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真身归,妖来了!
“祈晴。”
泥塑神像最后一次开口。
七十二仙术,祈晴。
大雨骤止于此时,层云散尽,狂风平息。
晴日高悬,乾坤朗朗。
庙祝娘娘适时的将木杖在祭坛上一跺,声音悠扬:
“大祭,毕。”
“尊神昭昭在上!”
泥塑的神像复归庙中屹立,双眸闭合,似变回了死物,
庙祝娘娘向担任司祭的王铁头,还有担任小司祭的糙汉子叙述了片刻后,便也持着木杖,悠悠的返回了庙中。
庙门闭合,庙外锣鼓声不止,欢呼声和祈祷声此起彼伏,许多孩童扑入了累累果实中打翻着滚,
大人们则捧起粒粒稻谷,笑开了。
老妪和赵泉亭怔怔的看着这一切,久久无言,心神震怖。
“福德杀神.”赵泉亭看向紧闭庙门,看向庙门上的匾额,喃喃念道。
此时,庙中。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庙祝娘娘将木杖别在腰上,一手苹果一手桃,边吃贡品边发发问。
“已全。”
神像微声,脸上浮现笑容,甲寅伐木斧置于一旁,睁眼。
周牧的视角中,可以看见浓郁的香火愿力缭绕在‘自己’身旁,翻滚不休,呈现烈火烹油之势。
总算。
他深吸了一口气,大量香火愿力涌入泥塑神像中,仅仅片刻,泥塑神像眼中光彩散尽,寄宿其中的真灵缓缓抽出,
身前亦有血丝凭空而现。
血丝越聚越多,尽交错成一个人的形状,能看见玉骨生成,而后是脏腑,是泛着霞光的血肉,是细腻若脂玉的肌肤。
一个神俊的青年落地。
“我又做回人了!”
耗时三载聚归魂灵,又四年,体魄也终于复归!
感受着体内熟悉而又陌生的磅礴力量,周牧惊叹,三百六十五枚内窍也一并出现于自己体内,
其中三百枚,都充盈着天地元气!
“这内窍当真离奇,并非依血肉而存,我寄宿在泥塑神像中时也有内窍.”
“难怪肉眼看不见这些内窍。”
“接下来,就是造化出香火神躯了!”
周牧喃喃,却见到端庄的庙祝娘娘捂住双眼,低声吼道:
“你能不能穿上衣服!”
他这才反应过来,尴尬一笑,微动念头,三山冠、福德神袍、五谷草绳、玄黑皂履依次出现。
想了想,周牧运转元气法力,催动地煞仙术,低声道:
“魇祷。”
“布雾。”
两门仙术发动,他面孔先是一阵变化,成了二师兄的模样,又笼罩起一层如轻纱般的雾。
雾中蕴纳天地元气,风吹不散,眼观不透,朦朦胧胧。
身躯既归,以后总是要出去的,自己可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周牧,已经死了。
必须死。
如无必要,如非故人当前,他是绝不会化出真容的。
“行了,可以睁眼了。”
杨念念小心的透过指缝瞧了瞧,这才放下双手,小脸红扑扑,没了庙祝娘娘的端庄威严。
她龇了龇小虎牙,一副凶巴巴模样。
“这些年,多谢你了。”周牧拍了拍这丫头的脑袋,后者不满的用头撞开抚来的手掌:
“我都二十五了!”
她双手叉腰,旋而道:
“这有什么好谢的,你是我哥嘛。”
“呃。”
周牧略微心虚,转而恢复常态,回头看向魂灵寄宿四年的泥塑神像。
“还有最后一件事情。”
他神色微肃,脸上浮现出期待之色,喃喃道:
“香火神躯啊”
这将是八品地祇福德杀神】的香火神躯!
正儿八经的八品地祇,乃天境三关的地仙】!
如此,用来庇护生灵,坐镇辖地的香火神躯,再弱也弱不到哪里去,甚至
很可能比本体要强。
“起。”
周牧念动,剩余的海量香火愿力尽数涌入泥塑神像中去,
他按照玄金铜令反馈来的步骤,忍着痛楚,切割下一缕真灵,运转玄法,催动铜令。
一缕真灵缓慢的与泥塑神像相合。
香火愿力蒸腾,亦在合于其中。
甚至,隐隐约约间,似有一缕天地意志浮现,照耀泥塑神像。
“帮我看着,莫要让任何人进来打扰.”
给杨念念吩咐了一声,周牧便是彻底收拢念头,全副精神意志浇注在泥塑神像上,对外界一切事一切物,尽不听不闻。
杨念念撇了撇嘴,抓起木杖,端正了仪态,缓步走出庙宇。
………………
庙外。
欢庆还在继续,不只是孩童,许多大人也都滚进了堆满田地的谷物中去,撒着欢。
谁也没见过这么这么多粮食!
且都还是泛着珠玉光华的粮食!
一片欢腾间。
“俺就说过吧?一刻钟七熟!”糙汉子扛着自家小兔崽子走上前,开始疯狂上嘴脸:
“你们方才还不信一月一熟,还不信俺们的土地爷!”
失神的老妪和赵泉亭回过神来,皆欲言又止。
“大忠!”
王铁头赶来,瞪了他一眼:
“怎么和客人说话的?”
糙汉子缩了缩脖子:
“嘿,王仙长!我这就是和客人们寒暄寒暄.”“去去去,还不收谷子?”
王铁头笑骂着将糙汉子赶走,丝毫没有万寿者的高高在上,仿佛和一介凡人的李大忠平等而交。
他笑着对老妪道:
“大忠他这庄稼汉子,就这样,三位可别放心上去咦?”
