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能笑着追问:“施主还没回答贫道的问题,若青蝇生得如鲲鹏般大,可否一飞冲天而翱翔万里?若鲲鹏像青蝇般小,是否也只飞数武而不为世人所知?”
就算单纯只看表面,这个问题也十分难答,更何况东方云分明觉得悟能每个问题每句话都是话中有话,所以东方云没有回答,而是皱眉思索。
悟能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东方云,见东方云陷入苦思,微微一笑,对台下众道士说道:“白衣公卿,贵客登门,真乃幸事,今日讲法就讲到这里吧,道法无边,修行缘法在个人,你们各自回去参详领悟吧。”说着缓缓从高台上走了下来,然后径直朝东方云走来。
悟能不紧不慢的来到东方云面前,施了一礼,平淡的笑着说:“我与施主一见如故,不知施主可愿到贫道的精舍一叙?”
东方云还在琢磨悟能刚才话中的深意,反应略有些慢了,这时东方云身后的玄真子笑着说:“施主还真是有缘人,悟能大法师平素一向单独参悟道法,从不邀约外客进他精舍,施主初来乍到就有缘进入悟能法师精舍,真乃异数。”
东方云略犹豫了下,笑着答:“大师邀请,是在下的荣幸,更何况能得到这份荣幸的人不多,在下若推辞,就是不识抬举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玄真子一听,笑着做了礼送的手势,然后转身走了:“那贫道就不奉陪了,施主请……”
东方云回了礼,转身发现悟能已经迈步走了,这老道士脚步十分轻,就连东方云都没发觉。
此处虽是五通观,但并不像外人想的那样到处是yin仙邪神,相反,这里看起来与寻常的道观并无区别,跟着悟能一路走,东方云只觉得鸟语花香,绿影婆娑,各色树木花卉高低杂处,参差错落,曲巷通幽中透着欣欣向荣,清幽静谧如置身世外桃源。
若不是确定景僧们进了这里,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处仙境圣地,竟是藏污纳垢之地。
两人走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悟能一指前方,笑呵呵说道:“到了。”
东方云已经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独立的小院,青砖绿瓦,石阶柴门,四周花草茂盛,绿树成荫,十分的清雅肃静。
悟能做了请的手势,笑着说:“贫道喜欢独居清修,所以就在这修了单独的小院,施主请。”
东方云一边走一边赞叹了几句,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了小院门口,悟能却不推门,忽然转身问东方云:“施主从何处来?”
东方云一愣,这老道士真奇怪,到了自家门口,还没进门奉茶,却先行提问了,但东方云从一见到这老道士就觉得此人语出必有深意,便也不敢怠慢,想了想答道:“从人间繁华处、富贵温柔乡中来。”
“好个人间繁华处,富贵温柔乡。一语道尽了红尘。”悟能听了不免一笑:“那施主又是为何事而来?”
东方云想了想,不明白老道士到底意欲何为,只得继续绕弯子:“化解愁苦事、消磨烦恼心。”
不料这悟能反应极快,立即顺着东方云的回答又问:“既有了人间繁华可享,又有富贵温柔作伴,何来愁苦事?哪里来的烦恼心?”
东方云又答:“并非在下的愁苦事和烦恼心,在下此来乃是替他人排解。”
悟能又问:“他人既有愁苦烦恼,本人为何不来?”
“俗事缠身,不便前来。”东方云答。
悟能点了点头,这才又让了一下,然后推门进了院,东方云站在院门口没往里走,他已愣在原地,呆若木鸡的愣住了。
与院外芳草茵茵、生机盎然相比,这院内俨然换了一番天地,因为院内没有一株绿树花卉,而是满院的塑像,塑像中除人形,还有凶神恶煞的鬼魅妖魔、虎豹豺狼和一些东方云也不认得的奇怪的泥像,这些泥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若不是覆着一层泥胎,东方云几乎要认为这些都是真的虎豹猛兽了。
如果说院外是人间仙境,那么院内是魔窟妖洞。
每个泥像相距一步到两步,所以整个院子就像是个泥人泥像阵,要想从院门口到房间门口,就要从泥像阵中穿过,但这样的泥像阵,别说穿过了,就是看着也毛骨悚然。
悟能见东方云面露惊诧之色,面带微笑的说:“这些都是泥像,不要害怕,不信你摸,是硬的。”
还没往前走,东方云就感觉头皮发麻,而且是通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试着往前迈了一步,两边的泥像虽然不动,但那泥像透出来的寒气,还是让他不自觉打了个冷颤。
悟能面朝东方云的方向,一边退一边观察着东方云的表情动作,见东方云缓慢前行,如临大敌,既不催促也不再宽慰,而是一直面带微笑的静静等待,就像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在看新兵蛋子在舞枪弄棒,算不上鄙视,却带着几分轻蔑。
大唐穿越必读(93)科举的层层选拔。现今高考招生数量比例在各省是有差别的,有些省份高考分数线低些,有些省份是地狱级难度,这种情况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从历史纵向来看,高考录取不均衡是有历史沿革的。开元二十五年,大唐朝廷敕定各州录取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这大致上也是按照人口比例来的,虽然并不精确)。这里指的就是乡贡应试后,可以入京应试。唐代乡贡是每年一次,以会昌五年为例,规定各地贡明经一千三百九十人,进士六百六十三人,由于朝廷规定的各地所贡的士子人数是不均等的,同州、华州由于是长安门户,每年科举两州可贡进士三十人,明经五十人,但距离关中较远,传统意识中比较偏远的桂府、黔府、福建、岭南等地,这些地方一共只有十七人的名额,这也就见解催生了中国最早的高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