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夫妻二人一个生气,一个在偷乐,不过没办法那个人是自己的大儿子,总不能给干掉吧,而且这种时候能给大唐皇帝陛下送来这么多钱的也就只有李承乾这一个人了。
应当是有大功的,而且自己当时也已经说了,这事情已经结束了,就这样了;现在想想当时那个逆子走的时候心里肯定很开心吧。
不过总而言之李二陛下还是跟受了委屈一样的小媳妇一样,不断的和长孙皇后说着这个那个的。
“好了,二哥,你若是真的想要那七多万两的黄金,臣妾给您去要过来就是了,保证不说是你要的,怎么样。”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陛下在那懊恼,这父子俩是真的亲父子么,儿子给你搞来二十万两黄金还不感激他,反而知道还有七万两黄金没给,自己在这懊恼。
“这样可以么?不太好吧。”李二陛下有点期待的看着长孙皇后。
“你知道就好,想要你去要,你不好意思,我这做母后的就好意思么?”长孙皇后顿时换了一副脸色。
对着李世民可不客气,面对自己的夫君,长孙皇后此时还是不怕的。
李世民顿时就跟打了霜的茄子一样,是自己说出去的话,而且那七万两说白就是人家富商孝敬给李承乾的,李承乾是受贿。
但是这如果定受贿的话,那眼前的这二十万两黄金估计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了。
当天夜里李二陛下怀着不开心的心情,召集了几位重臣,商量了一下,明天可是出征前的最后一个早朝了,突然有了钱,战略肯定是要变一点的,但是大的变动肯定是不行了,只能在一定范围里面变动了。
当李世民带着不开心的神情,大晚上召集了几个大臣,各个大臣的脸色都不好看,毕竟这种时候召集自己,陛下还苦了个脸不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吧。
直到李世民挥了挥手,一旁的侍卫把几个大箱子抬到了御书房里。
“今天朕得了一笔财富,这里有二十万两黄金,可任意支配。”
当李二陛下把这话一说,几位大臣的眼光都变了,尤其是魏征,说着可以用来兴修水利,给什么地方的百姓减免赋税之类的话语。
李二陛下一头黑线,本来就不开心的脸色变的更加难看了。
而几位大臣此刻却是没有太注意李二陛下的神情,都是看在了黄金上面,要知道这钱对于整个帝国来说并不多,但是帝国收入多开销也是固定的,作为可任意支配收入那这可不是小数目了,不然李二陛下早就修宫殿了。
“陛下是准备把这些用来充当军资的吧。”李靖这时候也来到了李二陛下的书房里,这个时候的李靖可以说是整个长安城里最忙的人之一了。
“没错,只能用作此次行军的军资,其他的都不行,这是朕搞来的,朕说了算。”李二陛下当然知道大唐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是大军出境,大唐的军队开出去,必须胜,天朝上国的威名,天可汗的尊号可不是可以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面对好几位大臣的幽怨的眼神,李二陛下大有一副你们再说我就把钱收起来了的架势。
李二陛下作为带兵打仗的巅峰选手,自然知道这钱对于一个军队的重要性,这可不是简单的作用,而是起到稳定军心的重要,军队都是良家子,都是有户口在大唐的,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土匪,这军饷自然就重要了。
大唐的高层当初都是经历过行军打仗的,都知道李二陛下说的有道理,主要这钱也是人家自己搞来的,没办法。
几位大臣和李二陛下商量到后半夜,最后还是就在书房的大殿里披着毯子,在桌案上趴了一会儿就要准备早朝了。
而李承乾也回到了报社,这一夜他同样没有回家,去往了被大军守护的造纸坊和报社,整个就是一座小山般的存在,已经成为了长安城的一处重地,不允许他人靠近的。
当李承乾说明来意,将那段文字交给报社,让报社加班加点,最少要有二十万份,越多越好,不要超过五十万份就行。
这份报纸更多的还是给即将出征的大军做准备,其中最多还是记载着吐蕃的恶行,大唐对他很好,但是吐蕃却不知好歹,大唐是正义的,是正确的。
《吐蕃对于大唐的一百种恶行》作为报纸的头版头条,李承乾和报社里的人才们,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来许多的事物可以刊登上报纸;
直到李二陛下给报社调来了几名御史大夫,这报社突然就活了,文章多了,每天都是供不应求,以至于黄牛这个新型职业已经在此时的大唐长安城里出现了。
李承乾在报社盯着,报纸报纸一定要是最新消息,能登刚发生的事情就不要登很久以前的事情,实时新闻才是基本操作。
所以这报纸一般都是晚上才开始印刷的,纸张肯定是白天就准备好了,李承乾在后半夜里才慢慢的平静下来,但却没有睡觉,而是打坐。
《金身九重》虽然没有进入第二层的趋势,但是李承乾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慢慢的变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力量也都在慢慢的增加,看来第一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太子府里的苏婉最近迷上信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还是很多的,信教的人也很多,最突出就是玄奘法师了,但是玄奘法师可不是李世民的御弟,是这小子自己去求佛的。
第二天李承乾看着报社已经完成了任务,印刷了三十多万份。
李承乾回太子府了,和苏婉苏妃就要真的分开了,李承乾还是有点不舍的,整个白天李承乾都在太子府里和苏婉二人享受着二人世界,同时也在播种,这次播种,苏婉比李承乾还要主动,这更是令李承乾感动不已。
“我会没事的,夫君很厉害的。”
面对李承乾的安抚,苏婉只是默默的笑着流泪抱紧自己的夫君,看的李承乾那颗坚定的心开始有点动摇了。
苏婉好像看出了李承乾心中所想。
“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一向温柔如水的大唐女子对于远行的丈夫说出了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