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运气行功完毕,功行一周之后,情神已经恢复了许多的红拂,合掌说道:
“师伯教诲,醍醐灌顶,弟子铭记于心。”
双鹰僧呵呵笑道:
“我也不过是胡说八道而已,像我这种人,哪里能懂得了什么生死的大道理呢?我这里姑妄言之,你那里就姑妄听之!”
他站起来朝着四周看看。四周黑得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天上浓云密布。
双鹰僧说道:“走吧!趁着这一段时光,离开这个地方。”
“砰”地一声大震,大鹰冲天展翅,飞得无影无踪。
红拂随在双鹰僧的身后,开始走得很慢,到后来愈走愈快,红拂已经使出了全力,紧紧地跟在后面。
一直到东方晨曦微动,大地露出白色的迷蒙,两个人才停在一间草屋的门前。
双鹰僧望着红拂,微微点点头说道:
“很快!你没有用法,凭着功力跟得下来,说明你的武功精进的不少。”
他停了一会儿,突然又说道:
“做为万道教的掌门人,没有理由反对用法,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法,便是法乎自然,自然给予人的能力有多高,就有多高,强求就不是自然。”
他始终没有说明反对法术,但是,他用“法乎自然”来表达他的心情。
红拂是聪颖的人。她一听就了解师伯语中的含意。
她认真地说道:“师伯的教诲,弟子谨记不忘。”
双鹰僧点点头说道:”刚才我说过生死一念间,其实何止是生死?善恶何尝不是一念?成败何尝不是一念?美丑何尝不是一念?
懂得这些道理,就可以做到去人欲,存天理!”
他说到此处,突然呵呵大笑,说道:
“罪过!罪过!我是何许人?怎么说起这些又腐又酸的话来?呸!呸!到此为止。”
他的话刚一说完,草屋的门扉,“呀”然而开,一对老夫妇,持着烛台,迎门而立。
双鹰僧笑道:“对不起呀!惊动了你们。”
老头子点点头说道:“请进来吧!都已经照吩咐准备好了!”
红拂随着双鹰僧进来,只见里面是一间非常干净的草堂,当中陈设着一张白木桌子,上面摆着四碟小菜,一钵子热腾腾的稀饭。
双鹰僧对两老拱拱手,便迳自坐下,他也招呼红拂坐下,并且自顾自舀起钵中的稀饭,呼噜噜喝将起来。
菜肴精致,稀饭稠薄恰到好处,而且有一股香味,引得红拂食欲大起。
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辰没有吃东西了,面对着这样的清粥小菜,愈是觉得香美。
再回头看时,两位老夫妇已经不知何处,双鹰僧呼噜喝了两碗,已经放下碗筷,倒在一张躺椅上,呼呼大睡。
红拂便自己盛起粥来,刚喝了一口,便觉得有一股特殊的清香,也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味道。
红拂当然不会有其他的疑心,但是,她还是迟疑了一下。
结果,她喝下这粥,而且喝得很快,因为这陵粥真好喝,她不但喝完了一碗,还继续添了第二碗,第三碗...…
当她捧着第三碗的时候,她忽然有一种突发的羞涩,她觉得自己饿了一天半之后,忘记了自己应有的风度。
她不觉抬起头来,对双鹰僧看了一眼。
双鹰僧正也注视着她,眼睛里流动着慈祥的光芒。
这是红拂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她曾经看双鹰僧明朗的眼光,也看过怪异的眼光,看过他快乐的眼光……就是从没有看过像此刻如此慈祥的眼光。
红拂不觉自己放下了手,将饭碗按在手下,刚叫得一声:
“师伯……”
双鹰僧微笑着摇摇头说道:
“红拂!早日了却尘缘,回到万道教总坛。师伯已经老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而万道教不可一日无掌门教主!你知道吗?”
红拂惶然不解,站起来说道:
“师伯!你的意思是……?”
双鹰僧微笑说道:“尘缘未了,必须了,了却尘缘返朴真!”
红拂还待追问些什么,但是,她感到一阵晕眩,脚下站立不稳,顿时觉得天晕地转……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红拂悠悠醒来。
她睁开眼暗一看,一盏孤灯,一晕黄光,照着一间小小的房屋里。
她自己是躺在一张草席铺的床上。
她一个翻身,坐将起来,努力地在想:
“我是怎么会昏睡在此地?到这间草屋,是黎明晨曦,如今已经是灯火昏黄,难道我已经睡了一整天了?
我是和师伯吃粥的,喝到第三碗粥的时刻...…”
她想起师伯双鹰僧说的那些话。
那些话如今想起来,似乎含有告别的意思。
“啊!告别?为什么……”
他一个翻身跳下床,这才看到桌上那盏油灯之下,压着一封信简。
信简下面,写着核桃般的大字。
“书留红拂亲鉴。”
落款是一双飞翔中的大鹰。
红拂小心地拆开信简,龙战凤舞的几行字:
“此次你能了却田嗣真的一笔恩怨,此心坦荡,理得心安!做人正当如此!
龙婆婆无辜受害,令你有伯仁之感!因此,救回龙战,是你应该做的一件事。
龙战待救的不止是他的肉身,更重要的是他的灵魂!
海门之约,对你,对田远桥,都很重要,料理完了龙战的事,你应该有海门之行。
记住!这些都是尘缘,尘缘应了,必须了,了却尘缘返扑真。万道教不可一日无掌门。”
红拂一时心里感慨万千,手捧着信笺,不觉热泪盈眶,几乎不能自己。
原来她别后的行踪,大师伯都是了然若指掌。可见得一个人的言行,不能有一点疏忽与放纵。
说是不欺暗室,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
同时,他也觉得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了解,不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大师伯双鹰僧江湖上对他的种种传说,和他真正的本人,有着太大的出入。
看来大师伯对于这些传说,并没有放在心上。这正是他所说的“但求心灵的平安,自然就会海阔天空,人言就自然不足畏了!”
虽然她跟大师伯双鹰僧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所给予她的启示与影响,她自认是毕生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