吹,方才清醒过来。

“看、月、亮?”

他看了一眼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天幕,又扭头看了一眼满脸无辜的谢晦,咬牙切齿地问。

谢晦理直气壮地说:“幼安,别那么着相嘛,只要心中有月,处处所见都是天心月圆,你的境界还得再练练。”

“练不了一点”,辛弃疾无语。

高原地区感冒可是个麻烦事,他见谢晦随便披件外袍就出门了,不由眉头一皱。

把人拽进屋,三两下裹得毛绒绒的,最后手指绕到下颌处打了个死结,终于满意道:“走吧。”

谢晦:???

合理怀疑好友在挟私报复自己。

他气闷地挥了挥拳头,反被辛弃疾趁此机会,将提灯的手柄塞进他手心:“拿好了。”

“天这么冷,我才不要掌灯”,谢晦这一下更气了,张牙舞爪地扑腾一阵,反而牵扯到了肩上的箭伤,“嘶……疼疼疼。”

“知道疼还折腾”,辛弃疾没好气地说,还是伸手接过了灯。

转过这座山头,到中宵时,月亮竟真的升了起来。

雪山冰原在月色下静静地耸立着,万籁俱寂,如同大地的洪流潮水在此刻归于寂默无声。

远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空明剔透如镜,倒映着远处王城宫阙的轮廓,亘古茫茫,斯人如梦。

谢晦仰头望向山巅上的凉月,伸手迎向半空,仿佛要轻触一缕冰冷如霜的月光。

他轻声道:“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辛弃疾正要点头,忽然意识到不对:“这好像是我的诗吧。”

“拜托”,谢晦眨眨眼,语气轻快地说,“咱俩谁跟谁啊,用你两句诗怎么了,你不觉得和此情此景很是贴切吗。”

辛弃疾:“……可以。”

想起诗中乘风畅游星月深处的场景,当即伸手将他一拽:“走吧,去更高的地方看看。”

再往上走,整个世界一时都沉默下来,天地间,只有长风呼啸的声音,吹拂过千里林梢冻玉,莽莽雪原。

万朝观众都觉得这一幕很唯美。

人美,景也美,雪域风光,高原明月,别具特色。

有的掏出丹青开始画画,有的清夜煮酒邀友共饮,有的以雪山为灵感,制作了一批好吃的冷饮刨冰。

还有几位文学家,直接在评论区以「月」为字眼,玩起了诗词飞花令。

最终,李白以毫无争议的断层第一,喜提榜首。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晦吟诵着这句诗,面露疑惑之色:“写下这首《月赋》的谢庄,是何许人也?”

“是你的——”

辛弃疾快速估算了一下他复杂的家庭关系,“是你的侄子,如今尚未出生,他很崇拜你,给你写了好多诗文。”

“噢”,谢晦矜持地颔首说,“那他品味不错,我也很崇拜我自己。”

辛弃疾:“……”

很好,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的反应!

……

远远地,看到了一间古祠庙。

台木已朽,朱红半褪,就连牌匾也已经坠落,隐没于在乱山风雪、耿耿长夜深处,静默无声。

他推门而入,惊讶地发现,此地竟依旧留有香火参拜的痕迹。

神像是一名武将,铁甲光寒,执刀高坐,神坛下方的铭文全部以汉文写成。

谢晦借着月光辨认了一会,疑惑道:“这张议潮何许人也,吐蕃当地汉民至今不忘?”

辛弃疾告诉他:“是晚唐时一位民族英雄。安史之乱后,沙洲沦陷于吐蕃之手逾六十年,他率领沙洲汉民起义,收复十一州,驰归长安,号为归义军。”

百年左衽,复为冠裳;十郡遗黎,悉出汤火。

一位荒外孤臣,用一生带领自己的乡亲父老回归大唐,如何能让人不动容。

“好厉害”,谢晦赞叹道,“和幼安一样了不起呢。”

辛弃疾汗颜道:“我觉得,张议潮比我厉害许多,我可没有带着金国十一州回归大宋。”

“那不会”,谢晦在这种事上超级双标,“你和他的时代背景又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幼安在我心目中就是最了不起的人呀。”

辛弃疾不由莞尔:“多谢小玉青眼。”

谢晦望着字迹有些出神,忽然道:“不知千百年后,尘埃落定,后世人又会如何评价我。”

辛弃疾沉吟。

你的史书形象啊,恃美行凶的大权臣?

