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五代风云录 > 第五章 天道

第五章 天道(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灵气复苏之我只想修仙 风有兰将夕时 盗墓:系统开局就搞错了 快穿:软娇炮灰被偏执大佬霸宠 明日方舟:我与大静谧 桃李盛唐 皇妃奇缘 诸天签到:从石村开始 宠妻无度,裴先生的底线又消失了 让你军训新生,怎么全成剑仙了?

刘知远称帝不久,便于当月因病暴毙了,时任宰相的苏逢吉为稳局势秘不发丧。待到风平浪静之时,拥立次子周王刘承祐继承大统,即汉隐帝,尊生母李皇后为皇太后。

这李皇后可了不得,简直堪比武则天。

她本是寻常的农家女子,原名李三娘,生得聪颖貌美,于偶然间邂逅了刘知远,那时的他还是个牧马的兵役,三娘见此人身形魁梧、豪气冲天,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哪知这无经意间的一瞥,却惊艳了刘知远,随后当即表示,欲娶三娘过门,可遭到了李家父母的反对,一怒之下他便横抢硬夺,总算是与三娘喜结连理了,并生下两个儿子。

春风得意的刘知远,在李三娘的出谋划策之下,一路升至河东节度使,还成了大汉的开国之君,称霸中原。

更有甚者,在刘知远死后,竟有臣子上书,建议李三娘垂帘听政,但被她拒绝了。

不得不说,李三娘的眼光,可谓是高瞻远瞩。

此时,据守外地的大将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听闻刘知远驾崩了,随即举兵造反,一同进攻都城汴州。存亡之际,枢密使郭威临危受命、率兵出征,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之后挥师北伐辽国、大败契丹,刘承祐加封郭威为天雄军节度使,总领河北诸郡的各州兵马,留守魏州,伺机而动。不得不承认,刘承祐的这招的确高明,看似是给郭威加官晋爵了,还为自己打造了明君之范,又能使郭威死心塌地的剿灭余贼、保国安境,可谓两全其美。这刘承祐没学到刘知远的雄才大略,政治手段倒是青出于蓝,可惜了刘知远殚精力竭打下的江山,就这么葬送在了刘承祐的手里。毕竟他登基时也不过二十多岁,正是年少轻狂、不知所畏、肆意放荡的年纪,自然会被别有用心的奸臣宦官所利用,以排除异己。在刘承祐亲政的三年里,他听信左右及其谗言,疑心大起,设计杀害了杨邠、史弘肇等顾命大臣,然后便将目标对准了镇守魏州的郭威,派人前去刺杀,不料竟被郭威所识破,无奈之下只能奋起反抗,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攻都城汴州,那刘承祐怎能抵挡住郭威的勇猛,很快就落荒而逃,但却遭自己亲信的毒手,当场殒命。此后不久,郭威便黄袍加身,从而建立了大周,仍旧定都开封,史称“后周”。

在郭威称帝后,身处北方的刘崇听闻了这个消息,便怀着满腔愤恨,建立了北汉政权,与郭威的后周相对峙。

这刘崇本是后汉的皇室宗亲,是刘知远的弟弟,在刘知远殡天后,没能抢过侄子刘承祐,被其打发到太原去了。郭威反叛时,他没能来得及支援,就被郭威占领了开封,称帝建国了。于是,为了恢复后汉的政权,他便勾结契丹,不时的骚扰后周的边境,给郭威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江南地区的统治,以南唐和后蜀,最有实力。南唐建立者李昪死后,他的儿子李璟继位,在李璟的孜孜不倦下,南唐国力蒸蒸日上,吞并了南楚,灭掉了闽国,版图之大,乃是十国之最。而后蜀尽管国土面积不大,但胜在物产丰富,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蜀主孟昶年幼继位,亲政后颇为励精图治,倒也国泰民安。

