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出城一趟, 整个人都振奋极了,跑回家就噼啪啦地和他娘他祖母讲了一通,还说可惜是汤饺能带回来, 要然可以让大伙都尝尝他亲手包的饺子。
这牛吹得,正坐王老爷子边吃果子的王守仁忍住笑了出。
文哥这才想起还有他哥这个目击证人呢, 立刻哼哼唧唧地改口说他确实有努力参与,就是他哥让他添『乱』, 叫他到院子撵鸡玩去。
金生家的鸡会飞,再高点就飞过院墙去啦!
金生家的鸡:谢谢,鸡被『逼』急了也会跳墙。
亲自到场,大伙都能想象当时人金生家是怎么个鸡飞狗跳法。
文哥在家分享完了, 还是觉得累, 又和他娘说了一,溜达出门把从集市买的土产送去杨家、吴家、丘家。
谢迁家和李东阳家有谢豆他们帮着带回去, 文哥便只需要自己跑另外两位老师家就可以了。
这可都是他在集市千挑万拣选出来的好东西,值什么钱,要紧的是心意!
当然, 更要紧的还是要去和杨慎他们吹嘘一下自己这次出城的新鲜见闻!
杨慎出生在年尾,算起来比文哥小一岁,自然也没出过城。他听了文哥的话十分向往,沮丧地说道:“要是我也能去就好了!”
文哥一副“包在我身”的骄傲模样:“别难过,以后有的是机会, 等你再大些我一定带你去。”
瞧他那满脸的得意, 仿佛他是和杨慎同岁,而是比杨慎要大十岁八岁似的。
偏杨慎还非常信他,听他这么说立刻就高兴起来了。
听完程的杨廷和:“…………”
他子这么聪伶俐一娃,怎么总那么爱听文哥忽悠。
文哥离开杨家, 本来是要去吴家的,结果吴宽受邀去李东阳家玩了,人在家。
他只好留下东西直奔丘濬家。
丘濬倒是只要放假就家蹲。
见文哥兴冲冲跑来了,丘濬训道:“一天到晚奔来跑去的,像什么样子?”
他家养出那么多孙,从来没有像文哥这样天天蹿下跳。人还没到呢,脚步就先蹬蹬蹬地传过来了。
文哥才理会这老生常谈的育,反而一样样地把自己挑回来的土产给丘濬看。
他边拿还要边夸个没完,这个说拿来熬粥特别好吃,那个说拿来做包子特别香,反正集市那些摊贩怎么给他吹嘘自己的东西好,他就怎么学回来吹嘘给人听。
丘濬听得脑仁疼。
这小子怎么什么都学?
还学得这么活灵活现。
光听他在那学个舌,就感觉整个集市都给搬过来了。
说起来丘濬为官四十载,大多是在翰林院与国子监这些清贵之地研究学,出城的次数着实少之又少,少年时那些要数着日子赶集的日子已经离他十分遥远。
丘濬看了眼文哥拿出一块黑溜秋的腊肉,免道:“这又是什么?”
文哥一听丘濬感兴趣,马给他背起了广告词:“这您可就对人了,这可是今年第一批烟熏腊肉。小雪之后立刻动手做的,到冬至才堪堪能拿出来卖。”
他还把腊肉拿起来让丘濬闻闻看,说人家是烧松柏枝来熏的,闻着特别香!
冷丁猛吸一口腊肉味的丘濬:“…………”
难为他能记住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文哥记得的可止这些,他还给丘濬讲起自己打听来的事:“我跟您说,这家人祖和我三先生一样是川渝那边的,烟熏腊肉做得可正宗了!据说他们家也和三先生祖一样跟过太宗,如今日子过得还挺错的,家肉多得能拿出来卖。”
太宗朱棣当年迁都北京,跟过来的靖难功臣可少,他们祖籍南北皆有,都是因为靖难之功才齐齐落户京师。
像李东阳祖就是朱棣手底下的兵。
到了李东阳父子俩就开始向读书人展。
丘濬道:“一块腊肉也能叫你掰扯出这么多事来。”
文哥振振有词:“打听清楚,我怎么晓得他卖的烟熏腊肉好好吃!”
丘濬觉得文哥还是太天真了,摇着头说道:“真正有本事的人何须搬出自己先祖来吹嘘?”
文哥愣住了。
老丘说得也有点道理啊。
文哥哼哼唧唧地辩驳:“我们要把人往好处想,能把人想得那么坏!”
两人就着这块腊肉到底好好吃争执下,最后决定拿去洗干净切来炒了。
好吃好吃,尝尝就知道了!
丘濬觉得要给文哥好好一课,捋起袖子亲自把那块腊肉切了。
今年新做好的烟熏肉还算太硬,丘家的刀都磨得很锋利,丘濬照着文哥的说法把腊肉切得很薄,只见薄薄的一片片五花腊肉瞧着竟有些晶莹剔透之感。
这么一切哪还看得出方才那黑溜秋的丑模样?
