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傍晚,月照大地,犹如白昼,清风徐徐,鸟鸣山幽。赵北峰带五位弟子守在山下路口已过一日,这一日无任何过路之人,也不见前来登山拜寿的师兄弟。
一弟子说道:“师叔,我们在这守了这么久,为何不见其他师叔踪影?“赵北峰心中也诧异:”按理说众位师兄弟应该在这几日赶回才是,难道其他师兄弟也遇到意外?“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但赵北峰还是壮着胆子回道:”或许因为路程耽搁,再等等,估计明天肯定会到了。“看赵北峰脸色不对,众弟子也不敢再多问,一心守着路口。
赵北峰正踌躇要不要派一名弟子前往山上打探消息时,只听远处一股清脆的箫声由远及近传来,箫声悠扬动听,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之中。
众人手握长剑,严阵以待!随着箫声越来越近,只见远处山路上,隐约有一人,骑着白马,从远处慢慢走来。
待白马走近,只见一白衣少年,面色如玉,顶着月亮,骑着纯白的马匹迎面走来,少年双手持箫,并不拿马缰,身穿白袍,腰间悬着两柄宝剑。
来人正是燕十三,一副大耳,臂长过膝。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高手过招,一拼内力,二拼剑法,如果二者相当,身高力大者胜。燕十三身高八尺有余,又有如此长的手臂,天生的用剑高手。
赵北峰顺势拦截,挺剑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少年并不答话,待离赵北峰十步之内。赵北峰一声令下:“拔剑”,五位弟子纷纷拔剑,列成剑阵,六柄寒剑在月光照耀下银光烁烁。赵北峰高喊:“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否则休怪刀剑无眼。“箫声戛然而止,四周万籁俱寂,白衣少年看向六人,一段长时间的停滞后,那白衣少年终于开口说话,“燕十三!”少年冷冷地回道。
赵北峰见来人腰间插着双股剑,已料定此人就是前来寻仇的燕十三。为避免错杀,仍要确认对方身份。听到来人正是燕十三,赵北峰先是一愣,进而怒目而视,手中长剑不停颤抖。如此惊恐的两日,仇人终于露面,面对杀害多位师兄的仇人,赵北峰难掩心中怒火,对五师兄交代的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赵北峰大骂道:“贼人,我等候你多时,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拿命来!”不等燕十三回话,挺起长剑,高高跃起,直向燕十三面门刺来,剑光闪烁,长剑发出嗡嗡之声。
赵北峰积怒已久,单这一剑,就使出必生之所学。这一剑名为“九天揽月”,这一招剑法刺去,其后蕴藏九招不同的变化,分别罩住敌人面门、咽喉、双肩及胸口诸大重要穴位,乃是柳剑云归云剑法中的得力之作。
这一招刺出,对方须得轻功高强,立即倒纵出丈许之外,方可避过,但也必须识得这一招“九天揽月”。赵北峰料定他年纪轻轻,绝不识得此招,自信此剑必将燕十三击落马下。但师傅教授此招时,敌我两人均在地下,此时燕十三高坐马上,居高而下,赵北峰腾空而起,脚下并无着力点,这一招“九天揽月”九种变化有六七种是使不出了,只得使出两三种后招出来。
燕十三并不拔剑,依旧坐在马上,右手拿箫,左手空出,待寒剑快刺中面门时,头向右侧微偏,躲过长剑。赵北峰心喜,“我这“九天揽月”因为他在马上,有六七种变化是使不出的,却有两三个凌厉的后招是可以使的,燕十三用头躲剑锋,正中下怀,接着后招便是横剑直劈,定将燕十三的头削下来。“
