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罗刹国不愿意成为大明藩属国、不愿意前来朝贡的消息,朱棣还有些惊讶。
问陈诚道:“你可告诉他们,我大明正在修建松辽运河。如果他们不愿意称臣纳贡,我大军将直接开进岭北?”
现在,外长城已经建好。
永乐五年,陈诚出使沙俄时,松辽运河也开土动工了。
打通了松辽运河,连接了松花江与辽河,明军向黑水流域运送物资,将会更加方便。
而之所以在陈诚出使之前开工,也是想让陈诚拿这条运河作为谈判的筹码。
毕竟,松辽运河建成后,明军完全可以以外长城为基地,继续北上,拔除罗刹国在岭北(西伯利亚)的据点,在他们现在修筑堡垒的地方设置卫所,一劳永逸的解决罗刹国南侵的威胁,根本用不着与他们谈判。
只是那样一来,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西伯利亚的皮毛,对大明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值钱的货物。
有开拓西伯利亚、猎取皮毛的功夫,还不如多组织一些人手,多生产丝绸和瓷器,还能赚得更多些。
更何况,如果罗刹人不愿意放弃西伯利亚的利益,战争将无休无止。
因此,朱棣认为,打消罗刹国侵略中国的意图,双方罢兵停战,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陛下,臣已经告知他们了。但罗刹人只愿意承诺不再支持噶尔丹,并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通商、停战,签订条约、划分领土,不愿意对大明称臣纳贡。”
听到陈诚的话,朱棣明白,罗刹国这是不但不愿意做大明的藩属国、接受大明的册封,而且连朝贡国都不愿意做,连纳贡都拒绝了。
陈诚继续说道:“不过,罗刹国目前正处于双王并立的状态,由长公主掌握大权。”
“臣以为,即便要册封罗刹国王,也要等他们政局稳定以后再说。”
沙俄目前正处于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并立的状态,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伊凡五世只是名义上的沙皇,实际掌权者是他同母姐姐索菲亚。
“罗刹国派出的使臣,伊杰斯,已经随臣一道,从罗刹国而来。臣也已经带他看过即将通航的松辽运河。或许他回国以后,能够说服罗刹国主,改变想法。”
听到陈诚介绍的罗刹国情况,朱棣便释然了。
两王并立,大明现在的确不好册封罗刹国。
于是,朱棣便想与罗刹国使臣会见一面。
就在陈诚一行人刚回南京之后,第三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也回来了。
早在派遣陈诚出使罗刹国之前,朱棣便开始派遣尹庆、郑和率领船队出海,下西洋。
永乐元年、永乐三年,朱棣两次派尹庆下西洋。
只是规模比较小,每次出使的时间也比较短,主要是去探路的。
在尹庆第二次下西洋归国时,郑和已经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航行。
相比之下,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就比较长了,规模也更大,
每次出海,都要两年时间才能回国。
回国后,不过两三个月,便又要出海。
在永乐三年、永乐五年、永乐七年,郑和三次出海。
而今是永乐九年,刚好是郑和回国的时间。
这三次下西洋,郑和最远只到达了非洲东岸,主要访问的是前朝的藩属国,要对他们进行重新册封,并带他们的使者来中国。
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在他访问的行列中。
同时,朱棣让郑和船队带回了许多货物,尤其是百年巨木,准备用来修建北京皇宫的大殿。
此外,郑和也访问了佛郎机、和兰、谙厄利亚在印度洋沿岸占据的殖民地,为将来绕过好望角、直接访问欧洲做准备。
远洋贸易,利润丰厚。
泰西人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就是因为将中国的货物贩卖到欧洲,能够赚取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这些钱,泰西人可以赚,大明自然也可以赚。
赚钱的同时,还可以去欧罗巴弘大明国威,扬华夏风尚!
何乐而不为?
朱棣已经让人向来华的传教士和澳门的佛郎机人打听清楚了前往欧洲的航路和泰西各国的情况。
同时,建造了近百艘大船,筹备了3万大军,以及近千名书手、医官、翻译官等各类官员。
只等郑和这次回来以后,多休息一段时间,并做足准备。
明年,便让郑和带领这支庞大的船队,前往泰西诸国!
安顿好郑和船队后,朱棣便开始接见陈诚、郑和带回来的各国使者。
郑和带回来的,各前朝藩属国,以及佛郎机人、和兰人的代表,都非常恭顺。该跪跪,该拜拜,获得了回赐的货物,完成了朝贡贸易。
陈诚带回来的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使臣也很恭顺。
朱棣还让陈诚在第二年夏季,黑水流域解冻之后,再去一趟土尔扈特部,完成对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的册封。
但,罗刹国使臣伊杰斯,朱棣最终还是没见成。
原因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罗刹国使臣不愿意跪拜。
罗刹国使臣不愿意跪拜,自然是不可能见到朱棣的。
等到永乐十年,陈诚出使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之时,便带着伊杰斯回去了。
一路上,陈诚遵照朱棣的意思,特意带着伊杰斯,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进入海河流域,又通过渤海进入辽河。
然后,直接通过刚刚开通的松辽运河,从辽河进入松花江,继而直接进入黑水河。
伊杰斯当然明白大明此举的意思。
在京杭大运河,他看到了许多来往的船舶,领略了大明的繁华。
在东北地区,他更是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且,沙俄也是通过叶尼塞河等几条大河,才统治西伯利亚的,自然知道大明能够直通黑龙江流域,意味着什么。
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修“柳条边”,禁止汉人往东北迁徙。
所以,沙俄才能在之后的历史中,偷偷往黑龙江流域移民,并在清末逼迫满清承认他们对外东北的占领。
但这在个时空,这一切已经不可能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