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公及大禹等诸司官正在棚内议事,
伯益对众曰:“北岸缺口皆填补完矣,每个堤口,吾皆留有人守备,南岸东西两面等缺口,皆未修补”。
大禹曰:“今已人马已齐,诸公可分头带人治之”。此时,太莲匆匆入见。
太莲气吁吁地跑来,曰道:“不好了……”。
水公曰:“何事,如此慌张”。
太莲曰:“河中现出一黑袍妖怪。”
众人于是行出庐棚,来至河岸,果见到河中有一黑袍怪,三友刚取出兵器,那黑袍怪喊曰:“勿要动兵……,吾乃河伯是也。”
汉东曰:“哦!原来是河伯”。
圣仙曰:“收起兵器罢!”
河伯缓缓过来,飞至众人跟前。汉东曰:“汝为何来此”。
河伯曰:“闻得诸公治水,小神特来,向禹送上河图,”又指圣仙与汉东曰:“亦是为了报汝二仙之恩也。”
大禹曰:“报恩?”
圣仙曰:“唉,乃是一些小事”。
汉东曰:“对……,是一些小事”。
圣仙走近河伯,细语曰:“望汝日后,多干善民之事,若胡来,孤家定不饶汝”。
河伯曰:“一定一定”。
河伯曰:“大禹,前来接河图罢”。
禹走于前,接了河图,曰道:“多谢河伯”。
河伯跃到水面,曰道:“如往后,尚可用得了小神,可来寻吾”。
大禹曰:“好,一定”。
随后,河伯纵入河内,众人亦回了棚内。
禹对众人曰:“吾等分头而治水,如何?”
众人互望点头认同。
大禹曰:“请水公点将派遣”。
水公曰:“东边水势甚猛。真形子、公鱼、伯益、太莲、燕烛、阳生、仪狄等人为一队,往东。汉东、青鹤、子高、后稷为一队。往西。”众人得令。
水公曰:“吾与青坐、文命,众开山拓渠。众位若遇有难处,可来此寻吾。”众将官应下。
那星光童子曰:“那吾哪?”
圣仙摸了摸星光童子的头,曰道:“汝啊!与吾待在一起罢。”
那童子曰:“不可不可。”
此话罢了,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童子曰:“吾想与师兄一样”。
汉东曰:“那跟哪位兄师一起?”
太莲曰:“那随吾罢”。
水公曰:“那便与公鱼、太莲等人同往罢。”
随后,众人出行于棚,真形子领大家去检视治水工具、粮食、车马,众人视察一番,互相笑聊时,正南上祥云紫气,香异四染,见一仙人手执拂尘而来。有曰:
“高山紫天外,仙降来至此,闻禹治洪患,特来赐量尺。”
话说太上皇真道君来至,众人上前迎接。
道君对水公曰:“无量道尊,可好”。
水公曰:“甚好甚好,不知太上皇真道君何往”。
道君曰:“路遇此处,看有紫光升空,必是汝在此地,今滔滔河水,虐于民众,今尔等举众治水,贫道何以不来相助呢?”
于是,太上皇真道君在袖中取出一铜尺,曰道:“此乃铜量尺,可长可短,可大可小,金干不坏,任何物器皆不能折其断,乃测水位之器,请禹来接此铜量尺”。
水公曰:“文命,上接罢。”
禹往前接下,曰道:“多谢仙公”。
道君对大禹曰:“此尺若呼之变化,念咒方可控之,汝附耳来,教汝听”。
大禹附耳过去,道君教其念咒,禹铭记于脑。
道君与众人互礼一番,即时,消失众人跟前。
中冬,即公鱼之名,其曰:“如何过到对岸”。
众人纷纷议论,不知如何是好。
圣仙曰:“禹手上有铜量尺,可变大变长,若到南岸处,可将尺变大,架成一座铜桥过去,如何”。
汉东:“妙,妙啊!”
大禹曰:“对对对!”
