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徽冲进偏殿时,只见刘女官满面焦虑地坐在榻上,怀里抱着双目紧闭,脸色苍白,犹有泪痕闪烁的妙徵。
见此情状,灵徽只觉心跳都顿了一瞬。
她不敢大声疾呼,只能强忍住满心痛苦,上前哽咽着问道:“溪言姑姑,姐姐她怎么样了?”
刘女官咬牙切齿地摇摇头,正欲开口时,盛荃的声音在灵徽身后响起:“此地不宜久留,你们乘本座步辇速回宸羽宫,先为贵妃治病才是要紧。”
闻言,灵徽连连点头,可是妙徵已然昏迷,即便身体再轻,她二人也根本抱不动。
见状,盛荃不再犹豫,他上前一步,低声道:“我来。”
皇后站在正殿门口,一眼不错地盯着盛荃怀中那个面色惨白的女子,见她软软倚靠着盛荃,没有半点生机的模样,便心头一阵快意。
若是她就这样死了,倒是不错。
皇后想着,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来。
这世上她最厌恶的人,一定是陈妙徵。
可惜了,陈家的小贱人和盛荃来得太快,否则,定要让陈灵徽本就恶劣的名声,再多一重“克死长姐”的罪名。
陛下便是生气又如何,他若是真舍得为陈妙徵出头,当年又怎会打了她的孩子?
终究皇后自己母家强盛,连陛下也须得顾忌三分。
皇后最后望了一眼盛荃的步辇,冷哼一声,转身回了正殿。
她身后,付容嘉面无表情地凝视着灵徽的身影,直至消失在宫门口,她才默默收回了目光。
一行人匆匆赶回宸羽宫时,季钟与贺萧都早已等候在此。
皇帝身边的小安子也早已闻讯赶来,说陛下派他先来瞧瞧贵妃情况,处理完政事后便过来。
灵徽顾不上这许多应酬,先将姐姐送回内室,而后急急请了季贺二人入内。
他二人把过脉,意见倒是极为一致:……情绪惊惧,忧思郁结,以致受激过度晕厥。
受激过度?
姐姐去凤和宫请安,为何会受激?
可此时不是追根究底的时候,妙徵眼看着又发起热来,唬得竹喧接过他们开好的方子忙去熬药,灵徽与刘女官则忙前忙后亲自照料妙徵。
盛荃默默候在殿外负手而立,他凝视着正殿之内的百鸟朝凤苏绣屏风,目光若有实质般,似是要穿透这屏风,直直投向妙徵脸上。
不一时,为宣明帝的驾辇开路的鞭声隐隐传来,盛荃不动如松,直到宣明帝焦急的声音传来,他才勉强抑制住了浑身的暴戾与怒气,转身垂眸行礼。
“如何,贵妃醒了没有?”宣明帝急急下了驾辇,示意盛荃起身。
见盛荃神色难辨地摇摇头,他顿时又急又气,连忙朝殿内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盛荃负在身后的手紧紧攥住了拳头。
若是此时能进去的人是自己,该多好。
而不是像个无用之人一般,只能站在此处,什么也做不了!
“哧——”
侍立于盛大人身后的小太监,极为惊骇地发现盛大人拇指上的玉扳指,竟被他捏了个粉碎。
“蓁蓁!”
宣明帝疾步走入内室,他走向妙徵床边,见她微微翕张了眼眸,这才放下心道:“蓁蓁,你感觉如何?”
妙徵目光有些呆滞,并未回应他的话语。
见状,灵徽在一旁低声道:“陛下,姐姐需要静养。”
她实在不想再有人打扰姐姐了。
闻言,宣明帝眉头紧皱,他拍了拍妙徵的胳膊,起身出了内室。
“到底怎么回事?”宣明帝环视前厅一圈,点了刘女官出来作答。“你是素来陪在懿贵妃身边的,你说。”
刘女官面有难色,似是为难于如何开口。
见众目睽睽,都将目光聚焦于她。
刘女官咬咬牙,这才道:“奴婢一早陪贵妃娘娘到凤和宫问安,皇后娘娘却总是与贵妃为难。先头一切都还好,贵妃总是不接话也就罢了。可是……”
她将忧愁的目光投向灵徽。
二人对视时,灵徽敛容,听她下文:“可是后来,皇后娘娘忽然说起二小姐,说……说现如今京城中都流传着二小姐是天煞孤星命格的传言。”
“后来呢。”宣明帝的声音不见悲喜,他追问道。
“后来,贵妃十分震惊和愤怒,追问是何人在背后编排二小姐。”
刘女官的神色愈发迟疑,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道:“皇后娘娘说,并非别人编排,而是陈夫人自己说出口的。说当年贵妃和二小姐的母亲,便是在生了二小姐之后去世,陈夫人特意请了人去算二小姐命格……”
灵徽闭了闭眼,后头的话都像是隔着一层纱般,朦朦胧胧地,听不真切。
“皇后娘娘劝贵妃,早些将二小姐送出宫去,还说前几日娘娘生病,极可能就是二小姐在旁的缘故……”
灵徽只觉这些话荒谬得可笑,心念电转间,她早已想明白此事背后的阴谋。
勉力支撑着姐姐活下去的动力,便是为灵徽择一门好亲事,保证她终生有托。
可如今姐姐却听闻陈氏在背后如此言之凿凿地诋毁她,天煞孤星的流言一出,只怕京中乃至盛朝无人再敢娶她为妻。
皇后一击即中,只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足以摧毁姐姐的精神支柱。
万念俱灰之下,妙徵只怕是又痛又怒,可她的精神又如何经受得起如此致命一击!
