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玉堂和凤卿晚并肩前行,欣赏着郊外的美景。
“李延玿提议裁官裁军,赵祯会听吗?”白玉堂问道。
“就算皇兄听进去了,裁官这事也未必办的了。”凤卿晚道:“我朝之所以冗官,意在分权。地方四官分别管着兵民、财赋、司法和救恤,这些杂事在唐朝一个刺史就解决了。”
“宰相呢就更惨了,不光被若干个参知政事制衡,还有枢密院和三司。把宰相的权利分成了数十份,不冗官就怪了。”
白玉堂沉吟了一会儿,道:“也不是办不了。在军中设置考核,即可裁掉老弱病残之辈,至于裁官,还需要一个契机。”
酉时末,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赵祯依旧在烛火中批着奏折。
“陈州旱灾,又是灾,朝廷还要往外拨银子……他们以为朕是摇钱树吗?”赵祯烦闷的将奏折丢到一遍,准备叫来户部尚书商议。
一抬头,却见窗外昏暗的夜色里,一个身影一闪而过。
“谁?”
想起今天早晨,自己睁眼看到的那把刀,赵祯顿时寒毛直竖。
“大哥到底训练了些什么废物嘛。”一个轻灵的女声从身后传来,赵祯吓得差点跌倒。
“你……皇妹、皇妹……晚晚,五七不是已经过了吗,要不明天我再给你烧点纸?”赵祯磕磕巴巴的,艰难的回过头去。
“烧你个头啊!”凤卿晚没好气给了他一巴掌:“谁告诉你我死了?”
“啊……皇妹,真的是你?!”赵祯终于相信了这个事实,不禁抱住凤卿晚泪流满面:“皇妹,今天早晨那些事儿,都是你做的?”
“不然呢,”凤卿晚翻了个白眼,嫌弃的推开了他:“你以为有那么巧的事情吗?”
“那李延玿说的话呢?你是不是也听到了?”赵祯希冀的问道。
凤卿晚冷笑:“我这个当妹妹的死而复生,你既不问我伤到哪里了、这一个月都做了什么,也不安排我休息,上来就跟我谈朝政?”
赵祯忙道:“好好好,我这就叫人来——”
“算了吧,我还没打算活过来呢!”凤卿晚道:“长话短说,裁官裁军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朝廷每年都要亏银子,最后还要加注在百姓身上,裁是一定要裁的。”赵祯道。
“白玉堂出的主意,他说军队可以设置考核制度,不合格的降职扣粮饷,四十岁以上赐银子勒令返乡。”凤卿晚在自家哥哥面前给白玉堂刷存在感。
赵祯果然问道:“白玉堂?是谁?”
凤卿晚自然的回答道:“我在江南认识的一个朋友啊!昨天就是他帮我布的局。”
“他说的倒是不错,但他人确定靠谱吗?”赵祯有些担忧,妹妹在外面万一认识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人……
“人家比你靠谱多了!”凤卿晚瞥了赵祯一眼:“他也是个武生员,不光去武林大会帮我夺回了月影剑,还从江南一路护送我回来。”
“哦。”对于妹妹身边的所有男人,赵祯一律持怀疑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凤卿晚把话题掰回正轨:“你觉得可行吗?”
“可行,具体事宜我再与兵部大臣商议一番。”赵祯点点头:“那么裁官呢?”
“裁官不当会动摇国本,这是我们能说的?”凤卿晚轻笑:“只有改朝换代才能大幅度更改官制,我能有什么好办法。”
“除了改朝换代呢?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赵祯沉吟了一下,递给凤卿晚一份奏折:“这算不算好办法?”
凤卿晚接过奏折读着:“襄阳王收买地方朝臣,广召绿林草莽,豢养私兵,屯粮屯铁?”
赵祯道:“这是我放在襄阳王身边的密探传回的消息,襄阳地方大小官员却对此只字不提,想必是已经同流合污了。”
“他若真敢造反,朕倒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整顿朝廷内外一番!”
“襄阳王可真是大宋的忠臣啊!”凤卿晚嘲讽的道:“皇兄变法成功后,可别忘了给他在荒郊野外好好的立个碑。”
赵祯道:“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提升军队战斗力,朕决定留守在内地的各驻地只留正负两将,其余的全安排到边境去。”
“再者,朕打算令厢军在农闲时教百姓们骑射,争取做到全民皆兵,还能多发现几个将才。”
凤卿晚想了一会儿:“那皇兄要处理好,万万不可让那些养尊处优将领因为被派往苦寒之地,对皇兄心生怨怼。”
“这是自然,”赵祯道:“我知道裁官之事急不得,朕正好可以先慢慢在太学发掘人才。还有这次科举的试题,不能再考诗词歌赋了,朕也要改一改……”
“好了,你心里有数我就不操心了。”凤卿晚笑道:“我现在活过来有碍两国邦交,不过我还是先去看看娘亲吧。”
“好。”赵祯宠溺的笑着,将凤卿晚送了出去。
赵祯站在门口吹着冷风,他努力的让自己清醒一点、再清醒一点。最好清醒到可以分辨清楚,这到底是不是黄粱一场梦……
远处,大太监总管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你去哪了?”
大太监总管抹了一把头上的汗,颤颤巍巍的跪下:“回陛下,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脸生的兔崽子,瞎给奴才传话……”
赵祯轻笑着打断了他:“此事不必再提,传膳吧。”
寿康宫。
李太后正跪在佛堂内,双手合十,默念着佛经。
“他们都骗哀家,说哀家的晚晚没事……可为什么凤家人都回来了,就是不见我的晚晚?那些个小辈都躲着我,不愿跟我多说话……”
“一个个拿哀家当傻子哄,哀家有什么不知道的……”
“太后娘娘,该用晚膳了,明日再礼佛吧。”陈林弓着身走进来,轻声道。
“礼佛,哀家礼了一辈子的佛。可为什么佛祖连哀家的女儿都要带走?”李太后哀怨的望着上方供奉的佛像。
“哎呦,娘娘您怎么可以在佛堂内说这种话呢。”陈林上前扶起了李太后:“听说,李将军在前朝顶撞了皇帝,皇帝把他派到边疆去了。”
“去边疆是好事。”李太后疲惫的道:“你说,这李延玿是不是用哀家的晚晚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