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于常娟似乎感应到她的想法一样,趁老太太不注意上前一把按住鸡棚上的油毡,铁了心不让她露面。
杨文妮心里一紧,酸了鼻头红了眼眶。
从于常娟被打的那刻,她就跟原主共情了,接受了原主的全部,心疼的要命。
在现实中,杨文妮是家里的老大,脏活累活都是她的,为了能继续读书,甚至被迫和父母签了保证书,将来弟弟妹妹所有的费用由她来出,包括弟弟结婚的彩礼和妹妹的嫁妆。
为了省学费,她只能上师范大学,学校里发的补贴还要先寄一半回家。
她真佩服自己,居然就那样熬过来了。
毕业后为了尽快赚到钱她进了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逐渐晋升到销售总监,也算是事业有成。
书里的杨文妮有个姐姐已经出嫁两年多了,有个弟弟正在读初三,父母感情很好不会重男轻女,一家人和和睦睦。
原主只在镇上读了高中,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待业在家连工作都没有,仍旧得到家人的爱护。
杨文妮在心里叹了口气:你有这么好的家人,可惜命运……算了,既然我成了你,定会好好对待你的家人。
“那柳溪村的二栓子一家子都是资本家余孽,打根儿上心眼儿就坏透了,当初我就看不上他们家。
就不该让死妮子去读书,十七八的时候还能找个好人家,现在都二十了,又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我看谁还愿意要她。
当爹妈的没个主心骨,养个闺女就由着她瞎胡闹!先把她关在家里,哪里也不许去,要是再到处乱跑,看我不打死她!”
二栓子有米国的亲戚,所以老太太骂二栓子是资本家余孽。
二栓子其实有个十分有学问的名字,叫张博钧,真要论起来,张博钧就一刚进县城植物油厂的临时工,家里不比杨文妮家富裕。
杨文妮的父亲是手艺不错的木匠,趁着农闲去城里帮工了,过年才会回来,还不知道杨文妮被退婚的事儿。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靠着去城里帮工偶尔弄张粮票、肉票改善生活,在村里生活条件就算好的了。
张博钧肯和杨文妮定亲,就是看上杨文妮家里能给她出全套的家具做嫁妆。
毕竟都是穷乡僻壤的,全村只有村长家有一台黑白电视,家电都是望尘莫及的奢侈品,能有套家具就不错了。
杨老太太把家里翻了个遍,地窖也打开看了,今天不出这口气不算完一样,劈头盖脸又把于常娟痛骂了一顿。
杨文妮躲在臭气熏天的鸡棚里,大气不敢喘。
她不能辜负于常娟的好意,看于常娟的面子压着脾气忍着,只盼老太太赶紧离开。
老太太终于发泄够了转身开始往外走,于常娟在后面跟着生怕她摔了。
“躲远点儿,看到你就烦。”老太太嫌弃地拿拐棍儿捅了于常娟一下,于常娟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老太太扬长而去。
合着拐棍儿就是个摆设,看老太太健步如飞的样子,哪里需要拐棍儿啊。
不等老太太走远杨文妮便立马从鸡棚里钻出来了,不顾头上的鸡毛,先跑过去看于常娟。
吓得于常娟直冲她使眼色,赶紧把大门掩上。
“妈,疼吗,您怎么不躲着点儿呢!”
“没事儿,你奶奶年纪大了,能有多大劲儿啊,我穿的厚让她打下又不疼。”于常娟习以为常地笑笑,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慈祥。
“您怕奶奶打我,您自己却挨了打。”杨文妮心里既心疼又莫名的有种幸福感,从小到大第一次有人这样护着她。
“好了。”于常娟抬手摘下宋文妮头上的鸡毛,捋了捋她的麻花辫,“都过去了,以后的事儿等你爸回来再说,快进屋用热水洗洗。”
这一刻,杨文妮突然就不想穿回现实中去了,被宠爱的感觉让不知撒娇为何物的她,有种想撒娇的冲动。
原主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居然喜欢隔壁村的二栓子。
镇上的高中也就勉强叫个高中吧,毕业后很难分配工作。
去年,原主和二栓子是最后一届毕业生,由于没有生源,现在高中已经和初中合并了,统称镇中心初中。
原主的弟弟杨文韬就在镇上读初中,乡下人上学晚,十六岁才读初三。
二栓子退婚后,杨文韬还专门跑到城里去找二栓子替姐姐出头。
杨文妮想想自己的亲弟弟,除了伸手要钱就没拿正眼看过她,标准的白眼儿狼一个。
不对啊,杨文韬现在才是她的弟弟,这小子今天不上学,怎么没见着人呢?
“妈!我弟呢?”杨文妮急忙问。
“说是去找同学了。”于常娟催促道,“外面冷进屋再说。”
“妈,我有急事要找他,他去找哪个同学了?”杨文妮扫了眼院子,心里一沉,接着问,“咱家自行车呢?”
杨文妮和弟弟是共用一辆自行车的,以前上学是一起,杨文妮毕业后自行车基本都是杨文韬在用。
“你弟骑走了。”于常娟猜测道,“他没说去找谁,可能去镇上了。”
不好,杨文妮心一下就揪了起来,杨文韬会不会是去县城找张博钧那个小人算账去了?
如果真是那样,会出大事的。
张博钧退婚后怕杨家人继续纠缠,为绝后患设下陷阱,诬陷杨文韬抢劫伤人,杨文韬被判了十三年。
杨家家破人亡的悲剧,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事出紧急,杨文妮来不及解释,扔下一句:“我去找他!”便飞快的冲了出去,把于常娟的吃惊甩在身后。
杨文妮没命的沿着小路往村外跑,顾不上和村里的婶子、大爷们打招呼。
不消片刻,村里肯定就会传,杨家的二妮子自杀不成,人先疯了。
从镇上到县城的汽车一天有两趟,早上八点一趟,下午两点一趟,杨文韬只能赶下午这趟。
仰山村到东阳镇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可以走,十几里的路程不远也不近。
走这点儿路杨文妮倒没什么,主要是路况不好,时间紧急,杨文妮跑出一段路后便气喘吁吁,双腿开始发沉。
她咬牙坚持着不让自己停下来,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找到杨文韬。
突然,她眼前一亮,远处一个骑自行车的身影正迎面朝她驶过来。
杨文妮理智的认为自己迫切的需要一辆自行车赶路。
管不了那么多了,等对方靠近的时候,杨文妮直接扑过去抓住了对方的车把,险些被自行车撞到。
未曾看清对方是谁,杨文妮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大哥,借你自行车急用,谢谢了,真的很急!”
------题外话------
送两分钱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