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曾经提到‘分封制死灰复燃’,那个时候举例的时候就说过明朝。
而明朝这里也正是因分封制吃足了苦头,而源头,毫无疑问,正是设立这个制度的明太祖朱元璋本人。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实行分封制,他将儿孙派驻各战略要地为王,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又创建卫所制度,由中央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
【朱元璋去世后。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帝。
建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他的叔叔们,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欲铲除燕王。
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经过四年的夺位战争,最后率军南下,攻占京师(今南京),史称靖难之役。[1]
靖难之役会出现,追根到底还是制度上的弊端,是分封制的弊端……可以说,早在昔日确定分封制的时候便埋下了今日祸端的伏笔。
再加上先前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的同时,也对功臣有所猜忌。不过,他想抓紧手中权力的手段可狠多了。】
岁寒生稍稍介绍了一下:
【朱元璋是个狠人,狠人上位后手段自然也很狠。
朱元璋借此兴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清理权贵和不法功勋。
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1390年,李善长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坐死,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儒臣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株连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
此后,朱元璋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大加诛杀,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加上空印案与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朱元璋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
“胡蓝之狱”后,明太祖意尚未足,过了年余,颍国公傅友德,奏请给怀远田千亩,非但不准,反将他赐死。
定远侯王弼,又奉诏赐死。
宋国公冯胜亦被赐死。
经过几次党狱,明初的功臣大量被杀,间接导致了他死后在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可派之将。】[2]
……
从秦到明,又经过那么多朝代的发酵,可以说,众人对分封制是不能再熟悉了。
分封制好,确实是很好。但是自秦以后,不,在战国时期便已经不再适用了。
到现在,这无疑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在地方的治理上弃朝臣不用,朱元璋还敢用分封制不得不说胆子很大。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看他这般在朝堂之上这样大张阔斧,他对自己手下,自己
手下这些武将不信任那是很正常的。
很明显在他看来,此时这些不靠谱的群臣是比不过自己同姓的儿子、孙子,他们才是自己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子嗣,是自己的后代,而因为这层血缘关系,他们也会天然站在自己这方,也就相当于,派出去的儿孙都是自己的手臂的伸展部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够不着的,群臣不行,就用儿孙来凑。
……
秦。
“……可惜啊可惜。”
天幕上又是一张地图,这一次呈现的是靖难之役。众人看着激烈的战况,听着是一阵唏嘘。同样是重法,秦朝众人对明朝隐隐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当然,秦和明还是不同的,但是毫无疑问,明初为了扫清障碍,下足了血本。
清理朝堂可是大事!
而杀了那么多功臣……
继位的建文帝无人可用还算好的了,还有能打的叔叔在边疆抵挡。‘无人可用’,通常是意味着内外空虚,意味着会被外族抓住机会趁机南下,那可是亡国的事!
“兴许……这位明太祖,正是因为有那位……明成祖在,所以才这么彻底的。?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王绾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猜想。
这只是他自己的猜想。但是并不是没有可能。没有足够的底气怎么敢这么做?难道不思考后果吗?
有人可用有人可以兜底,才敢大胆去做。否则等到元军恢复以后南下反扑,那时该怎么办?
