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明知道这俩人有这样的打算,李友桂也没打算拆穿或者把人给赶走。
算了算了,这还不是穷闹的?!要是手里有钱,谁愿意这样算计?
虽然,李友桂能理解,但也觉得这个大哥大嫂不够大气。
不过,那不是她关注的事情,李建文和李友柳他们几个的学习才是李友桂重点要抓和关注的。
很快就到了元宵节,过完了元宵节后,生产队地里的活也越来越多了,种番薯和花生玉米,还要把水田给弄好。
只是,不是夏收和秋收,再忙也没有那么忙,总是能忙里偷闲的。
李建明已经把分到的房子的尺寸,需要做什么家具在元宵节这天回来时给家里说了一遍了。
桌椅这些自然是在小镇上打好了再送去市里,因为比较便宜又好用,床和架子也是一样,全是木头做的,除了手工费就是木头,没什么成本,所以也打算在老家做好一起送上去。
至于衣柜这些就没有办法了,这边小镇上会做衣柜的太少,只能在市里买上一个。不过,这个年代很多人家里都是用的木箱子装衣服什么的,所以也在镇上给李建明打上四个木箱子。
李建明很幸运的分到了一个两房一厅的房子,房子正对着的是一间厨房连着厕所,这样的房子在这种时候真的是很不错的了。
除了衣柜之外,其他的家具全是在小镇上订制的。然而,还没等李友桂抽出空去给李建明的新房修修整整呢,陆珍珍就生了。
陆珍珍生产的那天,刚好在老家呆够了一个月,当时是下午家里也没有人,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这一片地方十分的寂静,好像没有人气似的。
李友桂他们上工上学的时候,陆珍珍午休都还没起床呢,李母和李友桂在去上工前还去房间看了她,没什么事儿才走的。
因为李友桂也不知道陆珍珍什么时候发动,就早早的告诉了她,要是肚子痛一定要说,要是真痛了也别慌,不会马上就生产,她们会每隔一个多小时就会回家来看一下她,只要她好好的呆着别怕就行。
这时候谁有空留在家里只为了看着一个孕妇?!大家伙都有活干,李友桂也想过带陆珍珍一起去上工,不过陆珍珍不答应,也不能把最小的小建业给留在家里,最后只能做出隔一小段时间就回来看看陆珍珍了。
陆珍珍觉得自己的肚子很痛,而且一直往下坠,她就知道自己要生了。
可,家里没有一个人,她又害怕极了,也不知道李友桂她们几时回来,高声的叫了好几次,没人回应她。又痛又怕的陆珍珍忍不住哭了起来,反正痛了哭哭了痛,无比的害怕。
最后,陆珍珍一个人只好边哭边忍着痛一直撑着挪到了院子,一直走到了门边开门,然后寄希望于路过的人。
然后,李友桂抽空回家时,见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在家门口抱着大肚子哭痛的女人。
李友桂:“……”
第318章 生了
“大嫂……”
“救命啊,我要生了。”
李友桂才喊了陆珍珍一声,陆珍珍就鬼哭狼嚎的求救。
她知道她要生了。
“我……”
“快送我去医院,我要生了,我要生了,好痛,痛死我了。”
李友桂正打算说先扶她进去给她检查一下,赶紧给陆珍珍收拾东西,要是来得及,就给她煮点吃的,或者来一碗红糖水,结果刚说一个字就给打断了。
陆珍珍哭着喊着要去医院生,一个劲的叫痛,就是不起来,就是闹着吵着要去医院。
行吧,李友桂也没说不去医院,天大地大,产妇最大。李友桂二话不说把家门关上,然后直接抱起陆珍珍就往卫生院的方向去。
路上,遇见人时,李友桂就让人帮忙去第七生产队给李母或者关晓英她们说一声,陆珍珍去卫生院生产了。
卫生院离得也近,十分钟也没到,到了卫生院后,医生护士就过来接手了,检查了一会,直接跟李友桂说,离生产还有段时间。
不管几时生产,李友桂也不打算把人抱回去了,这位大嫂指定要在医院生,她只能成全她呀。
不过,李友桂也没走,只能在边上陪着,来时什么也没拿,这会儿连给人擦汗的东西也没有,只能听着这个大嫂叫来叫去了。
“友桂,我好痛啊。”
“友桂,我饿,我口渴。”
“友桂,你怎么不帮我擦一下汗?”
