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参与常朝之人,都是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
穿的至少都是大红袍,乃是国家最为中坚的力量。
这些人不说是各个人精。
但就算是再怎么蠢,此时也看出不对劲了。
两封奏章,居然前后脚抵达朝会。
中间相隔,连一刻钟都没有。
这要说不是故意的话,谁信?
而且,此事能如此的顺畅,肯定不只是燕王李安,一个人的谋划。
绝对缺不了坐在龙椅上面,那位皇上的默许。
前面调人,调兵虽然有些出格,但是看在有益民生的份上,也就罢了。
现在。
关键就在这第二封奏章上面。
它上面究竟写的是什么?能值得皇上和燕王两人,如此大动干戈?
群臣惊异不定的看了皇上一眼,注视着那封奏章,被送到了大太监冯德宏的手中。
众人尽皆屏气凝神,想要听一听,这位燕王,究竟又要说些什么!
还是同样的步骤。
不过,这份奏章,却颇为冗长。
开头,居然从前隋开凿运河的部分说起。
一直说到乱世平定之后,京都长安的人口繁衍情况。
乃至此事,对于此次旱灾,造成的重大影响。
大家都不是蠢人。
很快。
就猜到了奏章之上,接下来准备说些什么。
一时间。
大殿之
中百官,脸色瞬间变的无比的精彩。
难堪也有,希冀也有,幸灾乐祸也有,但更多多的,还是暴怒。
只是内容还没有读到,让人震怒的地方。
这才让不少人,暂时压抑下了怒火。
不至于当场爆发。
可冯德宏接下来的话,瞬间让整个朝堂,沸腾了起来。
“世宦之家,靡费甚重,一官须百人供养。上番禁军,军粮不足,一旦生乱,后果不堪设想。臣请皇上移驾,率领百官,就食洛阳,以解关中,燃眉之急,待……”
话还没有说完。
就见朝班之中,气喘吁吁的御史大夫杜淹,不顾朝堂礼仪,一步踏出朝班,厉声呵斥道。
“狗贼!”
“住口!”
如此骤然雷霆,让念的正抑扬顿挫的冯德宏,心肝儿当即一颤,不由自主的停下了口中的话。
一脸惊惧的看向了皇上。
可杜淹,却犹自不不罢休,当即再次放声喝道。
“皇上!”
“臣请治燕王李安,轻佻无状,藐视礼法之罪!”
“既入朝堂,当遵朝廷法度。”
“何以燕王李安,就可例外?”
“此前一封奏章,百官只当他初入朝堂,不怎么计较,也就罢了。”
“可是,谁能容他,接二连三,屡屡破坏朝廷法度?”
“他这是将我大唐国法,置于何地?”
“
臣请皇上,治李安大罪。直接驳回此人奏章,重新派人接管泾阳赈灾一事。让燕王李安,在泾阳闭门读书,通读大唐律令,等什么时候熟知朝廷法度之后,再入朝为官。”
京兆韦氏,京兆杜氏,乃是大唐名门。
是了不得的关中郡姓。
但真要论起家世来,和真正的五姓七望,差距却是不小。
不过。
近些年来,韦杜两家,声名大震,渐渐有了迎头赶上的局势。
虽然这有韦杜两家,近些年来,人才辈出之故。
可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乃是长安的坐地虎。
近水楼台先得月。
如今的大唐,虽然已经开始举行科举制度,但是门荫,举荐,在大唐也是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
别的不说。
就说路途。
别的州郡之人,想要入朝为官,光是从家乡走到长安,就冒了九死一生的风险。
不说山匪,财力限制。
光一路上的风尘和疾病,就能要人半条命。
这样的条件,怎么能和出门就是京城的京兆韦氏,杜氏相比?
时人都说,父母在,不远游。
为什么?
因为在这个时代,一旦出门,就是生死未料啊!
离家近,在这个时代,不光是一个舒适区,一个借口。
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关生死的天大好处。
再者。
朝廷之中,不光有官,小吏也有不少。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之下,外地之人,怎么可能为了养不活自己的一份钱财,再冒这种生命危险,入京为吏?
其人,必然会在长安本地遴选。
而这些人,又有多少,出自京兆韦杜的旁支,家奴,佃户?
这份势力,对于这两族来说,甚至比朝廷的一位高官,要更加的重要。
一旦京城,迁往洛阳。
不啻于打断这两族的一条退。
另一条腿,恐怕也会发育不良。
如此境遇。
别说是振兴家名,让京兆杜氏迎头赶上五姓七望了。
就算是保现在的家名不堕,恐怕也是痴心妄想。
一旦家中有子嗣不肖,京兆杜氏,甚至恐怕会直接成为过眼烟云。
此事关乎家族存续,无怪乎御史大夫杜淹,会如此暴怒。
他有重病在身,自觉已经命不久矣。
此次上朝,乃是不得已之下,想要通过这幅残躯,从皇上这里讨要一份怜悯。
不至于让户部的塌方,牵连到更多关中的官员。
可未曾想到。
入朝之后,居然听到了这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一瞬间,户部什么的,杜淹全然都顾不上了。
一心只想围堵李安的奏章,绝不允许任何人,敢在朝堂之上,提起迁都的决议。
怒斥过李安之后。
双眼
通红的杜淹,这个时候,什么都顾不上了。
挪着老迈的步伐,一步一步逼近了殿中高台,死死的瞪着冯德宏,放声呵斥道。
“拿来!”
“不合法度的奏章,就不应该出现在朝堂之上。”
“还不给我拿来!”
御史台风闻奏事,监察百官。
乃是独立于宰相之外,皇帝手中的重要力量。
而到了大唐,御史台更是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权力大增。
杜淹身为御使大夫,乃是台宪之中的第一人。
他的一声怒吼,便是宰相都要侧目三分。
更别说区区一个大太监了。
炸雷从耳边响起,直接让冯德宏膝盖都软了三分。
不由的回头,看向了皇上。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虽然知道,迁都洛阳的阻力极大。
因此。
还在奏章中,把迁都二字,改成了洛阳就食。
准备徐徐图来。
可是就算如此妥协,也还是让关中高官暴怒,一点儿面子不给的当场呵斥,甚至要从自己手中,拿回奏章。
如今,满朝都是杜淹愤怒的呵斥声。
连皇上也不好直接开口下场。
否则。
真要到了双方赤身相搏,那就再无退路了。
无奈之下。
李世民治好把目光,投向了殿中侍御史宇文士及。
期盼着他能下场,破此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