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舒慢悠悠地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她笑道。
“我们中原有句话,叫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你……,那个,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她说才刚到一半,便有些担忧这姑娘听不懂,就问了一句。
果然,金氏非常老实地摇了摇头。
景舒抿抿嘴,只好解释道:“你是太孙的侧妃,身份不算低,在东宫,除了太子太子妃、太孙还有我以外,旁人都是要对你有三分敬意的。”
当然,这是在受宠的情况下,如果不受宠你也就只是个摆设。
“而你要做的,就是要对得起,旁人对你的那几分敬意,说白了,你就是要有几分让人对你服气的本事。”
景舒脸不红心不跳,丝毫没觉得忽悠金氏有什么不对。
反正,她又没有坏心,在宫里多学些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
金氏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就像在草原上,只要谁够强大,谁就能拥有许多妻子和牛羊一样。”
“要是不够强大,女人和牛羊,就活该被别人给抢了去。”
就像她阿玛,就抢了别人的女人,可却没人为那个男人说话,谁让他太弱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呢?
景舒:“……对,你这么理解,也是没错的。”
不过,你在紫禁城里,丢的可就不只是份例吃食了。
保不齐,命就没了。
金氏的册封礼后,太子妃才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受她的礼,然后又按着规矩训诫了几句。
景舒发现,当太子妃看见金氏的那张好看脸以后,面部表情明显柔和了许多,就连语气也缓和了些。
嗯,老朱家还真是一家子的颜狗啊。
两个孩子现在每天早晨起来扎马步,这玩意儿可不好练,刚开始会让人肌肉又酸又痛,叫苦连天。
景舒本以为,两个孩子可能坚持不下来。
谁知道,这两孩子居然格外勤奋,就连爱睡懒觉的朱祁钰,也没有在早上赖过床了。
朱祁铭刚会走路,这会儿又正是黏人的时候。
景舒有时候没空管他,又不愿意让他依赖奶娘,就会丢给他两个哥哥。
小家伙就会捣乱,要么把哥俩的文房四宝打翻在地,要么就爬上桌子,趁谦哥摇头晃脑背书的时候,把教科书拿走。
气的谦哥儿直瞪眼,却又毫无办法,你总不能和个孩子计较吧?
这时候锦儿就会叉着腰,拎着弟弟的耳朵教育一番。
而祁钰就比较高兴了,因为等小太监重新研磨的功夫,他又可以偷会儿懒了。
因为这,他也越发喜欢三弟了,囧。
景舒爱并没有觉得,孩子会影响哥哥们学习。
这个年纪,在现代也就是幼儿园的孩子而已,耽误不了多少东西,还能活跃活跃气氛。
毕竟,她也不想孩子们学成书呆子。
朱棣他们在草原上转悠了一圈,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
老爷子很是生气,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瓦剌的老巢。
据来人回报,脱欢的老婆孩子族人全部都在,老爷子大喜,直接带着人就朝目标奔去了。
当天晚上就夜袭敌营,斩杀了瓦剌两千多的精锐骑兵,俘虏三千多人,牛马羊驼数以万计。
但可惜的是,脱欢最终在两百亲兵掩护下,丢下老婆孩子跑路了。
“真没种,为了活命,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老爷子叉着腰,当着人家老婆孩子吐槽道:“把脱欢的儿子都给朕砍了,把他的老婆闺女都送回京城。”
想了想,老爷子又补了一句:“把他儿子的脑袋,各草原各部落送去,让他们都给朕瞧瞧,这,就是不臣服我大明的下场。”
“这次出征能大获全胜,兀良哈倒是出了不少力,传旨,赏兀良哈:盐两百斤,锦缎两百匹,茶叶两百斤,御酒十坛。”
对草原的政策,肯定不能只打,而是既要打又要抚。
要让他们知道,反抗会挨打,但臣服就会收到好处,才会有用。
就像教育小孩子,若是不管孩子怎么做,做爸妈的都是打骂,不会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指不定更加叛逆。
因为他知道,不管如何,他都是会挨打挨骂的,那还不如反抗呢。
老爷子虽然扣了点,但对于这方面还是非常大方的。
御酒就不说了,面子功夫而已,但是盐、锦、茶,可是草原最稀缺的东西,当然还有铁。
可以,朱棣给什么,也不可能给他们铁。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够其它草原各部眼红了。
朱瞻基上前道:“爷爷,既然已胜,咱们便回去吧。”
爷爷身子不好,还是早日回京,他才能安心。
“不。”朱棣摆摆手,很干脆地拒绝了他:“继续前行,告诉各部,凡帮我找到阿鲁台的部落,都有重赏。”
“我这回,非要把阿鲁台灭族,看他还敢不敢,侵扰我边疆,你不用担心,你媳妇会挣银子着呢。”
老爷子对孙子压低了声音,还略微带着得意:“就我私库里的那些银子,在打上一年都没有问题。”
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把阿鲁台给一次性解决了。
朱瞻基眸子都是担忧:“爷爷,孙儿不是担忧银子,是您的身体……”
“别说了。”朱棣阻止孙子继续说下去,他坚定地道:“小子,你只需要跟在爷爷的身边,看爷爷,如何杀敌,如何收拢人心便是。”
朱瞻基嗫嚅了下,到底没有继续劝,他知道爷爷决定的事,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的。
脱欢的老婆闺女都还算好看,他们被五花大绑送到京城,让太子妃个太孙妃看着安顿,婚配也可,做苦力也可。
“知道为什么打仗,不杀女人吗?”太子妃低声同景舒解释:“因为她们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依附自己的男人,没有任何威胁,还会生孩子。”
“我大明,因为天灾兵祸,到如今也只有五千多万的百姓,所以,我们不管打到哪里都不会杀女人,除非她们反抗太过激烈。”
景舒连连点头,增长人口,确实是大明的头等大事。
不过,草原女子一般都不会反抗,一来中原的日子确实过的比草原好,二来她们也信奉弱肉强食的道理。
三来,她们的贞洁观念并没有中原的女子重,更没有好女不侍二夫的观念,不过作者觉得这点倒是不错。
试问,有什么是比活着更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