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出师不利,召儿悄悄地端着点心往外走。秀娥和秦婶子见召儿走出去,秀娥才对秦婶子道:“其实召儿学做这些,也是为了要跟着我去省城。”
秦婶子听到秀娥要去省城,就晓得召儿必定会跟着秀娥去。此时听到秀娥直接说出,秦婶子不由叹气:“儿大不由娘,况且跟着大奶奶,总比跟着我要好。”
“您也不用担心,召儿在省城,定会很好。”秀娥安慰了秦婶子一句,秦婶子眼中的泪又要流出来,只是强忍住了,这女儿长大,总会离开自己,秦婶子没想到的是,会离开的这么快。
而且不是以嫁人的方式,是以跟随主人离开的方式。
“召儿在我身边,您放心。”见秦婶子的泪落不止,秀娥只能再次劝说。秦婶子用手擦掉眼中的泪,对秀娥道:“是,我晓得。大奶奶,我就是,就是会心疼。”
做娘的,总是会心疼儿女,秀娥不由想起自己的娘,她也会心疼自己吧?但为了规矩,自己的娘,就真的能,真的能不见自己。
苏大爷的亲事,热热闹闹地办起来,冬月十八是个好日子,在苏大爷婚礼的前一天,春姨已经命人送去了一份厚礼,苏家还是遣人送来了帖子。
秀娥这是必定不会去的,春姨也就来请示杨太太:“太太,这个帖子,男客女客都有,老爷不在家,这男客帖子,自然是不能去了,那这女客帖子……”
“我必定是要去的。”杨太太从春姨手中接过帖子,瞧了瞧就对春姨叹气:“你说说,大奶奶那么温柔的一个人,性子怎么会这样倔呢?”
“大奶奶心中是个有主意的,我瞧着亲家太太,必定也是个有主意的,这两个都有主意的人在一起,必定是会吵架。”春姨的话让杨太太瞧了瞧她:“这么说,你的意思,我就是没主意的人了?”
“太太,您也是有主意的人,只是您心疼大奶奶。”春姨急忙说了这样一句,杨太太已经笑了:“这嘴越发会说了,既然大奶奶明儿不去,那明儿,我就带你去。”
“是!”春姨急忙谢过杨太太,杨太太瞧着春姨,神色还是微微变了变:“你向来守规矩,大奶奶都抬举你,我也不能对你太过苛刻。”
“太太说笑话呢,您对我,向来很疼爱。”春姨的话让杨太太想起了什么,接着杨太太就示意春姨退下。
春姨先回去,和秀娥说了明日,杨太太要带着自己去苏家的事儿。秀娥点头:“这样也好,等我去了省城,你总是要出去应酬的。”
“姐姐,我就是……”春姨话没说完,秀娥就笑着说:“不过明儿我也要去。”
春姨的眼顿时瞪大:“我原本以为,大奶奶您不会去的。”
“我自己弟弟的婚事,我当然要去。”秀娥还是这么一句,春姨就急忙对秀娥道:“那明儿,我就不去了。”
“胡说,你自然要去。”秀娥的话让春姨有些不明白,只能瞪大眼睛望着秀娥,秀娥却只笑了笑:“你去忙吧,明儿我们三个人都出去,这从人,自然也要多些。”
春姨急忙去准备了,召儿等春姨走后,才对秀娥道:“大奶奶,明儿为何您突然要去。”
“我若不去,只怕我娘啊,真的就不理我了。”秀娥的语气中,带有一些哀伤,再说了,还要去省城,这去省城的事儿,也要和自己的娘说一声,还有许多事情,并不是一走了之,召儿说得对,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
是自己的根啊,秀娥又轻叹一声,召儿听到秀娥的叹息,还想再问问,但忍住了,只是如平常一样服侍。
苏大爷这亲,是在秀娥出嫁之后定的,那时候苏家蒸蒸日上,又有杜家帮忙,因此定的是隔县的柳家,柳老爷虽没有中进士,运气却好,先是选了知县,又做过一任通判,最后在同知任上致仕。
今日的新娘是柳老爷最小的女儿,自然也是百般宠爱,精挑细选,才挑中了苏家。真要说门第,苏家还算是高攀。因此苏举人和举人娘子对这门亲事十分重视,下的聘礼都要比平常丰厚不说,还专门修整了三间屋子,好做新房。
举人娘子日盼夜盼,总算盼到新娘子进门,自然十分欢喜,早早就穿着一新,在那招呼客人。
举人娘子也不忘把秀月带上,好教她怎么招呼客人。过了一时,苏二姐携夫婿回来,一家子十分欢喜。
不一会儿有人通报杜大奶奶来了,举人娘子急忙迎出去,见来的不光是杜大奶奶,还带了刘小姐。举人娘子不由有些迟疑,倒是楚双霜笑着道:“正巧昨儿表妹归宁,就说来我家瞧瞧。听说今儿你们家有喜事,就一起来道贺。”
“这还真是欢喜,只是……”举人娘子不由瞧秀月一眼,毕竟秀月还没过门。好在刘小姐已经笑着拉起秀月的手:“我已经晓得了,说起来,我们以后,就是亲眷了。”
“好,好,有这样的大姑子,我女儿嫁过去,我也就安心了。”见刘小姐和秀月十分说得着,举人娘子也十分欢喜,急忙让楚双霜和刘小姐都往堂屋里面坐。
这会儿堂屋里面已经挤满了女客,见楚双霜带着刘小姐来了,自然就有人起身让开。刘小姐等坐下后才轻声询问楚双霜:“怎么,杨大奶奶不会回来?”
“不知道!”楚双霜环顾一下四周,见大多是苏家的亲眷,许多人也不认识,杜大奶奶也就不再说话,只在那品茶。
“这就是苏家了,瞧瞧今儿这么热闹,我记得我们娶先头大奶奶过门的时候,这门楣啊,还没有这么高。”一辆马车停在苏家门前,邱太太探出头来,瞧了瞧就说了几句酸不溜丢的话。
她的儿媳急忙伸手扶她下车:“婆婆,您小心脚下,这苏家,不过是读书人家,要说钱财,哪里能比得上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