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茶问:“你最近回去没有?”
“最近没有,上个月回去了两次。”回去了两次被他娘叨叨了两次。头一次他是估计着预产期回去的,结果回去还没生。第二次隔了半个月回去,已经生了。她娘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说他把钱不当钱,一天到晚不好好工作,就会来回瞎胡跑。
沈春兰在坐月子,他也不想叫她怄气,就什么话也没说。要不是娘三的粮食关系都在队上,他这会儿就想把人都接来城里面,吃菜咽糠好歹图个清静。他娘那个嘴,一天到晚的不消停,沈春兰在家里真的够受的,基本上没见她说过几句话。倒是来这边呆几天话就会多一点。
阿茶又问:“嫂子怎么样?”
高青峰摇摇头:“就那样,两个娃儿闹着,比原先瘦一些。”
家属院就是一个大院子,栽着几棵从山里面移植来的冬青树。一进门靠着院墙边上有一排瓦房,一间一间的,那是给里面的家属专门弄的厨房。
两排三层的楼房是专门住人的,高青峰家就住在前排二楼拐角。
后边有两个水泥板做的乒乓球案子,再靠着院墙那里就是一溜棚子,是专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
高青峰去停了自行车,然后风风火火的跑过来带着高青阳和阿茶上了楼:“这里比不得你那边,挤的很。不过大部分就我一个人,也算是挺宽敞,就你嫂子带着娃儿来了也够住。”
说着,开了刷过绿漆的房门招呼他们进屋。
屋里光线挺好,前后都有窗户。陈设简单,一进门进去对着墙那里放着一张老式的旧桌子,两条长板凳,一个长方形类似于茶几的矮方桌。跟里面就隔了半堵墙,另外一半挂了帘子。那帘子却不是用布做的,看起来有点像麦杆子做的,看起来十分的精致。
看阿茶盯着那帘子看,高青峰道:“这帘子原本是没有的,这是你嫂子上一回来的时候带来的,用家里的麦杆子做的。也难为她有那耐心。”一张帘子,且不说工艺,就简单的串起来这么多秸秆那也得好大的耐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你要是喜欢,回头回去找她,让她给你做一个。”
“不了不了!”阿茶忙不迭的摇头:“回头回去我可以让她教教我,让她做就算了,她这会儿带两个孩子都团不转。”
高青峰笑了笑:“你们在这边坐着,我去楼下弄俩个菜,很快的。”
高青阳坐下又起来:“我们其实刚刚才去吃了饭,你这会儿还没吃,给自己张罗一点,我们你就不要管了。”
高青峰瞅了他一眼:“你跟我就不需要客气了吧?”
“谁跟你客气了,真吃了。就车站边上新开的那家小吃店,还挺不错的。”
“那行,那我就光整两个菜,咱们喝两杯。”
说着,往门外走,高青阳也跟他出去:“我们在院子里面转转。”
两个菜,一个炒花生,一个凉拌泡菜,真是再简单不过了。高青峰给自己又弄了一碗面条。这会儿是真的饿了,不吃一点就喝酒,他怕沾上就得醉了。
吃饭原本是在楼下厨房吃的,不过这会儿在楼下布方便,就干脆的都端到楼上。
两个人一人斟了一杯酒,阿茶一个人在边上咂汽水。
数九寒天的喝着东西,可真刺激。
“你们工作落实了吗?都在哪边?”
高青阳道:“我在县一高,阿茶在邮政储蓄所那边。”
“那,今年过年要回去吧?”
“肯定要回去,把家里拾掇拾掇,然后去单位报道,随后就要回去了。年后再过就是了。”
高青峰看了阿茶一眼:“你也要年后才正式上班?年前的话,应该是可以多领一个月的工资的。”
阿茶笑道:“我还不知道呢!要去问过了才知道,如果可以年后那就尽量年后,我可是有好几年没回去了。年前就开始上岗的话,过年十有八九回不去。储蓄所那边过年怕是也要值班的。至于工资,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慢慢挣吧!参加工作之后就没有多少宽裕的时间回去了。”
“说的倒也是,就算是回去一趟也是匆匆忙忙的,趁着有闲暇时间在家多呆几天挺好的。”
两个人在高青峰这边一直呆到天黑才回去。
阿茶弄了点柴火在新挖的火坑里面点燃烤了烤手:“好久都没有这样烤火了,真舒服。”
高青阳去灶台后面烧火热水,闻言轻笑:“那以后就一直是这样的日子了。”冬天有火烤,夏天可以往河边跑。
“这样的日子才适合我。省城那边一马平川,除了房子就是房子,哪有家里这边好。”
高青阳道:“你这话要叫好奋斗的人听见了会说你没志气。”
阿茶在那笑:“人各有志,我怎么没志气了?先有农村才有城市。都削尖了脑袋往大城市跑,那我们这小地方不得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凄凉?”