陆珍珍痛了半天也没人理会,一旁的小姑子气定神闲的站着看着自己,陆珍珍忍不住就不高兴了,本来就痛得不行,结果有人在身边还不来帮她,气得她忍不住生起李友桂的气来了。
李友桂挑了挑眉:“大嫂,你痛我也没办法呀?生孩子又不能代替。你口渴我也没杯子,你饿我也走不开,你流汗了我也没毛巾给你擦。刚才你拼命的叫我送你到医院来,我连收拾都没来得及。要不,我现在回去拿东西?你一个人在这里?”
是谁刚才没给她机会拿个水壶,或者毛巾之类的?现在用得上了,就来怪她?!
李友桂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要生产了,心里就没点点数吗?
平时,不自己准备着吗?不随时归置在一处随时带走吗?
这些要用得上的东西和事儿,她记得她好像也告诉过她吧?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吧?
陆珍珍结婚怀孕之后,李友桂就不相信没人教过她?没人传授过经验,没去问人。
这会儿,李友桂只想送她两个字,活该。
其实,李友桂能这么淡定,主要还是因为她让人去传话了,很快李母应该就来了,她就能腾出手来了。
陆珍珍忍痛不高兴的埋怨完小姑子后,没想到小姑子却反而说了她好几句,还说要回去。顿时,她就吓慌了,要是李友桂回去了,她有个什么万一都没人知道,怎么可能让李友桂走开?
“小姑,我不是害怕吗?我痛得不行了,哪里顾得上这么多,没一个人在家,我怕死了。”陆珍珍也委屈也没觉得自己错了,她在生孩子呀,还是他们李家的孩子,不该得到照顾吗?
陆珍珍又哭上了,脑子里什么想法都有。
李友桂叹了一口气,这还娇气上了,生活在这种时候,心里还没个点数吗?基本上大多数的妇女都这样生产过来的。
这个大嫂快生产了能休假,他们生产队不知道多少妇女,生的那天都还在地里干活,或者肚子痛的时候刚干完活,无数妇女都是这样过来的。
大着肚子要干活的,从以前到现在到后世,基本都一样,除非是要保胎的,不然全是挺着肚子去上班的,还能怎样?!
很快,李母就匆匆忙忙的赶到了,两手空空来的,她也不知道姑嫂俩什么也没带。所以,当她看到什么也没有的姑嫂时,李母都愣了。
呃,她大女儿不是那种没有准备的人啊,李母一头的雾水了。
李母来了就好,李友桂就和她妈交代了一下情况,让李母守着陆珍珍,她回去收拾东西过来。
李友桂的动作很快,回去就马上收拾了水壶和毛巾,一身衣服,以及小包的红糖和一只碗就赶来医院了。
送完了第一批东西之后,李友桂又回家给陆珍珍做了一大碗的面条,鸡蛋青菜面。
陆珍珍忍痛先喝了水,又吃完了一大碗的鸡蛋面之后,顿时就满足了。
折腾了差不多三个小时,陆珍珍还是没生,也没说回家生,继续在卫生院里等生产。
既然陆珍珍打算在医院生产了,李友桂也二话不说就去交了费用,知道她一时半会不会那么快生产,就先让李母陪床,她回去把家里的活干了,等吃饭时再来接手。
到家的时候,李建文李友柳他们都回来了,大家都知道了陆珍珍要生产的事情了,谁也帮不上忙。但是,陆珍珍要生孩子了,李友桂还是让弟弟妹妹们杀了一只鸡来煲汤给陆珍珍准备着。
陆珍珍是早上大概六点时才生下孩子的,足足痛了一天一夜,差不多一只鸡都吃完了,孩子才落地。
女孩。
意料之中。
李友桂一点也没意外,完全和上辈子一样,这是她上辈子的大家姐呢。
因为陆珍珍生产,李母也请了假没去放牛,李友桂也没去上工。
一个看着产妇和孩子,一个在家里杀鸡煲汤。
