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闻言又惊又喜:“王爷您说真的?没骗末将吧?”
常遇春瞪了蓝玉一眼:“怎么说话呢?王爷会骗你个小小参将?”
蓝玉一听两眼放光:“嘿嘿,有仗打就好,末将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战场厮杀,闻到那股血腥味儿就觉得亲切,枕着死人骨头睡得才香!”
朱四维听得大笑起来。
常遇春话题一转问道:“王爷,关于先锋营下一步的作战,你们有什么安排?”
朱四维笑道:“先锋营还是要发挥先头优势,你们稍作休整以后继续向北,朝着莫州跟涿州进发,看看莫州和涿州是否跟瀛州一样,这里就交给我跟标儿,我们脱离中军奔袭过来,虽然只带了千人出头,人不多,但入城维持秩序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常遇春对此也没有异议:“”等将士们喝点水我就跟蓝玉出发!”
等常遇春带着前锋营的人离开以后,朱四维带着人马缓缓开进了瀛洲城。
瀛洲城里的情况蓝玉之前已经跟他大概说过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这地方的汉人因为四百多年一直处在异族统治之下,前后都过了好几代人了,所以他们不光对自己身上的汉人身份认同感降低了,对同为汉人同胞的明军也不太信任,甚至可以说充满怀疑。
但是朱四维相信,血浓于水,有些东西或许时间可以冲淡,但绝对抹杀不掉。
当然朱四维也做了两手准备,他并不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那种被动的人。
所以他有两套方案,怀柔方案和铁血方案,他会先选择使用怀柔方案,看看这些人的反应,如果这些人真的因为四百年十几代的奴役已经彻底丧失了汉人立场,通通成了异族忠粉,是一心向往大元的汉奸,那就只能选择第二套方案,铁血毁灭了。
朱四维先命令士卒在大街两边陆续堆满粮食,然后专门从士卒里挑出几个嗓门大的,让他们骑着马从大街上来回奔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念他刚才所写的软文。
这些软文里先是介绍了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经过,而后是汉人在异族统治下的悲惨小故事,最后肉戏来了:
“漂流在外的汉人同胞们,华夏娘亲在呼唤你们,呼唤在外游荡了数百年的孤寂灵魂!”
“瀛洲的汉人叔伯兄弟姐妹们,我们来了!我们来接大家回家!”
“吾乃大明太子,吾乃大明靠山王,汉人皇朝已复立,今日我们特受大明皇帝朱元璋之托,来带诸位汉人子民回归华夏!”
“来吧,不要怕,因为我们流着相同的血脉啊!”
原本躲起来的汉人们听到这些话,在原地僵了僵,接着陡然热泪盈眶,有的人甚至噗通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太爷,您老听到了吗?重孙子彘儿终于等到你说的这一天了!”
“华夏祖先汉人朝廷没有忘记俺们!”
“你们怎么才来啊?我爹临死前还在拉着我的手嘱咐我一定要回去啊!”
随后越来越多人走出屋子,激动地呼喊:“俺们等了几百年,终于等来了!”
朱四维松了口气,目前看来这些人还是认同自己汉人血脉的。
他让士卒将这些人按照民族分类,汉人每人发二十斤口粮,色目人全部集中拘押起来。
狗儿和他爷爷也领到了粮食,祖孙俩抱着一大袋子米,高兴得脸都笑出花了。
“爷爷,当汉人真好!”狗儿把手伸进米袋子里摸着白花花的大米,心想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是啊,真好!爷爷跟你说,爷爷的太爷在爷爷小时候说过,在俺们老祖那时候,瀛洲还是汉人的地方,那时俺们国家叫唐,唐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走到哪里都受到尊敬,那些倭国人、高丽人、西域人都以成为唐民为荣……爷爷一直还以为你高祖父在骗俺呢!”
“老伯,你高祖没有骗你!咱们汉人,不管是以前的大唐子民,还是现在的大明百姓,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族类!”
朱四维本来带着道衍在街上巡视,防止色目人闹事,没想到路过这边的时候刚好听到了狗儿祖孙俩的对话,他忍不住出声说道。
祖孙俩明显被吓了一跳,下意识抱紧怀里的米袋子。
“各位贵人……小老儿给你们磕头了!”老头儿说着把孙子护到了身后。
老头儿说着要跪下,被朱四维连忙拦住了:“老人家不要跪,我们汉人不兴这个!”
不过老人很执拗。
最后朱四维实在拗不过只好依了老人爷孙俩,受了跪拜,等扶起两人以后,朱四维看老人和孩子都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心想瀛洲靠近大都,处于蒙元势力最强盛的地域里,所以蒙元对这里生活的汉人压迫也最厉害,这里数百年处于异族压迫之下,对于当地的汉人来说,他们所受到的精神奴役永远比身体奴役更严重。
所以在刚才入城看到这里汉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后,朱四维就在想一件事,这些北地汉人还适不适合继续留在这里?
在朱四维看来,边陲疆域的民风必须是彪悍的好斗的,因为边陲直接跟异族打交道,以后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异族国家的侵略,说不定哪天会爆发战争。
如果单纯依靠布防大规模军队的话,这个办法并不完善,一来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二来防御效果也不见得会有多好。
倒不如在边境地区实行军民共御制度,一旦有入侵,老百姓可以随时放下锄头,迅速协助边军御敌,直接把敌人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死这些王八蛋。
要实现这个构想,除了要有严密的组织,最重要的是要有彪悍好斗的民风作为基础。
狗儿比起他爷爷来胆子大了好多,他并不怕生人,所以一直盯着朱四维看。
朱四维冲他招了招手,小孩抬头看了看爷爷,见爷爷犹豫着点了点头,所以听话地从爷爷身后出来,走到朱四维跟前。
“大官哥哥,谢谢你给俺们发粮食!”
“不用客气,你叫什么名字?”朱四维说着伸手捏了捏小孩的脸。
“狗儿!俺叫狗儿!”
“狗儿?有没有大名?”
老头儿哈着腰陪着笑回道:“瀛洲的汉人很少有大名,都是这么叫!”
“您老又怎么称呼?”
狗儿抢着说道:“他是俺爷爷叫王葫芦,他是瀛洲城里做糖葫芦做得最好吃的!哥哥,你们是大官,肯定有钱,你们要买一个吗?酥脆可口,谁不吃谁后悔!”
朱四维被逗乐了,这小子倒是聪明,还想着赚钱,如果好好调教,读读书,未必不能成为当世英杰。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151章 软文攻势:同胞们,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