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炎虽然觉得儿子张口就来,但是还是决定按照儿子的建议去试试,最后又给了儿子一个通知:
“你爷爷让我告诉你,以后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每天都要去上早朝。”
这下子轮到朱靖垣愣神了:
“为什么啊?”
朱简炎神色复杂的看着儿子:
“早朝,就是每天花费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知道天下正在发生什么,效率比看报纸高的多,也快的多。
“更关键的是,报纸只能让你在事后知道某些事情发生了,同时也只能看到大部分事情的外在表象。
“但是参与早朝,能让你参与大部分事情的决策,让你看透事情的内在原因和目的。”
朱靖垣听着这个解释,心中那个幻觉又来了。
一个预备到偏远沙漠当藩王的亲王,显然是不需要去了解这些事情的:
“爷爷的意思是我需要知道这些?”
朱简炎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了:
“不然为什么特别提醒你去上早朝?”
朱靖垣无语了。
第二天,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元月十一日上午,朱靖垣再次跟着父亲去上早朝。
今天的早朝地点,从华殿专门改到了武英殿。
这种情况以前也是时有发生的,说明今天皇帝有额外的事情要说,而且是与军事事务有关的。
参与朝会的王公大臣们,都在心底提前归纳自己部门的任务,同时猜测和分析皇帝额外要提的事情。
看到朱靖垣跟着朱简炎进来,大家的心中虽然多少都有点在意,但是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
大家已经基本习惯了,以后可能要经常共事,不习惯也不行啊。
而且经过这些天的了解,主要是昨天在工部的宣讲会,让大部分老先生们看明白了。
这孩子不是故意针对谁,他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总是那种思路清奇的状态。
抛开经常性的语出惊人不谈,这孩子本身其实并不让人讨厌,还能在各自事情上给出新思路。
所以又有大臣过来跟朱简炎打招呼了,还有人跟朱靖垣本人打了招呼。
今天会场大殿外的氛围是颇为和谐的,直到皇家财团的几个掌柜到场了之后。
上朝都是朝廷的事情,财团的人平时是不会参与的。
财团的人上早朝,说明今天要讨论的事情,不光跟军事有关,还跟皇庄和厂商有关。
这可能会直接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大家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了。
新一天的早朝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场了。
首先各部门汇报日常的工作进度,老皇帝单纯的听取或者做出提醒和要求。
正常流程结束之后,老皇帝主动开口了: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讨论一件军事后勤事务,海军舰艇的燃料从煤炭更换到燃油的问题。
“这虽然是个军事问题,但是牵扯到的部门和产业比较广泛,所以留下朝堂的大家参与。
“现在已经确定的事情是,燃料肯定要逐步全面替换,不需要在这一点上争论。
“加大原油开采和炼化规模,建设更多的燃油储备仓库,也是确定的事情。
“关键问题是,原有的燃煤补给站点的处理,如何才能尽可能的平稳。”老皇帝的这个问题问出来,现场的氛围顿时就有点冷。
大明的海军规模很大,活动范围遍布北大西洋之外的大半个地球。
为了配合海军的活动,大明在全球的殖民地和藩国,建设了大量的燃料补给站。
以前的军舰燃料都是煤炭,以后要逐步全部换成燃油。
所以问题就来了,原有的遍布全球的煤站,应该如何平稳的处理掉。
如果只是要讨论要不要更换燃油,那现场肯定会有人反对。
那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以及太多人的工作岗位了。
就算是对利益不相关的官员而言,这些事务也是平白的增加了工作量。
如果是要把这些军用燃煤补给出让给民间,同时继续用燃煤作为军舰燃料,肯定有很多人提供详细的转让方桉。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里面有极大的利润空间。
如果要让民间参与采油、炼油、卖油、油库建设,也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方桉迅速提出来。
石油肯定会因为军用而快速发展,成为未来大有可为的产业。
关键是军用供应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高利润而且稳定的代名词,太多的人想参与其中了。
但是现在单纯的要让大家讨论,如何平稳的裁掉原有军用煤站,这就是纯粹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了。
这不仅仅是拆掉部门军用煤站本身的问题。
民用的航运加煤站的生意也会受到冲击,煤炭的开采和运输相关产业都会受到影响。
说白了,这就是个“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事情,是一整个行业的社会问题。
所以这不是纯军事事务,也不是纯财政事务,更多的还是民政事务。
大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但是却时不时的有人看向朱靖垣。
这次不是期待建议了,而是在找锅的位置。
海军更换燃油燃料,也许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现在这件事情本身却是朱靖垣引发的。
是朱靖垣昨天要求,以后新战舰都用燃油,直接导致的这件事情。
朱靖垣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历史上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从蒸汽帆船出现开始,世界各地的航线上,陆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加煤站,包括军用的和民用的,大量的小港口因为位置合适,因为储存和加煤繁荣了起来。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由于船舶航程不断上涨,再加上燃油革命开始显现威力,航线上的大量小型加煤站被逐步淘汰。
那些因为加煤发展起来的小港口,也跟着逐步废弃掉了。
久而久之,如果不是当地人,甚至都不知道那里曾经有过繁忙的港口。
所以这甚至不只是煤炭行业本身的事情,还包括大量的外海小港口的产业和人员的问题。
当然,官方不去处理也不是不行,可以让市场规律自行平衡掉这些问题和人。
只要把更换周期拉的足够长,那些人和事就翻不起什么浪花。
某个偏远地方的小港口衰落了,有一批当地的人失业了,或者有人活不下去了,或者因为某些人突然陷入贫困,导致了什么人间惨剧。
对于当事人而言,也许是天都塌了。
对于远在天边的王孙贵族们而言,这不能说是什么不起眼的小事,只能说是根本就到不了他们眼前,可能连新闻都算不上。
历史上也基本都是这种结果,时间会抹平大部分不平事。
只是以理论上以民为本的大明朝廷,本能的想要提前应对和安置相关人员,避免再次出现大大小小的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