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则行之所以选中进宝,不是因为进宝对段则远不忠,相反,他选进宝,恰好是因为进宝对段则远是死忠,愚忠,对段则远的命令可以做到无条件的服从。
段则行扮作了段则远,找了个恰当的时机见了进宝,向他下达了这个任务指令。
进宝作为一个下人,不可能会直直地盯着自己主子的脸看,所以,他根本发现不了自己主子其实是假的。
进宝也知道自己一旦接下了这个任务就会没命,但是,他却根本不在乎,因为他对段则远愚忠,他觉得,段则远能在这么多人中选中了他,是对他的看重。
此事机密,段则行郑重叮嘱进宝,“这个计划,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出了这个屋,就管好自己的嘴,不可对第三个人提起。
便是在本王面前,也不可再提起,就当完全没有这回事,若是你胆敢提起半个字,让计划泄露出去,本王便拿你是问!”
进宝被段则行这么一番连消带打地告诫,立马举手发誓绝对不会在任何人面前提起。
段则行这般告诫,自然是为了避免进宝把事情泄露出去。
最后,进宝果然就没有再在任何人的面前提起半个字,便是在段则远的面前亦是只字不提。
但他觉得这是独属于他们主仆之间的秘密,越是临近中秋,他就越是斗志盎然,暗下决心一定要帮自家殿下做成此事。
到了今天,段则行又派人暗中给进宝行了方便,让他能顺利进宫,顺利顶替有禄,跟在了段则行的身侧,伺机动手。
这个计划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易容这一环。
段则行要易容成段则远,进宝更要易容成有禄,不能被识破。
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兴许很难,对于段则行来说也有些难度,但却并非是不能实现的。
关于易容之术,梦中的段则行有幸学了一手。
这辈子,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过,段则行尚未有那样的际遇,但是,他却也凭借着梦境中所见几经尝试。
许是上辈子曾经有过的经历,段则行现在提前尝试了之后,上手得比自己预想中要快了不少。
最后,他果然成功了。
只不过,为了那两张易容面具,他也结结实实地耗了好些时日,原料更是损耗颇多。
这也是他这段时间都没有抽.出空去找安若竹的原因之一。
这个计划,唯一让段则行踟蹰不定的,便是苏贵妃。
因为自己心中的那些猜测,段则行对苏贵妃的感观是复杂的。
只是这样的复杂被他努力克制住了,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他不想投注太多感情,以免最后,却是落得一个令人失落的局面。
但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苏贵妃被算计陷害,遭遇危险。
段则远为了陷害他,不惜谋害苏贵妃。
而他为了引段则远入套,也同样要利用苏贵妃,让苏贵妃有可能会被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中。
这样的他,跟不择手段的段则远又有什么区别?
但最后,段则行还是这么做了。
在段则远的眼中,苏贵妃已经彻底变成了他可以利用的筹码。
这次段则行如果避开了苏贵妃,说不定下一次,段则远还会不甘心地要重新把主意打在苏贵妃的身上,想要榨取她身上的价值。
下次段则远还会用什么手段?下次,他是不是也能提前预知?
若是他不能提前预知,真的让苏贵妃陷入了危险之中,怎么办?
基于种种考虑,段则行便决定了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对苏贵妃下手。
这一次苏贵妃险些遭难,淳文帝对她必然更加小心呵护,有心人要加害,只怕也不一定能找到机会。
而段则远也才刚刚吃了大亏,他便是想要再利用苏贵妃做一些文章,只怕也要掂量掂量。
而段则行也暗暗做好了其他准备,他会救下苏贵妃,且他不会,也不允许自己失手。
幸而,他没有失手,苏贵妃除了受了一点惊吓以外,并没有受伤。
事发之后,进宝被审讯,被拷打,他都咬牙强撑着,根本没有半点要出卖段则远的意思。
他按照剧本演着,在临死前故意说了那么一番欲盖弥彰的话,最后毅然决然地咬舌自尽。
直到临死之前,进宝都不知道,自己被利用,被欺骗了,他非但没有帮上自家殿下,反而还害他挨了五板子,被禁足两个月。
如果他知道的话,只怕要气得重新活过来吧。
这整个计划,段则行最大的依仗,便是他的先知之力。
若是没有这先知之力,他根本不可能知道段则远对自己的这个计划。
这一路以来,他之所以能那么精准地布局,每一步都打在段则远的痛点上,便全赖先知之力。
当然,除了先知之力以外,要成功反击,还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加持。
若是没有脑子,便是有那些先知之力作为辅助,他只怕也会走上上辈子的老路。
这个计划中,段则行便是大胆地利用到了信息的延迟和误差。
段则远以为自己成功布局好了有德有禄这边的线,进宝也以为段则远对自己寄予厚望,并且义无反顾地去替他完成了此事。
他们彼此都不知道段则行在这件事中动的手脚,这个计划便这么顺顺利利地推动了下去。
最后,段则行的确成功了。
当所有人都认定了段则行在这件事中有着推卸不掉的责任时,当淳文帝对段则行爆发了雷霆之怒时,有禄的尸体被找到了,一切都彻底反转。
段则行这个原本最大的嫌疑人,一下子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受害者。
反而是段则远,成了被怀疑的那一个。
回想起段则远一开始看到进宝时的吓得面无人色的模样,段则行还是被大大取悦了。
但因为段则远跟苏贵妃是母子的这一层关系,这便让段则远有了天然的保护。
他没有动机这么做。
所以,其实一开始段则行就预料过此事的结果了,淳文帝大概率不会真的怀疑段则远,而是会觉得他是被人陷害的。
段则行的目的,也不是要借此机会就把段则远一**锤死,段则行就是要让他憋屈,让他丢脸,让他百口莫辩。
最后,段则远果然丢尽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