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婆子想起往事,面上有些愁苦,有些伤感的道,“我刚和你大姐商量了,你大姐同意过继小琪给你
杨景沛心里发苦,抿了抿干涩的嘴唇,低着脑袋盯着地下没说话。
她一直都认为姐妹之间就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一家齐心,家庭和睦,但她从没想过要过继自己的女儿,一个孩子,她还没到养不起的地步。
如果不是娘非要她过继小四,平心而论,除非不是亲生父母,不然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别人。而且三妹整天游手好闲,连自己都要靠爹娘养,怎么养她家小四。爹娘又没有原则的宠着三妹,夫郎每天抱怨,闹得家里都没有安宁的时候。
如果夫郎知道她答应过继小四给三妹,又要闹,到时更没有安生日子了,一想到这就难受。
杨景筠撇了一眼迫不得已的大姐,她还不乐意呢。无语的踢了踢小板凳,有些不屑的道,“娘,你就别想了,小琪也有三岁了,知道自己亲爹娘是谁,她们两双胞胎长得又是一样的,这不是告诉她她不是我孩子吗。我也不想当那个冤大头帮大姐养孩子,养不熟,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说活着时都不如意,我哪还管死后的事。”
杨老婆子也生气了,深吸一口气。老三这事她有错,但现在不安排好,她和老伴两腿一蹬,那时老三怎么办?
她这是为了谁,还不是怕老三没有孩子,到时候死了都没人送葬,坟前连个打灵幡的人都没有,结果老大好不容易同意过继,老三还不愿意,还当着老大的面说这么伤人的话。
合着在老三心里,自家大姐还是外人了,她养侄女就是冤大头,这话是能乱说的吗。说什么养不熟,全是借口。
杨老婆子憋着火道,“我这不是想着亲侄女当女儿养,你好好待她,小琪以后会和你亲的,你老了后也有个依靠。有个养女,至少有人给你办后事。”
“娘,你以后别说这件事了,我不会同意的。”开玩笑,当孩子是萝卜白菜,想过继就过继,白白给大姐把孩子养大,到时候不管她,她找谁说去,她才不会做这么不合算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就大姐家那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笨,她才看不上呢。
杨景筠也不想和她娘在这事上扯了,与其让小琪过继给她当女儿,还不如让她娶枫哥儿,反正枫哥儿傻傻的她娘肯会同意。
杨景筠眼中闪过一道异样的光彩,对啊,可以娶枫哥儿,这样枫哥儿也不用嫁给别的女人。她以前就是怕不能给枫哥儿一个孩子,怕委屈了他,但现在想想,枫哥儿傻傻的嫁给别人她也不放心。
杨景筠激动道,“爹,娘,我想娶夫郎了,你们两老看看给掏多少银钱。”
杨老婆子闭上想开口的话头,诧异的看了杨景筠一眼,老三怎么突然就想成亲了。杨老婆子狠狠吸了一口气,她需要缓缓,思考怎么让老三打消成亲的想法。
张老爹乐得嘴都合不拢,他这几年为了老三的婚事经常失眠。成亲好,成亲后老三就有夫郎管了,老三也不小了,这性子成亲后或许真能扳回来。
他之前也想过给老三找夫郎,可每次只要一给老伴提起,就被老伴严肃的打断了,每次都无疾而终,给老三找夫郎这事都要成他的心病了,
现在老三终于想通了,愿意成亲了,张老爹毫不犹豫的表态,“哎呀,那感情好,赶明儿爹就去找咱村里有名的田媒人给你安排,田媒人是十里八乡最会说道的了。正好趁着过年大家都在家,多走走,你多相看几家,总会遇到满意的,看看今年能不能把婚事定下来。”
杨景沛也是这样想的,三妹早都到了成亲的年龄。俗话说得好,女大当婚,男大当嫁,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三妹有了夫郎,身上的毛病也可以扭扭,也好过现在整天不着急家的,总在外面惹事。
如果夫郎知道三妹想成亲了,肯定开心,她和夫郎除了三妹这事一直都是和和美美的,真不希望再为了三妹这事闹了,家里也可以安静一段时间。退一步来说,就算三妹改不好,那时爹娘也会分家,总不能一家人养着他们两口子吧!
