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召儿就挽起袖子要往厨房走:“我给您下碗面吧,说起来,姐姐还没有尝过我的手艺呢。”
“尝过。”秀娥跟着进了厨房,也拿起吹火筒在那吹火,却不料吹火筒上有黑灰,抹的秀娥一脸的灰。召儿急忙放下锅盖,抢过秀娥手上的吹火筒:“您先去梳洗,我这碗面啊,很快的。”
“我尝过的,是你那些做得不够好的点心,至于这正经的饭,我确实没有尝过。”秀娥没想到自己连火都不会吹,也就不再强求,只是把吹火筒放下,瞧着召儿笑着说。
召儿已经给秀娥打好了洗脸水:“那时候啊,我可是从没做过粗活的人。”
那时候啊,秀娥笑容温和,那些过往,在昨天之前,就显得那么沉重,但在现在,那些过往就这样轻,轻的秀娥可以顺口提起。
“那时候,我想的也太简单了。”秀娥接过手巾,在一边洗着脸。
“姐姐不是想得简单,是这个世道,对女子就是这样的,”召儿没有把后面的话给说完,对女子如此苛求。
“哎呀,召儿,你怎么能让大奶奶在这厨房里面。”陈大嫂的声音响起,打断了秀娥和召儿的话。
秀娥已经笑着道:“以后,就不要再唤我大奶奶。”
这好不容易才挣脱掉的枷锁,秀娥不愿意再给自己装上。陈大嫂笑了笑:“是,只是以后您,要去做什么呢?”
一个女人,和娘家决裂,离开婆家,以陈大嫂的想法,是怎么都想不出来,秀娥要去做什么的。
秀娥只瞧着陈大嫂:“以后啊,我就……”
就什么?陈大嫂还竖着耳朵在听,召儿已经把面条做好了,不过一碗清汤面,只放了一勺猪油,烫了两棵小白菜,再加了一个煎得黄澄澄的鸡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能勾起人的馋虫。
这香味进了秀娥的鼻子,秀娥嗅了嗅就笑了:“召儿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手艺。”
“做了别人家的儿媳,自然比不上原先在您身边的时候。”陈大嫂陪着笑在那说,但陈大嫂还是想要得到一个答案。但秀娥却只接过召儿递过来的筷子,挑起一筷子面,在那慢慢地吃起来。
秀娥曾吃过无数的山珍海味,但这一碗面,秀娥却吃得格外认真,或许,不是面好,而是心情好。
见秀娥在那专心致志地吃面,陈大嫂心中就算有再多的话,也不敢问出来,只能屏声静气地,等着秀娥把面吃完。
秀娥吃完了面,又喝了两口汤,这才对陈大嫂笑着道:“这天地之大,自然有我容身之所。”
陈大嫂啊了一声,猛地想起自己听众人议论时候,听说杨家要把这十二年来,多出来的家业一成给秀娥。
这些年秀娥赚的银子,陈大嫂也曾有耳闻的,就算只有一成,只怕也是几千两,几千两银子,怎么都够秀娥过一辈子了,而且是舒舒服服的一辈子。
“也是,您说的对。”陈大嫂面对秀娥,不自觉地又矮上了三分。昨儿的事儿,自然已经传遍了整个县城,杨老爷说的话,人人都晓得。即便秀娥主动不要杨家的庇护,但在众人瞧来,杨家对秀娥还有几分情,还会护着秀娥。
见陈大嫂面上笑容和原先一样谦卑,秀娥只淡淡笑了笑:“召儿过上几日,就要去省城了,你们二老是跟着他们夫妻去省城呢,还是在老家。”
“阿庆原本是想让我们去省城的,他爹和我商量了,故土难离,再说这家里这会儿,又有婆子帮着做粗使,还有小丫鬟可以使唤。也省了我许多事情,倒不如在这家里享享清福。”陈大嫂晓得秀娥这话是为了召儿问的,也老老实实回答。
“婆婆,不如,我们去堂屋里面坐坐?”召儿觉得,不管怎么说,秀娥出现在厨房里面,就是一件很吓人的事儿。还是要把秀娥请到堂屋里去。
“对,对,是我糊涂了,您先往堂屋里面请。”陈大嫂在那殷勤说着,秀娥笑了笑,也从善如流,走进堂屋。
陈庆和朱止青正坐在堂屋里面说话,瞧见秀娥走进来,二人急忙站起,秀娥的眉不由一挑:“怎么,都不去铺子里吗?”
“我已经辞工了。”朱止青笑着说,陈庆刚想唤东家,就想起现在形势已经有了变化,陈庆自然不敢像召儿一样唤秀娥姐姐,只能含糊着说:“我已经去过铺子了,铺子里面和平常一样,我只是想着,过几日要去省城了,还要细细地问问阿青,省城那边,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事儿。”
陈庆说的话,分明是托辞,秀娥也不去揭穿他,只点了点头。
大门处就传来敲门声,接着婆子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找苏姑娘?”
看来,自己还是会很忙碌,秀娥看一眼陈庆,陈庆急忙就道:“不嫌弃的话,就请在这里待客吧。”
这一日秀娥十分忙碌,秀月和楚姑娘晓得了消息,也遣人来询问,还再三嘱咐,若有什么事儿,秀娥千万不能藏在心里。
秀儿也来了,虽说她说的是,来探探前主人,但众人都晓得,她是代表楚双霜来的,也是给那些人一个警告,秀娥虽说离开了杨家,但还有楚双霜这个朋友呢。
再加上还有借着探望之名想打听事情的,足足忙了一天。等吃过晚饭,才送走了最后一批人。
秀娥也就回到昨晚住的厢房歇息,刚坐在梳妆台前卸下首饰,召儿就抱着枕头走进来:“今晚,我陪姐姐睡。”
“召儿,明儿我还是搬到客栈去。”秀娥的话让正在整理床铺的召儿惊讶地瞧着她:“为什么?”
“杨家那边,要整理产业,自然还有几天,这几天,还有不少人会来问,我还是搬去客栈更方便。”
“姐姐,住在我这里,又有什么不方便的?”召儿满脸的舍不得,但看着秀娥面上神色,召儿只能叹气:“我晓得,我说什么您都不会继续在这住了。只是姐姐,你要不呢,就买个小小宅子,再雇上几个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