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遇到诸多麻烦,长生在知道李老头小孙女的麻烦后,还是主动提出来帮他家一下。他好像天然的不习惯于推辞别人的需求,哪怕别人的要求没有很直接地提出来,只要能帮的都尽力去帮一下。小时候就是那样,手里拿着玩具,别的孩子想玩只要一开口,直接就能从他手里得到,如果别的孩子玩了不主动还给他,他还不好意思去要回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理解为长生仅仅是一种乐善好施性情下的帮助李老头家,他家和李老头家的交情,也无非是平时互相比较客气,相互比较尊重,遇到有些相互有纠葛的事情,能够相互退让而已。比如说天干了,长生家的田需要灌水了,李老头家会主动说让长生从李老头家的田里过水之类的,而绝不会以田里刚撒肥料为理由不让过水。这样的交情当然足够长生帮着李老头家,但也还不至于让一个面对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家里提亲都能够果断地婉言谢绝的长生,作为一个单身男人主动去接受一个女婴的扶养义务。长生既然能够长生,说明他身体的生理逻辑异于常人,这种异于常人的生理基础上的思维情怀逻辑异于常人,也就是顺理成章,且不好以常人之心度之了。
老李头那边也是很快传回来消息:孙女婆家勉强同意长生的解决办法,就是嫌弃还要白养那么久,时间太长了,好说歹说,总算答应了。不过谈话中,对方表达的非要生男娃不可的意思很强烈,自己孙女能不能在婆家好好待下去还不知道。
“先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还有大概一年的缓冲时间,少说也有几个月吧,也许到时候他们就想通了呢?或者以后就生了男娃了呢?这十里八村的,一直只生女娃,完全不生男娃的情况好像也没有的吧?再说了,其实生男生女,是男方的问题还是女方的问题,也说不太准的。关于女人只生女儿不生儿子被休,改嫁后又生了儿子的事,小说书里面就写过的。”长生宽慰着李老头。
接下来,长生又开始恢复了起早贪黑地劳作模式,对木匠篾匠活也更加卖力招揽,野丫头总是要和长生一起出去,长生也只好让她女扮男装一起走家串户,并让她以自己带的木匠篾匠徒弟身份行事。野丫头由于超凡的记忆力和良好的体力,很快也就成了一顶一的木匠篾匠高手,只是不敢让她自主诊治病人。了解的只当两口子想多赚钱,还背后夸长生福气好,讨得个能干的老婆,不了解的,还以为真的是长生带的徒弟。
李老头一家也主动和长生走得近了,还经常劝长生不要那么累,别把身体累垮了。长生就憨憨地笑着说不累,说自己的力气是越干活长得越快。有时候也开玩笑说要养娃了,得学会挣钱。每次开这样玩笑,老李头就神情复杂地无声笑一下,后来长生也就不这么开玩笑了。
时间过去了八个多月,李老头的小孙女婆家传过来消息说是希望将女婴尽快送人,没耐心养了。无奈,长生就和李老头以及李老头的儿子(小孙女的父亲)一起去接那个不知道是苦命还是好命的女婴儿。长生还按照过继男孩子的惯例,送了一些礼物钱财,对方也不论多少和客气,照单全收了。李老头看自己孙女舍不得孩子,眼泪啪啦的,就劝慰道:“你就安心在这边过日子吧,我给孩子找的这户人家,他自家没有孩子,人也好,孩子跟着他家,将来吃穿还是没问题的。孩子给了人家,你以后也就不要惦记着了。”说了这些,又和对方说了一些面子上的客气话,就和长生一起往回赶了。
回来后,李老头每天带自己老伴儿去长生家串门儿,算是帮长生度过适应期。毕竟一个长生不老的老男人,娶了个年轻的野丫头,两个人没有孩子,也从来没带过孩子,有些不放心。倒是这孩子突然断奶后,也不算怎么哭闹,米糊稀饭菜叶的,慢慢都吃了起来。不过长生叮嘱老两口:千万守口如瓶,不要让村里人知道收养的是他们小孙女的孩子,要统一口风说是捡拾的别人遗弃的孩子。李老头连连点头称是。
孩子养得倒是顺利,野丫头自然也是很快学会了带孩子,她看起来还是有些喜欢小孩子,看着小孩子可爱的模样,她有时候也会美好的笑起来。根本就没有因为长生突然之间带回来个女婴而有任何的心情波动,好像发生的与她有关的或者无关的一切,准确的说就是长生所做的一切,她都自然而然地接纳,好像能够影响她的,只有事物本身,而与事物背后的意义或者今后的发展趋势,都不是她所考虑的。
不过,野丫头一次看着孩子可爱,笑着问长生“师兄,我们要不要再生几个孩子?孩子多了更好玩,长大了带他们一起练武。”
“这个,以后再说吧。我们不生孩子可不可以呢?我这也不是想要孩子才把这孩子收养的,我是对生命的崇拜和尊重才收养的。生命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她就是高贵的,我们就不能随便丢弃。但是生活又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也不应该随便拉一个生命来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迎接一个新的生命。”
“哦,那好吧,你是对我好的人,我做你想要的人。你不想生我们就不生,你想生了告诉我我就生。”野丫头看来也就是随便一说,并没有坚持要孩子。
但是给长生找麻烦的人也是无孔不入,又慢慢的有一些难听的议论在村里传播开来,大致意思是说:长生自己长生不老,以前的老婆离世后,又在外面拐回个年轻的小女人,自己不能生,却偏偏收养一个女婴,目的不纯,用心不正之类的。还有人怀疑是长生在外面的私生子等等不一而足。小道消息就是这样,能够把一件事给你传出五花八门的版本,这种现象,应该称得上是社会群体的头脑风暴了,群体的想象力,远超三个臭皮匠。随着这些议论传开,长生日常的笑容越来越少了。
挨到孩子两岁时,长生暗地里找到李老头商量:“估摸着小孩子会要慢慢地变得懂事起来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怕是会伤害到孩子,我寻思着带着孩子,去一个离这里很远的村里去落户,那里,我上次跟着道长云游时,有落脚点,那里的人不知道我们的情况,不会给我们节外生枝制造麻烦。李老头你们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这孩子是你救的,也是你养的,那孩子就是你的,我没有任何意见,只要你们俩口子不嫌弃,带着养着,那也是孩子的福分了。大恩不言谢,离乡背井的,就辛苦你们了。回头,我让家族给你们凑些盘缠,你们出去后多少也能宽裕些。”
商量是这么商量,但是长生也没有马上行动,也许是因为还有和道长的约定,也许是还没下决心吧。而且也推辞了李老头帮忙凑盘缠的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