又或是,心忧天下、从容赴死的真国士?

他沉吟道:“史书说你,「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

“我早就知道啦”,谢晦一向对自己的美貌万分得意,听到这一句,顿然眉开眼笑,眸中一点流光浮动,如同夜幕下落满星子的湖水,“写书的人很有眼光!”

辛弃疾认可地点点头:“确实。”

“还有呢?”谢晦催促他,“快再说些。”

想起后来发生的事,辛弃疾笑容微敛,望进他清澈不染尘埃的明眸,忽然叹息一声。

隔了千秋万古,青史浩荡。

该如何从吉光片羽的碎裂中,描摹出谢晦的一生?

「晦」,是明月将尽之时。

「宣明」,是澄清玉宇,使漫漫长夜再度重光。

所以,谢晦谢宣明的一生。

就是在深渊中逆行打捞月亮,孤执决绝,想让清晖重新朗照人间。

很难想象出他白发苍苍时会是什么模样,因为像他这样炽烈的人,从来是一生只活在年少时,天地不许见白头。

他将自己燃烧成一团烈焰,骄傲又光彩灼然,永远都一往无前,直至在最巅峰处陨灭。

死在风华最灿烂的时候,又死得那般惨烈,那般令人痛惜。

所以,在后世人的心中,谢晦永是少年。

这个出生于世家门阀,却甘愿为黎民请命,主持变法新政,向世族公卿亮剑的人。

这个虽为文弱书生,战斗时却从来都在第一线,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北府下属皆感佩归心、愿为效死的人。

这个在长安再度沦丧之后,遥望北国,吟诵“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悲恸落泪的人。

这个被刘裕一贯偏爱,从来都留在身边,不舍得让他出镇外藩,更是在临终以社稷相托,说“此后朝事一委任宰相”,成为顾命大臣之首的人。

这个痛心于幼主昏暗,山河飘摇,以铁血手腕斩杀小皇帝,废昏立明,迎立宋文帝刘义隆继位的人。

这个兼管文武,在内处理朝政,则庙堂肃然,纹丝不乱,在外镇守荆州,则凌压北魏,经年不敢来犯的人。

这个因功高震主为刘义隆所忌,不惜以北伐的名义诱骗出兵,将他逼反,费尽一切代价置于死地的人。

这个面对刘义隆的进逼,明明手握重兵,却因不愿再启战端、造成生民涂炭,所以解散旧部、从容赴死的人。

荆州是南方王朝的命脉。

东晋时,桓玄不过五千骑兵,就可以从荆州起兵,篡夺帝位。

而谢晦呢?

他位兼将相,掌七州之军事,带甲十万,控扼荆州上游,舳舻横江蔽日,就连长江水都为之断流。

而他对面的,是北府兵,个个都是昔日旧部,随时愿意倒戈加入。

他只需登高一呼,大军即可摧枯拉朽,长驱直入中枢朝廷,改朝换代,易如覆掌。

刘义隆是他一手扶立起来的小皇帝,威望、人心、军力俱不如他。

身后只有一座防守薄弱、空空如也的建康城,如何能抵抗?

可是,他不愿。

谢晦初时出兵,是因为信了刘义隆的北伐之言。

后来得知是内战,当即收兵勒马,临江北望久之,怅然叹息道:“有雄兵如此,恨不能以此为北上勤王之师。”

