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的夏天分外的热。
陈璎在院子里走了几步就浑身冒汗,因此早早的回去了屋里。因为今年夏天来的早,且比以往都热,城中冰价飞涨,方府里自然还是会备下日常所需用的冰来,老太爷和老太太那里断然是不能短了的,其余各房也有一定份例,然而还是不够分的,有钱的主子不得不自己掏钱使人去铺子里再买些冰来用,然而郑姨娘和陈璎是不用想的,本来分到的份例就少,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使人出去买,因此两人夏天就十分的安分,大多数时候都是待在屋里休息,郑姨娘做一些绣活,要在过去,方燕蓉还会陪着姨娘聊聊天,现在里子换了陈璎,她只自去自己屋里休息,因此整个小院格外的安静,除了院子里知了的叫声,再没有其他声响。
今日却不同,西厢房里断断续续有说话声,夹杂着低低的笑声传来。
落霞院正院自然是夫人蒋氏携同四娘入住,三郎因为年岁大了,已经搬去了外院,而离正院最近的东跨院里,住的是姨娘卫氏,连同她所出的二娘和六郎。东跨院是除了正院以外最大的院子,且景致在整个落霞院是最好的,院里还有一个临湖的栖霞亭,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半个方府的风景。卫姨娘是卫姨奶奶的侄女,方子正从小就认识,也算得青梅竹马了,只不过身份不够不能娶为正妻,但不妨碍她在落霞院里始终是最得脸的一个,方子正一个月倒有半个月会歇在她屋里。
今日便是卫姨娘来找郑姨娘闲聊。
在陈璎看来,这个事情很有些奇怪,之前她躺了那么久,卫姨娘统共来过两次,没坐多久就走了,也只送了些不值钱的吃食过来。以卫姨娘在院子里的地位,实在也没多看得起郑姨娘过。怎么今日聊了这许久,还相谈甚欢?
待到送卫姨娘出了院子,郑姨娘转头来到陈璎的屋里,笑着说,“往日里我只以为她是个骄傲的,也不太看的上我们,今日才知道竟然是我误会了她,她居然是个热心的”。然后回了西厢房,拿了两本书和一本字帖过来,同时吩咐红绣,“等下前头管事会给我们送一箱子冰来,你去接了,给小娘子屋里用上。”
然后,她笑眯眯的献宝似的走到陈璎跟前,将手里拿的书和字帖给她看,原来是一本《女诫》和一本《诗经》,还有一本是赵孟頫的字帖。陈璎有些疑惑的看着郑姨娘,郑姨娘略有些得意的说,“陈医师说你身体已经好了,失魂症这个需得慢慢来,但不影响日常读书习字,我便去求了夫人,待天凉快一些你就可以去族学里念书了。卫姨娘是个有心人,特特的将二娘以前读的书拿了来,还有一本字帖,你可以先准备起来。她方才看到我们屋子热,还让前院管事回头给我们送些冰来。”
陈璎默了默,终是没有忍住,问她“姨娘,我还未开蒙识字,你哪来的信心我可以看得懂这些书?”郑姨娘一怔,继而有些悻悻的说,“别人也是一片好心,你收着,开始念书了就用的到了。”陈璎没有再多说,吩咐绿云将书和字帖先放在梳妆台上,她翻一下再收起来。
正好李嬷嬷进来,安排绿云去厨房提午膳的食盒,郑姨娘问她,“嬷嬷,再有十来天,小娘子要去族学读书了,可要给她准备些什么?”李嬷嬷听了十分欢喜,说道,“夫人终于应允了小娘子读书的事情了么?读书可是好事情,大家闺秀都是读书识礼的,现在有见识的官宦人家,无不让家里小娘子开始读书的。我去前头打听一下其他小娘子读书都要准备一些什么,想来除了束脩,其他无非是笔墨纸砚这些。”
郑姨娘遂和李嬷嬷一起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的讨论陈璎将要去读书的事情。
屋里又安静了下来,太阳光透过东窗落在妆台上,化成一簇一簇的金色光影,外头偶尔有风吹过,院子里的树叶便会轻轻的发出细碎的声音,却也并不打破院子的静谧;只有知了仍然是最欢快的,神气活现的叫着。
陈璎的目光落在书和字帖上,眼睛微微眯起,拿起《诗经》来翻了两下,有些地方边上有小楷的注释,习的确实就是赵孟頫的字体,看上去颇为工整秀气,只是手腕力道可能不够,字有些根基不稳,略虚浮,但就一个十来岁的小娘子来说,也算不错了,想来卫姨娘对二娘的教育很是上心。
陈璎轻轻的笑了笑,这书虽然早就熟悉的很了,却可以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至少自己不用再整日无所事事了。之后等笔墨纸砚都来了,便可以开始习字,自己的一手卫夫人簪花小楷是很见功底的,可惜短期内是不能再写了,练练赵体也好,不过现在这个身体就是个从没有握过笔的白胖小团子,想来习字也需多费一些时间精力的。
至于读书,对于陈璎来说其实并无必要,她相信族学里教的书不会有她没读过的,她还得时时记得藏拙,时刻牢记自己只是个未开蒙的七岁女童。只不过,闷在这小院子那么久了,也是该出去透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