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皇剑出,武王护道
周牧是被踢出记忆片段的——他也不知道这位前辈做了什么。
但这等大人物,既然应承了,肯定不能差事儿吧?
念头回到铁头山——钟山之巅,手中抚着的墓碑依旧古朴苍劲,而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变化,
但周牧能察觉到,天上那一道道霸烈的意志、气机、目光等,此刻都消停了,安静、乖巧,像是一只只小猫咪。
‘邦邦邦!’
敲了三下墓碑,烛龙模样的周牧昂头,凝望着呆滞的老猴和一道道真王投影,笑着道:
“诸位这般气势汹汹,是想要同天尊一起,葬在此处吗?”
不算大的声音回荡在天穹上,一道道真王投影从呆滞中惊醒,心头都猛然发寒!
戴着青铜面具的姬发茫然四顾——天尊?
你管元始天尊叫天尊?
呃,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只是
姬发咽了口唾沫,觉得这混小子是疯了,元始天尊之.墓?
这如何可能呢?
是他为了吓退苍生凝视,自作主张,雕刻出来的吗?
多半。
只是这般
短时间或许能唬住无数强大生灵,但时间一长,定然会露馅!!
元始墓,元始墓.
要验证这一点,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姬发心思百转千回,天穹依旧死寂,真王投影一道道暗淡,却复又明朗——显然,都曾短暂离开,去向某些存在汇报了什么。
此时。
天蛟城。
中年人目光跨越万里,死死凝视着立在钟山之巅的烛龙,以及那块看上去古朴苍劲,却没有什么其他特殊之处的墓碑,
他双手不自觉的反复握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
“师祖.不可能。”
中年人笃定自语,但眼中的惶恐却无论如何也洗不去,有拔腿就逃的冲动。
他定定的凝视着扬言为元始陵的烛龙,凝视着那块不知真假的元始墓碑,
长空死寂,无有真王回应烛龙的发问,都噤若寒蝉,都在静候。
………………
现在佛山。
守在弥勒寺外的菩萨跌跌撞撞闯入:
“世尊!”
“南朝惊变!”
手持大杖、端坐高处的老佛睁眼:
“南朝?何事?”
佛陀呼气:
“是烛龙,立下凡世之钟山,而后在钟山之顶,落一墓碑,墓碑之上.”
老佛微微蹙眉。
“墓碑之上,镌有元始天尊之墓】六字,烛龙有言,他是奉元始天尊之令,立钟山,为天尊静守陵寝!”
老佛脸上的沉稳之色散尽,握着大杖起身:
“不可能!”
“便是如此!”佛陀神色震怖:“吾之投影,就在那钟山上之天穹,正在凝观!”
“不可能。”
老佛再次摇头,目光看向宝殿之外,明明修为滔天,却无法如同真王菩萨一般,望见南朝之景。
许久,他笃定道:
“此事定有蹊跷,那位无上者,绝不可能再现世间。”
“至少,绝不可能再现于当下】。”
“静观之,且看南皇如何应对。”
“是,世尊。”
………………
南朝皇都。
皇宫之中,七十二层高的重殿之内,南皇戴着面具,静静盘坐着,看不清面容,看不清身形。
皇宫之外,有真王走来:
“陛下,出事了。”
真王抿嘴,神色惊动,将发生在南朝边荒的事叙述。
“哦?”
南皇睁开眼,步步缓行至重殿大门处,站定不动,未曾走出。
他拧眉:
“马元帅怎的擅作主张?吾不是让他好生伺候着便是么?”
真王苦笑:
“马元帅也是一片好心,想要让那烛龙为陛下所用.”
“糊涂。”
南皇微微摇头:
“让他回来,那儿的事情莫要再干涉,无论元始墓是真是假,都不可去探究,另外。”
“另外,让马元帅将窥视者都彻底打回去,他惹出来的麻烦,他自己解决。”
“是,陛下。”
真王恭敬应声,却又犹豫片刻,问道:
“当真半点都不探究吗?我怀疑,那烛龙很可能在虚张声势,元始之墓实在荒唐。”
“吾知道。”
南皇平静开口:
“这头烛龙来历蹊跷,似烛九阴亲自送来,却又疑点重重,这种生灵,涉及隐秘,敬而远之是最好的处置方式,所”
话没说完。
南皇猛然僵住,蹬蹬后退了数步,真王连忙上前搀扶:
“陛下,您的头疾又犯了?”
南皇闭眼不答,许久才开口。
他声音忽然冷冽,眼眸晦涩,语气大变而不似方才:
“传朕旨意,敕令马猴,击元始墓碑,一探虚实。”
真王懵了,却不敢违背,拟旨一道,南皇落指其上,那大旨窜出重殿,刹那消失。
大旨飞去后。
南皇眼中晦涩散去,趔趄之状也全无,示意真王不必继续搀扶自己。
他垂下眼睑,沉吟许久。
这才道:
“汝携此大罗祖器,亲自去一趟钟山,如果发生意外尽力尝试,能否救下马元帅。”
说着,南皇将一件锡杖递给了真王,想了想,又剥离自身一道意念,强行附着其上。
锡杖多出了一缕浓烈的金色光。
“且去,且去。”
真王领旨,大步走出重殿,
却在出重殿时,那锡杖上,象征南皇意志的浓烈金光猛然暗淡,变的只有淡淡一抹。
真王离去。
南皇目送,面具在重殿的微光中,显得幽暗又晦涩。
………………
钟山之巅。在一道道真王投影的凝视中,一方大旨自天而落,老猴子惊疑不定的神色复又平缓,松开黑刀,双手接旨。
阅旨后。
老猴子手中大旨碎裂化光,诸王疑观——南皇的旨,要旨令这头老不死的猴子做什么事?
