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细雨总是一阵阵的,今天的雨却似乎大了些,不能去巷边画画的我只好静静心心的坐在自己的小茶楼里喝茶。
由于下雨,来喝茶的客人很少。
我痴痴得望着窗外,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
三月见我一天天的什么正事也不干,便又絮絮念道:“你是老板,怎么成天没个正经行,平日里总不爱在店里好好看着,难得待在店里,你却能坐下来漫不经心得喝茶……”
三月平时看起来话不多,长得也算静雅,偏偏长着张老妈子的嘴。面对着她的日常叨叨我已经习以为常了,耳朵仿佛被打通过,对于她的训话,不管是哪只耳朵进,永远可以从另一只耳朵漏出,左右串风。
“好啦好啦,到底谁是老板啊,长着一张年轻的脸,倒是说着与年龄不符的话。”我试图用打趣来糊弄过去。
“可不嘛,以前她也总爱这么唠叨。”四月嘟囔着小嘴,整张脸圆圆的鼓起来,她端了盘点心走来,嘴里塞着糕点,说着话含糊不清。
反正现在没什么客人,店里也没什么好忙的,我索性抽走她手中的糕点,顺手把盘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招呼道“今天没什么活儿,你们两个都坐过来吧。”
三月端了茶来,然后这个工作狂似乎是很不情愿的坐下来的,而四月早已飞速跳起落座在桌子旁,又拿起一块糕点往嘴里塞去。
聊点什么呢?我心想。为了不使空气容易安静,我便随口胡聊“你们两个之前认识?”
“认识啊,我们都认识有几十年了。”四月开口。
我闻言笑道“你们两个看起来才多大啊,怎么会认识这么久,莫非你们是妖嘛哈哈,哈……啊……”刚笑完我就感觉不对,于是弱弱得问了句“难道你们也是妖?”问完后的一瞬间我似乎自己也傻了,她们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
“嗯,是的”在四月开口的刹那,我看见三月快而准得戳了她一下。
在几分钟的宁静后,我们终于认清对方都不是凡人。
“那你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我重新把话题放回到她们身上。
然后就听着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得说着,稀稀碎碎,完整得凑起来大概是这样:
几十年前,在离这儿些许远的一个小户人家里,里头住着一个老人,他的老伴儿死了,剩了个小儿子在家中与他作伴。这家人世世代代都是学丝竹的,丝竹常用的乐器很多,有二胡,杨琴,箫,笙等等,而老人却是个样样精通的人。
可偏偏到了这一代,不仅学徒一个也招不到,反而家里还只有一个孩子。于是老人便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寄托于这一个孩子身上。
从小,孩子的丝竹便是老人手把手教他的,即使后来到了该入学堂的年龄,二人也会在空闲的夜晚坐在家中的小院子里练习丝竹。
那时的三月还只是那户院子里的一棵小石榴树,每日看着这一老一小在月下或吹或拉得奏乐,老人细心得教导孩子,孩子也配合着父亲演奏。
后来又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需要去外地读书,起先儿子还会尽量抽空回家看老父亲,但是几次之后便很少再回来了。
于是每当夜晚来临,院子里就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背影和一声声凄清的丝竹响。
后来一次,老人从外面带回来一只小橘猫,也就是当时的四月。老人白天总爱欢喜得抱着它喝茶看曲谱,到了晚上便会让它陪着,然后奏起他最爱的丝竹。
从此,院子里又开始出现了一大一小的两只身影,只是那只小的更小,却也很好得取代老人心里漫长的空缺。
这些景象,三月都安静得看在了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