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怀哲大笑,兴奋到难以自持。
可韦思齐却如丧考妣,恨不得给侄子,剁碎了喂狗。
传播流言,那朝那代都少不了。
家国大乱,总少不了童谣,谶言的推波助澜。
便是本朝建立之前,也有“十八子,得天下”的民谣。
因此。
不论是谁当皇上,都十分忌讳此事。
朝廷的律法之中,也从来都不缺对“妖言惑众”之人的惩戒。
《汉书》之中,甚至把妖言惑众和大逆不道,相提并论。
这种事儿,在场的谁没有做过?
可即便是做过,却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当众提及。
因为一旦此事,传到皇上耳中,不论是再怎么亲近之人,都免不了菜市口上走一遭。
没见所有人都装聋作哑吗?
偏偏自己这个,蠢笨如同猪狗一样的侄子,被人稍微一怂恿,就冲昏了头脑,将这种人后的阴私,脱口而出。
如今。
皇上正在找一只,恐吓鸡的猴子呢,这狗东西分明就是自己往明晃晃的刀口上撞。
葬送了他自己的性命,反倒是小事。
若是牵连到韦家,那才真叫万劫不复。
别迁都这一刀,还没有砍下来。
行刑的鬼头刀,倒是先剁到韦家的身上。
别忘了。
自家还有一个小崽种,在燕王府关着呢。
韦思齐恨极了长孙无忌。
恨不
得当场就冲出去,给这老狗的喉咙咬断。
可惜。
现在一切都晚了。
兄长的这个野种,既然把话,都已经说了出去,那就不可能收回了。
为今之计,也就只能亡羊补牢。
祈祷皇上听了自己的话,会对韦家,手下留情。
因此。
才刚听侄子讲完,还没有等长孙无忌开口夸赞。韦思齐已经抢先一步,放声说道。
“不妥!”
“此事绝对不妥!”
“叔父!”
韦思齐话才说完。
长孙无忌还没有说什么呢,一旁的韦怀哲倒是急的满头大汗。
便是借了韦家的名头,他也没有从千牛卫中混出头。
今天。
好不容易想到一个注意,也得到了齐国公的赏识。
马上就要平步青云了。
现在,自家叔父竟然站出来,想要坏了这桩好事儿。
这让他怎么能忍?
当场便急红了眼睛,就要跟韦思齐理论一二。
可都到了这个时候了。
韦思齐哪里还有半点儿胆子,敢让这头蠢驴,继续留在园子中放肆?
是嫌韦家上下老小,都活够了吗?
因此。
双目一瞪,韦思齐眯着充满了血丝的眼睛,阴恻恻的瞪了侄儿一眼,这才恶狠狠的说道。
“要么闭嘴,要么去死,你选择一样!”
叔父如此暴戾的话,确实吓到韦思齐了。
骇的他连忙后退两步,惊魂未定的摸这胸膛,像是见鬼了一样,打量着叔父,倍感陌生。
而在教训了侄儿之后。
韦思齐这才回头,一脸平静的盯着长孙无忌,冷冷的说道。
“齐国公!”
“小儿辈胡说,还请您别当真。”
“此事确实不妥。”
长孙无忌既然担了关陇士族领袖的职责,那么,必然要拿一个解决方案出来。
可众人集思广益这么久,除了煽动百姓,对抗皇权之外,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而且。
他心中,也隐隐有了对付李安的头绪,并不愿意节外生枝。
所以。
他也不打算,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放过韦氏。
不把这京兆名门拖下水,又能指望谁来帮自己一把呢?
因此。
在听了韦思齐隐隐带有哀求的话语之后,长孙无忌并没有顺水推舟的揭过此事。
反倒笑眯眯的开口问道。
“不妥吗?”
“我看兖兖诸公,也没有谁说此事不妥啊!”
“不如韦大人,给大家说说。”
“你侄儿的妙计,究竟有什么不妥!”
此话一出。
在场众人,尽皆一脸哑然的看向了长孙无忌。
很快。
在诧异过后。
不少人又幸灾乐祸的看向了韦思齐。
想要看看,这高高在上的京兆名门,究竟会露出,什
么样的狼狈模样。
毕竟。
韦氏的家门可不好进。
便是同为关中人,也有不少人看不上韦氏子弟,蛮横无理的样子。
其他人一脸悠然的看戏。
可韦思齐却恨的,一口白牙,几乎咬碎。
今天,不说服众人的话,恐怕绝对不会让长孙无忌,轻易的罢手。
这个时候,他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学元家子,早早的转身离开。
可惜。
现在,什么都晚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的说服众人。
大脑疯狂的转动,从无数的蛛丝马迹之中,寻找能够让韦家,脱身的方法。
急速运转的思绪,都快把刘思齐的脑子,都给烧坏了。
想了许久,还真被他给想出了一个好借口。
瞬间。
刘思齐眼神一亮,连忙开口劝说道。
“回齐国公。”
“先不说煽动京中百姓,对抗朝廷,本来就是大逆不道之事。”
“皇上定然不会容忍。”
“更何况。”
“就算是京中的百姓骚乱。”
“可是,有燕王李安就在左近,又能乱到哪里去?”
“不说殿下犹如天神,根本就不是寻常人能对付的了的。”
“只要皇上一声令下。”
“才刚调往泾阳的一千左武卫军卒,立刻就能挥师南下。”
“有燕王
殿下指挥。”
“便是近百万京中的百姓,齐齐造反,又有谁能挡的住殿下的兵锋?”
“更何况。”
“自郊迎那日之后。”
“殿下的声望,在百姓的心目之中,早就如日中天。”
“若是一旦乱起,都不用他带兵入京。”
“只要站在人前,一声呼喝。”
“便是煽动再多的流民,怕是也会齐齐倒向燕王殿下。”
“既然如此,那煽动百姓,又有何用?”
“因此。”
“下官这才会说,此事不妥。”
“请齐国公明鉴!”
韦思齐的这一番话,长孙无忌还没有明鉴呢,一旁的其他人,倒是先炸开锅了。
是啊!
以前,士族没少用煽动百姓的办法牟利。
可这种风波,一旦掀起之后,世家自由办法控制。
不管是官府强压,还是奴仆警告,亦或者僧道开解。
总归,控制的办法,是掌握在士族的手中。
但如今,偏偏多了个李安。
还是声望如日中天的李安。
他说一句话,怕是比无数的僧道更有用。
更何况。
自傅奕沙汰僧侣一来,佛门早就成了昨日黄花。
没有了和尚,根本就是手中少了一件大杀器啊!
韦思齐的这话,不由的众人不认同啊!
一时间,点头的动作四起,不少人,竟然真的,认同了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