疑惑间,老猴子吸气,手持黑刀,轰睁双目。
睁目,万万里云海翻滚,三万里外的长河激荡,水幕接天,他洞观钟山,眼中金芒将整座沉木山脉笼罩,旋而威声!
“元始天尊之墓?”
“是真是假,本帅一试即知!”
黑刀发光,光华照破云海,姬发色变,暗道不好,别人不清楚,他却笃定,那混小子在虚张声势!
黑刀斩落,云海一分为二,刀后拉起长长的星河,一并倒灌而下。
二十四村死寂,庙口坐龟的庙祝娘娘容失色,不起眼的书生捧起书卷。
“止。”
一声呵令,掀落星河瀑布的黑刀骤止,那灿灿星河也凝住,一只老迈手掌横拦在黑刀之前。
是戴着青铜面具的小老头。
“果然是人族。”
老猴子洞悉间小老头的力量本质,淡淡开口:
“烛龙降世,却有人族真王相随?”
诸王投来惊疑目光,小老头托拦着黑刀,手掌割裂,流淌一丝真王血,其中有道道圣光。
他笑了笑:
“向烛龙落刀,南朝是在挑衅烛九阴么?”
“只是验一验,元始之墓,是真,是假?”
老猴子居高临下的平静道:
“此事干系太大,必须验证,并非为难烛龙殿下,至于你.我不关心你是哪位人族真王,不关心你是才降世的还是来自五王城。”
顿了顿,猴子收回黑色玄刀,丝丝缕缕太阴煞风在刀上流转,横刀于肩,又道:
“不持此刀,你也非我对手,退去,留你一命。”
周牧抿了抿嘴,神色沉落,元始前辈应承下,但墓碑到此刻也无有异变,无有玄妙在其上.
他反思,自己绝对没有顺过捡过玉虚宫的事物,也并未得罪过他老人家.
应该不至于水了自己吧!
周牧心头凝沉。
恰此时,天穹上。
戴着青铜面具的小老头低声笑了笑。
他叹息:
“现在的小辈,口气都这般大么?老夫当年行走人世的时候,莫要说你,便是你百代往上的祖宗都未必出生!”
诸多静观的真王投影惊疑,都知道这头老猴子年岁极大,太古果山未成妖族圣地之时,其便是果山的猴元帅了,
那人族真王.是谁?
哪个老不死?
老猴子神色不变,只是摇了摇头:
“冥顽不灵。”
黑刀大作光芒,有玄龟之相浮现其上,有太玄之水流转其中,刀落。
星河如瀑。
“冥顽不灵。”小老头也如是说道。
‘锵!!’
周牧听见一声兵戈交鸣,看到无穷无尽的白色光芒,从天到地,贯彻八方。
这是亿万万里之外,北朝边疆雄关都能看见的亮光。
‘咔嚓’
有碎裂声。
白色光芒淡了许多,周牧双眼被亮光刺的通红,此刻强行逆光看去,见到血落,见到那老猴子振翼踉跄后退,
见到那口为神圣境道宝的黑刀之上,有四条清晰无比的裂纹。
而小老头呢,脸上青铜面具不知何时碎尽,露出苍老面庞,手中则多出了一口长剑。
长剑朴素且威严,剑背隆起,剑身四面,正侧两面,一者刻鸟鱼虫,一者刻日月星辰;
反侧两面,一者画万民拜诵,一面画山川草木。
剑柄还有两面,各自之上密布玄妙经文,
其一为农耕畜牧之术,其一为四海一统之策。
“那是.”
有真王投影惊悸:
“大罗祖器,人皇剑。”
“武王,姬发!”
天地微寂。
人族五王城至今能存,除了两朝敌对,除了人族诸王有玉碎血勇,除了五王城上那垂落的护持气机,
便是因为,武王姬发。
一位崛起于纪元之初,与无数太古仙神交好,被无数太古仙神辅佐过的传奇者。
哪怕妖族诸王、诸圣,也要称一声,前辈。
万里外,天蛟城。
中年人呆住:
“武王.”
他抿嘴,怔怔出神,似乎想起了还非天王的那段年岁。
“原来是武王前辈。”
老猴子心疼的抚了抚黑刀上的裂纹,持礼:
“之前,倒是失敬了。”
姬发神色平淡,微弹人皇剑身,一声伴有万民祷告的剑鸣声震彻寰宇上下。
他平静道:
“奉,元始天尊令,护道烛龙,守天尊陵寝。”
诸王沉默,无人旨意。
烛龙得元始之令,很荒唐,双方根本没什么关联,但,武王姬发?
众所周知,武王姬发当年麾下,最多的,就是玉虚宫的门人。
老猴子垂下眼睑,眯眼,不语。
恰此时。
天边,一根锡杖落来,伴一缕暗淡金光。
‘当!’
锡杖镇下,万里佛光。
在武王姬发被锡杖镇压之刻,老猴捉持黑刀,猛然劈下。
“哪怕武王为证,然,元始墓.未必为真!”
黑刀飘落,刀击于碑上。
刀碎。
钟山撕裂,碎石滚滚间,山腹中,早在纪元之初就存在的一方棺木,终究得见天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