赵北峰不等招式使老,当即调转剑峰,要使出“九天揽月”凌厉的后招时。正得意之时,只觉腹部一阵剧痛,像是被重物打击,顿时眼前一黑,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原来,燕十三待赵北峰长剑刺出时,双腿紧夹马肚,马儿快速向前,不等赵北风后招使出,燕十三左手握拳,一击打在赵北峰腹部,动作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赵北峰本就快剑前刺,惯性甚大,加上马儿向前,燕十三手臂又长,凌厉的后招还没到,燕十三这一拳重重打在赵北峰腹部。赵北峰以为这一拳定会受极重内伤,哪知却只是吃痛,当即双手捧腹倒地,如蜷缩的黄狗一般,鼻涕眼泪都流出来了,却没受到内伤,心中甚是诧异。
其余五名弟子见赵北峰一击不中,被打倒在地,纷纷挺起长剑向燕十三刺来,霎时间剑光耀眼,五柄长剑向燕十三砍去。只听五声尖叫,一瞬间其余五名弟子也被打的倒地不起,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显然被点了穴道。
之后又是一阵清脆悠扬的箫声,赵北峰不堪受辱,用剑撑地,强忍着疼痛站起。赵北峰骂道:“小贼,赶快下马受死。”赵北峰见燕十三仍骑在马上吹箫不为所动,藐视于他,心中大怒,顾不得腹部疼痛,舞个剑花直接向燕十三杀来。赵北峰这次使出的是归云剑法中的“探星揽月”,此招重在快打快收,动作迅捷凌厉,如电光火石,如疾风骤雨。赵北峰心想:“小贼轻视于我,让你尝尝我归云剑法的厉害。”
一招“探星揽月”使出,长剑直劈燕十三后脑,燕十三仿佛后面长眼一般,头也不回,拿起玉箫挡格。赵北峰本自信这一剑不将燕十三人头斩落,也会把他打下马来,逼他下马来战,都在地下,燕十三失去地利优势,凭自己的归云剑法,谁赢谁输就不一定了。哪知这个白衣少年,竟用一只玉箫,挡住自己手中的钢剑,心中正觉诧异,腹部又是一阵剧痛,两眼一黑,当即便晕了过去。
原来,燕十三用玉箫挡格赵北风长剑的同时,左脚离开马镫,顺势一个凌厉的后踹,又重重揣在了赵北峰腹部,虽然未用丝毫内力,但在同一个地方,接连两次受到重击,还是人体薄弱的腹部,赵北风纵然不受伤,昏厥也在所难免。随后又是一阵清脆悠扬的箫声,白衣少年在月色中渐行渐远。
不知过了多少个时辰,赵北峰醒来,发觉天色已大亮。身子如散架一般,腹部疼痛未愈,挣扎着爬起。心中挂念师傅和师兄弟们的安危,顾不得疼痛,捂着腹部解了其他五人的穴道,翻身上马,直奔归剑山庄。
等到六人来到归剑上庄前,发现归剑山庄已烧成一片灰烬,赵北峰哭天抢地,哭着喊道:“师傅,燕师弟……”。院中七零八落地躺着几十具烧焦的尸体,早已面具全非,只剩一具具焦炭,辨认不出哪个是师傅,哪个是师兄弟,亦或是其他弟子或燕十三的。六人只得将看到尸体掩埋,随后一阵长啸,骑马向山下驶去。
连续两次主动攻击失败,让赵北峰再也不敢轻敌。赵北峰暗自思衬:“连续两次全力进攻都被对方轻松化解,虽然对手骑在马上占尽了地利优势,自己凭借纯熟的归云剑法也不至于如此惨败,想到燕十三还击的招式,自己腹部到现在还隐隐作痛。
赵北峰暗自庆幸:“燕十三虽然武功高强,好在江湖经验不深,他这一拳一脚如催动内力打来,自己非得肠穿肚烂不可。呵呵,有勇无谋,逞匹夫之能,不足为惧。“俗话说,匹夫之怒,只有怒发冲冠,打败燕十三只能智取,不能用蛮力。
赵北峰心想:“燕十三武功高强,我敌他不过。如今师傅和师兄弟生死未卜,我应下山寻找其他师兄弟,一同找燕十三报仇!随即派遣五名弟子,分别去寻找二师兄等归剑山庄其余在外弟子,自己则去打听师傅和庄上其他师兄弟下落。
赵北峰心想:“希望师傅和其他师兄弟,在山庄被毁前逃了出去。“赵北峰清楚师傅和山庄师兄弟凶多吉少,心中还是在不断安慰自己他们活着。
赵北峰离开归云山,来到附近市集,打听师傅和燕十三下落,连问多人,皆是不知。赵北峰失望至极,心中暗自思量:“难道自己追错了方向?”
