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真好。”举人娘子轻轻地拍了拍秀娥的手,秀娥就扶举人娘子坐下,又吩咐召儿:“快些去拿阳羡茶来,还有我娘喜欢的绿豆糕。还有……”
“你别急,让召儿去做。”举人娘子含笑看着秀娥,秀娥勾唇微笑:“我怎么会不着急呢,这是我的娘啊。”
“你这孩子,从小就贴心。”举人娘子接过召儿端来的茶,含笑夸赞。
秀娥的眼还是眨也不眨地瞧着自己的娘,举人娘子放下茶对秀娥笑着道:“我这些日子在忙你弟弟的婚事,所以才没来瞧你。”
“阿弟的喜日子定下了?”秀娥反问,举人娘子点了点头:“定下了,你也晓得他岳父家,把女儿当宝贝似的,生怕委屈了他们女儿。”
“娇养女儿,本也平常。”秀娥只觉得心中暖融融的,娘肯来瞧自己,就最好不过了。
“你两个妹妹,也定亲了。”举人娘子似乎是在絮絮地说着家常,秀娥又笑了:“她们定亲了,弟妹又要过门了,娘也不用这样操劳了。”
“是啊,我不用这样操劳了,但我还是惦记着你。”举人娘子把话挑明,秀娥笑了笑:“娘不用担心我,婆婆对我很好,这家里的上下人等,对我也很敬重。”
“我晓得你过得很好,但你今年刚过了二十岁。”刚过了二十岁,守寡却已经六年,说起来是杨大奶奶,其实还是个处子。
举人娘子瞧着自己的女儿,又有些后悔当年没有阻止女儿出嫁了,现在,想要劝说女儿再嫁的心,就更急切了。
“娘,您都说了,我已经二十岁了,我要做什么,我自己很明白。”秀娥会错了意,只含笑这么说了一句。
“别说你二十了,就算有一天白发苍苍,做了祖母,娘只要还在,你在娘面前,就还是孩子。”举人娘子这话说的秀娥心头一暖,她不由靠在举人娘子膝上:“我就晓得娘最疼我。”
举人娘子伸手抚摸女儿的发,秀娥抬头,和举人娘子相视而笑。
“我晓得你这会儿过得好,只是……”举人娘子想了想,还是要把这话说出口,秀娥勾唇微笑:“娘,晓得我过得好,这就够了,至于旁的,我并不在意。”
什么春花秋月,需有人在身边作伴,夜半孤寂,想起往事,难免感伤落泪。这些,秀娥全不在乎。毕竟,秀娥想要的,从来也不是这些。
举人娘子的话被秀娥堵回来,一时不晓得该说什么,而秦婶子已经走进来,笑着对举人娘子道:“亲家太太,我们太太请您过去一叙。”
“我也该去铺子里了。”秀娥忙站起身笑着道,举人娘子瞧着女儿欲言又止,但还是跟着秦婶子离开。
等秦婶子带着举人娘子走了,召儿才若有所思地对秀娥道:“我怎么觉得,亲家太太这会儿来,似乎有些不对。”
“有什么不对?”秀娥瞧了瞧外面的日头,已经很晚了,还是赶紧去铺子里最要紧,示意召儿上来给自己换衣衫。
召儿拿过一件月白色袄子给秀娥换着,眉头还是皱得很紧:“我就是觉得,觉得……”
“罢了,别你觉得了,我们赶紧走吧。”秀娥瞧了瞧外面的日头,若再不走,就更晚了。召儿急忙闭嘴不说话,急急服侍秀娥往外走。
“太太,大奶奶去铺子里了。”秦婶子把杨太太面前的茶给换了,这才小心翼翼地说着。杨太太嗯了一声,这才对坐在自己对面的举人娘子道:“令爱的脾气,你也晓得,是个有主意的人。”
若不是秀娥有主意,这会儿事情也不会到了这个地步。举人娘子嗯了一声就道:“我自己生的孩子,怎么会不晓得她有主意呢?就算按虚岁,也不过二十一岁,一朵花还没开足。”
还正是青春好时光,该欢笑,该带着几个白白胖胖的孩子,来到自己面前,一口一个叫着外祖母,那时候举人娘子就会觉得,亲这个也没够,喜欢那个也行。
“亲家太太,我并没有旁的意思,令爱这些年对我们杨家,有恩。”杨太太这句话让举人娘子的神色变得有些好看了,接着杨太太话锋一转:“再说,这门亲事,也是上好的。”
陈若溪在这城内,也是有名声的人家,陈家族内那些纷纷扰扰,对秀娥来说,并不算什么。当然最要紧的是,陈家杨家一直在合伙做生意,秀娥嫁过去,对两家都好。
这门亲事,杨太太自然愿意,而举人娘子就更不消说了,也是非常愿意。
只是,举人娘子叹了口气:“原本我今儿想去探探她的口气,哪晓得连两句话都没说完,更没有提到成亲不成亲的事儿,她就说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你说,你说,这还怎么提。”
举人娘子和杨太太在那绞尽脑汁,秀娥已经带着召儿来到铺子里,朱止青已经迎上来:“东家,陈大爷那边,遣人送了些东西,说是陈大奶奶当日留下的,想着亲友们分一分,也好做个念想。”
这是常见的事儿,秀娥听到陈大奶奶这几个字,难免心里又添上几分哀伤,但还是对朱止青道:“东西放在哪里?”
“在账房呢。”朱止青说完就迟疑了下,才对秀娥道:“东家,您要觉得不好受,哭也好,骂也好,就该,就该骂出来。”
“你怎么知道我不好受?”秀娥反问,朱止青抬头,正好看到秀娥的眼睛,这双眼依旧明亮,让朱止青觉得有些惭愧,但他还是继续说着:“我就是,就是……”
“朱掌柜。”这是秀娥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叫朱止青为掌柜,朱止青不由拱手:“东家有什么吩咐?”
“你要记得,我请你来,是想要你帮忙做生意的。”秀娥一字一句地说着,朱止青的脸不由红了,秀娥这是在提醒朱止青,不要逾矩。于是朱止青恭敬行礼:“是!”
秀娥这才往后面走去,召儿急忙跟上,对秀娥道:“大奶奶,您也真是,朱小哥也是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