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前脚刚回到家里,后面玉书与玉梅也都回来了。
玩具厂放假三天,村里那些在厂里做工的人都回家过节了,村里又热闹起来了。
家家户户忙着煮粽子。大部分是竹笋叶包的碱水粽,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笋叶特有的清香。
玉梅抱着玉竹颠了颠,说:“小胖妹,你又胖了。”
玉竹居然听懂了,斜着眼睛不满地看着玉梅。
玉兰乐得不行,瞪大眼睛,逗玉竹:“我是谁?”
玉竹手上捏着魔方乱转,一板一眼地答到:“姐姐。”不等玉兰再问,又指着玉梅叫:“姐姐。”
玉书瞧着有趣,伸出两手合十轻轻拍了拍,再朝小丫头摊开两手,示意想要抱她。
玉竹犹豫了一下,就扑进玉书怀里,甜甜地叫了一声:“哥哥。”
玉梅笑骂一声:“你个鬼丫头,谁教你的,这么小就这么精!”
玉兰龇牙咧嘴,我教的,怎么滴?!
李爱华看看四兄妹在厅堂里聊的开心,脸上顿时堆满了笑。
老大老二自己办厂就不说,老三小小年纪也开始跟人家学做裁缝,现在李爱华一走出去,人家就夸她:“哎,你家这几个孩子真出息了,你呀,有后福了。”
有没有后福李爱华不知道,但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倒是真的。
经过之前跟玉梅吵的那一架,李爱华现在不敢随便应承别人什么了。她怕给孩子惹麻烦,但凡有人探话,她就一推三四五,倒是省了许多麻烦。
玉书与玉梅顿时省心多了。
玉书交给李爱华一万块钱,说:“这是我们这几个月赚的。我和同学说要用钱,他同意了,我就预支了这么多,先拿给你还债。”
李爱华眼眶有些热,她和陈力两人这几年被这些债务折磨的都快要疯掉了,现在终于看到曙光,她的心里真是五味陈杂。
玉梅又加了一句:“阿娘,我们年底就可以把钱还完了,等还完了钱,接下来你最想做什么呢?”
李爱华笑了起到:“你就哄我吧,哪有这好事。”
玉兰笑嘻嘻地接口说:“阿娘,是真的哦,您赶紧想想。我猜阿娘您最想建房子对不?”
玉梅弹了玉兰一个脑崩,说道:“就你聪明。”
玉兰捂着头,不满地嘟嘴,怎么最近个个都喜欢弹她额头?!
李爱华却赞同玉兰的话,“要是有钱了肯定先建房子了,这可是大事。有了房子,你大哥说亲也容易一点。”
提到建房子玉兰就想起以前的事了。
从前那一次,家里欠的债刚还完,阿娘就想着建房子。她当时看中了临公路边的那一块宅基地,阿爹觉得那块地离公路近了太吵灰尘又大,不同意。
但是阿娘却铁了心,就中意那一块地。两个人为此还吵了一架,阿娘气得回娘家了。
阿爹从来都拿阿娘没辙,最后还是妥协了,阿娘如愿从小舅那借了钱把那块地买下来了。
等地买好了,房子还没开始建呢,阿娘不知道什么事,跟旁边那家的女人吵了一架。
房子还没开始建呢,就跟未来邻居结下梁子,阿娘顿时恶心坏了,觉得那块地风水不好,不要了。
因为此事房子建不成了,一家人又在南坪村多呆了好几年,糟心事一堆堆。直到自己上了初中,阿爹才又在宏光村买了地建了房子。
而公路旁边的那块地最后也没卖出去,长年被阿爹用来种红薯了。
这次,玉兰觉得自己必须先给阿娘打一下预防针,于是便道:“阿娘,我们去宏光村里买地来建吧。”
李爱华嗔道:“瞎说什么呢。在我们自己村里建房子,宅基地就不用花钱,跑到宏光村造什么房子,买地不要钱的嘛!”