对于前汉遗老,郭威是照单全收,尤其是太师冯道。

此人自号“长乐老”,是儒家学派的追随者,曾力主印刷儒学经典《九经》,但他却并不遵循孔孟文化里的忠君爱国之道,且服侍了四个朝代十位帝王,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到后周世宗柴荣,还向辽国的耶律德光俯首称臣过,而他的这种行为,也招来了许多的谩骂,包括后世的文人墨客。可他却不以为意,并以此沾沾自喜,更觉得自己无愧于天下百姓。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冯道所做的两件让他引以为傲的事情:一是后晋俯首称臣时,他曾力保中原百姓免受生灵涂炭;二是后周世宗远征北汉时,他曾极力劝阻不可亲伐。

郭威篡汉之后,对冯道仍是委以重任,授其中书令,位列三公。只因郭威不通文墨,没有治世之才,因此很是推崇儒家的治国之道,故而冯道依旧是混得风生水起。

古人虽有三妻四妾之说,皇帝身为九五至尊,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然而深情厚意者,亦不在少数,比如汉宣帝刘询、隋文帝杨坚等,这周太祖郭威,也是其中一个。

早年间,郭威尚未发迹,于河畔遇柴氏守玉,时逢天降大雨,同屋檐下避之,观此女谈吐不凡,遂生好感,一番相互倾诉,才知柴氏原为李存勖之嫔妃,乃富家千金。然柴氏已有意委身郭威,见郭威长得气宇轩昂,面带富贵之相,当下便心生欢喜,而后两人私定终身,共赴天涯。柴氏腹有诗书万卷,良谋层出不穷,常于闺房之中运筹帷幄,使得郭威终有出头之日,一切皆拜柴氏所赐,故愈加深爱之。不曾想进攻汴州之时,家眷老小悉数尽在城中,汉隐帝因怀怨恨便将郭威全族斩立决,柴氏亦处其列,含冤而亡,令郭威悲痛欲绝,复杀刘承祐为妻报仇。

可柴守玉终究是没能看到郭威改朝换代的那天,在郭威追封柴守玉为圣穆皇后的岁月里,纵然身边不缺妃子,但也再没有立过皇后了。而他所宠幸的女子,都是别人的遗孀,如同东汉末年的曹操,也许是一种另类的怀念方式,但不能否认郭威对柴守玉的深情。

所谓爱屋及乌,郭威便把这种爱转化到柴守玉的侄子柴荣的身上了。因为他们两个并没有生儿育女,便对柴荣视如己出,郭威不仅对柴荣委以重任,还以储君的要求进行培养,在郭威百年后接班,自然是无疑了。

柴荣原是柴守玉的亲侄子,年少时非常的好勇斗狠、张扬跋扈,后来跟着姑父郭威从军历练,在他们不断的教导下,倒也褪去了些青涩,摇身一变,成了略通文武的才俊。

柴荣虽是不负众望,但却很痴迷于黄老之说,在他还没跟随郭威之前,便对此已经颇有研究了。同时也为他日后的“灭佛”埋下了根源。纵观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灭佛事件,分别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朝的武宗。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大肆的毁坏佛寺、逼僧人还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佛教的发展,再加上柴荣的参与,便是鼎鼎大名名的“三武一宗之祸了。

话说拂尘派自司空长兴继任掌门以来,无人问津以致销声匿迹,但他并不甘心,一直都蓄力待发,企图恢复往日的荣光。无独有偶,司空长兴曾于齐云山遇到年少游历的柴荣,与其谈道论法,使得柴荣被其深深的折服。郭威称帝后,实力强盛,这便让司空长兴看到了希望,将目标放在了柴荣的身上,随即投身于柴荣的帐下,成为了他的幕僚。

阴谋诡计这方面,司空长兴完全不输给他的父亲司空拂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司空拂尘没能做到的事情,却被司空长兴给做到了,柴荣的灭佛事件,便是在他的怂恿之下造成的。武学修为这方面,也是深得司空拂尘的真传,他的弹指神功和星移神剑,早已是炉火纯青。

