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变成大办,那这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忙碌的脚不沾地。棠儿原本只是做几桌酒席,这会儿要做上十来桌酒席,章嫂子又临时请了两个人回来帮忙棠儿做酒席。
家里的灶上,十二个时辰都在烧着火,炸丸子、熘肉段,炖肘子,香味一刻不停。小灶上就在做点心,绿豆糕,桂花糕,一袋袋的糯米被碾成粉,秀月从没见过厨房这样忙碌,站在自己屋子的窗户面前,望着外面。
“三姑娘,这味儿啊,可香了。”小雀说着,就忍不住咽了口口水,那些在厨房帮忙的,偷空都在那偷吃肉,瘦的肥的,还有那么好的笋子,真是,瞧着她们吃,自己也想吃。
“你馋了?”秀月没有回头,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小雀的脸顿时红了:“三姑娘,我没有馋,我就是,就是,想瞧一瞧。”
秀月淡淡一笑,小雀毕竟是小孩子,瞧见这些好吃的,肚子里的馋虫就勾起来。这些日子,秀娥在那忙碌,秀月也想去帮忙,但不晓得自己该做什么,似乎做的那些,全都是帮倒忙。
“三姑娘,三姑娘!”小雀又唤了一声秀月,怎么感觉三姑娘这些日子,越来越爱叹气了?
“你叫我做什么?”秀月回头瞧着小雀,小雀哂笑:“该用午饭了!”
秀月哦了一声,这才往外走,秀娥和召儿已经回来了,二人还在说着什么,召儿频频点头。
秀月刚唤了声姐姐,秀娥就接过召儿递来的饭,匆匆吃了几口,丢下碗接过茶漱口,对秀月道:“你慢慢地吃,我前面还有事儿。”
“姐姐!”秀月在秀娥要迈出去的时候,喊了她一声。
“你若这些日子有什么事儿,就让人来寻召儿。”秀娥一心只有铺子里的事儿,没有想到秀月。
“姐姐,我说的是,这些事儿,我也可以帮着姐姐。”秀月说完,脸不由微微一红,自己也能帮着姐姐,从而,从而……
秀娥已经瞧着秀月,眉微微一挑,似乎有些不大相信秀月说的话。秀月不由有些着急:“姐姐,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再说了,您和娘说的是,要我跟了来,长长见识,若我天天只在这后面,吃了睡睡了吃,偶尔才出去应酬一下,哪里能长见识。”
秀月都快委屈地哭出来了,秀娥伸手拍一下她的肩:“是我的不是,只是你,”
秀娥一时也想不出来,该让秀月去做什么?还有什么事儿,能让秀月去做。
“姐姐,我总要能帮着你些。”秀月伸手拉着秀娥的袖子,秀娥不由用手拍一下脑门:“你真难住了我。”
“大奶奶,三姑娘想要帮着您些,不如,就让三姑娘帮着您,把那些人都是谁家的,然后,擅长什么,都理出来。”召儿想起秀娥桌上堆的那些事儿,笑着在一边提议。
“好啊!”秀月听说自己可以帮着秀娥,一张脸顿时笑开,秀娥见秀娥笑开,也就把她的手放下:“那你要好好地在这用午饭,我先往前面去了。”
“好!”秀月喜出望外,小雀等秀月坐下,急忙给秀月打了碗汤,又对秀月道:“三姑娘,这在后面,天天如此,难道不好吗?”
“自然是不好的!”秀月的话让小雀有些不解,天天闲着还不好,难道要天天忙碌,忙碌一生,才是好事?
秀月却不去管小雀想什么,急匆匆地吃完午饭,就往前面去。这不是秀月头一次来铺子里,但这一回,秀月的心情却和前面几次一点都不一样。带着兴奋,一些雀跃,还有一点点忐忑。
能接触秀娥的铺子,是不是说明,自己在秀娥眼中,不再是孩子了?
想着,秀月就掀起账房的帘子,里面却不止有秀娥和召儿,陈庆和另外一个伙计也在里面。看见陌生男子,秀月的反应就是往后退一步,而陈庆和伙计已经抬头,瞧见秀月,陈庆也愣了下,接着陈庆就对秀娥道:“东家,想来三姑娘是要寻东家有事儿。”
“妹妹是来帮我忙的。”秀娥的话让陈庆越发吃惊,但陈庆面上神色没变,只是对秀月道:“既然如此,三姑娘请。”
不要害怕,不要担心,既然要长见识,那见到陌生男子也要大方些。秀月在心中这样说着,就走进账房里面。
秀娥已经把桌上的一些名单交给秀月:“这就是那些人的名字。你在一边整理,周……”
秀娥望了眼那伙计,伙计已经笑着道:“小可叫周安,三姑娘,您有什么要问的,直接和我说就是了。”
秀月急忙拿过秀娥手中的名单,也就坐下对周安道:“这些,要怎样整理?”
周安也是个有礼的人,在一边一五一十地说起来,秀月仔细听着,也就拿起纸笔,在那把名字抄录上去,抄的时候,还往那些名字后面,写上这人是从哪家来的,擅长什么,年纪多大。
刚开始秀月还有些拘谨,等写完时候,秀月已经不觉得太过拘束了。她放下笔,召儿已经端过一盏茶:“三姑娘,喝口茶歇一歇。”
秀月接过茶喝了一口,才觉得腰有些酸,不由对召儿道:“原来写这些,比低头做针线还要累。”
“三姑娘这是写的日子短,等以后日子长了,就习惯了。”召儿的话引起秀娥笑了一声:“怎么,召儿,你还要妹妹在这长久帮我?”
“姐姐,我愿意的!”秀月急忙解释,秀娥已经抬头瞧着妹妹,笑着道:“我也愿意你留在我身边,但是爹娘不会让你留在我身边。”
就算刘家那边的婚退了,以后秀月还要回家乡,还要再和别人议亲,还要成亲。成亲后的日子,定然没有现在日子过的好。
若能不成亲,该多好啊。楚姑娘那声叹息又在耳边响起,秀月急忙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这些事儿,一个女子,哪能不成亲呢?男婚女嫁,本就是这世间的规矩。自古如此,从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