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考卷上面,赫然出现了两个不完全叠在一起的、不同的姓名。
按照那张不久前公之于众的榜单上,这名列于第二十四名的考生名为付坤。
然而,此时考卷上署名的地方,在“付坤”二字下面,却明明白白地显现出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名字,“郑与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汋帝此刻的眼中不仅有疑惑,甚至还带了一丝丝的,恐惧。
人对于自己未知的东西,总是会有莫名其妙的恐惧的。
此时汋帝甚至开始觉得,符飒是用了什么妖法,在这考卷上显出了另外一个名字。
若非是张才跟了他这几十年,早已是他为数不多信得过之人,他必定会认为是有人与符飒串通,做了手脚。
符飒自然清楚这位帝王的外强中干,她将考卷放在御案上,后退半步后,从袖中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瓶子。
她甚至没有忽略自己将手伸向袖中时,汋帝一晃即顿的身形。
他竟是担心自己会突然拿出凶器来,行刺于他么?
尽管帝王的威仪使然,他仅在短暂的一瞬间之后便恢复了常态,却仍旧是泄露出了这位九五之尊内心的虚弱。
“这是……”汋帝以一句疑问自以为是地掩盖了方才那一刹那的失态。
“这是矾油。”符飒解释了一句之后,再一次向汋帝请求道:“皇上,民女能否斗胆借御案御笔一用?”
汋帝狐疑地看着符飒,再一次觉得这个女子的心思远非她所表现出的这般简单,至少此刻他便看不透她究竟想要做什么。
但他还是应准了她的请求。
事已至此,他今日倒想看看,她到底还能做些什么。
符飒谢了恩,执笔在一张纸上写下“和气生财”四个字。
只是在研墨时,她将瓶中的黑色液体向砚台中滴了些许。
有意藏拙使然,符飒的四个字写得也并不出彩,勉强算得上工整而已。
汋帝皱了皱眉,这个女子似乎生怕别人看不出她一身的铜臭气么?就连这个字也是三句不离钱财。
写好四个字,符飒便将那张纸拿起来,放在了御案前摆放的宫灯上面。
“能否劳烦张公公,点亮这宫灯?”符飒向张才施施然行了一礼。
张才此前已见过符飒,知道她是晋凉心爱之人,也很有可能是未来的怀滁世子妃,却还能对自己这般谦逊以礼相待,他内心对这女子也是并无恶感。
“姑娘不必客气,老奴自当效力。”张才走过去,小心地将宫灯自下面点亮后,将灯罩安置好。
符飒便在灯罩上面,“炙烤”着那张纸。
晋凉自从听到符飒说了她那瓶中的液体是矾油之后,便已明白了符飒的发现以及此刻的用意。
见符飒架着双臂在宫灯上面有些吃力,他便默默走过去,接过了她手中的纸,在宫灯上轻轻来回移动着,以使受力面均匀。
汋帝看着这二人在他面前几乎就要上演一出“共剪西窗烛”的恩爱戏份了,不由得想起了方才被符飒“巧言令色”请了出去的苏贵妃,一张脸更黑了。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符飒对晋凉道:“好了。”
晋凉这才将纸拿了下来,交回给符飒。
符飒走到汋帝面前,将手中的纸张向他展示着。
汋帝看得分明,符飒方才写在纸上的四个字,此刻已然全无踪迹!
他没有再问,作为一国之君的汋帝此刻若是再不明白符飒的这个表演和她今日所举告之事之间的关系,便真的是枉为人君了。
“皇上,如您所见,将这矾油加入墨中,便可使此墨所书字体在高温下消失不见,而只有在极端的低温环境下,这些被隐去的字迹才会重新出现。民女认为,礼部主考之人便是用了这样的方法,将成绩优异的答卷考生姓名更改为了他们原本内定之人。因为历来会试的答卷皆是以最安全的方式保存的,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出现在极低气温之中,因而这件事原本或许是永远不会被发现的。”
“可还是被你发现了。”
汋帝的这句话,听不出任何情绪。
符飒似乎是到了此时,才后知后觉地紧张了起来,又或者是因为晋凉此前忽然站出来替自己求了情做了保,若是今日之事有一个不慎,自己便有可能将他一道拖入地狱。
符飒忍着心中的不安,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对汋帝的话做出了回应。
“民女今日能在勤政殿中如此放肆,不过是由于皇上给了民女莫大的信任与勇气,这才使民女摒弃了后顾之忧,敢于在御前有此狂悖之举。归根到底,是皇上您的治世胸怀和兼听则明使得这一切得以有拨云见日的希望。”
既然他要端着,那自己便陪他一起端着,甚至将他架得更高。
汋帝果然对她这一招有些束手无策了。
若是符飒有任何狂妄不敬之处,他都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惩治她一番,可她却一路捧着他,顺着他,以极其恭谨谦逊的态度将她自己内心的想法转化为他的,而她自己则成了替他做事的人。
眼下他就连想要责罚她都找不到一个理由了。
“照你的意思,此次上榜的考生,便是全都有问题的了?”
“如今尚未实证,民女不敢妄言,若要分辨真相,只需将这些考卷置入冰库片刻便可见分晓。”
符飒终于说出了自己今日进宫真正的目的。
一旦这些考卷全都入了冰库,便势必要揭露出一个足以使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的真相。
汋帝是否能够直面这个局势,是否可以承担或将痛失天下读书人信任的风险?
“倘若真如你所说,这箱子里的考卷是被人做了手脚的,那朕想知道,你的儿子为何竟能躲过了这个关卡并得以高中?”
汋帝的声音不大,话中的内容却如雷霆万钧。
礼部若真舞弊,何以会独独放过了她的儿子?是为曲意迎合早有串通,还是果真如此巧合,“内定之人”本就有猫腻,定在了学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