她静静垂眸聆听着刘女官的话语,如一尊塑像般凝立,连睫毛都不曾颤动分毫。
“荒唐!”宣明帝越听越怒,他大喝一声,正欲开口时,灵徽终于从沉默中出声:“陛下,姐姐需静养。”
宣明帝的话语便这样噎在喉间,他眯眼看了看这个站在光暗处的人,发觉赫然便是那个深处流言旋涡正中心的人。
可见她一脸静水无波,似乎方才刘女官口中所说的那个人与她毫无关系。
他不由有些吃惊,讶异于她还能维持得住镇定。
“盛荃,传朕旨意,皇后搬弄是非,以致宫闱不和,大失其德,着禁足凤和宫一月,罚俸半年,后宫诸事都交由……”话至此处,宣明帝不禁犹豫。
他顿了顿,才道:“就暂由你先领着吧。”说这,目光朝一直恭候在旁的盛荃投去。
“臣遵旨。”盛荃面容冷肃,毫不犹豫地开口道。
“唉。”宣明帝长叹一声,他疲惫道:“吩咐贺萧、季钟二人务必好生为贵妃医治。
见盛荃默默应下,他这才道:“明甫,辛苦你了。朕知你诸事繁杂,奈何朕这后宫里,连个精明能干的人都挑不出来,若是贤妃还在,朕又何需如此操心。”
说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刘女官默默扶住灵徽,二人便一起往殿外走去。
身后,盛荃的眼神扫过灵徽,眼眸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此人看起来外表纤弱无比,不堪一击,没想到她的内心竟如此坚强。
听闻那些比刀子还尖锐的话语,她不哭也不闹。
这样的流言蜚语,施加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都无异于灭顶之灾,她能不以己悲,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灵徽回到侧殿后,静坐许久。
实则她的心情,并没有盛荃以为的那般平静。
她也会害怕,也会惊惧。从前最讨厌别人目光汇聚的人,此时竟然成了众人恶意议论的焦点。
灵徽便如一足踏空坠于深不见底的悬崖,拼命往下掉落。
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会在何时摔个粉身碎骨。
今日津口港开港,谢瑄立于港口中的宝船之上,猎猎风声自耳边呼啸而过,将他的猩红大氅吹得翻飞起伏。
也将一旁的恭维溢美之声吹入耳中:“殿下一力支持通商之事,破除积弊,津口港方能如期开埠,津口今后数年的繁荣昌盛,都仰赖于殿下的高瞻远瞩啊!”
“确实,确实。我盛朝有太子殿下护佑,何愁不能国力日盛!”
“殿下少年英姿,又是这般英明果决,实乃我大盛之幸啊!”
……
谢瑄没有回应任何人的话语。
他极目远眺,目光落于湛蓝色的海面,日光映照在他的瞳孔里,衬出琥珀色的光芒来。
不知为何,他的心绪有些浮躁。
前日写给灵徽的信,她并未有回信。
谢瑄的思绪随风而飘远之时,他身旁侍卫接信连忙上前:“殿下,宫中有急报传来。”
说着,递上了一封信。
谢瑄凝神,接过来打开细看。短短的几句话,令他浓密昂扬的眉毛紧紧紧蹙起,瞳孔如墨,眼眸间全然一片狠戾肃杀之意。
“立刻回京。”他将手中信纸捏为齑粉,低低说了如此一句,便立刻转身离去,将其余人等抛之身后。
徒留一群人面面相觑,不知宫中发生了何等大事,竟能让历来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太子殿下,面露担忧和怒意。
一时间众人心中有种种揣测,却都不敢宣之于口。
自津口回盛京,路上便需要一日。
谢瑄一路快马加鞭,仅用了半日便赶回盛京。
抵达盛京之时,刚过丑时三刻,更深露重,月色被乌云笼罩,只有些微月光透过浓黑云朵浅浅洒下。
马匹的嘶鸣和喘气声,混杂着极为猛烈的敲击城门的声响,惊起了一片灯火。
“何人敲击城门?!”城楼上有护城禁军的声音传来。
“太子殿下在此,速速开城门迎接殿下,不得有误!”谢瑄的亲随高声回应,亮出一枚赤金色蟠龙令牌。
那令牌即便在如此黑沉的夜色中,也不失分毫光彩,守城官借着灯色向下望去,不由冷汗涔涔,他已认出谢瑄的面庞。
旋即城楼之上一阵忙乱。
谢瑄冷冷凝视着夜色中高大耸立的城门,目光如炬。
城门“吱呀——”一声,轰然而开,谢瑄毫不犹豫地扬起马鞭重重挥下。
金骓马高声嘶鸣,奋蹄向前跃去。
守城的侍卫还来不及看清太子的面庞,只隐约瞧见了一道白衣金骑身影扬长而去,马蹄声又重又快,一下一下地落在众人耳中。
出大事了。
这是在场众人心中闪过的唯一念头。
“轰隆隆——”
忽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道惊雷在盛京头顶炸开,裹挟着巨响撞入每个人的耳中,惊醒了多少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