观那明成祖的封地,可不就是正好在最前线吗?而之后的靖难之役毫无疑问也证明了他的才能。明朝的江山在建文帝手上意思意思,过了一下就落到了明成祖手里。
内战,损伤的到底还是明朝的精神气。
只要明朝想发展,那么之后名超出迟早还是要在这里损失的加倍补回来。
……
【……经此,很明显刚明初的法制风格倾向于法家思想,也就是:重典治国。这是吸取了元代因“宽纵”而致“朝廷闇弱,威福下移”最后亡国的教训,不过朱元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这是同他的经历有关。
朱元璋出身寒微,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又相继遇上旱灾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自己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走投无路之下他去当了和尚,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和尚们便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这样穷困潦倒,居然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起步正是“开局一只碗”。
二十五岁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公元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公元1364年称吴王。他又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公元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
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从底层爬上来颇为不易,但是能爬上来的话,事实也在说明朱元璋是个成大事的人。同时这样年轻时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也让他看到他亲身体会到底层的艰辛。
所以在有每“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他对此感同身受。因此,他认为建明后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治理“乱世”,必以“重典”。
他认为:“反元政,尚严厉”;“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因此强调“重典治国”必须“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通过“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以实现“重典治国”。
前者“重典治吏”表现在朝中的大清洗上。
而后者“重典治民”,则是因为他看到“顽民狎玩,犯者不止”,所以认为“民经乱世,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
于是“出五刑酷法以治之”“刑不得不猛”,“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欲民畏而不犯”,“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让民众畏惧法律,乃至达到不敢再犯法的效果。】
【除‘法’之外,朱元璋同样也宣扬‘礼’的作用,在封建社会,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汉人治下,礼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认为“纪纲法度为治之本”、“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
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同样继承了他爷爷的思想:‘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夫律设大法,礼顺人情,齐民以刑,不若以礼。其谕天下有司,务崇礼教,赦疑狱,称朕嘉与万方之意。’
明初这对祖孙都奉行都是礼法并重。】[3]
……
“这明太祖如此严厉……这是在治军啊。”
刘彻和李世民齐齐再次感叹。
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这样感觉了,可是每次听到朱元璋的做法,隔着天幕他们都能感觉到风雨欲来。
军纪严明,治军的话自然应当如此。在战乱的时候,大敌当前,重法以治军,全军上下一心这是前提,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治军上,换做他们自然也会采取这样的策略,毕竟还有北方的民族,还有刚被打败的蒙古人还在塞外虎视眈眈。
不对的是——明太祖太过紧绷了。
就像先前科举制时谈及明太祖时心生的感慨:行事作风过于雷厉风行,他们旁观之人都能隐约嗅到其中的风雨欲来,容易生乱啊。
统治国家啊,既要武力也要文治。朱元璋既然是文治自然是要统治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思想。但是朱元璋,‘删去孟子的部分内容,可视作思想精髓’‘将孟子排位移出孔庙’……这些可以说是那些读书人那些儒生的命根子……刚刚开国就这样那
个这么大肆动静,到底是鲁莽了些。
强权并不是能压下一切的。
上一个重法的秦是怎么覆灭的?除了那个不中用的二世,主要不就是因为这个‘重法’吗?
当然,要是继位者施以仁政,接过这个烂摊子,还能趁明太祖大张阔斧扫清朝堂上障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行自己的政策,没有了什么反对的声音,时间一长,政策效果出来后,再次迎来盛世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明朝,这第二位皇帝,继位的建文帝继任时间到底太短,只不过短短四年,还伴随着四年的战争。内乱前他在削他叔叔们的藩,而内乱里也没看到他什么建树,在治国上对建文帝难以评价,甚至登位后这四年就一直被明成祖紧逼。
与其找建文帝的表现,不如说在位这短短四年的建文帝只是明太祖思想的延续。重点……其实还是这个明太祖的嫡子……那位故去的太子,也就是建文帝的父亲。
如果那位太子还活着,这位初始定下的这个继承人——他如果成功上位了,成功登基了以后,他着手治理的时候认定的国策会不会延续他的父亲?还是与他的父亲呈现互补?
