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虽卸甲,枕锏待回征。
除夕千家乐,何人犹论兵。——赵白
按照往年的习惯,到了除夕下午酉时,家里的男子都要去给师长拜年,如果不能亲自前去,也要让人帮忙带上名刺,以示问候。
“赵公子,哈哈,您来了,老奴就猜到你会来!”刚来到“狄宅”,赵白就看到狄平在门口四处张望,一直等看到自己时,才露出了笑容,边向自己走来边说。
看到狄平向自己走来,赵白赶忙走上前,随后一边施礼一边说:“狄平伯伯除夕安,”又站起身来接着说,“这么冷的天,狄平伯伯怎么在外面待着!”
“呦!”看到赵白向自己行礼,狄平赶忙闪到一边,惊叹了一声,然后语气有些惊恐地说道:“折煞老奴,折煞老奴!”
“当得,当得,狄平伯伯神清骨健,还得劳烦您把狄伯伯也照顾好呢!”听话中的意思,竟然已经把狄青当成了自己的亲长辈。
狄平的眼眶顿时变得有些湿润,随后伸手擦了擦自己的眼睛,语气有些凝噎地说道:“老爷怕余事未完,也不敢把夫人从乡下接回来,您如果不来,今年这个除夕,只怕是只有老奴和老爷守夜了!”
赵白听出狄平误以为自己今晚会留在狄宅守夜,思考了一下,还是也没有解释,出声说道:“狄平伯伯,外面这么冷,咱们快进去吧!”
赵白跟着狄平来到狄宅里面,发现果然如自己所料,冷冷清清,凄凄凉凉,没有一丝除夕的气息。
对狄宅的布局他已经十分熟悉,随后不用狄平引领,就直接往狄青的房间走去。
狄青房间屋门紧闭,赵白来到门前,也没有敲门,直接就轻轻地伸手在门上推了推,进了进去。
“噢,是小白来了啊,”狄青听到了开门声,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低下头去,语气淡淡地说,“某想也只有你能来看某!”
赵白来到了屋中,发现狄青正盘膝坐在屋里的炕床上,赶忙恭敬地躬身施了一礼说道:“狄伯伯除夕安,”随后他抬起头,看到狄青在和自己打完招呼后,双眼一直盯着炕床上的炕桌一动不动,于是又好奇地问道,“狄伯伯在看什么?”
“噢,”狄青听到赵白的话,先是应了一声,然后过了一会才缓缓地说道:“小白除夕也安。”说完又不再说话。
赵白似乎猜到了些什么,于是缓步来到炕床前,随后探头炕桌望去,发现炕桌上果然摆放着的正是自己所“作”的《平戎策》,而在《平戎策》旁边还摆放看一个像與图一样的东西。
随后赵白微微皱了皱眉,正想开口说着什么,却又看到在那炕桌之下,竟赫然摆放了一双黑锏,这让赵白心中震动不已!
“狄伯伯,怎么在除夕还在看这些东西!”赵白语气有些埋怨地说道。
“噢,”狄青先回应了一声,随后皱了皱眉,不再说话。
“狄伯伯莫非遇到了什么难事?”赵白看到狄青的表情,直接开口说道。
直到听到赵白的这句话,狄青才把头抬了起来,又看了看赵白,过了很久才叹了一口气说道:“某方才,正在查对你的这份《平戎策》和西夏的與图,看看有什么出入!”
“怎么?有什么问题?”赵白听后,先是心中一惊,毕竟自己所“作”的这份《平戎策》,只是“道听途说”,而他并未实地查对过,语气紧张的继续问道,“可是两者有所出入?”
狄青听到赵白的话,先是皱了皱眉,随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某核对了一下,大部分都没什么问题,可是在一些地名上、还有一些部落分布,多少都有些差异!”
赵白也皱起了眉头,突然想到王韶作《平戎策》时,已是神宗时期,也或许在这期间地名有所改动,也是很正常,随后他脸色一红,过了许久还是微微地点了点头说道:“侄儿只是听那行商陈述,自己也并没有实地查对过,可能是有些出入!”
狄青也思考了一会,也点了点头,过了一会才说道:“某的这份西夏愚图也是太宗时期所绘,过去了这么多年,有些部落早就迁移到了别处,想来和现在有所差异也很正常!”
赵白看狄青并没有怀疑他,心中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然后迟疑了一下,才开口问道:“那这份《平戎策》……”
“无妨,”没等赵白把话说出来,狄青就摆了摆手说道,“只是个别的名称和部落有所差距,不影响大局,不过……”
“不过什么?”赵白问道。
“不过两军对垒,容不得一丝失误,否则就会陷入万丈深渊。”狄青的语气有些沉重地说道。
赵白听后心中更是羞愧,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出声说道:“可否找个向导重新进行确定?”
听到赵白的提议,狄青沉思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如是只是一般事情,找个向导那也足矣,但是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得找个对地形地势、摆兵布阵有所了解的人才子!”说着又犹豫了一会,继续开口说,“同样的地形地势,不同的人看的觉不一样!”
赵白也明白了狄青的意思,毕竟“术业有专攻”,同样是一条河流,农民可以用其灌溉,渔夫可以进行捕捞,而军人可能看到的就是“背水一战”……
突然,赵白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精光一闪,直接开口问道:“那就找个懂得军事的人前去查对!”
狄青听到赵白的话,先是微微一愣,然后思考了一会,又接着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某也知道只能如此,可我大宋的军事制度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某身边只有狄平一人可用,也找不出合适的人来!”
“狄平伯伯年龄这么大了,问好让他出马,侄儿有个合适的人选。”赵白没有犹豫,直接开口说道。
“噢?”听到赵白这么说,狄青顿时来了兴趣:“此人是谁!”
赵白把狄青的反应看到眼中,随后微微一笑,直接开口说道:“侄儿有一好友,乃为泰山先生之高足,他曾对侄儿说,毕生志在收到西夏,要为其父报仇!”
“泰山先生?”狄青疑惑了一下,随后突然想起,开口问道:“可是叫孙复孙明复?”
赵白点了点头,然后又笑了笑,开口说道:“狄伯伯可能有所不知,这泰山先生除了是儒学大家,还是‘兵家’的传世人,他收吾那好友为徒,就是要将那兵家传承授予他!”
“兵家?”听到这两个字之后,狄青眼中露出一丝惊讶,过了一会,才询问道:“可是那春秋时期,百家中的‘兵家’?”
赵白微微地点了点头。
看到赵白点头,狄青错愕了一会,然后突然放声大笑道:“哈哈哈,未曾想还真有‘兵家’传世,”随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接着叹了一口气说,“唉,可惜,可惜,某年轻时怎未遇到!”
赵白怎会听不出狄青的意思,又看他神情不再低郁,跟着开玩笑道:“哈哈,不晚、不晚,小小西夏,何用狄天使出马,待某领军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