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之所以仔细观察对面日军的情况,主要是感觉到了日军当前进攻的反常。
此时已是早上8点过,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从天亮至今一直没有发起进攻。联系到此前掌握的情报,以及这两天日军飞机密集轰炸守军阵地的情况,李向东判断日军这次一定是在大举进攻中条山。
李向东之前派出了三组侦察兵,让他们骑马迅速向后方和左右两边分别进行侦察。同时通知参谋长邵东来和政治处主任夏瑜,速将团部转移至前沿阵地张家坳山背后的一个隐蔽部内,他需要随时靠前指挥。
团部本来就离前线不远,邵东来很快就带着团部所有机关人员赶来,还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目前与军部、师部的通讯联络都已经中断,甚至附近的友军也都没法联系上。
李向东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立即召集团部的几位组成人员以及熊正卯和赵小山两位营长一起紧急商议。三营长荣少楷因为此前被安排带队在外围隐蔽待命,所以没有通知他回来参加。
参谋长邵东来首先通报了与军部和友军失去通讯联络的情况,分析日军是在大规模进攻中条山,建议部队撤向军部驻地,和军部一起行动。
副团长成守义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在日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下,与其坚守一个局部阵地,还不如撤回去保护好军部。
副团长沈八斤和政治处主任夏瑜却认为应该坚守张家坳阵地。夏瑜甚至认为,如果新一团擅自放弃阵地,可能会导致全局性的阵地崩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几人争执了一会,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派出去的侦察兵急匆匆地赶回来,紧急报告左右两边阵地昨晚就已经被日军冲破,日军正在分兵向张家坳包抄过来,距离这里已经只有几公里。
这时,正面的日军也发起了进攻,有几架飞机飞来张家坳开始投弹轰炸,地面日军的大炮也开始轰鸣,剧烈的爆炸声震天动地,连这个山后的隐蔽部也被震得尘土四起。
军情如此紧急,已不容大家再讨论。再不决策行动,就要被日军包了饺子。
李向东果断决定,全团向左边20里外的白石岭一带突围集结,那里地势险峻,既可向北深入策应中条山里的军部所在地唐回村,又可向西直插黄河茅津渡,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李向东让通讯连马上发报通知在外围机动的3营和骑兵连,命令他们在左面接应全团的突围行动。然后将突围行动安排为三批进行:
第一批,由副团长沈八斤带2营向左面的日军发起攻击,尽可能将敌人击溃或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保护第二批人员突围;
第二批,由参谋长邵东来和政治处主任夏瑜带团部所有机关紧跟在2营后面突围;
第三批:由副团长成守义带炮兵连支援1营坚守正面阵地,1营同时分出一连官兵负责阻击右边的日军,一旦打退正面日军今天的第二次进攻,1营和炮连就可以朝左面边打边撤。
李向东特别向成守义点明了一点,那就是炮连在打完炮弹后,必须将大炮炸毁。只要有炮兵在,大炮可以在今后向敌人要。
众人先后领命答应,纷纷起身开始行动。但他们都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没有听到团长李向东将自己安排在那一批突围。他会参加那一批队伍突围呢?
就在这时,他们都听到了李向东急切的声音:“赵永军,通知警卫连1排、2排跟着团部,保护好夏主任他们,你带一个排,乔装成日军跟我走,老子带你们掏小鬼子的心窝去!”
赵永军是团部的警卫连长,他是从当李向东的警卫员开始成长起来的一员勇将,一身的好武艺也是李向东教给他的。
众人听到李向东的这个传令都非常吃惊,也非常振奋。大家都明白他的这个决定是一招险棋,因为新一团离开了据险而守的张家坳阵地后,一旦被当面的日军围上来,可能就很难脱身,只有将日军的指挥机关捣毁,把正面这股庞大的日军搅乱,才有可能使新一团冲出生天。
5分钟后,沈八斤和赵小山带着2营已经出发,他们急行军开向左面,队伍前面集中了全营的大部分轻重机枪,随时准备向迎面包抄过来的日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参谋长邵东来和政治处主任夏瑜也很快就带领团部机关出发了。夏瑜看向不远处的张家坳山腰,一小队“日军”正在向左前方迂回前进,领头的是一个高大削瘦的“日军”大尉。
夏瑜心中升起了一阵说不出的忧虑,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就开始默默关注着这个身影,为他担着一颗芳心。
夏瑜没有注意到,她身后的队伍中,还有一个女子也在远远注视着那个高大削瘦的身影,看着他带队越走越远,心里也在为他的安全不停地祈祷着。她是团部通讯连的连长唐秀贞。
此时,国军阵地前方的日军炮火已经停息,日军一个大队和伪军一个营的步兵,开始向新一团的阵地发起了集团攻击。
新一团副团长成守义指挥着炮兵连,在张家坳山后开始向进攻的日伪军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成守义在军校学的就是炮兵,曾当过炮兵连长。他知道在这危急关头,团长让他指挥炮兵,就是要发挥他的长处,为兵力本来就不多的1营减轻防守压力。
于是,成守义将李向东早就布置在张家坳山后的炮兵阵地作了适当调整,将6门火炮分开排成一线,每门相距至少50米以上,5门速射炮也分散布局在左右两边,尽量避免一次性毁于日军的炮火反击,为1营多提供一些炮火增援。
成守义带着炮兵连长曹胜义,专门爬到了张家坳半山腰仔细观测,确定了准确的射击参数后,两人分别指挥每一门大炮都调整好了射击参数,这才下令开炮射击。
11门大炮的连续发射,加上1营阵地上的十几门迫击炮的炮火,顿时将日军密集的进攻队形炸得七零八落,伴随着纷乱的惨叫声和哀嚎声,大批的日军和伪军士兵在炮火中先后丧身。
紧接着,1营阵地上的重机枪、轻机枪和各种长枪、冲锋枪和短枪组成的密集火力,也开始向冲近的日伪军扫射,那些在军官的军刀和呵斥声中还在拼命冲锋的日伪军,在弹雨中一排排的倒下,吓得剩下的鬼子和伪军一个个赶紧扑倒在地。
这时候,阵地上的枪声开始变得稀疏起来,许多士兵都停止了射击,他们之前就接到营长熊正卯逐级传达的命令,必须注意节约弹药。
此时仍在开枪射击的,是那些全营的神枪手们,他们一个个从容不迫地射击,将那些在匍匐在地上的日伪军一个个点名,将他们一一击毙。
幸存的日伪军士兵一看进攻的同伴已经死了大半,赶紧由匍匐前进变为翻滚着后退,有的甚至跳起来就朝着来路没命地逃跑,只恨爹娘少给他们生了两条腿,根本不顾那些尾追着他们的子弹。有的成功逃得性命,有的却在半路就真的成了没命的鬼魂。
熊正卯从战壕里站起身来看了一眼逃回去的敌人,估算了一下战果,随即向左右两边的几个通讯员大声喊道:“马上传令,各连留两个观察哨外,其余的人全都给老子撤进地下掩体里去避炮!要快!”