水公、真行子及禹商量一番,留有一队兵马驻黄花口,以防堤缺。
之后,禹抛起铜量尺,念了念咒,那尺变大变宽,架在两岸高堤处,成了一条铜桥,众人纷纷拉马拖车,打备装点,拉过黄河对岸处,用两日,所有治水用备、粮食,全部拉到南岸,禹才将铜量尺变化收回。
兵队过了黄河,到南岸高处扎营,风夷氏族之男丁之队,来至黄花口南岸,也加入治水大军,水公将他们安置妥当,
次日,众司官分头行动,各往之前商议好的地方处防洪补口。
营前丛林密集,林左右有两座高山峨立,夹持一线天。
圣仙与水公、大禹行于林前,
圣仙曰:“前乃妖怪之地,众人须多加提防”。
水公对圣仙曰:“在营地周边多设木石作为屏障,多派弓箭手、长矛手在营围左右防守”。
圣仙得令去传,
大禹曰:“水公,吾想在营围中间,开拓道渠,如此安全些,不知如何”。
水公曰:“好,甚好”。
水公与大禹在谈聊时,有一蝙蝠精,在山上暗处观望,视察一时半会,就飞走了。
禹带治水众民来至河岸,将铜量尺变大,扔到河中,用来测量水位,又命人架木堆石为堤,在岸堤另一边深掘挖沟。
话说那青狼妖已修补了婆牙洞,与流石妖、山狸妖、紫狐妖在洞内吃酒,又在议事西猎人吃肉,在洞中,有抓来之人,正被扒皮烹煮。
不长时,忽有一小妖来报,乃是那蝙蝠精,其曰道:“报……,各位大王。”
青狼妖曰:“何事,快快道来”。
那蝙蝠精曰:“在黄河南岸近两千人,他们不知在做甚,聚在一处扎营”。
山狸妖曰:“送上门来食物,可不能放去。”
青狼妖曰:“狸兄,有劳汝走一趟,通告各洞主,同集黄花口南岸,共猎人族”。
山狸妖曰:“好,吾现往告之,诸位,告辞了”。
山狸妖辞别几个妖王,去通告各洞主,不题。
青狼妖曰:“咱们几个先去。”
那流石妖、紫狐曰道:“好……”。
那狼妖王点将招兵,留下一些守洞的,其余全部同往。
话说另一边,禹领众人在挖沟,众兵在营周围堆石土、架木栏设屏障,水公又视望一下山林,心想一番,对圣仙曰:“青坐,汝可再往山那边,打探一番。”
圣仙曰:“是”。
倾时,圣仙腾云而飞去。
那大大小小的山妖精怪,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杀向黄花口南岸。圣仙在驾云在空中,看见诸精妖众,从见山林四处,向黄花口南河岸奔来,于是,圣仙转身向岸边飞回。
此时,大禹领众人在挖渠,水公领兵队设石木屏,久时,圣仙飞回,见了水公,曰道:“师叔,不好了”。
水公曰:“出了何事”。
圣仙曰:“有众多妖怪,正向此扑来。”
话毕,忽听山林中呜呜怪声传来,惊悚之声,众人个个被吓住了,禹来至,问水公曰:“何来之怪声”。
圣仙曰:“有妖怪来袭”。
水公呼众人,曰道:“众人快去取兵器”。众人纷纷忙忙去取来兵器。在林前,水公、禹、圣仙率众列阵以待。
不一时,妖众从林中奔出,带头乃是三个妖王,乃青狼妖、流石精、紫狐妖,三妖王看了圣仙后,个个獠牙怒火。
青狼妖曰:“真是冤家路窄,想不到汝胸中长眼,哪有人心中长眼的,看你不过也是一妖怪罢,何不与吾等共猎人族,做个山大王呢?”
圣仙取出乾坤枪来,曰道:“呸,吾乃悬山仙人,岂与食人妖怪为伍,看枪”。
圣仙抡枪便刺,那三妖王举兵齐上,众小妖亦攻向水公众人,水公使飞仙剑左右飞杀,禹举长矛与众人迎敌。真是:
“刀剑起风云,心头不由恨。杀来又挡去,两眼怒睁吼。这一群护民力战,那一群怒吼食人。众虎争斗起黄尘,百矛刀剑乱飞舞。”
三妖王战不下圣仙,于是,又纷纷喷出臭烟,圣仙跳闪避开,臭烟四处扩散,众人闻着晕晕沉沉。
禹举矛刺死了一些小妖,闻了臭烟,亦晕晕乎乎,水公取出取宝金葫芦,收了那三妖王喷出的臭烟。没了臭烟,三妖王败下阵来,被圣仙打退,众小妖见老妖败退,亦纷纷逃离。
夕阳黄昏下,兵众伤惨屡屡,水公命人将伤者送入帐中休养,加紧围营设障。
水公曰:“妖众虽退去,不久便会再来”。
大禹曰:“该如何是好?”