是支持重法?还是更愿意实施仁政?这位早早过世、遗憾未能登位的太子,他的态度很重要。
这点很关键。
毕竟,不管是这建文帝还是这明成祖,都不是朱元璋最初看好的继承人。
……
【新朝代都是在旧朝代的灭亡下建立的。新生的朝代开国之后,往往都是力图平稳抓生产养精蓄锐。如汉初,如唐初。
在明初,即位的前两位皇帝还陷入各种政治斗争里,一个对朝臣,一个对叔叔。没有一个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面,当然,这也跟当时明朝不太稳固的国情有关。
总之,在他们手里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待发展的明朝在嗷嗷待哺,上位者却必须要腾出手做别的事。
在朱棣即位后,改元永乐。不过在他的手下,明朝也出现了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
【朱元璋在位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先后去世,那么,他的四子朱棣更是自然而然地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在本该继位的太子去世后,已成气候的藩王心里对皇位正蠢蠢欲动时,却看着长大的侄子轻而易举坐上了皇位。那么他们怎么会甘心?早在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引起诸王,特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的不满。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之间早已开始了明争暗斗。
尤其是朱棣,他战功赫赫。出征漠北俘获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这个捷报传到京师,朱元璋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自后,朱棣威名大振,更受
倚重,屡次被朱元璋授命参与北方军事,节制士马。
不过因此带来明争暗斗也少不了。朱棣招降乃儿不花后,晋王忌惮朱棣的功劳,到太子朱标处发告朱棣不听自己的约束“劳师冒险”,那时候朱标还在,于是收到消息的朱标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
到朱棣入朝,晋王又言语冒犯朱棣,还派人在燕王府内监视,搜求朱棣的“国中细故?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甚至燕王每入朝,太子“数以语见侵”等等,其间剑拔弩张之势十分明显。
到与他争斗已久的秦、晋二王相继去世的时候,朱元璋也快不行了。朱棣成为了诸王中最年长者,此刻他已经有大部分的话语权掌握在手里。因为这时朱棣的羽翼已经丰满,不但有久征惯战的护卫军,权限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
甚至在晋王死后一个多月,朱元璋曾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无疑,这时朱元璋已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对他寄予很大希望。】[4]
……
唐。
朱棣上位前的经历,听着实在有些耳熟,经历的那些事……跟他们的殿下有着相似之处。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开口,“我与他不同,我未曾离开得了长安。”
争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在朝中被打压得最厉害的时候,李世民也不是没想过到封地上避让一二,但是很可惜,这样的想法也被对方看穿了。这条路却生生被堵死了。
他与李建成、李元吉结下嫌隙以后,认为洛阳地势优越便利,担心总有一天会发生变故,打算离开京城保守此地,所以就让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亲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崤山以东的豪杰,等待事态变化,拿出大量的金银丝帛,任凭他们使用。
但是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张亮被交付法官考察验证。张亮从始至终一言不发,朝廷便释放了他,让他返回洛阳。[5]
他也因此被留在长安。
相比朱棣的待遇,他不能离开长安,仔细想想,未尝没有父皇的猜忌在其中。
朱棣同样战功赫赫,为什么他就能一直留在封地呢?
回想着自己的父皇那些让人心寒的态度,李世民心情也低落了下来。
众人一时间也沉默了下来。
……
【……这些是朱棣的家底,也是敢去争夺皇位的底气。诚然,朱棣开创了盛世,可他同样一直被诟病着。当然,后人诟病他,主要还是因为靖难之役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他上位之后的一系列举措。
朱棣哪怕被如此器重,可同样,他并不是朱元璋立下的继承人。甚至,朱元璋临死时下的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也考虑到燕王及诸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朱允炆构成威胁。
而到后来靖难之役中,朱棣以朱元璋曾经在《皇明祖训》中说的话“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以此此为理由,指责辅佐建文帝的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朱棣举兵的喊响的口号也是“清君侧,靖国难”。
不过,威县、南宫百姓认为朱棣起兵谋逆篡位,天下大不敬,自发组织支持建文帝的皇家军队,抗击燕王叛军。《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也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抗不应”。
而靖难之役历经四年之久。
须知,靖难之役是明朝内部争夺权力的战争,两军交战不论胜负,损耗的是明朝整体的实力。这四年里,明朝消耗的是要算上朱允炆和朱棣两方的,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便因为这场内乱受到了不小的破坏。这是明初遭到最大的损失。
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更是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这场内乱起于权力的争夺,结束于败破的河山。】
【朱棣上位之后,首要任务是宣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和处置政治反对派。攻占南京后,开列“奸臣榜”,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例如方孝孺及其宗族亲友被杀者八百七十三人,其门生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殉难;
黄子澄、齐泰等被诛杀灭族,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家族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陈迪之死,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
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与此同时,朱棣并未将“奸臣榜”上的人全部诛杀,如张紞、王钝、郑赐、黄福、尹昌隆等人皆被宽宥任用。】
岁寒生顿了顿,从里面挑出最有名、也是最可惜的来:
【这里面有个叫方孝孺的人。他是大儒宋濂的弟子,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始终不屈。被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的时候,因为得到推荐,方孝孺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当时的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
后来,方孝孺被仇家连带举发,逮捕到京,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便释放了他。
再次被推荐来的时候,朱
元璋还是表示:“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于是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毫不倦怠。蜀献王朱椿听说方孝孺的贤名,聘请他当世子的教师。他每次见面,就向世子陈说道德。蜀献王以特殊的礼遇表示对他的敬重,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正学??[]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而在靖难之役时,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他手底下最为器重的谋士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点头应承。当然,朱棣没有做到。】[6]
……
唐。
武将们是毫不客气地嗤笑一声。
他们附和着后辈的话,对此给予肯定:“那肯定是没有做到啊。”做得到也不会把人家一家子全给杀个干净吧。
哎。
李世民则是在一边幽幽地叹了口气,可以说真是一笔烂账,他问安静旁听的儿子李承乾:“方孝孺是奸臣吗?”