天无绝人之路,大家好像都从杨景筠娶夫郎这事上,看到了一束光,真是峰回路转,以后老三也会变好,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了。
然而杨老婆子不同意,她腾的一下站起身,“我不同意,你这不是害了人家么。”
大家满脸的面面相觑,都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杨老婆子沉着脸,没精打采的背着手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就是不提这事。
张老爹快步走到她身后,拉了拉她的手臂,轻声细语道,“当家的,你这是什么意思,为啥不同意,你看看我们村里与老三一般大的那个没成婚,你忍心我们老三以后孤苦无依吗?现在老三想娶夫郎了,你咋还拦着。”
张老爹来了气,也不看杨老婆子了,用力的坐在小板凳上,老三成亲多好啊,老三成亲后再也不用形单影只了,以后老了也有个伴。
空气惊人的安静,杨景筠不甘心的道,“娘,你凭什么不让我娶夫郎,你忍心看我一个人过一辈子吗?”
没有孩子就算了,她认命。但她想娶夫郎她娘还不同意,她这日子活得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快活一天算一天呢?
杨老婆子沉默良久后,才有些伤感的道,“娘怎么可能不想你成婚,娘做梦都想啊。但你又不能让夫郎怀孕,这不是害了人家吗。退一步说那时你忍心看你夫郎被人指指点点吗?”
要说杨老婆子是真的倔强固执,并且憨厚,一辈子都是本本分分的农家人。要不是老三是她女儿,她是不待见老三这样的混混,怕把麻烦惹到自家身上。
就拿她当里长来说,村民找她做事,从来不要人家一丁点东西,耿直得很。半坡村在她的管理下,从没出现过偷鸡摸狗的事,村里人都听她的。
对待两个女儿也是平平等等的。她没有那种想法,没想过养儿防老,因为她知道养儿防老并不靠谱,就他们这穷苦日子,女儿怕到时候连自己家都顾不上,还怎么照顾他们老两口,她们能不给两个孩子添麻烦就不错了。
甚至为了让两个女儿有机会走出去,还送她们去私塾。只不过老大没天赋,读了一年就不愿再读了。老三是个聪明的,杨老婆子原以为老三能带着整个家族兴旺起来,到时候走出去,她家的门庭都能换了,却没想到那件事后老三再也不愿去私塾了,她好好的女儿,她难受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她这人认定的事,不会改变。她也知道老大厚道,一直看中手足情,但大子婿早就对她们老两口偏袒老三不满了,她愧疚老三,多年下来向着老三也成了习惯。
她觉得对不起老三,所以从不强迫老三干活,就想着反正她和老伴还能动,能挣钱,这些钱够老三用了。以后让老三花钱不要大手大脚,再给老三存点银钱,养着老三一辈子也行的。
但是现在老三想娶夫郎,这是她无法忍受的,这不就害了人家好好的娃吗。
再说她明明知道老三的身体无法让夫郎受孕,还答应老三把人娶回来,她是和人家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才害人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村里的人又最是八卦,每天村头必定坐着几个人在聊是非。到时候老三夫郎一直不能生孩子,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他淹死,那些风言风语她都不敢想。
她也不能跟其他人说,是老三身体不行,就算老三脸皮厚,但被人说三道四的,到时候听多了,也能把她女儿给毁了?流言害人啊。
所以从老三出事后,她就盯得格外紧,就怕有什么风声传出去。幸好大夫医者仁心,一再表明自己不会把病人的情况说出去。她还不时提醒夫郎、孩子不许乱说,甚至大子婿进门都没说过,这么多年了,硬是没传出一点消息。
杨景筠深吸一口气,沉默良久后,才有些伤感的道,“娘,我想娶枫哥儿,这么多年了,你也知道我对他的想法,枫哥儿这样别人肯定也不会娶他,就算有,也不是真心实意的”
杨老婆子当然知道两个孩子的感情,但她也怕啊,以老三对那孩子的重视,到时村里说三道四,怕老三更要惹事。
杨老婆子是真不知道要拿杨景筠怎么办,好脾气道,“那你给娘说说,你和枫哥儿成婚后,被村里人拿枫哥儿没孩子的事说道,到时你怎么处理。”
杨景筠噎了一下,这还用问吗,打死她,让她狗嘴里乱吐,不把她打怕,她杨景筠的名字倒过来写。不过想到以后没孩子,虽然枫哥儿不懂,但会被村里人拿出来碎嘴,深吸一口气。娘不想她娶夫郎就不娶吧!
沉默良久后,才有些伤感的道,“那我将来怎么办,一个人孤苦无依吗?”
杨老婆子是真不知道要拿杨景筠怎么办,感情说怎么半天,又给绕回来了,好脾气的重复,“老三你是跟娘作对是吧,刚不是说过继你大姐家的小琪吗?”
杨景筠没好气道,“娘,要我说几遍,我不同意。”说完也不等杨老婆子说什么了,刚转过身体就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