这江山,是他亲手平定的。

他不愿让它再度陷入烽火炼狱、四分五裂之中,更不忍和昔日同袍刀剑相向。

于是解散荆州兵,单骑离去,没有再做抵抗。

刘义隆将他抓捕到建康,举家抄斩。

他因为主持新政,自绝于世家门阀,又被刘义隆恨之入骨,所以身后无殡葬,无谥号,无碑无坟。

但天下人记得他。

受刑之日,江左百姓尽皆落泪哀哭,称他的死是“蓝田玉碎”,奔赴刑场相送十里,为之罢市三日。

……

《宋书》一百卷,只有谢晦一人是单独列传。

他离去之后,满朝衣冠俱归沉寂,仿佛将这个时代所有的风骨都带走了。

从此,南朝一百五十年岁月,不曾再出过他这样的人。

这样的「生可傲冰雪,死能利栋宇。」

这样的「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也是这样的,炽热烈火,难容于凉夜。

刘裕死前为了保护谢晦,已是费尽心思,尽可能地筹谋周全。

既留下了手诏,令后继之君善待他,“数从征伐,勿疑我相”。

又遗命让他改任荆州刺史,加都督,调离血雨腥风的中枢,前往上游掌兵。将大部分北府将士都留给了他,“精兵旧将,悉以配之”,只盼他能平安。

就连封地,都精心选择了武昌。

这里是兵家必胜之地,遥制建康,大江所隔,万一建康发生了什么变故,他能够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不至仓皇受戮。

然而,就算刘裕做了如此多的谋划,留下了如此多的护身符,谢晦还是免不了一死。

后来,南朝历任宰相身居高位,常以谢晦为戒:

谢晦英睿如斯,以开国元勋之尊,又得宋祖如此爱重,尚且不能自全善终,况是你我?

何必自讨苦吃?

于是,再也没有了心怀天下的宰相。

取而代之的,是褚渊、王俭、江总、何敬容之流,一群热衷于清谈文藻、丰姿雅艳、笔墨风流、一味退让得过且过的羁靡者。

檀道济在谢晦死后,满心怆然,交出兵权,杜门谢客。

却仍旧没有逃过刘义隆的屠刀,满门抄斩,死前长叹:“乃坏汝万里长城!”

而后,沈庆之被一杯鸩酒送上路,柳元景不仅自己遭戮,全家都连带受到清算,羊规被迫亡命江北。

沈林子因为病逝得早,侥幸逃过一劫。

儿子沈璞却被举族冤杀,满门仅有一个幼孙沈约,隐姓埋名逃了出去,后来在梁武帝时期当了宰相,也就是《宋书》的作者。

北府众将,无一个不是忠贞铁骨的良将,却被刘义隆及其好大儿屠杀得干干净净,至此殆无孑余。

结果呢?

名将全部死掉,元嘉北伐自然是大败。

非但丧权辱国,而且江南六州之地,惨遭鲜卑铁骑屠城,盘槊舞婴为戏。

史称,“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于林木。”

史书间的一笔血泪,是天下多少百姓经久不息的哀哭。

辛弃疾想到此处,心情沉重。

谢晦见他沉默了许久,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幼安?在发什么呆?”

辛弃疾握住那只手,心中叹息。

小玉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幸好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还来得及。

“我在想,你是不是该……”

他有心想劝小玉未来平定天下,就功成身退,但又知道,好友向来骄傲,绝不是轻易肯听劝的人。

再说,凭什么啊。

明明是刘义隆的问题,凭什么要毫无过错的小玉退让?

完颜构搞出一个「莫须有」来,已经得到了惩罚;

但如果,刘义隆及其子孙搞出了数十倍的「莫须有」,却还能安安稳稳坐上皇位,统治赵宋、刘宋两个位面的话。

这世上就真的没有天理了。

可是......

废掉刘义隆容易,只需要让陛下看一眼《宋书》就行了,必定会选择清理门户。

但是,废掉之后呢。

陛下的其他儿子,似乎比刘义隆还不靠谱。

刘义隆都已经是矮子当中选将军,废昏立明,拥立即位的那个「明君」了。

就算是最年长的皇子现在也才十岁,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陛下自己上,续命为江山再奋斗几十年呢。

辛弃疾沉思半天,谢晦发觉他不理自己,不高兴地抬起指尖戳了戳他的脸,过一会,又使劲捏了捏。

“怎么了?”

