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武侠修真 > 云深月隐时 > 第 20 章

第 20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种田娶夫郎(女尊) 沙雕娘娘每天都在社死 明月照青云 穿成首富之女后 大佬重生后只想躺平 白月光她失忆了 改嫁科举文小乞丐后 驯养悲情反派(快穿) 扮成夫君去查案 小夫郎(女尊)

半月后。

一行人出发在即,李景在麟德殿大摆宴席,犒劳群臣。

夕阳余晖,笼罩着这座百年雄伟帝都。巍峨耸立的城墙绵延数十里,四方宫殿坐落其中,直插云霄。

绛红色直棂窗上刻着青色连环花纹,薄薄的窗纸隐约透出缕缕摇曳烛光。

月台上内侍宫人们忙进忙出,人影晃动,池霜立在丹墀旁,踩着布满苔痕的石阶缓缓朝着殿门行去,将宫殿的晚霞余晖抛在身后。

“小九!”

一道声音叫住了池霜。

池霜脚步顿住,回过头一见来人怔了怔。

来人云鬓楚腰,眉清目秀,双瞳剪水,远远投来一眼,秋波流转,勾魂摄魄。风一起,腰间系着的紫色丝绦与臂间挽着的披帛随风飘扬。

是五公主池云舒。

池云舒提着藕粉色裙摆,快步踩着石阶朝池霜而去,身后的宫人们亦紧紧跟随者。

“五姐,怎么了?”

池霜有些惊讶池云舒为何会突然喊她。

池云舒上前,挽着池霜的胳膊,轻声道,“小九,你当真要去西域?”

她看向池霜的目光有着不加掩饰的担忧之色。

池霜“嗯”了一声,见她面有忧色,又补充道:“这都是圣人的安排,我无法抗旨。”

池霜穿进来之后,与池云舒关系也缓和了些,她知道池云舒是真的关心自己。

池云舒自然也明白,前朝早就灭亡了,她的九妹妹也不能如同从前一般任性妄为了,皇帝的旨意无法违抗,池霜只能遵旨。

她十分担忧池霜,微蹙着眉:“你生于中原,长于中原,从未出过远门,我听闻西域入目皆是黄沙砾石,荒凉无比,我担心你会在那里不适应。”

“这些尚能克服,待我习惯了便好。”

池霜眉眼带笑。

只是这话不知是在给自己打气,还是在安慰池云舒。

池云舒听了这话,还是依旧不放心:“西域凶险,胡人野蛮刁钻,尤其是凶猛异常的吐蕃人,我们池家与他们不共戴天,交往之时定要当心。”

“五姐可是担心吐蕃可汗会将姑母当年拒婚之事迁怒于我?”

池霜望着余晖下那一角金阙,立在殿前,一阵风吹拂,衣袂翻飞。

池云舒轻轻点头,道了句正是。

这桩事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

据说兴平长公主还只有池霜这么大的时候,当时还只是王子的吐蕃可汗曾随着使团入得中原,觐见燕帝。

燕帝为迎接使团,在南郊芙蓉园设下宴席。兴平长公主回公主府路上忽遇滂沱大雨,她未带雨具,等着婢女回去拿伞,自己则躲入了一处水榭中避雨。

吐蕃可汗正从水榭的那一头过来,穿过蒙蒙雨雾,身旁的胡婢为他撑着一把伞。

长公主花容月貌,霞姿月韵,只远远投来一眼,年轻的可汗为她所倾倒。

可汗仗着两族交好,结盟之际,于宴会之上表达自己对汉家公主的仰慕,竟向燕帝求娶公主,盼望公主能够下嫁。

彼时吐蕃不过是个弹丸小国,居于偏远蛮荒之地,燕帝只有这么一个胞妹,疼惜都来不及,如何肯让她嫁去那里受苦。

燕帝便以公主早已许亲为由,将吐蕃可汗拒之。

可汗求娶不成,在部落中被人嬉笑,向来自傲的他自觉丢了颜面,便对池家人怀恨在心。待到手握大权之后,屡屡发兵骚扰大燕边境。带着强盛的吐蕃人攻城略地,无恶不作。

“五姐放心,我定会护好自己,全须全尾站在你面前。”