走了大半日,腹中饥饿,才想到自己只顾寻人,两天都未进食,遂来到一间饭铺用饭,要了一斤饺子,一盘牛肉和两碟小菜。大快朵颐之时,一中年刀客和两个年约六旬老者上楼用饭,中年刀客满脸虬髯,两位老者一个胡子花白,瘦高瘦高的,另一个老者个头不高,身子微胖,胡须更黑一些。
其中高个白须老者边走边说:“刚刚真是大开眼界啊!想不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竟有如此好的身手,老朽活了几十年,看到如此高手过招,也算没白活。”
中年刀客附和道:“裘老前辈江湖经验如此丰富,尚且头一次见,我这年纪看到如此场面,也算开了眼界了。”
另一个黑须老者说道:“也不知道那个年轻人是谁,师从何人,我想定有名师指导,否则年纪轻轻怎能几招之内挫了韩双刀的锐气。”
“我看他内功精湛,只是看不出来路,要不韩双刀那老脾气,怎会轻易罢手,这次肯定是碰到硬茬子了。”白须老者说完哈哈哈大笑,其余两人跟着附和大笑。听着两人口气,似乎平时没少受韩双刀的气,看到锐气被挫,心中很是痛快。
赵北峰猜他们说的韩老英雄定是韩子柳,使的一双柳叶刀,江湖名号韩双刀,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只是名声不好,坑蒙拐骗,欺男霸女之事做尽。只是那位年轻男子,未说姓氏,不过听起描述倒和燕十三相仿。赵北峰佯装用饭,竖起耳朵,听着三人的一举一动。
中年刀客问道:“二位老前辈见多识广,尚且不知道那年轻人师从何处,看来这年轻人来历是个谜,我看他腰间别着双股剑,定是个用剑的高手。韩双刀那个老东西,霸道惯了,这次总算碰到硬茬子了。“说罢三人哈哈大笑。
赵北峰一听双股剑,便想起那晚燕十三出现的身影。
赵北峰起身向三位拱手说道:“三位前辈,不知韩子柳和那位年轻人在何处过招,晚辈闯荡江湖,也想长长眼见。”
中年刀客瞧了他一眼,回道:“韩双刀早跑了,双刀不快,双腿倒是挺快,一溜烟就没影了,我看不如叫韩双腿好点。“说完三人又是哈哈大笑。
赵北峰听说韩子柳离开,但三人并未看见燕十三离开,可能还留在那里,仍旧不死心。继续追问道:“老前辈,那位少年和我一位朋友相似,多年不见,想叙叙旧,还望老前辈告知晚辈地点,我好去见上一见。“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顿时生出倾佩之意,白须老者回到:“既然你们是朋友,告诉你也无妨,我们来时看到他们在会宾楼,这时只怕那位年轻人已走远,你见不到他了。”赵北峰听到地点,拱手拜别,当即飞身下楼,直奔会宾楼去。
来到会宾楼处,看见门口停着一匹高头俊马,甚是熟悉,此马通体雪白,挂着铜色脖铃。赵北峰识得此马,正是燕十三所骑,料想燕十三定在此处。
赵北峰想到燕十三武功高强,当下只有自己一人,不敢正面和他交手,又怕燕十三认出自己,不敢贸然上楼,于是在对面茶楼选了个位置。茶楼二楼靠窗处,正好能看到燕十三在吃酒用饭。赵北峰便叫了一些点心,一壶龙井,边吃边盯着燕十三。
正吃着,忽听到街上一片混乱嘈杂之声。放眼望去,忽见西首街道上一行十余人手持兵器冲上酒楼,围在燕十三桌旁。这十几人行动剽悍,身形壮实,显然都是练家子。为首的是一五十多岁老者,身形魁梧,满脸虬髯,形貌极为雄健威武。
酒楼其他客人见这帮人手持钢刀,来势汹汹,生怕波及自己,一时间如赶鸭子一般跑出店外,偌大的酒楼顷刻间只剩燕十三和十几位手持钢刀的大汉。十几人清一色的黑布长衫,显然是同一门派。
燕十三依旧吃酒用饭,对上门之人视而不见。拿着一对柳叶刀的人率先说道:“大哥,就是这厮找我麻烦。”赵北峰猜这人正是韩子柳,刚刚打不过,逃了出去,原来是去搬救兵。赵北峰心想:“燕十三真是有勇无谋,在人家的地盘打架,打完还不走。俗话说的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看来不需我动手,就有人收拾他。“
只见为首的老者用眼神打量着眼十三,然后说道:“韩某从不和来历不明之人动手,不知阁下是从何处,烦请报上名来。“燕十三依旧吃酒用饭,并不答话。
韩子柳见燕十三不答话,心中气氛,对为首的老者说道:“大哥,跟他废什么话,他摆明是要找我们八卦门的晦气。“
赵北峰心想:“八卦门,燕十三为何和八卦门扯上了?难道此人是八卦门掌门韩三立?“赵北峰再看这群人衣衫服贸,除韩子柳外,其余人右臂处都有八卦门的图案,确是八卦门无疑。
原来老者姓韩,上’三’下’立’,自幼好武,师承八卦门,擅使八卦钢刀,曾以三刀砍杀江东悍匪,江湖人称韩三刀。乃是昌黎的韩门望族,祖先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湘子位列八仙之第,韩式宗族在昌黎地区也颇有威望,部分人迁徙至江南。
