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宫淳都是待在酒楼里,每天喝的不省人事,整个人再也没有半点亲王的光彩,浑身散发着酒气,就像一个流氓痞子。
沈长歌讥讽道:“一个女人,竟然也能让王爷落魄如斯,看来是我高看了王爷。”
南宫淳被这句话刺到,喝道:“你懂什么?”
沈长歌当然听说了云兮的事情,她不得不佩服,云兮也是个有手段的女人,短短时日,云兮就离开了南宫淳,入宫成了皇帝的宠妃。
但沈长歌明白,云兮的这条复仇之路,走的是一路血泪。
沈长歌突然笑起来。
南宫淳诧异:“你在笑什么?”
沈长歌神态自然,举手投足都是从容,道:“我笑王爷愚不自知,危在旦夕。自古以来,得江山者,才能坐拥美人。王爷自甘堕落,怕不仅是失了美人,还会失去江山。选择放弃,那是懦夫的行为。只有王者,才配得享一切。”
南宫淳忽然想起来,那日花灯节,他听到沈长歌和南宫奕的对话,不由在心里揣测她的意图。
不过,沈长歌这句话说得很对,得到江山之后,才能得到美人。只有王者,才配得享一切。
云兮不就是看上父皇的权势么?
终有一天,他南宫淳也也会坐上那个位置,将她夺回来。
南宫淳的眸子里多了几分恨意,问沈长歌:“你说我危在旦夕?”
果然,云兮是刺激南宫淳最好的一把刀,自古情深不寿,不知他是不是明白这个道理呢?
“夺储之路,凶险万分,不胜则死。王爷若是坐不到那个位置,可不就是只有死路一条么?”沈长歌话锋一转,轻声反问:“难不成你认为,一旦南宫奕登上皇位,会放你一条生路?”
南宫淳心中一阵凉意,这段时间,他已经看清了南宫奕的真面目,而南宫奕也不再韬光养晦,选择正大光明地在朝廷上,与南宫淳针锋相对。
一个隐忍多年的人,不仅是有着对皇位的贪图欲望,更有着一颗狠毒无比的心。
正所谓无毒不丈夫,南宫奕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他不过是浣衣局婢女所生,如何能登上皇位?”南宫淳一直自负地认为,他自己是皇后所出,是父皇的嫡长子,将来,一定是他坐上西周的皇位。至于南宫奕,再如何努力,也只配做一个臣子
而已。
沈长歌暗暗嘲笑一番,前世,南宫淳不仅是被南宫奕的虚伪给蒙骗了,更被他自己的自负所蒙骗了,所以直到死,也认识不到事态的严重性。
想想也是,一个是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的嫡长子,一个是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可怜庶子,两者在成长中,就已经存在差距了。
可惜啊,南宫淳太过愚蠢了,但他却是沈长歌最好的选择。
这样的人才容易操控,用他来对付南宫奕,是最适合的。
沈长歌只是不动声色地说出一串名字:“工部尚书廖巍,御前史郑桓,丞相慕容枫……”
南宫淳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你说的这些人?”
沈长歌面色波澜不惊,道:“这些人都是南宫奕的党羽,当然了,这还只是一部分。”
尽管沈长歌对南宫奕恨之入骨,但她也不得不佩服南宫奕,他的确是一个善于隐忍、并且会付诸努力的人,朝堂之上,各个地方,他都埋下了自己的人,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而是长年累月的功夫。
一直活在皇后羽翼下的南宫淳,又如何比得上?
南宫淳的身子往后靠,眼睛惊恐,若不是
沈长歌,他根本就无法发现这些人竟然是南宫奕的党羽,亏他还傻乎乎地以为无人会支持南宫奕。
沈长歌看见了南宫淳眼神里的恐惧,好在他还不算太傻,能够及时察觉到南宫奕的威胁性。
她倒了一杯醒酒茶,递给南宫淳,声音里带着几分蛊惑,道:“所以,我是来帮王爷的。”
南宫淳对沈长歌重新打量了几眼,这是一个看上去清秀温柔的娇弱女子,与其他的闺阁小姐没有不同,但沈长歌偶尔露出的眸光却让人心中一凛,何况,她还知道这么多关于南宫奕的事情,这些事,甚至连他南宫淳都不知道。
沈长歌,不简单!
南宫淳下意识接受了沈长歌的蛊惑,问:“你要如何帮我?”
沈长歌眉眼一弯,道:“准确来说,是你我合作。如果王爷不愿意,我也很乐意找别人。”
她并不想以一个卑微的身份帮他,而是以一个平等的身份与他合作。
南宫淳蹙眉,问:“为什么你要与我合作?”
“因为,我要让南宫奕万劫不复,你是最好的人选。”沈长歌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吐出“南宫奕”三字,其中流露的恨意让
南宫淳也浑身一颤。
南宫淳感觉到了沈长歌的恨意,“你恨他?”
“是。”
南宫淳应下:“既然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我与你合作。”
云兮一事真真刺激到了南宫淳,现在的他,满脑子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成为太子,坐上皇位,得到天下,然后……得到她。
沈长歌眸光一变,提醒道:“不过,王爷可要保密,就算是对皇后,王爷也要只字不提。”
现在,南宫淳对沈长歌是半信半疑。沈长歌语气放缓,道:“不知王爷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孝安太后。孝安太后一生强硬果断,她将自己的儿子永帝扶上皇位之后,却又觉得永帝难以操纵,于是一纸诏书,直接废了永帝,并将他永久关押,自立为王。”
南宫淳听后,脸色大变,沈长歌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在提醒他吗?
皇室之中,哪怕亲如父子母女,也终究逃不开权利的漩涡,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而他,也是时候逃离母后的控制了。
沈长歌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就丢下一句话,“王爷自个先好好想想吧,刚才说的名字,是我送王爷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