池霜收回了思绪,向池云舒投去一个明艳的笑容,示意她安心,“时候不早了,我们先进去吧。”

殿内,天色向晚,宫人在各处燃起琉璃盏灯烛,亮如白昼。

池霜和池云舒提起裙摆跨过门槛,踩着荷花纹青黑花砖,款款步入殿中。

一众宾客分列而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殿内正中央坐着皇帝李景。

李景穿着皇帝常服,冯贵妃坐于他身侧,笑魇依旧,精心画就的妆容愈显容颜娇丽,黑发挽成倭堕髻,别了支镶珠嵌宝金凤钗,举手投足之间,华贵明艳。

宦官宫女们提着宫灯在前方为池霜和池云舒领路,二人一步步地朝着席位而去。

此时不少文武大臣已至,每个席位皆有着几个宫婢跪立在桌案前布菜,伺候贵人用膳。

池霜经过右侧一个席位时,只觉在席位的那一侧,一道人影端坐于位上,目光似正落在她身上。

池霜脚步慢了下来,在席位前停下。

池云舒有些不解地看了池霜,也没有说什么,只自行入席。

百千烛火之下,端坐于席位之人,腰背削成,身姿高大清瘦,气度天然,如风如霜,漆黑如墨的双眸直望着她。

李临舟的目光仿佛要将她穿透,宫人毕恭毕敬地提着酒壶为他倾倒酒液,手捧盛满美酒的酒杯递给他。

他没有接过,视线一直没离开池霜。

李临舟轻轻一笑,那笑容有着轻蔑和狠戾,出现在他俊美的脸上。

池霜嘴角一勾,回给他一个略带轻佻的笑容,她轻声问道:“太子殿下,我听闻你受了笞刑,不知道现下伤可好些了?”

李临舟笑道,“自然是好的差不多了,公主若是不信,孤现在便能带你纵马。”

池霜又想起了在马背上那种糟糕的感觉,可嘴上要强道:“我随时奉陪。”

两人前些日子已经彻底撕破脸,现下反而觉得浑身畅快不已。

……

李临舟虽曾经也是君主臣民,可居于高位这么些年,他早已对权力生出一些渴望,占有与掌控。

若是占有和掌控不了的人,他越是对之感兴趣,越是想要让他们臣服。

李景与刘钰卿成婚数载,才有了李临舟。

那时他们还只是寻常家庭,李景身为庶子,幼时的许多遭遇与不平,让李景更加看重嫡庶之分,日思夜想都想生一个嫡子。是以,李临舟降生在李家,幼年也受尽了宠爱。李景这个唯一的嫡子寄予厚望,希冀他能够成材,光耀门楣。可是李临舟小时性格木讷,天资平平,也不如长兄李至律那般受李氏族人喜爱。

那时他看着族人望向李至律的眼神,充满了欣赏,谈起李至律也满是赞叹。族人说李临舟辜负了李景对他的厚望,年纪小小的他对这些尚是一知半解。

直到燕帝要李景将他送去燕皇宫。

李临舟厌恶那个时常欺凌他的大燕公主,讨厌她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以及那高高在上的姿态,好似世间万事万物她皆不放在眼中。

可是,他同时也有着羡慕。

在这世间,只有坐上那个位子的人,才有让别人俯首称臣的权利,才能将生杀予夺权掌握手中。

李临舟一直怀揣这份不为人知的心思,苦心研读四书五经,日夜孜孜不倦,无论是儒家典籍,诗集农书,亦或是工书地理,佛道经文,他皆烂熟于心。他练习弓马骑射,刻苦钻研兵书,后来征战沙场,带着魏军奋勇杀敌,整顿军务,成了李景的左膀右臂,将凶狠残暴的胡人驱逐出中原,至此名声大噪。

而他也顺理成章成了太子。

李临舟将手中酒杯轻轻晃了晃,一饮而尽,看向坐在对面与池云舒交谈的池霜。

他见过池霜许多样子,可最见不得的便是她始终眉眼温然的模样,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如同一副褪去颜色的水墨画。

李临舟知道,天家威严以及他的祲威盛容,池霜表面恭敬,实则丝毫不放在眼里。

她实在是张狂至极。

池霜有她的凛凛气节,她不愿也不甘心乖乖做他们李家的囚徒,若是需要她低头才能换取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必定宁可粗衣粝食,艰苦度日,也绝不会软了她的膝盖。

可是撕开她那张面不改色的面具,她还有什么呢?

