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姝见沈济如此作为,心下安定,暗道今日成功挖了一次墙角。
避开半个身子,伸手虚扶:“沈大夫,同为民生,不需如此多礼。”
沈大夫起身,满眼敬佩地看着这神人一般的女子。
“沈某残躯,今后愿为夫人驱使。”
这一句称呼上的转变,让众人都理解到了沈济居然是以下属的身份自居了,不由瞠目结舌。
对于沈济来说,李孺人能拿出称之为经典的理论和他分享,让他能参与著书立说,流芳百世,就算喊李静姝一声姑奶奶祖宗也使得。
他当下并无其他可以报答的,刚才说的愿附骥尾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以下属或者追随者自居,那是人品担当,不抢李静姝该有的功绩。
“沈大夫言重了,且安坐,其他过后详谈。”
沈济拱手谢过,重新入座。
众人一时失言,呆呆望着上方长身玉立的李静姝。
“村长,今日我有一计,也需与你商议。”
村长连忙起身拱手:“孺人但请直言。”
李静姝示意他坐下:“大家都是熟悉亲近之人,毋需多礼。我一向来不喜繁文缛节,再多礼就是对我见外了,都坐着说话。”
众人善意一笑,心道礼多人不怪嘛。不过众人都知道李静姝不矫情的性子,也就从善如流。
“虽说如今村民户户有上工,但钱财乃安身立命所在,我们还是得帮村民多寻出路。”
“我这里有一法,就是养殖兔子。”
这里也就村长和李静姝等是农人出身,好多人都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养个兔子还得那么郑重其事。
“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以三四胎。以干草鲜草为主,对粮食需求较小,非常适合家养。”
李静姝考虑过好几种家禽,最后认为当前兔子比较适合,主要原因就是粮食金贵。
虽然日后能增产,但古代对粮食的需求是无底洞的,没有饲料的情况下,大规模养殖鸡鸭是不现实的。
果然,不了解情况的程容忍不住开口了:“李孺人,如今粮食增产已成定局,兔肉貌似不如鸡鸭受欢迎,为何……”
李静姝没料到居然是程容这个公子哥会提问这样的问题,看来这人好奇心还是挺重的。
“你倒是对粮食增产有信心。”李静姝先调侃了一句。
“粮食增产,并不意味着农人收入一定增加。粮食减产时,农户自家生存都不够用,自然无余粮出售;增产时,谷贱伤农,与其贱卖,不若用来养殖家禽,毕竟无论何时,肉食的价格,还是有所保证的。”
这里大多数人都懂谷贱伤农的事实,也就几个从来不会过问物价的人不清楚这里的事实。
所以,对于农人来说,粮食增产意味着自留粮增多,饥荒减少,但并不意味着收入增加。
李静姝的追求,明显不仅仅在于没有饥荒,她在进一步追求小康生活。
李静姝一口气解释完以后,继续说道:“当前已经将养兔法子编撰成册,日后会有我的学生来教会大家怎样养好。”
村长原先想说养兔大家都懂,但这会明显理解到李静姝有专门的法子,连忙谢过。
其实养兔子是需要很细心的,想养好工作量挺大的,但中国人从来就是个勤奋的民族。
这时,贺县令插嘴:“李孺人,既然您有专门的法子,可否公之于众,让全县受益?”
这句话如果对别人说,那是很不礼貌的,毕竟是想要别人生金蛋的技术,可李静姝的人设,以及贺县令本身是李静姝的拥趸身份,这样问完全没问题。
“此事不急,待我村试行一年,看效果再说。”
“兔子养殖,需仔细细心,耗费心神更多,但兔子长得快,日后我也会放出做兔肉的菜式,销路不愁。”
“另外,杨老爷,”李静姝马上点名杨修远。
杨修远坐在席上拱手示意。
“我们大同县有水利之便,商事兴旺,大有可为。将来若是全县大规模养殖兔子等家禽,本县消化不完,我等可共同成立兔肉加工工场,行销外地,既可以帮本地父老创收,又能壮大自家事业,有兴趣否?”
杨修远大喜:“李孺人高瞻远瞩,老夫一向来佩服得紧,一定紧随其后。不如李孺人给大家介绍下,何为兔肉加工?”
大中华美食太多了,而且后世有些加工方式,如今也能做到,所缺的是部分调料而已,但李静姝今天要画饼,自然要罗列出来震慑大家一番,也就不管将来做不做得到了。
“兔肉是极美味,可以加工的方式很多。腌腊制品:将兔肉腌制或酱渍,再吹风,晾晒或烘烤干燥即成。如缠丝兔、板兔、风兔、咸兔、腊兔等。”
“干燥制品。将兔肉水煮、成型,再烘烤干燥,或切片腌制后烘烤。可加工为兔肉干、兔肉松、兔肉脯、金丝兔肉等干肉制品。”
“香肠制品。将兔肉与猪肥膘肉分别切丁混合,加调料,可制成兔肉腊肠、泥枣肠等香肠制品;也可经绞制,加调料,搅拌,灌装后蒸煮、烘烤或发酵、熏烤,加工为兔肉灌肠。”
“酱卤制品。将兔肉在用酱油、香辛料、调味料等制成的酱卤料中卤制,可加工为卤兔、红板兔、酱兔块、糟兔等产品。”
“烧烤制品。将兔肉上料或腌制后,用烤炉或烤箱烧烤,可制成烤兔。”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李静姝红润的小嘴叭叭叭地报出一大串听都没听过的玩意,要不是刚才吃得很撑,这会估计得流口水了。
“这么多?”老饕餮李延年咂吧着嘴问道。
“自然,我李氏不打诳语。”
好吧,众人对于李静姝的无中生有,或者说无所不知已经有点麻木了,刚才报出的一叠花式兔肉加工,他们深信不疑。
杨修远拱手道:“李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