玉兰不以为然,搁从前,因为家里债台高筑,阿娘天天听小话,还被那些长舌妇欺负。
偏阿娘胆子小又爱面子,当面不敢跟人家呛声,被人欺负了只敢回家闹腾。
到后来几乎到了全村半数的女人都跟阿娘有过节的地步了,阿娘对这村子没了归属感,才会想着去别的地方建房子。
反正一个乡这么大,宏光乡以宏光村为中心,附近的村子像蛛网辐射开来,各个村庄都离得近,也不算搬到陌生的地方了。
这一回,阿娘不想搬家,大概是因为家里办厂了,别人高看她几分。她过的舒心了,自然就不想搬了。
李爱华不想搬家,玉兰却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她搬的。
玉兰耐着性子将理由一条一条列给自家老娘听:“第一,我和玉竹上学不方便。低年级还好,等到高年级,学校的晚自习我们得参加吧?如果还住在这边,每天晚上不可能回家,那只能寄宿或者继续借住别人家。”
李爱华想说,你住在你师傅家里不是很方便吗?可是看玉兰的样子,她突然不敢把这话说出口了。
二丫现在主意大的很,她有点不敢惹她。
玉兰继续往下说到:“第二,我更希望能去市里买房子,这样我们一家人都能在一起了,不用各处分开。不过以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个我们暂时做不到,只能先退一步。宏光村不管是学校商店银行什么的都齐全,最重要的是交通也方便,您和阿爹想去市区看大哥大姐也方便。”
最后,玉兰又补了一句:“搬到宏光村里,我就可以住自己家了,也不耽误跟师傅学习。”我就不用寄人篱下了,别人家再好,也不如自己家自在,玉兰默默地说。
李爱华有些松动,但是还有疑虑:“那咱们家那些地怎么办?”
玉兰还没开口,玉书就把话头接过去了。“这好办呀,离得近的就自己种,远的就租给别人种吧,地租少收一点。咱们现在又不靠这些地养家糊口。你和阿爹也能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玉书知道陈力喜欢做木工,不过因长年种地,后来又给别人打零工,木工倒做得不多。
玉兰没打算一次就说服阿娘,她现在逮着机会就在阿娘耳边念叨住在宏光村的各种好处,再加上玉书补充的这些话,想必阿娘会认真考虑自己的提议的。
正如玉兰想的那样,李爱华越想越觉得住在宏光村更方便,后来不用别人说,她就自己先把宅地基看好了,玉兰终于如愿以偿。
……
第二天早上起来,玉兰打着哈欠走进厨房,就看见木板墙上那一排钉子上挂着的一串串玲珑可爱的粽子,闻到香味,感觉自己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她太想念地道的碱水粽的味道了。以前在外面吃的粽子都是放了各种调味料的,看着黑漆漆的,她一直吃不习惯。
动作麻利地洗漱好,玉兰迫不及待地去抓那些粽子。
李爱华终于看到女儿孩子气的一面,忍不住笑了,问她:“有纯江米的,还有红豆,花生,蜜枣,芸豆粽,想要哪个?”
玉兰要了纯江米的和蜜枣的,李爱华把粽子剥好放在碟子里,在粽子上撒了白糖端给玉兰。
玉兰津津有味地吃着甜味粽子,一边想着下午要带陈冬儿和贺世开去哪里玩。
吃完了粽子,玉兰又帮李爱华剥好鸡蛋,把鸡蛋跟雄黄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等中午的时候用。
总觉得在家里时间就流逝特别快,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又到了中午时分。
喝雄黄酒,吃雄黄鸡蛋是端午节的习俗,大人总告诉孩子,吃了这些,就可以远离蛇虫了。
电视里好几台都在热播新白娘子传奇,端午节白娘子误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故事大伙儿都耳熟能详。
因此大人一说吃雄黄酒能远离蛇虫,小孩子就会乖乖听话把酒喝下去了。
加了雄黄的酒和鸡蛋一点都不好吃,玉竹被辣到了舌头闹个不休,玉兰苦着脸把东西吞下肚子,赶紧舀水了一瓢冷水灌下去,才把嘴里的苦味冲淡了。
末了,李爱华又给两个小的眉心上抹了一点雄黄蛋黄。玉竹小丫头看看姐姐眉心那一点黄拍手呵呵笑起来。玉兰揉了揉下丫头的下巴,小丫头笑得更欢了。
两个人正闹着呢,门口就传来陈冬儿的喊声:“玉兰玉兰,我和哥哥来看你啦。”
陈冬儿绑着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身上穿的是那件米妮鼠的白色短袖上衣搭配一条玫红色的七分裤,脚下蹬着一双白色回力球鞋,没有穿袜子,露出一截莹白如玉的小腿,清爽又俏皮。
她看见玉兰就只顾往前冲,把贺世开远远地甩在身后。
玉兰的眼光落在陈冬儿身后那一道如闲庭漫步的身影上。
贺世开穿着昨天试的那一套衣服。黑发不羁地散落下来,微微遮住眉眼,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情。脸上依旧是没什么表情,只有微微勾起的嘴角预示着他心情还不错。
李爱华赞了一声:“这孩子长得真精神!”
