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林将朱允炆的玉佩呈现给大河卫的将领看时,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说不出话。
没想到,朱元璋的那个密令,竟然会有被自己遇到的一天!
虽然朱元璋在下密令的时候,没有说出那块玉佩是属于谁的,但是,朝中哪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有人打听到,那玉佩就是属于皇太孙朱允炆的,并且在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大明军营。
大河卫的将领很容易就猜到,拿这玉佩来找他们的小林,肯定跟朱允炆有莫大的关系。他口中的公子,十有八九就是皇太孙殿下——朱允炆。
小林只知道朱允炆给他玉佩,就是要让他去调兵,可他不知道朱允炆需要调多少兵。
因此,小林就自作主张,说要调五个百户所的兵力。
在他看来,五百多人足够拉风了。
虽然小林说只想要调五百兵力,但是大河卫的将领丝毫不敢怠慢。
要不是朱元璋有一个规定,都指挥使不能轻易离营,大河卫都指挥使李宣,都想亲自带兵前往仪真县。
大河卫右指挥同知郭安邦,也知道小林口中的公子,就是朱允炆。
其他几个千户、百户倒是不知,但是看到大河卫的右指挥同知,竟然亲自带队前往仪真县,多少也猜到,这次调兵所为之人,必定位高权重。
现在他们听到这次调兵所为之人,竟然被人围困在县衙里面,深陷险境,哪能不震惊?
特别是知道内情的郭安邦,差点惊掉了下巴。
那可是储君啊,竟然被一群不知道哪来的毛贼逼入了绝境!
不过郭安邦转念一想,这或许是个机会!
当叶熙说出朱允炆身陷险境后,虽然几个将领都极度震惊,但是军人的素质在这一刻显现,几人没有过多迟疑,迅速整装出发,前去营救朱允炆!
这些将领焦急之余,还透露出一种莫名的兴奋。
这一切,被叶熙看在眼里。
在路上,叶熙将今晚仪真县发生的事,大概地跟小林和几个将领将了一遍。
小林和众将领再度震惊,在国泰民安的大明朝,竟然还有山贼作乱,趁城防空虚之际,攻打明朝管治下的城池。
虽然仪真县只是一座小小的县城,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是属于大明朝的城池。
郭安邦和几个将领都疑惑,这些贼人也太大胆了。
可是,叶熙接下来的话,让这些将领更为震惊,还有一丝惊慌。
叶熙是看着小林说的:“根据我的推测,这些山贼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他们幕后有个强大的靠山。”
“就算有什么靠山,也不能如此胆大包天!干这种事,就算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掉!”郭安邦愤怒道。
叶熙慢慢地说道:“幕后之人已经丧心病狂,所以,我推测,这些山贼此行,只想取一个人的性命。”
“谁的性命?”小林问道。
叶熙轻声道:“你家公子的性命!”
“什么?!”
小林、郭安邦,和几个将领再一次同时惊呼。
叶熙看了一眼震惊又惊慌的众人,然后对小林正色道:“你也知道你家公子的身份,他决不能死在仪真县!”
小林和郭安邦眉头紧皱,这哪是不能死在仪真县的问题,而是小林口中的公子,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死!
大家的心情都异常沉重,没有人再说话,默契的同时提速,朝仪真县衙赶去……
县衙门口的大火燃烧了许久,现在终于要熄灭。
在此期间,李天虎除了用投石车进攻,还找人去附近的河中取水,加快火焰熄灭的速度。
朱允炆看着渐渐变小的大火,然后抬头看了一眼东方,即将露出鱼肚白的天空,一列列的白云,正往自己身上镶金边。
还能看到今天的朝霞吗?
这场大火有了烧酒的助兴,烧的异常兴旺,持续了超过了半个时辰。
现在,终于要熄灭了!
门里门外的人,也即将迎来命运的结局。
生或死,很快便会知晓。
朱允炆紧握着一根长木棍,虽然有其他武器,但是锅铲、铁锹之类的,实在是不顺手。
仪真所有的壮丁,都找了一件趁手的武器,在县衙门口严阵以待。
刚刚朱允炆已经安排了战术。
最关键的就是,死守大门。
县衙大门并不宽敞,所以如果能够利用人数优势,全力堵住大门,就能够拖住时间。
虽然现在朱允炆不知道拖时间,还能不能等来援军,但是无论如何,能拖一分,便多一点希望。
当火势小到不足以阻止人进入的时候,李天虎拿来一桶水,直接泼上去,然后扯着嗓子大喊:“给我杀!”
“冲!”
山贼们憋了一晚上的火,在这一瞬间全部爆发!
可是,他们注定还要把火憋回肚子里面。
朱允炆安排在最前面守门的那批人,由孙铁带领,用上了县衙里面,能够用的最好的装备。
当山贼发起冲锋时,孙铁扯着嗓子大喊口号:“刺!”
第一排的壮丁里了将手中的尖竹往前一刺。
同一时间,后排的人拿起碎石,不停地往山贼扔。
冲在最前头的山贼立刻发出惨叫,然后倒下。
他们倒下的同时,也阻止了后边同伴的步伐。
“收!”孙铁再次大喊。
然后第一排的士兵迅速退回来,第二排的士兵同时往前补上。
正好这时,山贼的第二波攻势又上来了。
毫无悬念,这第二批的山贼有倒下几个人。
李天虎见到这情形,直接来了句国骂。
不过,县衙这边,还是一样的问题。
武器杀伤力太小,山贼倒地,只是因为被击中的那一下确实很痛。
可是,只要稍微缓缓,疼痛消失,那些山贼又变得生龙活虎。
还有一个问题,体力不足。
县衙里面的壮丁已经一整晚没合过眼,而他们并不像正规军那样,每天都会训练,平时最多只是干点体力活。
现在全身心抵抗了山贼一晚上,大部分人的体力自然跟不上,即将要消耗殆尽。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咬着牙在坚持。
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