王铁头没看见那来自不周的小姑娘,张望了一番,却在不远处的粮食堆里看到了陈米栗。
那丫头正和村民们在粮食堆里头一起打着滚,笑的欢快,这让他有些讶异,暗藏锋锐的眼眸也温和许多。
老妪和赵泉亭齐齐吐气,正想要说话,却见到一个书生和一个小老头并肩走来。
铁头仙宗的两大太上长老。
“足下便是来自不周的金铃吧?”书生温文尔雅的做了个礼,轻飘飘开口:
“我姓颜,颜悔。”
老妪、赵泉亭连忙还礼:
“颜长老!”
他们不知这书生境界,但能腾云驾雾,且还为铁头仙宗的太上,修为怎的也不会比王铁头低,
至少也是个万寿者。
两人微微做礼,又看向那小老头,后者摆着一副臭脸,哼了一声:
“周大发!”
老妪皱了皱眉头,亦微微做礼:
“周长老。”
小老头依旧臭着脸。
老妪欲动怒,却又生生止住,一旁的赵泉亭则忍不住问道:
“敢问三位前辈,那土地神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铁头乐呵呵开口:
“便如你所见,我起初也不信所谓神祇,直到四年前亲自进了一趟庙宇.”
他摇摇头,神色感慨:
“土地爷可是叫我好好长了见识。”
“哦?”赵泉亭更感兴趣了:“王宗主,当时,发生了什么?”
“也没啥。”
王铁头摆了摆手:
“便如同方才一般,神像睁眼,虽未动挪,但吐露几个词,什么招来、逐去、气禁.便居然犹如神通一般,我当时不明,有所冒犯,而后”
他缩了缩脖子:
“而后,土地爷手中的斧头就亮了亮。”
赵泉亭不解追问,王铁头却只是摇脑袋,似乎后怕不已。
老妪此时憋下心头气,面容微微缓和:
“当世竟真还有神祇么?可是,为何会是在此地?”
顿了顿,她匪夷所思:
“若真有神祇存在,定然不只这一尊——我不周,为何不知?”
叫做周大发的小老头忍不住了,阴阳怪气:
“不周便什么都知么?我看未必!”
老妪脸色一冷:
“周长老似乎对我不周颇有不满?莫非往来和我不周,有所过节?”
小老头直翻白眼,而叫做颜悔的书生却忍不住笑出了声。
老妪怒气冲冲瞪去,丝毫不畏惧对方修为在自己之上,不住的抚着腰间金铃,眯眼道:
“若有不满,诸位不妨直言,何必如此做态?老身倒是不介意唤来一位巡察使!”
巡察使,金铃之上,身佩玄铃,对应着天境】的存在。
书生笑的更欢,小老头脸色更臭,狠狠瞪了眼书生,便就侧过头去,叹了一声:
“行行行,不周厉害,不周天下第一!”
老妪再度怒气勃发,赵泉亭连忙安抚。
许久。
平复了怒气的老妪指了指土地庙,问道:
“等到贵宗迁移后,这庙中神祇是否会跟着一起走?”
小老头撇了撇嘴,而书生颜悔则笑道:
“这是正儿八经的地祇】,地祇都是有辖地】的,地祇的庙宇和香火塑像,都不可离开辖地。”
老妪神色缓和了些许,蹙眉问道:
“地祇?颜长老怎的这般清楚?”
颜悔微笑:
“往来爱翻看些许古籍,便从中涉猎了一些太古旧事,其中就有提到过地祇】,那是天地神祇中的一种,不居天上居地上。”
顿了顿,他继续道:
“便诸如土地神、山神、城隍等,乃至是江河之神——多是小龙王,这些便都为地祇】之属。”
老妪微微颔首,拱手做了一礼:
“想不到颜长老如此博学,日后老身定当要多多请教才是.”
说着,她斜了臭脸老头一眼,很是不喜欢这周大发——名字俗气不说,言语还多有冒犯不周,胆大包天!
也就是为此唤来巡察使有所不值,否则
老妪又哼了一声。
小老头见状眉头一挑,似乎忍不住,刚想要说些什么,却与书生同时一‘咦’,又齐齐侧目看向那土地庙。
恰此时,庙祝娘娘推门走出,肩上站着大肥鸽子。
她冲着几人微微颔首,连忙关上了庙门,复平静道:
“尊神休憩,不可扰之”
话才落下。
‘轰隆!’
天边传来一声巨大嗡鸣,欢腾的村民们好奇的张望过去,老妪、赵泉亭和王铁头同时色变,
至于两位太上长老,彼此对视,默默后退一步。
下一刹。
天边的雾气剧烈翻滚。
糙汉子举着自家小兔崽子,问道:
“瓜娃子,你高一些,看看是咋个了?”
鼻涕娃瞪眼看了许久,摇摇头:
“啥也没”
他话音戛然而止,目瞪口呆,无数村民都呆滞,尽皆屏住呼吸。
在那。
一座巨大的山峰缓缓浮现,撞破迷雾,山上盘踞着一只不知多长多大的蛟蟒,
而山下。
则是一头老龟。
龟驮着山。
“前辈,还真有,二十来万血食,几个长生境.聊胜于无。”
蛟蟒口吐人言,声如天地洪钟,竖瞳猩红。
王铁头神色骤变,老妪背后一寒,头皮发麻。
一头万寿层面的蛇妖,还有一头.
不知境界的老龟!
妖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