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宝钗这话,薛蟠便嘟囔道,“咱们如今在人家的地界,他要请我喝酒,我岂有拒绝之理?” 薛宝钗早已心生一计,忙笑道,“也不是不让你去,只是在外面喝酒总归少了心意,不如晚上请他来咱家坐上一坐,也算亲戚间礼尚往来,你说好不好?” 薛蟠也笑道,“妹妹说得有理,我便不在外久留了,晚上请他过来便是。” 然后大摇大摆地出门去了。 薛宝钗回到院中,直奔东北角一高亭,这高亭下筑有七八级的石阶,本是晴夜望月的好去处,晚上便让哥哥把那贾珍招到此处……剩下的,还要再下一番功夫。 她悄悄沿着水塘走了一遭,这时节荷花未开,荷叶青翠明丽。薛宝钗留心观察何处青苔密集,那青苔湿滑无比,若是铺在石阶上,任谁踩上去保管要摔上一跤。正琢磨着如何打捞上来保存,忽听莺儿在身后扬声唤道,“姑娘,林姑娘来了。” 薛宝钗一听,忙答应着,又看了一眼塘中青苔,记下位置,便朝莺儿和林黛玉走来。 待走近了,林黛玉掏出帕子来给她遮阳,“宝姐姐怎么在日头下闲走?” 薛宝钗心下正焦急,一遇林黛玉,如遇救兵,牵着她道,“这里日头太热,咱们进屋。” 来到宝钗屋子里,莺儿沏完茶后,薛宝钗又打发她到外头和小丫头熨衣服。 林黛玉心领神会,自知宝钗有话要说,便笑问,“我来的正是时候不是?” 薛宝钗闷头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便将昨日偶然听凤姐提起的那番碎语说给林黛玉听。 林黛玉听了,自是和薛宝钗昨日一样的又气又怒,双颊涨红。 薛宝钗忙劝慰她,“好妹妹,我说给你听,不是要让你白白添一顿气。我实话说与你听,我已让我家哥哥今日将那贾珍引到我家中来,方才你来时,我正在水塘里头寻青苔,若那贾珍不小心踩上去,摔出个好歹,那也算老天有眼。” 林黛玉拍手称妙,“宝姐姐真是女中豪杰。”细想后又觉不妥,便道,“那青苔捞上来见了光,恐怕不比在水中那般湿滑,以防万一,不如添些香皂进去,让那贾珍躲得过其一,躲不过其二。” 薛宝钗赞叹,“还是妹妹思虑周全。” 二人主意已定,林黛玉又差小丫头回房去取小花篮,预备盛青苔用。 薛姨妈晌午未归,薛宝钗便留林黛玉一同用餐,午饭用毕,天降及时雨,黛玉同宝钗互望一眼,心中皆道:真是天助我也。 因外头清凉,黛玉便挑眉提议道,“有道是‘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细雨如丝,落在水塘自是别有一番风味,宝姐姐,我们去那水塘边听听雨声可好。” 宝钗便笑着依了她,和黛玉各自拿一把伞便出了门,黛玉又提着小花篮,篮中还放了一把刷子,小丫头们要跟,她们不依。 二人撑伞来到水塘边,宝钗记着上午看过的位置,便收起伞,取过花篮和刷子,弯腰向水塘里刮青苔,黛玉忙将自己的伞向她倾斜,顺带打量四周,所幸并无旁人在雨天出来闲逛。 待宝钗用青苔装满花篮,已累得满头大汗,黛玉伸手来接,二人同撑一把伞回屋。 莺儿和一众小丫头们迎上来,纷纷问宝钗黛玉二人花篮里装青苔是为何故。 宝钗便道,“听林妹妹说,用这青苔浣洗砚台,能让砚台光洁一新,再配上香皂,可使砚台清香沁人。” 黛玉忙点头称是。 小丫头们似懂非懂,接了花篮,便按宝钗的意思将香皂捣碎了混入青苔中,然后又放在窗台浸泡着。 二人在书桌前吃了一会儿点心,闲话入宫参选一事,黛玉不免感慨道,“宝姐姐当真有志入宫为才人赞善吗?” 宝钗闻言,恍然间想起梦中那“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事,脸上一僵,转过头讪笑道,“我若不入宫,将来家中指望何人呢?” 黛玉凄然道,“宝姐姐若是入了宫,以后一年又能见上几回呢?” 宝钗心中不是滋味,忍着打趣道,“妹妹若想见我,不如去考女状元可好?” 黛玉嗤道,“谁说读书都是为了考功名?与其货与帝王家,我情愿做个闲云野鹤,徜徉山水间吟诗作画。” 宝钗心下向往,也笑道,“妹妹好雅兴,我倒是俗人了。” 两人说笑一阵,雨停后,黛玉便要回去,还在丫头面前交代着把一篮青苔留在宝钗处。宝钗送她到廊下,细声叮嘱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使是宝兄弟,你也要瞒着。” 