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岁考、科考,就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的正、副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员充任;协助主考的同考官,又称“房官”,由省内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监考一般由巡抚充任,阵容极其强大。
主副考官到达目的地后,不得和地方官员有所接触,也不能与外界联系,直接住在贡院里,称为“锁院”。
乡试共三场,持续九天,八月初九考第一场,考经义;八月十二第二场,考论、判、诏、诰、表;八月十五考第三场,考时务策。
七月下旬,南直隶乡试主考官终于揭晓,赫然是:前浙江道巡按御史吴文亮。
如海、林晚皆是聪明绝顶之辈,一闻此消息,吴文亮来林府吊唁之时的无脑之语再次浮现于耳边,很明显,那是在透露某种信息!
也就是说,吴文亮早知道他会被选派为南直隶乡试主考官,为何早知道?细思极恐……
乡试素来由一众考官共同出题,吴文亮一人并不能做主,他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应该不是考题,那么,是什么意思?
林晚百思不得其解。
科举舞弊,考官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大清因科举而兴的文字狱数不胜数,然而舞弊仍然不止。
久而久之,舞弊的潜规则变为说一些一语双关的话,全靠考生悟不悟。拉关系?请托?泄题?不是,这种潜规则,完全找不出罪名呐,人家不就是应时应景地说了一句话嘛……
永臻五年八月初八,金陵。
天还没亮,林晚下了马,任光祖、任光宗两兄弟忙递过灯笼,转身牵马,一同进了聚宝门。
林晚素来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无丫鬟,无长随,如今来金陵参加乡试,一人委实不便,索性把任家兄弟当长随使。
光宗脑筋灵敏,可接管书坊;光祖颇有蛮力,可接管打行。
此时,光宗整理考篮,光祖收拾烛台、炭炉,林晚叮嘱道:“不要忘了,打听牙人,打听贩卖人口的,一旦买家和薛家、冯家扯上关系,就立刻去向薛家二老爷禀报!”
两兄弟都说:“记住了!”
林晚此举,自然是为了“香菱”。
到贡院门外,但见天色将明,残月沉沉,灯火忽明忽暗,秦淮河靡靡之音不绝,朝天宫、大报恩寺、江南贡院等庞大古朴的建筑群若隐若现,仿佛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
林晚拿出林黛玉亲手制的天青色荷包郑重审视良久,因担心搜检时被官兵破坏,于是先交给了光宗。
忽有考生争先入场,吵吵嚷嚷的不成体统,巡抚标营、江宁府衙役马上奔来维持秩序,颇有雷厉风行之势。
排队之后,搜检极为严格,主考、副考、房官坐定观看,要去掉考生的衣服,然后进行全方面的搜索,外到考篮、内到食物,上到头发,下到鞋袜,都要搜个遍。
吴文亮威严而坐,如此多的考生,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熟人,但他最在意的还是那位。当下扫过正在穿衣的林晚,心下暗暗送了一句“好自为之”。
浩浩荡荡的一万多考生,斯文扫地、毫无尊严地过了严格的搜检,在房官的带领下,进内龙门,于贡院二进转了几个弯,就看到一丈多的荆棘围住号舍。号舍为砖石建造,有一万多间,一排排分布于二进东西两侧,比号舍更高的是明远楼、瞭望楼,上面分布着盯着考场的冷面官兵。
不少考生直打哆嗦。
林晚按号进舍,官兵很快来关门,乃说道:“小相公要出恭,就叫我。”
“好的,谢谢小哥。”
号舍内设施简陋,只有两块木板卡在墙上,下面一块是“坐席”,上面一块是“桌案”。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上面一块拿下来,拼成“床铺”。
八月初九,晨曦初露,秋风稍显冷冽,明远楼钟声响彻整座贡院。
明远楼上,吴文亮大声道:“锁院、围棘、传题!”
监临官一声令下,命令层层传达,畅通无阻地传入每一个列队的官兵耳中,守门官兵散开荆棘四面八方围住号舍。
十余位官差分批举着命题巡逻过号舍窗外,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林晚直勾勾盯着不断晃动的公告牌,看清了第一场的三道四书题:
第一题:巍巍乎唯天为大。小题。
第二题: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截搭题。
第三题:《中庸》第十四章、第十七章,连章题。
小哥拿进来红格纸、草稿纸,一言不发地调头,“咯咯吱吱”一阵关门锁门,独留林晚在逼仄、狭窄的号舍。
林晚忽然狂喜,因为,他终于明白吴文亮那一番无脑之语的意思了!
当下研墨、挥笔,在试卷开头写了四个字:大圣齐天。
为何?巍巍乎唯天为大,齐天大圣啊!而吴文亮无脑之语的第一句话是:“泼猴!好个大胆林晚!”
“泼猴”,无疑是“齐天大圣”的暗语!
林晚亦怀疑这是吴文亮在给他下套,但顾不了这么多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也要一试。
科举高手太多太多,君不见张继、柳永、归有光、文征明、李时珍、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等牛人都曾科考失意,他所在的这座贡院,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南直文风之盛不言而喻。
再说了,即使吴文亮真的给他下套,索性转而从武,武人固然受文人压制,但如今东虏崛起,且西方世界酝酿着变革,不会缺少机会。
乡试阅卷,通常唯第一场论成绩,他尽管写了暗语,但仍要认真答题,字迹、字体等,都需要注意。
乡试第二场于十一日进场,考经文五篇;第三场于十四日进场,考策问五道。
接下来就是焦急的等待,等待桂花飘香那天的龙虎榜。
考生墨卷要先交受卷官,然后由弥封官将姓名糊上,誊录官督人将墨卷誊录成朱卷并编上序号,经对读官校对后,墨卷交掌试卷官封存,朱卷送主考、同考官审评,最后由主考官决定名次。
此时,贡院阅卷区,吴文亮简单巡视了外帘,便转回内帘大堂,扫过副考官、同考官,吩咐道:
“按府分派,你等同考官阅卷完毕,先送本官这里再核一遍。推荐之卷先送给副考再做审评,最后定名次。”
“落卷必须写明批语,不然放榜之后考生闹事,谁担罪责?各自负责的府县,务必一一记录,以便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