从前有燕帝撑腰之时,她的确有底气张狂,可如今已改朝换代,皇权更迭,帝位上坐的是李家人,而她不过是受李家恩惠的一个空有头衔的公主罢了。

卑微如尘,如蝼蚁一般。

若是没了他们李家,这朵昔日高高在上的艳丽高贵娇花,只能不慎沦为脚下尘泥,任人肆意摧折。

这个不识抬举的女人,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

或是如同池云舒,兴平长公主那样安分守己。

可是他知道,池霜不会如此。

李临舟想看到池霜痛哭流涕跪下来求他饶命。那么他想,他会乐不开支,或许会考虑放过她。

半月前他将池霜掳上马,一部分是想要她难过一番,另一部分是想试探她。

对于池霜失忆的说辞,他一贯是不信的。或许是这个女人在假装,装出一副自认为很高洁的模样。

他出言试图激怒她,她面无异色。于是,他心中那种想要她低头的欲望愈发强烈。

他掐住了她的脖子。

李临舟想,或许在死亡的威胁之下,她会肯低下头向自己求情的吧!

李临舟根本不在乎她到底想做什么,做什么又与他有何关系。他只是想要她求饶,若她说出一个“求”字,他便会立刻放手。

可是池霜却没有。

那一刻,李临舟是真的动了杀心。他的脑海中浮起一道声音,比任何时候还要尖锐刺耳:只要自己再用力一点,从此这世间便再无池霜这个人,那些在燕王宫不好的回忆便会随之烟消云散。

可是他转念一想,一具冰冷的尸体又有什么趣味呢。

池霜拼命地挣扎,甚至试图刺瞎他的眼睛。

李临舟有些震惊。他觉得若是池霜出声求饶,垂低了脊梁,如他所愿的那般,他反而觉得无聊至极。

是以,他放过了池霜。

他对池霜脱口而出了一番警告之语,话语话外之间透露出希望池霜能够就此安分,勿要再生事端。

他知道池霜听得明白。

可是话一出口,他居然感到一丝后悔。

若是池霜认清现实,认清她的处境,一口答应下去,做着如李家所希望的那般一颗乖巧恭顺的棋子,他可能会对她失去兴趣,转而毫不留情将她除去。

池霜说她永远看不起他,哪怕他日后称帝,坐拥这万里河山,她永远都只拿他当作质子看待。

李临舟阴沉着脸,杀心又起,却看见池霜那双素日里总是有着平静,淡然,恭敬的眸子,在夜色的映照下,如同琉璃一般,明澈透亮。她的目光灼灼,仿佛燃烧了层层火焰,炽热又滚烫,而神色是也他从未见过的坚毅。

他心知这便是池霜真正的模样,其他的一切都是伪装。

顿时,李临舟浑身上下就像是喝了最烈的酒一样,一股兴奋感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此刻觉得,好戏仿佛才刚刚上场。

……

池霜莲步轻移,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她没有要宫女服侍,只举起案头的青玉酒杯一饮而尽,余光看了看李景。

李景面有笑意,扫了一眼殿中的众人,端起案前的酒杯,“今日朕在此设宴,几位爱卿为魏与吐蕃结盟之事,将远赴千里,朕感激不尽。”

“诸卿皆为大魏股肱之臣,清流高品,千载一遇。朕登基数载,未有理政实绩,只能多加勤勉为政,幸得有诸卿。为政只要,惟在用人,这大魏能成为如今的锦簇世界,诸卿实在功不可没,有你们实乃我大魏之幸事!”