黛玉也低语道,“宝姐姐自管放心,此事若让旁人知道,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林黛玉回到荣庆堂,贾宝玉迎上来便说,“今日下着雨,你出去这半日,仔细着凉。” 黛玉摆手道,“无妨。”又念及宝钗不日将入宫参选,当下感伤道,“趁宝姐姐还未入宫,我想多与她说些话。” 宝玉却道,“这便是你思虑太多了不是?入宫参选的仕宦名家之女那样多,宝姐姐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但选上也要看时运,你说是不是?” 黛玉想起宝钗的话,蹙眉道,“宝姐姐说,她若不入宫,将来家中指望何人呢?” 宝玉也叹道,“宝姐姐的心思与我们不同,她比我们想得深远。她若入了宫,想必有一番作为。” 当天晚间,贾珍应邀来薛蟠处做客,见过薛姨妈后,薛蟠便招待他在高亭上饮酒赏月,小厮们打着灯笼跟在身后,众人瞧见石阶背阴处长满青苔,皆笑道,“想不到一场雨竟送来如此厚礼。”又互相提醒小心脚下。 席间虽无优伶作伴,二人口中的污言秽语却未断过,自不必提。酒过三巡,贾珍喝得尽兴,起身要去方便,哪料走起路来头重脚轻,摇摇晃晃要下石阶,随身小厮察觉不妙,忙伸手要去搀扶,贾珍却已抬出一脚踩中青苔深处,众人只听得大惊一声,忽见贾珍身子一歪,扑在石阶上,又直直滚落到地下,摔了个四仰八叉。 贾珍躺在地下呼呼叫痛,薛蟠及众小厮手忙脚乱下去搀扶,因青苔已被贾珍一身衣裳擦个干净,并无第二人再踩中摔伤。 因贾珍已不能行走,小厮们备轿的备轿,取药的取药,各自忙作一团。请大夫来瞧了一瞧,左腿竟脱臼了,必须卧榻静养足足一个月才可活动。 当夜宝钗听说此事,暗自得意。 有道是事在人为,既然这一件事旗开得胜,那太虚幻境中所提及的其余一干子事,又焉可不为呢?宝钗抬头虔诚望月,默默祈求天佑。 次日,宝钗去见老太太及众姐妹,走到廊下,便听她们在谈论贾珍昨日摔跤一事,宝钗便在门外驻足聆听。 隐约是老太太问及此事,众人皆说,雨天路滑,珍大爷多喝了几杯酒,石阶踩空,不小心摔了一跤。 其中又有凤姐的声音,“摔跤虽不幸,但也好让他们长长记性,若是多喝了几杯酒走在池塘边,一不留神掉了进去,身侧有人还好,若是无人,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宝钗便趁着凤姐说话的功夫来到众人跟前,又请老太太安,抬起头和黛玉互望一眼,笑而不语。 老太太开口道,“甄哥儿虽是在你家摔了跤,但那是他自己喝多了酒,旁人怎无恙,你叫你兄弟莫要慌张,你母亲也别放在心上。等珍哥儿好了,我还要差他上门赔罪,跑到亲戚家喝酒,倒把亲戚家闹个不得安生。” 此话正中宝钗下怀,忙答应称好,又道,“母亲今早便命小丫头将青苔收拾利落了,又交代着,以后下雨天要在石阶上罩上一层粗布,方算万无一失。” 众人见到宝钗,方才贾珍一事便撇开不提,纷纷关心起宝钗参选一事。 只听李纨道,“不是我特地恭维,今儿瞧宝姑娘面有红光,想来不日将有大喜!” 老太太先领头大笑了,“宝丫头来日显赫,可别忘了我们这些穷亲戚。” 探春瞧大家高兴,也接话道,“宝姐姐入选之后,一来可以在宫中与元春姐姐互为照应,二来,以宝姐姐的学问,将来可是要成为女博士呢!” 听到李纨的话,薛宝钗心中既惊又喜,又听探春一席话,心中却蓦自悲凉。那一幅美人孤零零地站在大船上哭泣图历历在目,又把诗中字句默想一遍,暗忖道,那船上美人想必便是探春了吧?按那画中所喻,探春将来要乘船远嫁不成? 生于末世运偏消…… 瞧探春此时顾盼神飞的模样,宝钗猛然顿悟,能挽大厦将倾的人,应该是探春才对。 是探春如今尚无法走出家门,所以秦可卿才在梦中找到了她。 薛宝钗的目光一一掠过黛玉、探春、凤姐、李纨等人,心中暗暗发誓,不管是才人还是赞善,她一定要选上一个,哪怕是替姐妹们铺路也好。 距选秀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阵子薛姨妈出于愧疚,常到东府与尤氏并秦可卿闲话,薛宝钗则在茶余饭后与母亲谈佛法因果报应,旁敲侧击告诉母亲是贾珍自作孽,所以天降惩罚,盼母亲能将其中道理带到东府一二,警醒那贾珍莫再胡来。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