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90章 第九十章

第90章 第九十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与幸村的恋爱日常 我靠打脸封神[快穿] [克苏鲁]论被外神攻略的可能性 旺家小娇妻 对不起,我爱的是你兄弟 修仙也要防沉迷 龙傲天女儿的咸鱼修仙路 文豪基建手册 我在古代当策划 游戏成真后眷属个个黑化了

每次看到杜乐贤的诗, 正宁帝都会十分赞叹,不吝表示自己的欣赏之情。

好在前半辈子谨慎度日,经济困窘的生涯, 没让他养成不惜代价追星捧人的奢侈爱好。

所以他的喜欢与欣赏, 就只停留在作品的本身, 从没想过要因此而提拔重用对方。

这也是那些朝臣们都觉得正宁帝喜怒无常, 非常难以讨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正宁帝自己意识不到自己可以用升官重用来表达欣赏,真正能够决定他们升官降职的人, 是他们极少能有机会接触的太子。

这也是杜乐贤会被闲置那么多年原因,何殊只知道对方是位极其擅长书法的大诗人,她可以敬重,却不会想到要重用。

正宁帝对其印象也停留在对方很会写诗这件事情上, 以他当年的处境, 压根就不知道杜乐贤在政治上有何成就。

“这杜乐贤真是个人才,真希望他将来能亲手给朕写首诗。”

何殊从正宁帝前几年收集的杜乐贤诗集中, 抽出几首诗。

“您放心,他可没忘记您这位伯乐, 在这些诗中明里暗里感谢您, 向您表忠心呢?”

正宁帝拿着那几首诗看了看, 不解地问道。

“朕怎么没看出来?嗯,这首描写的是天的胸怀广,气势磅礴大气, 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 真好,这首写的是古代圣贤君王, 应该是在表达自己的向往之情……”

何殊没等这位考阅读理解的话, 分数肯定还不如自己的老爹继续理解下去。

她突然觉得, 正宁帝领会不了也好,若知道自己这般人吹捧,肯定容易飘,为了不让他与皇后飘,她可费了不少心与口舌,不能前功尽弃。

“听您这一说,儿臣觉得,可能是我理解错了,以为他这诗中写的‘天’‘圣贤’,都是用来夸赞父皇的呢。”

正宁帝语重心长地劝道,“皇儿啊,虽说咱们爷俩这些年也算是做了些事,还提拔了这杜乐贤,可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能与苍天较高下,与史上圣贤相比肩。”

所以她爹这是在担心她会飘?

“父皇请放心,儿臣下次再也不会这般误会了,肯定会怀着谦虚的心态看待这一切。”

难得能有机会教导太子几句,让正宁帝的心情特别好,看到太子如此从善如流的表示会改正,心中更是欣慰。

“皇儿倒也不用太过在意,毕竟你于这些文章诗词方面,确实有些欠缺,经验不足,会产生这种误会实属正常。”

何殊对此无言以对,她在文学素养方面的确不及对方,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她百分之百地肯定,自己的理解绝对不会错。

因为这里面除了有她前世被各种阅读理解给逼出来的经验,还有她对杜乐贤这个人的了解,以及以其写诗风格的了解。

可她显然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非要与她这老爹争出个长短,随即将这个话题搁置。

“杜乐贤到定海府三年,做出的功绩相当亮眼,等到有合适的机会,我们要给他挪个位置,有能力的人才,理该放到更能任其发挥价值的地方。”

想到刚收的这批诗词文章中分别流露出的情意,正宁帝问道。

“你就不担心他会跟着瑞王一起离开?从这些诗文中看,瑞王对他颇为欣赏,他对瑞王也非常感激和不舍,说不定他们一商量,决定一起出海呢。”

就凭她爹的这份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能力,就知道他若是真正主事的那个,甚至不需要别人从旁挑唆与过度解读,他自己就能因此而将杜乐贤归为仍忠心瑞王的人。

“不会,杜乐贤虽然不是什么死忠之人,但他对大安是感情的,且不说他现已得到我们的重用,依他的理想与志向,就算他现在仍然隐居在青山州,也不会答应同瑞王出海。”

因为何殊也知道,像杜乐贤这种人,他们内心所坚守的理想与情操,与那些心怀野心,执着于功名利??的人不同。

正宁帝知道在这些方面,自己确实不如太子看人准。

“那就好,朕还盼着以后可以看到他更多的大作,若是出海去了,可就不方便了。”

对何殊而言,与正宁帝说这些,都算是闲话消遣。

今年春季时,发放到各地的土豆玉米种子,在秋收后的产量已统计并报了上来。

除河原省份到那部分中的大半,皆因当地遭遇连绵一个多月的阴雨天,产量很差外,其它区域基本都是大丰收,产量颇为喜人。

这些土豆和玉米粒已由各地政府出资购回,在司务官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储存,留待来年作为新粮种出售,正式向大安各地全面推广。

