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动如雷霆,关羽兵临江津口
内城。
看着忽然杀来的关羽军,诸葛瑾惊愕当场。
吕蒙兵不血刃拿下公安城的时候,诸葛瑾曾有“坚城如斯,若傅士仁不降,数月难下”的感慨。
而如今。
关羽奇袭公安津口,一夜破孙桓;强攻公安城,一日擒诸葛瑾。
看着周围举着长矛的汉兵,诸葛瑾仰天长叹:“没想到坚固如斯的公安城,我竟只守了一日!是我诸葛瑾无才,负了至尊!”
铿的一声,诸葛瑾抽出佩剑,直接就往脖子上一横,准备以死谢罪。
忽然间。
一个汉兵上前,猛地抓住了诸葛瑾的手腕,夺掉诸葛瑾的佩剑。
在诸葛瑾惊愕的眼神下,汉兵的笑声这才堪堪响起:“差点忘了,诸葛瑾得捉活的,绑起来!将他的嘴也堵上!”
诸葛瑾挣扎不脱,又被堵上了嘴,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反抗。
求死之心只有那么一瞬间。
被打断后,也就很难再有自杀的心气了。
不多时。
诸葛瑾就被压到关羽面前。
看着被绑紧且又被堵了嘴的诸葛瑾,饶是一向严肃的关羽也忍不住多了几分错愕。
随即。
关羽又取刀上前,一刀割断了绑着诸葛瑾的绳子,赔礼道:“手下人不知分寸,不知子瑜乃诸葛军师长兄,还请子瑜莫怪。”
擒诸葛瑾的汉兵低声嘀咕道:“我也没做啥啊,不绑着他要自杀的。”
亲卫校尉关琼忙将没看懂场面犹自嘀咕的汉兵带走。
诸葛瑾取下口中的破布,长叹:“我今兵败失城,已无颜再苟活于世。君侯可速杀我,以全我名。”
若是旁人求死,关羽还真会全其忠,譬如某个叫庞德的。
诸葛瑾求死,关羽可不敢真去全其忠。
虽然瞧不起诸葛瑾守公安,但关羽也不会傻到去将诸葛亮的亲兄长给砍了,那后果可比蒯祺死于乱兵更严重。
关羽抚髯而笑:“子瑜,关某与你并无私仇,你却要为了忠名而害关某受诸葛军师怨恨。如此行事,恐非仁者所为。”
听得关羽提及诸葛亮,诸葛瑾的神情也不由多了几分恍惚,又道:“君侯若不愿全我名,可放我归江陵,吴侯与我有知遇之恩,我不会弃吴侯而降。”
关羽摇头:“放子瑜归江陵这事,就别想了;在孙权退回陆口前,子瑜都得在公安城待着。
看诸葛军师面,关某不会为难子瑜,也不会使手段离间子瑜和孙权;关某也希望子瑜能看诸葛军师面,莫要再求死。
等荆州事了,关某自当礼送子瑜离去,今后回了江东子瑜若再想以死求名,也不干关某事。”
诸葛瑾欲言又止。
随后又是长叹,同意了关羽的条件。
关羽留下董恢看着诸葛瑾,避免诸葛瑾出现意外。
诸葛亮之于刘备的重要性,关羽是很清楚的。
诸葛瑾是绝对不能死在公安城的!
董恢也是识大体的,留董恢在诸葛瑾身边,关羽才能放心去处理其余事。
城内的动乱,没有持续太久。
除了孙桓死战杀出公安城后,剩下的吴兵纷纷选择了投降。
关羽一面令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罗延、余化带人巡城,一面又贴出安民檄文。
同时又召集城内重要官员恢复秩序、补偿自烧房屋的官吏士民、派快船去通知江津口的刘封。
等等。
一应善后诸事,清晰分明。
而在江津口。
林胜、呼延深、鲁灼三条大船的箭矢已经耗尽。
二十条火船的烟火也早已熄灭。
江陵城内的丁奉,也带了三千兵马来江津口支援。
看着江面上逐渐变弱的鼓声,宋谦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
“刘封这厮,也该退兵了。”
如宋谦预料,刘封的确退兵了。
而意料之外的是,刘封仅仅退了一个时辰,又再次举众而来。
这次的鼓声,竟然更响亮,旌旗也更多!
大船配小船,一字儿排开,浩浩荡荡下,在暮霭的笼罩下,仿若有万人之势。
宋谦看得心惊。
“刘封这厮,莫非要夜战?”
“他到底在武陵郡聚集了多少兵?”
很快。
宋谦又觉察到了不对劲。
刘封只是战船一字儿排开横于江面,并没有发动攻势。
“刘封极善奇袭,宋将军不可因天晚而大意。”一旁的丁奉提醒道。
宋谦握紧了刀柄,脸色有些忿忿:“我知道,我不会大意的。”
观刘封四次攻打江津口。
一次是清晨大雾,一次是晴夜,一次是风雪夜,这前三次都打了江津口一个出其不意。
第四次虽然是白日来的,但兵马人数、战船数量以及强攻的力度又超过宋谦预料。
虽然宋谦没看破刘封派了二十条船置鼓手旗手虚张声势,但这不妨碍宋谦对刘封心生忌惮。
“今夜鲜于丹、孙规轮流巡夜,各营提高警戒,谨防刘封趁夜奇袭。”
“徐忠带人保护粮仓,若无我军令,谁都不可靠近粮仓。”
“丁校尉,烦你另设偏营应变。”
“.”