贺世开笑了笑,很有礼貌地叫了一声:“叔叔阿姨好。”
他态度恭恭敬敬的,不会居高临下,也没有瞧不起人,好像对面的就是他尊敬的人,礼节周到让人挑不出错来。
玉兰被贺世开的笑颜闪了一下眼,回过神来简直想捂脸,这妖孽不笑的时候人家只会觉得他长得像个瓷娃娃,美则美矣,却是冷冰冰的没什么生气。
从来不笑的人突然这么展颜一笑,玉兰瞬间想到一句话:千树万树梨花开,贺美人的笑脸完全可以媲美这风景了!
玉兰看着贺世开,贺世开也在看她。
胖丫头头上戴着发箍,把刘海全部箍上去了,露出五官姣好的脸。脸上婴儿肥很明显,圆嘟嘟地像个红苹果,让人很想捏一把。她穿着白色的七分裤,款式和陈冬儿身上那件一样,上衣是玫红色修身短袖T恤,袖子则是白色拼接短袖。衣服很合身,小姑娘还未开始发育,却已不难看出这又是一个美人坯子。
贺世开注意到自己笑的时候,胖丫头的脸上出现的囧囧的神情,眼里极快闪过一丝异样。
陈冬儿看见玉兰眉心的黄点,外面用红笔细细地勾成花瓣的形状,像贴着花钿,十分好看,也嚷嚷着要点。
李爱华笑眯眯地给她额间也点了一点,又问贺世开要不要,贺世开连忙摇头拒绝,笑话,他一个大男人在眉间点这个像什么样子。
玉兰给陈冬儿画了一个跟自己眉间一样的图案,三个人就准备找人家系彩带去了。
系彩带是儿童们端午节的一项乐趣。
端午节前新娶的人家这一天都要准备粉糯糯的米饼派发给上门来系彩带的孩子。
米饼有碗口大,孩子们拉帮结对,每个人带一个袋子,挨家挨户的去要,谁要得更多,谁就更有面子。再说米饼也很好吃,家长又不限制孩子吃,所以这一天简直算得上孩子们的狂欢。
新媳妇这一天基本上都在家门口等着,给上门的孩子派米饼,系彩带。
彩带是那种细细的七色绣线组成的,在手腕上系一圈,有的手巧的新媳妇会系个蝴蝶结,等假后返校上课的时候,每个人手腕上脚腕上都系着丝带,就是图个乐趣。
玉兰三人出来的时间有点晚,好多人家米饼都已经派完了,幸而三个人也不是为了要那几块饼,只是为了系彩带好玩,因此也不觉得失望。
有一家新媳妇调皮的很,看见贺世开长得好看又一直站在后面不动,就笑呵呵的要来拉他,给他系带子,贺世开嫌弃地退了老远,那新媳妇才哈哈大笑放过他。
人家并没有恶意,再说过节呢,开些善意的玩笑很正常,贺世开也不好发火,只是脸上酷酷地,浑身上下充斥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难得看到贺世开变脸,玉兰和陈冬儿就站在边上看热闹。两个人还看着贺世开嘀嘀咕咕说着什么,一边说一边咯咯笑个不停。
贺世开瞥了一眼两个没良心的小丫头,顿时不想说话了。
玉兰和陈冬儿手上脚上都系好了带子,玉兰还特地从其中一家人那里拿了一截彩带,准备给贺世开系。
贺世开不喜欢与别人有肢体接触,对陈冬儿和玉兰两个人倒不排斥。听见玉兰说,端午节系彩带代表吉利,又说祝他中考顺利,顿时乖乖的伸出右手来了。
三个人从玉兰家出发,一路往陈冬儿家的方向走,这时候已经在宏光村口了,于是挥手告别,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40章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