这次,一只鸡就得分两天吃了,不然家里的鸡也不够杀的。
李友桂早就打算了在生产队买上几只,家里杀第二只鸡时,李友桂就去生产队买上三只,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了,买鸡来是杀给陆珍珍坐月子吃的。
陆珍珍的命真好啊,生了女孩还有鸡吃。李友桂家人果然是厚道人啊,对媳妇儿都那么好。
才一天而已,除了第七生产队知道这事儿外,其他的生产队也都知道了,特别是陆珍珍生产是去医院生产的,她吃了几只鸡,全被打听得明明白白。
第319章 干活
羡慕。
生产都能上医院生,能有鸡吃,还有人照顾。
反正,这一片就没有一个像陆珍珍这么幸福的,而且她还生了一个女孩呢。
陆母本来在听说了女儿生产又是吃鸡又是在医院生时挺得意的,可听说了生的是女孩后,陆母就有些心虚了。
没生男孩,待遇还这么好,陆母连底气都没有,特别是听说了边生产的费用都是小姑子出的,连鸡都是小姑子杀了给女儿补身子的,陆母都不好意思见李友桂和李母她们了。
然后,陆母过来看女儿的时候,就塞了一张大团结给李母了,讨好的直说自己的女儿不懂事,幸好有个好婆家,好话像不要钱似的直往李母身上扔。
李母也没说什么,说来说去,一切还是大女儿做的主,包括生产住院,包括杀鸡给大儿媳补身子。
不过,陆母给的大团结李母倒是收下了,陆珍珍做月子还不知道要吃多少只鸡呢。
在卫生院住了两天之后,陆珍珍就抱着女儿回李家了,没让她走路回去,而是家里的平板车给拉回去的。
家里多了一个小婴儿,活儿就多了,洗尿布洗澡洗衣服,李母在家里照顾陆珍珍,那就没法放牛了。
可是,这五六个工分也是不少的啊,不挣就真的太可惜了,不说李母舍不得,李友桂也有些不舍。
没办法了,只好每天提前放牛,上工再把牛拉回去,然后中午又拉出来放,一边放一边割草,只要把牛喂饱了,谁也说不了什么。
李友桂是不上工时割草放牛,李母是照顾完大儿媳后就出去放牛吃草割草,隔一段时间就回来看看母女俩,很是费功夫。
好在,陆珍珍在月子里也不敢作妖,也没要求这要求哪的。她三天两头不是喝鸡汤吃鸡肉就是吃鸡蛋,就连女儿的尿布都比她准备的多出一倍来,全是李友桂做主给她的。
母女俩这么尽力尽心的照顾她,陆珍珍哪还敢提要求?何况她生的还是女孩子。而且,谁坐月子也没她现在这么好吃好喝的。
陆母也三天两头过来看女儿,自然也耳提面命过她,陆珍珍连心思都不敢有。
李建明在陆珍珍生产的第五天才回来,生产的那天就给他去电话通知了,但是李建明也不能马上回来,还得把工作安排好请好了假,而且他在知道生的是个女儿后,更不着急回来了。
夫妻俩见了也没什么好说的,特别是李建明在知道妻子坐月子的伙食后,除了照顾女儿,就是帮忙洗尿布帮忙看护。
李建明假期不长,也就是三天而已。
三天也好,刚好能让李友桂和李母喘口气了,不然天天忙着往家里跑,早出晚归的,晚上还得照顾娘俩,太累人了。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陆珍珍足足吃了近十只鸡,几十只鸡蛋,养得非常的好。
陆珍珍出了月子后,李母就放牛去了,她也不用整天呆在家里了。李友桂也准备着去市里给李建明修整一下房子,因为这边的家具已经做好了。
在出发去给李建明修整房子前,李友桂就去了电话让他搞点水泥什么的先放着,等她和李建华过去就直接动手,三个人弄个两天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