宋谦谨慎的下达了诸项军令。
作为孙策从骑十三人之一,宋谦虽然名气不如韩当、黄盖等人大,但也是实打实的一步一步脚印积累军功升任为将军。
从军二十余年,常见的套路还是懂的。
这防夜的部署,倒也谨慎有度。
到了黑夜。
江面上的战船忽然熄了火。
紧接着鼓声震天。
巡夜的鲜于丹听得心惊,连忙也催问鼓吹,带了几千军士列阵相迎。然而。
当鲜于丹的军士各就各位后,江面的鼓声竟然消失了!
等了许久也没见到汉兵来攻。
见状。
鲜于丹顿时明白被骗了,狠狠的将长矛插在地上:“刘封小贼,竟敢戏耍我!”
众吴兵也是纷纷埋怨。
这大冷天的,谁愿意在夜晚来吹风受冻啊!
尤其是,这还是江边!
寒风吹来,能将人的魂儿都冻成筛糠状。
仿佛被窥视了动静一般,就在鲜于丹喝散众吴兵回营休憩后,消失的鼓声又响起来了!
这次的鼓声,比上次的更密集。
隐约间还有喊杀声!
“彼其娘也!”
鲜于丹怒气冲冲,再次喝问鼓吹,带着兵马来江边列阵。
而结果也如上次一样。
鲜于丹的军士各就各位后,江面的鼓声又消失了。
“这是疲兵之计!”
鲜于丹显然也有几分见识。
然而光有见识是没用的,若无应对疲兵之计的良策,鲜于丹也得跟公安津口的孙桓一样,生出黑眼圈来。
其实这也得怪宋谦。
宋谦白日里误判了刘封的兵力,又自江陵城唤来了援兵丁奉,以至于鲜于丹先入为主的就生出了刘封兵力很多的概念。
倘若宋谦没有误判刘封的兵力,即便没有丁奉这支援兵,鲜于丹也不怕刘封的疲兵之计。
毕竟。
江津口,有一万人!
这一万人,只需要实行三班倒,安排三千人彻夜防守,也足够防住刘封的袭扰了。
只不过。
今日刘封强攻江津口的声威,将宋谦给吓唬住了。
谁能想到,刘封只是用了三千余人、数十艘战船,就打出了万人的声势!
黄昏时又借助暮霭对宋谦来了一次视觉欺骗,让宋谦误以为刘封真有万人。
这就是宋谦的见识不够了。
若是换做吕蒙这种读书多、经验足、又专精于欺骗的来守江津口,一眼就能看破刘封的诡计。
同行遇同行,只玩鬼把戏是骗不了人的。
无奈的鲜于丹只能认栽。
“好在我只守上半夜。”
鲜于丹嘀咕了一阵,在子时将守备任务交给了孙规。
听得刘封在用疲兵之计,孙规的头也大了。
这存心是要让江津口不得安宁啊!
头大归头大,孙规也不敢大意。
疲兵之计最绝杀的地方在于:当你认为这是虚张声势的侵扰时,我会给你来一场真正的奇袭!
寅时。
也就是半夜三点到五点的时候。
江津口西北方向,白日里放火船的位置,再次出现了火船。
一样的手法。
除了数量只有三艘外,火船上的浓烟依旧的刺鼻。
在江风的吹拂下。
浓烟飘入了江津口,在吴兵的营地中飘荡。
虽然比起白日里二十条火船的威势,今夜的三条火船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浓烟却是搅得江津口营地的吴兵睡不安宁。
谁能理解三五点钟被惊醒后清醒到不能入眠且白天还要上班的痛苦啊!
面对刘封一波接一波的袭扰,江津口的吴兵一个个怨声道载,孙桓在公安津口的待遇,让江津口的吴兵也深刻的体验了一回。
翌日午后。
回去养足了精神的汉兵,在刘封的带领下,再次出现在江津口外。
刘封没有再准备火船了。
虽说火船用的都是渔船,但芦苇油料巴豆等都是消耗物。
寅时只布置了三条火船,不是刘封不想多布置,而是油料巴豆等物只够布置三条火船。
这回。
刘封尽起营中兵马,又将营中的箭矢全都带来了。
昨日关羽传来了捷报,称公安城已被攻破。
听到这个消息,刘封除了佩服关羽万夫辟易的神勇外,也有了强夺江津口的计划。
昨夜对江津口用疲兵之计,也是为了配合今日的强攻。
而今日众将校也只得到了一个军令:江津口不夺,战斗不息!
十条大船逼近江津口,数十条小船紧随其后。
江津口的浅水处有大量鹿角,大船难以靠岸。
刘封遂以船上的弓箭手急发箭矢压制,令方月四军侯、卢义五校尉,带兵轻舟突进,破坏岸边的哨塔、箭塔、栅栏等。
见刘封今日竟然选择了轻舟突进,宋谦只感觉心神惊颤,下意识的想到了刘封雪中奋兵斩韩当。
“刘封这厮,莫非笃定今日能拿下江津口?”
宋谦越想越心惊。
即便有万兵在手还有丁奉的三千人在别营,宋谦也感到眼皮子直跳。
看着冒着箭雨也要轻舟突进的汉兵,宋谦又想到了当年在逍遥津时被张辽轻兵突脸的往事。
那一战,陈武战死,宋谦、徐盛皆是溃败而逃。
“彼其娘也!为什么我遇到的都是悍不畏死的!”
宋谦强忍心中惶恐,呼喊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将校,带弓箭手射杀刘封轻舟上的汉兵,阻止轻舟上的汉兵突进上岸。
而此时。
江津口下游,公安津口方向。
数百艘战船逆水而来。
旗船,一将持矛背弓,正是昨日刚破了公安城的关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