文哥一看,立刻睁圆了眼,朝丘濬夸道:“看看,内有乾坤!一定好吃!”
丘濬一听他说“内有乾坤”,心情就是很好。他说道:“小小年纪的,别学这些虚头巴脑的话。”
要知道那位赫赫有名的庄定山,写诗最喜欢的就是“乾坤”。
巧的是,另一位名士白沙先生陈公甫最爱的便是“日月”。
有人读了他们的诗,忍住嘲讽说:“公甫朝朝『吟』日月,庄生日日弄乾坤。”
本来这也没什么,谁写诗爱高谈阔论。
就是老丘看他们太顺眼罢了。
丘濬跟文哥批判了一通,说这“庄乾坤”和“陈日月”一天到晚整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还带着许多读书人跟他们学那一套。
真是让人看过眼!
丘濬一边疯狂数落陈庄两人一边切腊肉,连别人嘲讽那两家伙的诗都给文哥『吟』了一遍。
可见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两位年纪轻轻就跑回老家搞事情的归隐名士了。
文哥听着听着想了起来,那庄定山就是老丘说“我当国,必杀之”的家伙。
老丘真凶!
老丘是怎么做到既和当权派好,又和隐逸派好的?
老丘到底有没有朋友啊?
文哥对此非常佩服,他很聪地没当面出来。
善良的小孩子能揭大人痛处!
他,王小文,顶顶贴心!
丘濬实在切腊肉的时候已经知道文哥没被骗,买到的确实是好的烟熏腊肉。他把配菜下锅炒了炒,又把片得极薄的腊肉放下去翻炒到出油,香味顿时溢了满屋。
文哥一嗅就知道肯定好吃,得意地端着摊好的卷饼出去等腊肉桌。
接着就是边吃边和丘濬得瑟“看到了吧我根本没买错”。
丘濬冷哼一,嘴硬地道:“侥幸而已。”
只是自己也免多吃了两块卷饼。
文哥在外头吃得饱饱的回到家,赵氏听他说吃过了,无奈地说道:“哪有送腊肉给别人还吃光再走的?”
文哥哼道:“是丘尚书非说好吃,我才让他炒来尝尝的!”
就特别好吃!
提到好吃的,文哥又想起了金生堂弟提起的猪油拌饭。
文哥好奇地:“娘你吃过吗?”
王华从外头回来,听见的就是文哥缠着他娘猪油拌饭是啥味道。他走过去把人拎到膝,说道:“你怎么一天到晚就惦记着吃的?”
文哥道:“民以食为天!”
他王小文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
猪油拌饭是什么稀罕玩意,以前他们家在余姚时年年自己熬猪油,剩下的油渣子就会拿来拌饭吃。
就那么往热饭一浇,拌几下就能让每粒米都变得香喷喷的,有时候一口下去嚼到脆脆的猪油渣,那更是好吃得叫人忘了。
哪怕已经有十来年没尝过那味道了,王华也还记得那满嘴生香的好滋味。
文哥没想到他爹仅吃过,还给他讲得这么仔细。
他『摸』了『摸』自己还没消化完熏肉卷饼的肚皮,只觉得委屈,特别委屈!
他爹一定是故意的!
他也想吃,吃下了!
王华瞧见文哥那模样,一下子被逗乐了。他笑道:“你又在外头吃饱了才回来?”
文哥想到自己吃下猪油拌饭了,一下子变得蔫了吧唧的。他边点头边唉叹气地感慨:“人怎么只有一个胃呢?”
王华听得直乐。
只一个胃这小子都这么能吃了,再多几个胃那还得了?
得亏他一天到晚东跑西蹿的,然早吃成小胖墩了。
王华『揉』着他脑袋说道:“你要是把自己吃得太胖,以后考官们见了可能就把你黜落了。要然选个脑满肠肥的进士出来,百姓得疑心你是个贪官?”
文哥震惊了:“还能这样的以貌取士吗?”
“那肯定的。”王华笃定地说道。
王华还给文哥举了许多例子。
离得太近的容易被文哥到处叭叭,就提了。
王华讲的是个建文帝时期有个叫王艮的得了殿试对策第一,建文帝一看,这人好丑,当场把状元改成胡广。
这可是个例。
当初有位襄城伯无子,要从他两个弟弟之中选一个来继承他爵位。结果排在前头那个弟弟的长得太丑,朝廷直接让后面的了!
到了景帝时期朝廷还曾把国子监筛了一遍,直接把年纪大的和长得丑的赶回家了。
长得丑,书你都没得读了!
由此可见,“以貌取人”的做法遍布大官场。
长得帅很吃亏的!
文哥忍住把自己的肚肚往收了收。
这样一『摸』,平平的!
根本就没有小肚子!
他王小文还是瘦瘦的,才会把自己吃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