李世民又问:“倘若你碰上这样正直得值得欣赏的人,但是他偏偏反对你,你该怎么办?”
李承乾在李世民开始问话的时候便放下了笔,他一直在记录自己在意的事。有的地方还没有记完全,事后他也会找到众人整合起的完全版本对照着誊抄补充。
此刻在这样堪称难题的疑问中,李承乾犹豫了两下,还是道:“儿臣不知道,但是儿臣不想让方先生这样死。”
说着说着,就有些低落。
哪怕朱棣再好,他这样不尊重授业老师的作风,李承乾也实在不喜欢起来。
他皱了皱眉。
这模样实在是可爱,一旁的太子妃没忍住摸了摸儿子的头,在妻子的示意下,李世民也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为君者,有时候是需要忍耐的。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
李承乾懵懵懂懂地应下了:“儿臣记下了。”
李世民自然看出他还不太理解,受限于年龄和经历,不理解自然是很正常的。但是没关系,这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他年少时也不懂。但是望子成龙,李世民会以身作则地教导他。这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未来君主的期望。
……
天幕里,后辈还在说方孝孺与朱棣的纠葛:
【杀方孝孺的起因还是在起草诏书上。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
朱棣走下卧榻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
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里。”
朱棣答:“他自焚而死。”
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回头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纸笔,说道:
“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
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
朱棣发怒,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
方孝孺慷慨赴死,临刑前作绝命之词说道:
“上天降下战乱忧患啊,谁知道其中的缘由,奸邪的臣子如了愿啊,求取国柄耍弄计谋。忠正的臣子愤怒悲怨啊,血泪淌流;以此血泪为君殉葬啊,还有什么企求?呜呼哀哉的悲鸣啊,大概不是我的怨尤。”
时年四十六岁。
他的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方孝孺的兄长方孝闻,他致力学问,举止淳厚,先于方孝孺去世。
弟弟方孝友与方孝孺一同赴刑场,也赋诗一首而死。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中宪、中愈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跳进秦淮河溺死。
方孝孺的著作从此也被列为禁书,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方孝孺之事,如何不遗憾。同样的,这里也是朱棣的污点。
【而在多年以后,后世的明朝皇帝释放因方孝孺获罪而被贬谪守边者的后裔。
然而方孝孺一家死绝,无后代,惟有方克勤之弟方克家有儿子名孝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孝复曾上书皇帝,请求减损信国公汤和增收的宁海县的赋税,被贬谪戍守庆远卫,因编入军籍,在诛灭方孝孺“十族”时得以免死。
方孝复的儿子方琬,后来也获释为民。
……
现在,方孝孺墓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神宗时,下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方孝孺位列其次。
明万历年间,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也为其修墓立碑建祠。
方孝孺死了,可他又以另一种姿态活着,活在人们心里。】[7]
……
秦。
嬴政听着蹙眉。
众人冷汗直流。
该庆幸他们的陛下统一六国后没强逼着他们做吧。就是陛下泰山封禅召来儒家的博士们,询问封禅的礼仪,被人那般羞辱也没把人家这么杀个干净吧。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六国刚统一不久的原因。但是都羞辱到脸上来了,那单独的几个博士还能放过,只能说好涵养。
朱棣这招简直是杀人诛心啊!什么给人家起草诏书,这分明故意的,故意的就是在逼这方孝孺吧!