赵北峰出神之际,只见为首老者一个眼神示意,两名持刀大汉大喊一声,提刀向燕十三砍去。燕十三头也不抬,电光火石之间,右手掷出酒杯,左手推出碗碟,酒杯在空中既不旋转,也不翻滚,杯中美酒,一滴未撒。碗碟,酒杯直向二人面门飞去,只听“啊,啊“的两声,紧跟着“扑腾,扑通”两声,两名大汉应声倒地,躺在地上晕了过去。这一掷,所有人惊愕不已,显然燕十三所用的是上乘内攻,方可用普通酒杯碗碟,当成武器将人打晕。
老者见状,双手拱手一抱拳,说了一声:“得罪了“。随即刷的一声,拔出钢刀,舞个刀花,横刀在胸,飞身向燕十三砍来,钢刀在空中发出呜呜之声。燕十三不等老者近身,右脚勾中身旁长凳,长凳如铁环一般,在燕十三右脚上旋了一个圆圈,直向老人砸去。老者不敢怠慢,双臂发力,一招大力劈砍将长凳劈成两半,正欲挥刀再砍,哪知长凳后面,又是一个酒杯砸来。和先前掷出的一样,酒杯既不旋转,也不翻滚,显然运了内力。
老人刀法纯属,临敌经验颇丰,当即调转刀锋,右手抵住刀背,以宽大的刀背抵硬挡飞来酒杯,运上内力,守住面门。只听“铛”的一声,老者被震出一丈开外,酒杯和钢刀接触震的老者虎口发麻,勉强握住手中钢刀才不至掉落。
此刻老者已心生怯意,心想:“这一二十多岁少年,竟有如此雄浑的内力,不知我这钢刀,能和他斗上几招?“回头看到弟子们,十几双眼睛都盯着自己。转念又想:“如此便退,将来如何在江湖上立足。不管如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老者刚欲再耍刀花,给自己壮个胆。这时燕十三站起身,拱手说道:“原来是韩老英雄,晚辈未曾认出,刚刚多有得罪,还望韩老英雄恕罪!今日之事,皆是一场误会,待晚辈事情办完,定当亲自上门拜访。” 言语甚是恭谨!
韩三立见燕十三态度谦卑,对自己甚是恭敬,心理颇为得意,顿时敌意已消去大半。其实韩三立心理清楚,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声并不大,一年轻后辈却能凭借刀法认出,自是阅历颇深。一口一个韩老英雄,更是叫到自己心坎里去。韩三立虽出身名门世家,却对文墨书法,诗词歌赋一点也提不上心,一心只爱舞刀弄枪,仰慕江湖的英雄好汉。后师从八卦门,学得一套好刀法,逞凶除恶,打抱不平,江湖上小有名气。
韩三立右手以钢刀撑地,左手捻着胡须,说道:“好说,好说!”燕十三见韩三立态度放缓,接着说道:“晚辈路过此地,见令弟调戏妇女,心中不忿,故出言阻止,言语不周之处,还望韩老英雄见谅。”
韩三立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恶狠狠地向韩子柳瞪了一眼。韩子柳理亏,头也不敢抬,韩三立见状,更是确信无误。
心想:“作为同一家族,韩子柳是自己的堂弟。今日用饭之际,慌慌张张地上门来找我,说有人要找八卦门晦气,邀我前来助拳。八卦门的事,自然就是我的事,适才听这年轻人所说,此乃韩子柳调戏妇女在先,年轻人打抱不平,双方发生口角,动起手来,子柳不敌,便撒谎邀我来助拳。此事与八卦门无关,老子上了这个孙子的当了。”
韩三立又想:“我这堂弟平时恶事做尽,本就名声不好,哎……我竟如此糊涂,受他挑拨,险些将自己和十余弟子的性命葬送在此。好在这少年武艺虽高,却功高不傲,手下留情,只是打晕了我两名弟子。何不就坡下驴,能退且退。“
想毕,韩三立对燕十三说道:“既然是一场误会,我等也算不打不相识,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师从何处?”
燕十三回道:“晚辈燕十三,龙虎山无尘道人弟子,刚刚无礼,还望韩老英雄恕罪。”
“龙虎山高徒,果然名不虚传,吾弟恶行,自当教诲。“
韩三立归刀入鞘,随后转念为笑,说道:“龙虎山高徒,果然名不虚传,小兄弟,韩某受人蒙蔽,险些犯错,我师弟品行不端,我自当教诲。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老朽算开了眼了,我们也算不打不相识,多多得罪,韩某就此告辞。”当即拱了拱手说道:“请了”,燕十三回礼后,双方告别!
赵北风在远处看的一头雾水,由于间隔较远,很多重要的对话未都能听到,看到双方和解,心下更是疑惑。
不多时,赵北峰见燕十三下楼,骑着白马朝北走去!赵北峰赶紧与小二会了账,包了一包点心,作为干粮,急忙骑马跟上燕十三。
燕十三骑马走了小半日,远离市井,行至绿林深处,遇到伏击。
不多时,见燕十三下楼,骑着白马朝东方走去!赵北峰赶紧与小二会了账,包了一包点心,急忙骑马想跟上燕十三,哪知白马跑的甚快,不多时便不见了燕十三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