“朕敬诸卿一杯。”

舞乐声戛然而止,鸦雀无声。殿中文武大臣随即反应过来,放下手中杯盏,齐齐直起身,稽首行大礼。

“陛下崇尚节俭,大布恩德,实乃明君。食君之禄,受君王霈泽,臣等无以为报,唯有担君之忧,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愿我大魏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大殿空旷,呼声高扬,回响不绝。

坐于次席的池霜也随众人放下酒杯,与殿中其他人一道行礼高呼。

鼓乐声再次响起,宴会的气氛瞬间高涨起来。

池霜看向坐在她对面的李至律。

李至律即刻会意,轻轻颔首,站起身来,“陛下,儿有一事禀报。”

众人目瞪口呆。

坐在他身边的温玉容也狐疑地看了一眼李至律,小声问了一句:“郎君,你怎的了?”

李至律并未回答她,迎着数道如潮水般涌向自己的目光,一步步行至正中央。

众人的视线一直追随着他。

李至律似是无意间看了一眼池霜,脑海中想起她交代自己的话术,定了定神,目光投向李景,“儿听闻,蜀中的一个偏远山村中,常年有着五彩吉鸟和祥云环绕上空,儿惊讶不已,便派人前去打听,原来在那儿有一块高数丈的摩崖,篆刻着一首文章。篆刻之人乃是采用了标准的骈文体,字体柔圆,字句畅达,文风严谨,对仗韵律,构形归整,极尽考究。通篇辞藻华丽,言辞俱是赞扬我大魏,歌颂圣人功德,当地之人皆奉这块摩崖为神碑,信奉不已。”

说着说着,他忽然顿住,朝着李景郑重稽首行礼,朗声道:“此乃祥瑞,摩崖通神,乃天上神仙显灵。陛下潜心国是,励精图治,果以诚应,由此显灵。陛下周身紫气升腾,盛业昭如日月,您继承帝位乃是天命所归,有陛下才是我大魏之幸事,黎民百姓之福!”

诸臣交换了一个眼神,也纷纷再次稽首行礼,齐呼万岁:“祖宗神仙,天佑我大魏!愿大魏国祚绵长,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灯火辉煌,李景的鬓发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他看一眼李至律,满脸笑意。

冯贵妃也说了几句吉祥话,讨皇帝开心。

众人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欢快的乐声奏响,气氛达到顶峰。殿内珠翠环绕,云鬓香影。桌案上碗碟琳琅,摆满珍馐美馔。

李至律回到了席位上,朝池霜投来感谢的目光,举着酒杯。

池霜也笑了一下,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对着李至律含笑饮尽。

酒入喉肠,她的双颊潋滟开一抹淡淡的红晕。

池霜今日浓妆艳裹,杏眸微微弯起。李至律看着微暖的光晕映于她的脸上,衬得她细腻的雪肤晶莹如玉,自有一股恍若天仙的气质。

姿容之盛,万方倾倒。

李至律怔了怔,回过神来。

一直坐在次席的李临舟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未做言语,兀自给自己倒酒,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

默默感叹一句,看来自己的计谋又落空了。

他心知李至律绝对想不到这一点,今日这一切乃是由池霜一手策划。

他之所以会在人来人往的大慈恩寺,众目睽睽之下掳走池霜,实则是存了另一层目的。

因为这能让多心的李至律对池霜起疑心。

更何况他与池霜无甚交际,何至于无缘无故将她掳走。

当然李临舟也心知此举李至律或许不会怀疑她是和自己有所勾结,可也会在李至律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长久以往,二人之间建立的信任便会土崩瓦解。

这也是李临舟所希望看到的。

他还想看看池霜到底如何破解此局。未曾想,他还是低估了她。

他看了看坐在李至律对面的池霜,见她和旁边的贵女攀谈着,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嘴角微微一勾。

池霜,可真有意思。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问道修真 九叔世界之以德服人 众灵之上 凌天诛神录 仙不是这么修的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修仙靠空间,逆天改命当主角 天灵根都换给你了,还委屈什么 穿越异世从山神做起 两界修仙:从青符到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