看到那一个个代表着丰收的喜人数据,正宁帝的心中高兴而又自豪,但他忍不住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皇儿,你为何要求各地要尽量用次等,或是荒地种植这些高产作物?要是鼓励百姓们都用土质更好更肥沃的田地种植,收成肯定会更好吧?老百姓既然连肚子都吃不饱,应该不会嫌弃它们是粗粮。”

就是怕老百姓觉得这两种作物产量高,会积极用良田种植,她才要求各地司农官员,从一开始就告诉百姓,不要用这些特别耗费肥力作物占用好田地。

因为种得多了,容易损毁田地根基,从长期看,非常不划算,而且就算是用次等田地或荒地种植,也要采取隔年轮番种植的方式。

不可连续种植,只有用对方式,才能在不损及田地根基的情况下,尽量保持高产。

“不让用好田种,并不只是粗粮的问题,还有这种高产作物,往往都存在耗肥特别严重的问题,更何况水稻、小麦才是我们大安人的传统主食,我们绝对不能的丢了已传承几千年传统饮食习惯。”

虽然何殊很希望百姓们都能多产些粮,可以吃饱肚子,还能让其自家与朝廷都存下一些粮。

可是田地既是百姓们的根本,也是大安的根本,肯定不能为了图短短期利益,就放弃长远打算。

破坏容易,想要修复就需要漫长的时间与投入。

只有从最初起,就制定好规则,让百姓们提起种土豆玉米,就会想到种植它们的一些注意事项,才会形成定例,避免一些遗憾的发生。

正宁帝也就是看到数据后,心有疑问便随口问问,知道太子心中有数,所做的安排都有其道理,他就不再关心。

得了恩旨的何昌逸没有选择与杨氏等家族同行,而是与已向大理寺告探亲假的左书意一起,骑马赶往临海府。

眼看他们已经进入临海府境内,距离定海水师大营越来越近,兄弟两人的心情也难免有些激动与紧张。

路上放马休息喝水的时候,左书意一边啃着干粮,一边费解地说道。

“表哥,你说我爹和姑父他们都是怎么想的?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还惦记着闯下一番事业,好好过几年安生日子不好吗?”

左家当年败落时,左书意的年龄还小,又不是什么记事早的孩子,早将当年曾经历过的那些,只剩下一些模糊印象的富贵荣华,当做自己的梦,没什么参与感。

现在他自己能有机会当个小官,对他而言,已经算是可以光宗耀祖地大出息,他家人从前对他的最大期望,就是他能安生地谋个正经营生,再顺利娶妻生子。

却没料到,他安生了,为自己能当上官而努力上进时,他那一大把年纪的爹竟不安生了。

从何昌逸那听说自家老爹与叔伯们,已经带着他的一群兄弟们,去了定海水师大营,准备出海闯番事业,此去归期不定时,左书意特别懵。

哪怕现在已随何昌逸在短时间内骑马赶到临海府,他仍觉有些难以置信,想不通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等到了地方,你可别再说这种浑话了,舅舅他们会生气的,不能因为他们已经年龄大了,就小看他们的雄心壮志,我们的假期时间有限,他们要做的准备工作也多,去了以后,我们要好好陪陪他们,让他们舒心些,不能惹他们生气。”

何昌逸能够理解表弟的心情,若非他更清楚自家父亲壮志难酬的遗憾,他也不赞成这件事,毕竟事关他父亲的生命安危。

可是他更清楚,这个机会对他的父亲有多重要,被先帝以冷酷无情的手段否定与打压,对他的父亲而言,是足以令其死不瞑目的心结。

只有当他得到可以证明自身能力的机会,向那位早已不在人世的存在证明自己,他才有可能真正释怀。

可是在大安,就凭他父亲手中还握着得那些令他都觉心惊的隐藏势力,就知道上面绝对不可能给他父亲重新掌权的机会,与他父亲本身的人品能力无关。

他的那封信写出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从他的父亲能这么快就来到临海府的速度上,不难看出,不管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母亲与兄长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没有什么争议的就直接应下,然后就忙着配合朝廷的安排。

为此,甚至忘记给他这个可怜的儿子回封信,任由他还一直被蒙在鼓里,若非那位够意思,还记得通知他一声,估计等他爹已经出海了,他都不知道这事已尘埃落定。

左书意不知道他表哥是最先知道这事,还最先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支持与鼓励的态度,叹了口气道。

“我也知道,事到如今,就算我们想要劝阻他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何况这还是……支持的,我就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件事。”

说个不好听的,他爹要是在海外有个什么不好,他这个当儿子的莫说去孝敬,恐怕连个音信都收不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后悔啥! 县令之子,从郡县到帝都 甜婚蜜意 假太监:我帮女帝管理后宫 我都要统一全球了,你说我造反? 开局系统激活,我的老婆要夺帝 最强废太子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假世子为奴三年,成了龙婿你们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