烤暖和了,洗漱了早早歇下。
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自己开火了。胡惠英柴米油盐啥都给准备好的,自己开火也不是什么难事。
吃了饭太阳出来了,开始化霜,硬邦邦的院子就开始起潮了。
两人迎着寒气出了院子,一个去了一中那边,一个去了储蓄所。
以前的邮电局现在的县邮政储蓄所所长汪正平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老家原本不是本地的,是建国之后从首都那边过来支援建设的。
来这边之后就再没回去,在这边安家落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座小城。
按理说他早几年就该退了,但是所长这个位置不是随便谁都能上来的,就只能等。
这一等就等到现在。
他估摸着也就年前后的事情了。
毕竟复考之后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完全毕业,都该上岗了。
但是没想到来接任自己的是个姑娘,还这么年轻。
阿茶在安南呆了四年,有两年时间都在岗位上,虽然说是在邮政管理局,但是下面的储蓄所每个岗位她都去做过,不论是管理经验,还是对各个岗位的熟悉程度都是经得住考验的。更何况,她是个爱读书的,安南大学图书馆里面古今中外但凡跟钱跟财政挂钩的,几乎都被她翻遍了。而且她还有个高青阳支持她,到处托人给她收集藏书。此番回来,有两个大包裹都是他们收集的书籍,光是邮费都花了好大一笔。
也正是脑子里掌握着丰富的知识和多方位的岗位实习给了她底气,使得她跟汪正平这个在岗位上面呆了几十年的老所长交谈半点不带打怵的。
汪正平以为她回来就会交接,却没想到她询问能否到年后。
倒也没什么不可以,年前年后也就这么点时间。
说实在话,这是她呆了半辈子的岗位,不说工作,就每天来卯点都卯习惯了,这办公室就跟他自家一样了,想到马上要离开了,以后就不做事,当个闲散的老太爷了,他还有点不习惯。
“既然这样,那就正月初六咋样?我把我的个人物品收拾收拾,初六正常上班时间小周你过来,我们开始交接工作上的事情。”
阿茶忙不迭的点头:“真的太谢谢您了!还得麻烦您再劳累一段时间。”
这会儿她也是来卯点的,等正月份,那少不得就要到汪家去给汪正平正儿八经的拜个年,然后初六再开始正式交接。
虽然之前没有打过交道,彼此都不认识,但是眼下这不就认识了?
在岗位上呆了几十年的老所长老前辈了,是要拜一拜的。表达尊敬之意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还能顺便取取经。几十年的岗位工作经验和用人之道绝非她两年的时间可以相比的,更不是书本上那些文字里面能够读出来的。
倒是巧了,安南那边来的包裹也到了。
汪正平借了自行车给她,不然那么大几坨还不知道咋弄回来呢!
高青阳那边更是利索,先去县教育厅走了一趟,然后去找了县一中的校长。
回头怎么安排工作那就是年后的事情了。
下午的时候两个人就在家整理寄回来的和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东西。
阿茶看着菜园子里面的菜道:“我们这两天就要回去了,再来就是年后的事情了,院子里面的菜都能吃了,再长就过了。扯一点给青峰哥送过去?”六号交接,他们也不可能过来太晚,起码的三号要过来,四号五号该拜年走动的都得去一下。
高青阳点头:“能行。我回头还得去一趟农业局,去找陈阳。回来了不去露个面不像话。”
“嗯,那你先去忙,这些我弄就行了。”
高青阳道:“行,你慢慢收拾,我趁着这会儿还没黑各样菜拔一些给他送过去,陈阳那边不着急,明,明天去一趟,顺带去买票。”
阿茶应了一声,把书本暂时的放在跟睡房一墙之隔的书房桌子上,摞了高高两摞,还有他们在学校里面的一些笔记心得,真的不少,没个书架还真的不行。
剩下的就是给家里带的东西。
这回东西是真的不少,光布就有好几样,都是那边今年最时兴的料子。还有一些用的,肥皂,头绳,发卡什么的,还有时光杂志社那边的报纸和杂志以及高青阳出的连环画。
一收拾下来就是沉甸甸的一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