就在这股进攻失败的日伪军狼狈逃跑的时候,左前方正在亡命溃逃的日伪军士兵都没注意到,在他们的队伍中多出了30多名同样衣衫脏污的“日军溃兵”。
这群“日军溃兵”逃回日军阵地后,他们并没有停留在溃兵队伍中,而是跑得更远,然后悄悄凑到了一块儿,在一名大尉的带领下,向日军队伍纵深大摇大摆地前进。
半道上,他们先后遇到了两队日军和一支运输队,但他们都面无表情地交错而过。两队日军带队的中尉虽然都有心想和他们打个招呼,但一看最前面那个大尉一脸严峻的表情和队伍里的几个“伤兵”,都没敢开口,生怕招来任何的不愉快。
带队的这名日军大尉,正是国军新一团团长李向东。他带着警卫连长赵永军和一个排的士兵,迅速朝着日军队伍纵深穿插。
十几分钟后,他们就看到了日军第16独立混成旅团指挥部的大片帐篷。
李向东远远就观察到,虽然是临时搭建的前线指挥部,但日军的防卫措施却相当严密。大片的日军帐篷几乎相互紧挨着,看不出哪里才是日军旅团长若松平治少将所在的帐篷。
李向东打了一个手势,带着战士们走向其中一片标着“红十字”的日军帐篷区,他身后正好有几名“伤兵”。
他们选择了一处大帐篷,迅速闪进了帐篷内。
大帐篷内有几张简易病床,上面躺着几名重伤员。一名日军军医带着两个护士正在给伤员换药,看见一队皇军进来,正想开口训斥,却被赵永军带人扑上去就抹了他们的脖子,连那几个病床上的伤员,也都被他们轻松了结,只留下了一个活口。
那名伤员是个少佐,他已经被赵永军等人吓成半死,经过审问后,他交代了旅团长所在的那顶帐篷位置和四周的旅团部各个直属单位,并表示他愿意配合带路。
李向东哪里会相信他的鬼话,一个手势就示意赵永军了结了他的性命。
随后,他安排赵永军和这个排的排长各带5名战士,从左右两边放火并袭击敌人的其他单位,尽量引开保卫旅团部的鬼子,他则带着其余的20多名战士躲在这顶帐篷内见机行事。
几分钟后,左右两边传来了枪声和爆炸声,李向东从帐篷的小窗口看出去,只见两边不远处已经升起了浓烟,鬼子旅团部各个单位的人员已经被惊动了。有的地方的鬼子已经乱做一团,枪声、爆炸声、人的惊叫声和脚步声响成一片。
随后,李向东看到了有两队日军,从帐篷的中间地带向左右两边冲去,领头的军官高叫着,催促士兵尽快赶向起火爆炸的地方
李向东一挥手,带着20多名战士冲向了帐篷中部,他们一边奔跑,不时还一边向四周的帐篷扔出一两颗手雷。
爆炸声中,许多日军机关人员惊叫着冲出来逃命,顿时将这片帐篷区搅得更加大乱起来。
终于,李向东看见了一顶巨大的帐篷,里面正有两名军官冲出来,大声叫嚷着要求门口值守的十几个哨兵加强防备。
李向东拔出手枪,对准那两名军官就是呯呯两枪,将他们打倒在地。他身后的20多名战士,也同时连续开枪射击,将大帐篷外面的日军哨兵很快就全部消灭。
帐篷外面的枪声和爆炸声如此密集,顿时惊吓着了里面的鬼子旅团指挥部,里面马上就响起了鬼子军官们惊慌的叫嚷声和纷乱的脚步声。
李向东抓起地上鬼子的一挺歪把子机枪,对着帐篷门就是一阵猛扫,将帐篷门打得粉碎。密集的子弹同时将里面的鬼子军官们打得鬼哭狼嚎着四处奔逃。
他周围的十几名战士也将一颗颗手雷趁机丢进帐篷内,将这顶巨大的帐篷炸得粉碎。
李向东正想冲进已经倒塌大半的帐篷里去查看一番时,却听到了四周传来的鬼子紧急哨声,大批的鬼子正叫嚷着朝这里包围过来,他只得大喝一声“撤”,带着战士们迅速朝着前方冲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