连他爹朱元璋都说方孝孺他是什么样的人,是宁折不弯,是正直的人!他朱棣还非要这样硬碰硬,可不就是想让对方折腰吗?
关键是人家要是折腰了你怕就看不上人家的气节,会对此不屑一顾。当然人始终不折,宁折不弯。
而人家梗着脖子就是不折腰你心里又不爽,这下子,可不就是只有让这儒生去死的
选项了吗?
呜呼哀哉。
搞政治的人,心真脏。
……
汉。
“……朱棣这家伙真不愧是他朱元璋的儿子。”
刘彻没忍住吐槽一句。“这上位后,轰轰烈烈清理不听话的朝臣,这股作风简直一模一样。”
真是一点都不手软。一点顾忌都没有什么啊。
……
【能开创盛世,朱棣治理下自然是有好的方面出现。他是个明君,哪怕有诟病,可这点也毋庸置疑。
靖难之役后,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为了恢复生产,恢复民生,明成祖着手蠲免赋税,下令山东、北平、河南遭受战祸的州县,有无法耕种的人民,免去三年的差税。不曾被兵祸乱的地方,一同蠲免秋夏税粮,其余蠲免一半。
建文年间废除的北方学校依旧开设,不令其废弛。
除此之外,还将以前拖欠的一应钱粮、盐课等一并免除。而那些为了避难北流移的人民,令他们各还原籍复业,需要的种子牛具,令官府给付。
明成祖朱棣对流民的态度很明确: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他还特地颁布诏令,各地都不得对逃徙的老百姓治罪。
流民复业后,有的地方官向他们追征累年拖欠的粮刍。
明成祖听后很生气遂对户部臣说:农民不得已才逃亡,及其复业,田地荒芜,农具种子皆无所出政宜周恤之。乃复征其逋负,穷民如此,岂有存活之理!自今逃民复业者,积年所负粮刍,悉与羯免。】[8]
……
“后辈是功过两分的评价啊。”
观众里有人这样说。“肯定由朱棣开创的盛世,同时却也不否定明成祖那些诟病。”
又有一人应声:“正因如此!人怎会是十全十美呢?”
哪怕是明君,一路功绩的同时,过错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这些过错到底是多大的错,到底对后世有多大的影响,是否举足轻重?
……
“自是功过后人说。”一声叹息,一句话,正是一语双关,既表明现在后辈对他们讲解的情形,也表明说话者的态度。
……
【农民自然是离不开土地的。
明代土地所有权取得主要为三种形式。
一是“先占”取得。明代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垦种荒地,凡属在荒地、滩涂、湖泊淤地开垦的土地都要归垦主所有。明初鉴于“兵兴以来,所在流徙。所弃田,许诸人开垦业之。即田主归。”于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诏令:“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
法律承认垦主开垦土地的“永业”权——永久所有权,且不征收赋税
二是“兼并”。明代私有土地可以买卖。朱
棣这里还算早。至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加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皇室贵族、官僚士绅、殷实豪右之家大量兼并土地,大量土地集中在士绅富民之家,土地所有权出现重要变化。
三是“族田建置”取得。传统社会非常重视敬老恤孤、助寡济贫的赡族义举,自宋代名臣范仲淹首创“义庄族田”后,明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家族普设义庄族田。凡高官显贵、绅衿富商往往都在家族内建置族田,少则几十亩,多则千亩以上。
这种家族共有土地——族田的建置,主要由族人捐赠,尤其为家庭中名宦富家所献,通过族田出租所获利息增广族田。个别世传名门巨族,还将皇帝赐予土地献为族产,如山东曲阜孔氏家族,在洪武年间,受朱元璋“赐祭田二千大顷,分为五屯、四厂、十八官庄,拨佃户承种,供庙祭及属官廪给”。
这是明朝经济上的政策和土地方面的制度。而为了开发土地,为了使农民和土地相结合,使大量的荒地得以开发,明成祖朱棣这里,也像朱元璋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移民。】
【而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同时,提出“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的原则。
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
同时在位的时候军事上和外交上比较积极。他迁都营建北京做首都,五征漠北(五次亲征蒙古),南征安南,收复交趾(今越南北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
派郑和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等典籍,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这些总共加起来,才有了这个盛世。】
岁寒生不紧不慢地翻着笔记,
