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热闹了,进来二十多个商人,将张估吓得脸色发白。
见完礼,李承乾迫不急待问:
“张估,是不是他们让你关店的?”
“皇上,此事正是草民等人的主意。”
沈方舟竟一口承认,李世民也呆住。
李世民已猜到是李寿搞的鬼,他是绝对支持商人科举,好进一步淡化士族的影响。
“你们为何要如此做?”
沈方舟见过不少世面,他的神马堂专门卖马。不但自己有马场,还从吐蕃、甚至突厥那边贩马来卖。
和军方也有交易,是大家推选出来的头。
“我们只为证实一件事,我们已给所有京城的商人打过招呼,希望他们为了大家的利益,能配合两天。结果还是有数十家商铺,没有听我们的。”
沈方舟叹声说:“按道理说,只让他们关两天的店,能让大家了解我们商人的作用,为提升待遇出把力。这种事没有任何一家商人会拒绝。为何还有那么多商家,不愿配合我们?”
有几个聪明人恍然大悟,他们已猜到,李寿下的这盘是什么棋。
李世民对这些不了解,没猜到。
“他们为何不愿配合?”
“因为他们并不能作主,他们只是给人家做生意。”沈方舟的胆子不错:
“那些做生意的人,根本不需要商人能科举为官。因为那些人,已经有了官身。”
李寿这个计划,让大家见识到商人的力量,只是其中之一。
最主要的是,将那些官员、大家族做生意的事,完全抖出来。
有些人没发呆,王绍理老羞成怒:
“你胡说八道,官员岂会干那些下九流之事?”
沈方舟认识王绍理,没怕他:
“王大人,你王家的生意,我能数出十多种。要是其中有一种查无此事,我愿赌上此头。”
“啪”一声大响,李世民的帝王之气终于爆发:
“朕终于知道,你们为何要反对此事了。只允许你们当官做生意,就不许百姓两者兼得?你们明天来,将此事说与天下人听,朕看还有多少人反对此事。”
一群商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草民遵旨。”
……
可能怕官员白休息一天,李世民定的商议之日,刚好是旬休。
皇宫外的广场,是京城最大的广场之一。甚至百姓的一些群体之事,也来这里做。
一早,广场上搭起一座高台。不但高台上有桌椅,四周还有好几排桌椅。
每张桌上,都有一些茶水糕果。这些全由众商人负责,搞得比朝廷要大方得多。
李世民非常给面子,将长孙皇后也叫来,结果让所有人意外。
一些官员和国子监的学子到来后,两伙人像商量好似的,集体向李世民拜下。房玄龄代表大家说:
“臣等同意商人科举为官。”
四周的看客全呆住,其中不乏一些文人学子。一个胆大的年青人站出来:
“你们同意,不代表天下人都同意。我们十年寒窗,岂能和下九流的商人同考同官?”
“不错,我们绝不同意商人能科举为官。”
这事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周围有不少人反对。
面对这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李世民也没好办法,看向李寿,李寿站出来:
“你们代表谁?”
一个身高脸小的壮年男站出来:“我们代表天下读书人。”
待一帮反对派附合完,李寿又问:
“你们可知读书人之意?”
这个简单的问题,居然没人愿回答,李寿接道:
“所有能识字的人,都叫读书人。一些商人或其子女,同样能识字,他们就不是读书人了?你们读圣贤书,他们同样也读圣贤书。你们科考才能为官,他们也一样。你们在哪方面,觉得强出他们一筹?”
一大群书呆子被说得哑口无言,李世民激动了,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
“朕宣布,从此以后,不再分士农工商。除大罪被罚之人,谁都可以科举为官。但自身是官员者,不得亲自或参预经营。若因此延误公事,除去官身。”
今天来的商人不比读书人少,一大群商人最先跪下:
“多谢皇上。”
有些人以为戏就这样演完,准备离开。一群侍卫将几口箱子,抬到看台上。
别人的戏唱完,该轮到李寿了。他来到台前:
“现在的纸张太贵,质量也不是很好,我们研制出一些纸张,大家看看如何。”
这事李寿很保密,李世民也不知道。他的话说完,大家的兴趣被成功提到脑门。
李寿亲自将几张纸,拿给李世民夫妇。
李世民拿起一张纸,有些发呆。
“你们就研制出这种纸张?”