当年同为凌烟阁四大长老的东郭千竹和申屠金海,成为了南唐和后蜀的座上之宾,一时之间可谓是风光无限了。

二十年来,他们的武功日渐精深,弟子数以万计,千竹门和金海帮也因此成为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门派,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横行无忌、只手遮天。东郭千竹的门下有两大入室弟子,分别是裘万山和邹明泽,千叶刀是裘万山所承、竹蛇剑是邹明泽所继。申屠金海的帮内也有两个亲传弟子,分别是盛雷和江川,金砂掌是盛雷所承,海象拳是江川所继。申屠皓天作为申屠金海的儿子,同时练这两种武功,反倒是都不得要领,碌碌平平。

一般而言,惟有那些天资卓越的武学天才,能够顿悟其中的奥秘,从而练就好几门绝世武功,对于大多的寻常之辈来说,终生能练成这么一两种,也算是人中龙凤了。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已经是难如登天了。可惜总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非得剑走偏锋,任何事情都急于求成,可往往因为贪得无厌,导致的结果却是适而其反。

相比起盛雷、江川,申屠皓天岂止是逊色一点,简直是天壤之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申屠皓天的头脑都用在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之上了,哪里会有多少心思钻研武功,纵然帮里有许多人不服,可碍于帮主申屠金海的脸面,倒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三道四。

俗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此,申屠金海自然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久的将来他也会为自己的放纵,付出惨重的代价。

毕竟江湖可不是谁家的后院,江湖是刀光剑影,是人情世故,哪有人会一味地惯着你的臭毛病。等到幡然醒悟之际,往往是为时已晚。

花间派七侠远离中原之后,一直隐姓埋名,几乎没有再出现过江湖上。他们四处游历,随遇而安,曾一度到过江南。此时正逢李昪篡夺南吴的江山,以君王杨溥为首的皇室家族,遭到了惨绝人寰的杀戮,除了杨溥的小女儿外,全都无一幸免。这个年幼的小公主,若不是仆从的拼死保护,也早已成了刀下之鬼,尽管奋力逃了出来,依旧是不能躲掉千竹门的追杀。恰好遇到了花间七侠,他们本无意再插手江湖之事,但又怎能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魂归西天,于是便出手相救。一番询问之下,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无不感叹这世间的战乱纷争,为寻净土,便去了岭南,过起了田园生活,还不忘带上小姑娘。直到后来,将她收为徒弟,教她花间剑法,并改名花见羞。

随着花见羞的长大,人出落的也愈发水灵,武功也愈发的精进,然而少女的懵懂,难免会生出仗剑天涯的想法,经过她的一番死缠烂打,七侠终是妥协了,想来也未必会是坏事,可以趁此历练一下,也好让她死心,于是就同意了。

拜别了师父们,花见羞便出发了。

或许她忘了那段痛苦,但儿时的记忆,一直都在她的内心深处,不同于李复景,纵然经历相似,可花见羞是十分清楚的,而李复景是全然不知。所谓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真正的教化,不在于“教”,而在于“化”,化掉身上的枷锁,化解内心的仇怨……彻底涅槃重生,才是“得道”。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世上的武学,有千万种,水平高低各不相同,然而为何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呢?归根到底,还是对于“文”的理解不一样,思维的认知,会直接导致行为的结果。文,即是文化,文化即是认知,认知即是结果。这里的“文化”,指得是“道”。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道,二是天道。人道,是知识学问的实践;天道,是同天地万物的融合。人道与天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天道的一种阐释。惠能禅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了天道的真理,从而练成了无名神功。

花见羞来到了江南,于扬州城停下了脚步。一路上花见羞女扮男装,遇见不平,便拔剑相助,这种行侠仗义的快感,令她很是沾沾自喜,繁华的都市,也让她眼花缭乱……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隐榆 熊出没:异界幻想 疯批女配洗白日常 剑道天才她重生啦 洪荒:开局忽悠女娲,别去紫霄宫 离谱!刚满月就要联姻 嫁给跑山人夫君(种田) 武侠世界刺客行 西游:猴子,这生我帮你 神明的恋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