“还问我怎么了,你一直盯着别人的神像发呆。”

张议潮死后被封为地方神灵,至今香火不绝,似是颇为灵验。

辛弃疾并不信神,前些天,也没少惩治犯罪的寺庙。

但在此刻,他却放下灯盏,一正衣冠,面向神像拜了三拜,然后点燃了一炷香。

英杰鉴英杰,国士惜国士。

他在心中默念,如果张元帅真的在天有灵的话,就请保佑小玉这一生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善始善终吧。

辛弃疾直起身,青烟在风中飘散。

谢晦问他许了什么愿望,他想了想,轻声说:“希望我能和我的朋友同甘共苦,希望你一生都能如此时意气风发。”

谢晦十分感动,信誓旦旦地表示:“同甘共苦是吧,那行,以后我每次搞事,一定拉你一起下水。”

辛弃疾:???

等等,他说的明明不是这回事……

……

搞事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大批的官员抵达当地,开始建设吐蕃。

吐蕃汉文化推广和汉化工程的总负责人是羊欣,一位当世著名的大书法家。

此人和观众们都熟悉的羊侃同出一族,同时也是一位……

女装大佬。

他一身雪白钗裙、容貌甚美,秀秀气气地提着衣裾走来,一张嘴,却是一口浑厚沧桑的男中音。

辛弃疾:???

谢晦对此却是见怪不怪。

“「羊欣书裙」的故事流传甚广,他是七外公(王献之)的外甥,一向深得喜爱。”

“有一回夏天,七外公上门,见他正在穿着新作的白绢裙子午睡,模样鲜洁可爱,于是书兴大发,挥毫落笔,在他裙子上写满了诗文。”

“此事在整个江东传为美谈,无人不晓。”

“后来,大家无论男女老少,总喜欢穿着白裙子到七外公眼前晃荡,希望他能给自己题字。”

“据说还真有人成功赚到字了,但一出门,那件裙子就被好事者大打出手,撕成了碎片,最后只抢回了一只写满书法的袖子。”

辛弃疾:“……”

你们魏晋南北朝人,好领先的精神状态。

这个世界终究癫成了他不认识的样子!

羊欣一来,话不多说,直接把谢晦抓来诊脉,顺带看一看箭伤。

“啊啊啊啊啊”,谢晦回身,伸出手在空中乱抓:“幼安救我!”

辛弃疾下意识上前,握住他的手。

转念一想,羊欣医术精湛,著有药方十卷流传千古,来到赵宋后又新学了不少,是应该给谢晦看看。

于是不仅没救他,反而还点了点头:“有劳尚书大人。”

不成想,羊欣冷笑一声:“当不起这一声「有劳」。”

辛弃疾:???

他站那一会的功夫,羊欣已经明里暗里瞪了他好几眼。

这种眼神他特别熟悉,因为这几天,老将军傅弘之看他也是这样,充满了警觉。

傅弘之等人:离小玉远一点,一定是你带坏了小玉,他以前很乖的!

忽然背锅的辛弃疾:清汤大老爷,我好冤!

他灵光一闪,压低声音问谢晦:“这是你庞大亲友团队里的什么人?”

谢晦眨眨眼:“是我表伯。”

辛弃疾:“……”

很好,他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羊欣诊断了半晌,脸色稍霁,徐徐说道:“你伤口处理得很及时,恢复得也还不错,静养歇着就好,记得不要半夜出去吹风……”

说到这里,他又拿目光瞟了一眼辛弃疾,见他正在拿小本子记录注意事项,到底没做声。

羊欣带来了一批精明强干的能吏,还有一个噩耗。

“康乐也来了,正在后面清点文书,最多再过半个时辰就会过来,宣明,你好自为之吧。”

谢晦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攥住辛弃疾的手道:“堂兄如何来了!”

辛弃疾被捏得一脸懵逼,又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失色,惊奇地问:“你和他有仇?可要找个刀斧手埋伏一阵?”

“哪里就用得上刀斧手了”,谢晦瞪他一眼,“也不是有仇……算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先避一避。”

表伯都这样了,谢灵运还不得把他念叨疯。

跑路,必须跑路!

他如一阵风掠出门去,随即,又以更快的速度卷了回来,惊呼道:“不好,他的车架就在外边!”