水公曰:“唯今,只能往上天请来援兵”。
圣仙曰:“吾去”。
水公曰:“好,汝上天后,要好言说之,不可见人皆莽撞行事。”
圣仙曰:“知道”。
话毕,圣仙化金光腾空上了天。而水公刚取出金龟通天令牌,圣仙就腾空不见了。
水公曰:“哎,天牌,真是个急性子。”
那三妖王败退林中,气喘吁吁。
流石精曰:“那胸泼怪甚是厉害,如何擒之”。
青狼妖曰:“何惧,侍各洞主率众而来,必能擒食他们”。
紫狐妖曰:“对……,吾现回洞遣兵来援”。
流石精曰:“吾亦去遣兵众来”。
二妖王于是动身,回洞遣兵。
话说圣仙到了中天之境,看了后,已不是往时之境,变化巨大,又驾云行了一段,看见一天丁驾车而过,那车上载着美酒及各种鲜果,圣仙跃了车上,吃了车上的一些果子,
那天丁惊得停下,怒曰:“何人如此大胆,敢吃西方上帝送与中央上帝之果酒?”
圣仙曰:“吃过果子而已嘛!吾要见天主,劳烦汝可载吾一程。”
那天丁曰:“大胆,此乃赐赏神车,岂能乱载,入天门,可须通天牌,汝有么?”
圣仙曰:“何谓天牌耶?”
那天丁拿出金龟通天令牌,与圣仙看,曰:“此便是通天令牌,乃是入中央天门牌令,如若没有令牌,不可进。”
圣仙看了看,那牌令如手掌般大,写着一个“天”字,
圣仙一把夺了过来,把那天丁推下了车,曰道:“谢了,事情紧急,委屈汝矣。”
话罢,圣仙驾车而去,
不长时,看见两条大柱上的横匾,有几个大字,名曰:“仓圣门”。
圣仙临近,左右望了望,天丁力士,矛剑旗斧,列阵天门。
圣仙往近,刀矛剑斧立挡天门前。为首门主将,乃是“上灵太仙君”。
圣仙驾车至天门前,太仙君拦下,曰:“停下,通天牌”。
圣仙在衣服内揉了揉,从中取出,随后,挮与太仙君。
不一时,另一驾神车来至,是一驾载鹿牛肉之神车,乃是北方颛顼黑帝送与中央上帝的贡品,车上有两个天丁,其中一个正是刚才圣仙所抢的天丁,
那天丁喊曰:“不可让他进!”
太仙君听闻,拦住了圣仙,
圣仙曰:“吾乃下界治水仙人,因妖怪成群祸害一方,今来进见天主”。
上灵太仙君怒曰:“大胆,竟敢抢贡车,以此混入天境?中央天宫,乃神司之庭,岂能骗闯,来呀!抓起来”。
众门丁举起矛剑,围着圣仙,
那圣仙跃到一边,曰:“众小子,吾想有急事进见天主,阻了孤家一些时辰,误了大事,汝可担得了么?汝等可不知孤家手段,孤家要往之处,何人能阻挡?”
太仙君举剑向前,刚好真阳始青神人来至天门,那神人此来是谒见天主,见到那圣仙与门丁,剑拔弩张,真阳始青神人上前一看,曰道:“原来是圣仙青坐氏”。
圣仙曰:“是汝”。
那神人曰:“汝不是随水公助禹治水么,为何在此”。
太仙君:“其夺贡车,想入天门”。
圣仙曰:“吾乃为治水之事而来,不得已而为之,治水禹队遇上妖众,那妖怪成群结队危害、治水民众及百姓,今上天请天主相助”。
那神人对上灵太仙君曰:“他此番前来,乃为百姓、为治水而来,汝不应阻挡,吾引他去见上帝”。
上灵太仙君与众天丁力士,敛兵退避。
那神人对圣仙曰:“来来来,随吾一同谒见中央上帝”。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