除李世民夫妇,在坐的贵宾,都得到侍卫发放的纸张。
开始李泰还很紧张,看到纸张后开心笑了。
“五弟,你这纸真不错,多弄些,都能当被子了。”
不说李泰,大家都很失望。他们得到的纸,颜色很黄也就罢了,纸张又薄又软。
李承乾展开对着天空,还能透光。
有些好事之人滴了一滴茶水在上面,立马被浸湿一团。李承乾也很开心:
“这纸连沾墨也不行,用来如厕倒是不错。”
“大哥眼光好毒,竟一眼就能看出这纸是用来如厕的。”
全懵呆,李寿拿着几张纸:
“这纸除如厕,还有其它清洁之用。比如饭后擦嘴、擦汗等等。大家可能会觉得用纸擦这些太过奢侈,从健康出发,用纸远比用手帕要好得多。它也不贵,一两银子,大约能买到一千六七百张。”
大家兴奋了,现在有些很富有的人家,如厕同样用纸,但太贵,就算用废纸也很心痛。
一个名叫江天宇的大商人说:
“一两银子,就够一个人用一年,不知比以前的纸人便宜多少倍,太合算了。以后买这种纸的人,怕比买普通纸的人更多。”
这些商人很有商业眼光,大家深以为然。
就算不识字的人,只要家境算不错的,都会买这种纸。
李寿让人打开第二口大箱,拿出第二种纸。
这种纸让大家眼前一亮,纸有些泛黄,上面有些斑点。纸张较薄,和现在用的普通纸差不多。
李承乾兄弟俩闭嘴了,长孙皇后拿着一张尺长的纸说:
“此纸和大家平常所用纸差不多,价格如何?”
“以一两银子来算,买这样大的纸,大概能买一千张。”
“啊!”一阵很大的惊呼声传出。李世民不敢相信:
“你确定一两银子能买那么多张?”
这些纸他们已试验了一年,经过不断改进。就这样,李寿仍不满意。
“这是卖价,成本会更低。”
再次得到证实,魏征激动说:
“现在这样的纸,一两银只能买两百多张。足足便宜四倍。此纸一出,以后学文的人会越来越多。对朝廷教化百姓,有太多好处。”
房玄龄点头附合:“此纸是天下学子的福音,能为大家减轻很大的负担。”
原本对李寿不满的文人,此时也满是感激看着李寿。刚才那点不满,已烟消云散。
李寿又让人打开第三口箱,这次得到的纸,让大家更激动。
纸张纯白,上面没有斑点。一些人用茶水滴在上面,浸湿的部分很小。
李寿不用大家再问:“这种纸,已和现在用的上等纸差不多。现在的上等纸,一两银能买不到一百张。这种纸,一两银能买三百多张。”
众人大喜,唐俭说:
“以后朝廷的文书,皆可用这种纸,可以存放更久。”
为了节约,现在朝廷用的纸,多数是刚才那种下等纸。
这种纸,多用来搞书画创作。
李世民点点头:“这种纸比以前用的上等更便宜,以后朝廷可用这种纸书写。”
李寿打开最后一箱,许多人接到里面的纸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种纸他们都没见过,纸张光滑皮实,触之如绸。
有人用水滴在上面,非但一点不浸,擦掉后,仅有一点点痕迹。
待它干后,完全看不出被打湿过。
李寿说:“这是我们研制最好的纸,好好存放,几千年都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的圣旨用上好丝绸,太浪费,可用这种纸。以后朝廷有重要的东西需要记录,也可使用这种纸。它的价格不便宜,一两银子,大概能买六七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