环顾四周,找来找去,最终发现了床帘后面可以藏身,当即闪身而入。

“借用一下。”

面对辛弃疾惊讶的目光,谢晦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要和我同甘共苦吗,现在给你一个兑现诺言的机会,快去把我那堂兄应付走。”

辛弃疾高高举起手,仿佛要把他掀下来,但终究还是没忍心,长长地叹了口气:“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令祖安石公的一句话。”

谢晦茫然:“什么?”

辛弃疾微笑道:“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噗,万朝观众绝倒。

好绝的一张嘴,好犀利的吐槽。

谢晦:“……”

再乱说,他可要生气了嗷!

当年谢安去拜访大司马桓温,谋主郗超就卧在榻上倾听,一阵长风吹过,帘幕洞开,恰与谢安四目相对。

谢安是什么人,没理都能占上三分,何况这么大一个把柄。

当场笑吟吟来了一句:“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但这事还有个后续。

那便是郗超的养子郗僧施,辅佐桓温的儿子桓玄起兵篡晋,建立了大楚。

因为太过于倒行逆施,引起民怨沸腾,刘裕一怒之下京口起义,将其一股脑毁得干干净净。

真要细论起来,谢晦也是毁去桓玄势力的主谋之一。

“不会真的忽然出现一阵妖风吧”,他想到这里,心里有些犯嘀咕,下意识伸手将帘幕往下拽了拽。

辛弃疾提醒他:“衣袂露出来了。”

闻言,帘幕后伸出了一截莹白如玉的雪色手腕,纤长清瘦,挑开纱帐一线,如拂弦般缓慢摸索着。

腕底玉坠也随之晃荡起来,清光盈盈如水,好似湖边的翠柳轻拂着点过波心。

他一贯宽衣广袖,飘逸如云,摸索半天都没找到地方,气得一握拳,扯开帘幕张望。

辛弃疾险些笑出声,被他瞪了一眼,才做了个捂嘴的动作,示意自己不说话了。

余光瞥见谢灵运已经到了门前,忙把他整个人塞回去,拉下帘幕,盖得严严实实。

随后端容坐到案前,主打一个正经。

接下来,万朝观众便是见到了教科书一般的演技。

谢灵运本为兴师问罪而来,气势汹汹。

虽然他也知道谢晦是什么作风,一旦决定的事,从来没有人能拦住。

但辛弃疾也算是谢晦的帮凶从犯,怎么着都得敲打一下。

结果他一进门,就看见辛弃疾放下手边书卷,对他朗然微笑道:“康乐公远道而来,我正要为你接风洗尘。”

说罢就将他带到隔壁,呼人添酒开宴,根本不给半点拒绝的机会。

谢灵运:???

不是,你还怪客气的,那浅浅吃一下吧……

这一喝,直到酒过三巡。

谢灵运对他的好感度却是一路 up up up,很快就开始称兄道弟。

“幼安文武兼资,真是大才!后世竟有你这样的人,若是我爷爷(谢玄)与你在一处,真是连城玉璧,交相辉映呢!”

辛弃疾谦逊两句,复举杯道:“我亦敬仰阁下许久,请饮满此杯。”

谢灵运想着自己初来乍到,找弟弟算账也不急于一时,道一声“好”,也捧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这样,一杯复一杯。

又菜又爱玩的谢灵运把自己喝断片了,头脑晕乎乎的。

他死死拉住辛弃疾的衣袖,借着酒意,一口气倾诉道:“我弟弟少年得志,太过光芒万丈,行事骄傲张狂从不计后果,望你多担待。”

“怎么会”,辛弃疾眉头一蹙,“小玉很好,哪有你说的这些问题。”

这人怎么嘴巴一张就乱说话啊,怎么当哥哥的,真不负责任。

谢灵运:“……”

这滤镜仿佛陛下当面,又一个被忽悠瘸了的人。

那他就放心了。

谢灵运的满心喟叹都被这一句话打没了,沉默许久,才接着道:“小玉才高绝世,又锋芒毕露,恐人间不许见白头呢。”

“我家几代人都短命,尽皆英年早逝,孰知早死不为幸事?”