【朱棣之后又是一个开始。
中央行政机关的设置上,内阁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有了,但是明初内阁只不过是一个草拟诏谕、备皇帝顾问的秘书机构。明成祖这里也是对制度上改革,为内阁制度的发展增加一分力。
但到后来,随着六部尚书入阁兼大学士衔后,内阁职权日见其重,“遂赫然为真宰相”,“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如明代严嵩、张居正等人在内阁时,都权倾一时,“六曹之长,咸唯之听命。”】
提到张居正,真是心里又一阵痛。
岁寒生缓了缓,继续:
【而地方上,地方的行政机构分几个:
一是省。依元制设行省(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行省制,建立“三司”制,即仿宋制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为共同省级机构。
承宣布政使司,职掌全省行政、民政、钱谷之权。
都指挥使司职掌全省军事之权。
提刑按察使司职掌全省司法、监察之权。三司地位平等
,互不统属,相反互相牵制,分属中央相应机关直接领导,便于皇帝直接专权。
二是府(直隶州)。明初废“路”后设府,作为省以下一级行政机构,知府为长官,京都为府尹,职掌一府之行政、司法之权。即“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
三则是县(属州)。府以下设县、属州,知县、知州分别为县和属州长官,职掌“一县之政”和“一州之政”。
此外,明代在普通司法机关以外,还特设特务司法机构厂、卫组织。厂是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是锦衣卫,合称厂、卫。它虽不是正式的司法机构,但被皇帝特许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专理“诏狱”和审判之权,它由宦官操纵,直接听命于皇帝。
锦衣卫为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上十二卫”中最亲信的一卫,主要负责皇帝出入仪仗和近卫事宜,又授予“缉捕刑狱之事”,凡“天下重罪逮京师者,收系(锦衣卫)狱中……使断治”。不过不久,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便废此制,“悉焚卫刑具,以囚送刑部审理”。
但是明成祖时又恢复锦衣卫,使“典诏狱如故。”尔后,锦衣卫不断扩大,至明世宗时期人数增至十五六万之多,其用刑残酷“无甚于此”。】
岁寒生介绍,【这便是明朝的监察机构。】
【而明朝的选官制度,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科举制,不过哪怕同是科举制,每个朝代却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
明朝有乡试(省试)、会试(京试)和殿试(廷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中试者即为举人。
会试每三年一次,举人有资格参试,中试者即为贡士。
贡士进入由皇帝参加的殿试,成为进士。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且“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除此以外,明代选拔官吏还有:荐举方式,恩荫方式,以及捐纳方式,即授予捐资纳粮者官爵。都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名额。
这些制度里选拔的人才,自然是科举制占大头。】
【在明朝当官很好。不过因为明代实施“重典治吏”的法律原则,强调官吏在履行职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规定,不得失职和渎职,对于官吏失职、渎职行为都要受到行政和刑事处治。
特别是洪武大帝时期,他手下的官吏们,不管是有没有犯错的,简直痛不欲生苦不堪言。
失职行为处治。明律规定官吏无故不上班,包括“不朝参”“不公座署事”“假期期满不还职”的行为,都要处以刑罚,以日计笞。
上班时间,撤离职守的行为处以刑罚,“凡官吏无故撤离职役者,笞四十。若避难因而在逃者,杖一百,罢职役不叙。所避事重者,各从重论。其在官应直不直,应宿不宿,各笞二十。若主守仓库、务场、狱囚、杂物之类,应直不直,应宿不宿者,各笞四十。”
在职期间出使应奏不奏行为,出使不复命行为,均处以重刑,“凡军官犯罪,应请旨而不请旨及应论功上议而不上议,当该官吏处绞。若文职有犯,应奏请而不奏请者,杖一百。有所规避,从重论。
还特别重视对司法官吏失职行为的处治。如对应追捕而不追捕的行为处刑,“凡应捕人承差追捕罪人,而推故不行,若知罪人所在而不捕者,减罪人罪一等。”
渎职行为处治。明律对官吏渎职行为的处治,较失职犯罪处刑更重,且特设“监临守主自盗”罪等专条。】[9]!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