从前的一个长夜,他曾这样苦劝过谢晦。

“收手吧,急流勇退,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你义熙变法已经得罪了所有的世家,私议立储又得罪了所有的皇嗣,陛下能护你一时,难道还能护你一世吗!一日宫车晏驾,你又当如何?”

“自古以来,岂有开国元勋权倾朝野还得善终,未来的新皇必定视你如眼中钉,怎能容得下你!”

可是,当时谢晦是什么反应呢。

他昂着头,任性骄傲,又光彩万丈地说:“我不要善终,我只要得偿所愿。”

我要开创出一个不朽的王朝,我要我的王朝千秋万代。

自从落下第一步棋,我就没打算全身而退。

谢灵运伏在桌上,在醉中怔怔落泪,轻声道:“我救不了他,他也不想见我。”

“有时候啊。”

“我真想干脆喝到醉死过去,死于正寝,埋骨家乡,也好过来日,见他从高处坠落,尸骨无存……”

话到此处,归于寂然。

辛弃疾神色复杂,良久,忽而叹息了一声。

他忽然想起,历史上,谢灵运在临死之前,梦见了谢晦满身是血,坐在他床前,伸手要带他走。

世人都说,谢灵运旷达,浪荡山水,逍遥人间,是诗家仙人。

可是,在死前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任何一片锦绣山水,而是自己早死的弟弟。

这份深深的愧疚和悔恨,必然已经在他的心底羁压了很多年,至死方休。

“我会保护好小玉的”,他垂眸说,仿佛一个誓言,“同样至死方休。”

……

这酒后劲十足,谢灵运第二日,昏睡了一整个白天。

晚上,虞允文又请他去新的宴会,继续设美酒佳肴相邀。

谢灵运对于这位文武双全的虞相公还是很敬佩的,看见他,就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爷爷(大雾)。

虞允文的采石之战,和谢玄的淝水大捷,也有诸多共同之处。

更重要的是,虞相公为人沉稳可靠,是唯一能够阻止谢晦搞事的人。

虽然阻止得不太成功……

表伯羊欣也在座上,殷勤拉着谢灵运饮酒,一片灌醉之心昭然若揭。

都是自家人,他肯定不会坑自己吧。

三日后,谢灵运终于恢复清醒,摇摇晃晃,去找谢晦,却得到了一个惊悚的消息——

谢司马已经带兵去进攻西夏啦!

就连虞允文都斗志昂扬,带领蜀军和他们一起冲了呢!

什么,你问你表伯?

羊欣听说西夏境内的莫高窟壁画乃是艺术瑰宝,天下奇珍,奔得可快了!

谢灵运:???

……

吐蕃甘州边境,虞允文正在目光幽幽地盯着辛弃疾和谢晦,满脸都写着「我预判了你们的预判。」

这两个小子一刻不盯着,就又闹出事来。

还好他早有准备!

今天谁也别想绕过他出境!

辛弃疾也觉得,仅仅为了躲谢灵运就去西夏,好像不太靠谱,便劝说道:“小玉,你和康乐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说不开的。”

谢晦摆摆手:“我和他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才说不开啊。”

辛弃疾还要再劝,他顿时恼了:“不是,你到底站在哪边?”

辛弃疾本想说“我站在真理这边”,又怕他不高兴,只得含糊过去:“通常情况下是站在你这边,但是……”

谢小玉哼了一声:“没有但是。”

羊欣这回跟着虞允文一起来抓人,二话不说,就要将他拎回去。

谢晦试图拉表伯一起下水,极力引诱道:“西夏境内的莫高窟乃罕见的艺术奇珍,你也不想错过它吧?”

羊欣面无表情地说:“你以为我憨吗!”

“莫高窟是秦王苻坚始建的,都立在那儿近一千年了,这几日又不会跑掉,反倒是你……呵呵,跟我回去养伤吧。”

这一声呵呵,真是寒气四溢,听得人心肝一颤。

辛弃疾见他要强行动手,无奈之下,只得拿出了自己的卫将军令。

“这事怎么能怪小玉,谁让康乐公在朝中待得好好的,非要过来。再说,西夏国本就论罪当灭,留之无用……”

他是军中的最高将领,羊欣气了个倒仰,连说了三个“好”字,到底没办法:“你就惯着他吧,日后有你受的。”

他神色冰冷,但终究还是没离开,而是提上行囊,给他们当起了随行军医。

辛弃疾:“……”

此话出自阁下之口,简直毫无说服力!

正熙攘间,忽见一骑从天边飞驰而来:“最新战报!冠军将军已经得到西夏册封,成为了西南路大都督监宗主国使者!”

几人:???

不是,檀道济到底干啥了,不是让他去西夏朝廷寻衅滋事的吗?

“哦豁”,谢晦接过战报一看,顿时喜笑颜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现在即使不出兵也不行了!”

檀道济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完成得过于出色。

此时,西夏正逢权臣任得敬当国时期,想要列土封王,将夏仁宗赶到边境居住。

自己则霸占灵州等几个最富庶的中心地带,自成一国。

檀道济在朝廷上大放厥词,引得夏仁宗勃然大怒,任得敬却是眼神锃亮,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夏仁宗对金人称臣,有金国在背后活动支持,他急需引入另一方力量破局。

当即就私底下与檀道济接触。

两方各怀鬼胎,天雷勾地火,一拍即合。

檀道济掏出玉玺,就给他喀嚓盖了一个册封为夏王的文书印:从此之后,你就是我大宋认可的正统西夏国王!

随后非但假扮成任得敬的手下,直接把仁宗砍了,黑锅全丢给任得敬背。

而且,现在大宋还要以宗主国的名义,出兵平乱,支持任得敬夺权。

辛弃疾纳闷道:“阿和身边有玉玺?”

“当然是假的”,谢晦神色淡定地说,“介时我大兵开入西夏境内,发现上当受骗,此人竟敢伪造文书,将任得敬雷霆诛杀,以儆效尤,这不过分吧。”

辛弃疾:“……”

合着你是打算吃两头,一个都不放过。

如此良机,千载难逢。

西夏与吐蕃接壤的边境之地,正好是任得敬想要分裂出的地盘。

大军此刻开入,不仅不会受到阻碍,甚至还会被热烈欢迎。

当然,任得敬也不是傻子。

他的兵力比起北府兵,是有绝对数量优势的,完全不怕北府兵翻出什么浪花来。

但他没想到,北府兵本就能以一当十,现在还有火.器这样的bug存在……

“出兵,必须出兵”,谢晦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问题来了。

该如何说服一向稳重行事的虞允文呢?

他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回头,却见虞允文早已披甲上马,提着火.枪,一扬鞭,向着远处驰骋飞奔而去:

“今日战机难得,蜀军都随我冲锋,誓破兴庆府!西夏从前没少对本朝落井下石,一雪前耻就在今日!”

最后一个话音还飘在半空中,人已然没了踪影。

谢晦:“……”

辛弃疾:“……”

这个,应该不是受他们的影响吧?

还等什么,赶紧跟上,此战征伐必灭西夏!

……

不久后。

来自西夏的捷报传到了朝中,来自朝中的书信也抵达了西夏。

谢晦捏着刘裕的手书,神情惊愕,与辛弃疾面面相觑。

他熟练地忽略掉来自老父亲的一长串问候,和那么多催促快点回家的消息。

往后翻了十几页,手都快麻了,终于在最后一页看到了正文:

“什么?长安、洛阳、汴京,甚至中都燕京,全部被收复了,陛下正准备北上迁都,问我们想搬去哪儿?“

另一头,刘裕将捷报看了又看,神情恍惚。

”朕大概是战斗太久累迷糊了,不然怎么就看到小玉说,不止是大理、吐蕃,他们连西夏都已尽数平定?“

要命。

心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这才过去多久,陛下/小玉你究竟做了什么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重生四合院,傻柱不做吸血包 文娱:舞台之上 孽龙下山 师父求你了,徒儿快下山吧 神祇金乌 仙医在都市:妙手回春 赶山日常:被国宝拖家带口赖上 开局觉醒反派系统,打脸天骄就变强? 冰山女总裁的医武神婿 被退婚后,四千金都想要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