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七十六章
“肥皂厂招工了,你们还搁这唠嗑呢,还不去瞅瞅,晚了可就没机会。”一个精神抖擞,声音大的像钟一样的老大娘道。树墩下磕着瓜子的几人一听,立马抬头:“前些日子不是招过一次吗,哪有那么快,我前天刚去的,那群人一个赛一个的离谱,根本争不上啊,我这一大把年纪,还学什么新东西啊。”“我就说你们脑子笨吧,咱们这厂才招几个人啊,你能进去才稀奇呢,安吉那边的分厂建好了,机会多,过去凑凑热闹,万一就能进呢。”
“那地太远了,离咱们村可有四里路。"翠萍迟疑道。“你傻了吧,又不是没宿舍,大伙都念叨着,你还不一定能进呢。"老大娘的话格外辛辣:“这肥皂厂的工钱和福利待遇,放在咱们南新县都是人人抢着的,这点距离算什么,辛苦一下,到手的钱才是真的。”
“我是看你这丫头和我亲,才给你一条路子的,听不听随你。”付香元看着翠萍,问道:“你去不去,我和菊萍去看看,也就花个路费。”
“路费都得四文呢,不便宜。"翠萍苦着脸。“我是打算一定要去了,远就远点吧。"付香元叹道:“你看那王翠花,就是因为进肥皂厂进的早,现在都当那什么领队了,钱多还威风,家里房子重建了不说,她们家小子还进县学了。”王菊萍也唉声叹气:“别看咱们县小,就这肥皂厂,听说好多个州都用富强皂呢,当年大建分厂招人的时候,我妯娌就叫我去,我当时不听,现在这面试可越来越难了。”“走吧走吧一起去,要是进去了,在这十里八乡都是有面,自己手里攥着钱,这儿孙才会敬重你。”
有外县的来这边运货,见着一群群妇人纷纷往一处走,也好奇的问路人:“她们这是去干啥,有什么好事吗?”刚刚在旁边听到她们讲话的人一笑:“肥皂厂那边建分厂招人了,她们都去试试看能不能进。”
这南新县的肥皂厂他们都知道啊,那富强皂老好用了,又有些不可思议:“招工不也招男人吗,这群三十多岁当妈当奶的人去了干啥。”
“你是不知道啊,咱们县这厂有点不一样,男女都成,管事的都是女的,对咱们大老爷们多不公平啊,你说这群女的,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折腾。”
“我跟你说啊兄弟,这我还真知道点内幕。”一个吊儿郎当的男人懒洋洋的靠在树上,嬉笑道:“这群女的瞒得可厉害了,听说好像是王家村那个王翠花,肥皂厂刚建的时候就进去了,后面撺掇王家村的和和媳妇杨家村的女人去,这当时大伙也没想到,家里的女人说去就去了,也能赚点钱。”
送货小哥奇道:“这肥皂厂蹿的猛,能赚钱福利好,是好事啊。”
“你是不知道我们男人的苦。“男人咬牙切齿:“是有钱赚,你看头两年,谁家要是有个工人,那房子直接翻新,但我跟你说,真不能让那群女的身上有钱,有钱就不安分了。”“你说那厂,我们一群壮的不行的不招,非说什么不细心,搞一群老女人在里面,我隔壁那家更是反了天了,进了那肥皂厂,更是饭都不做,孩子也不带了,说她两句吧,还敢顶嘴反抗。”“这破厂子还不能顶班,说让女的回家男的去干,她们轻轻松松在家里玩多舒服啊,非要在那倔。”
“就是啊。"小哥深有感触:“你那邻居最后怎么了?”“那女的太贱了,不就打了几下就要死要活的,非哭着搬到肥皂厂,那有个员工宿舍,里面还有食堂,直接睡那吃那了,我那兄弟带着儿子去厂里闹事,反倒是被赶走了,这势大遮天啊。”小哥吃了个大瓜,也不虚,从怀里掏出个橘子递过去:“老哥你吃,话说你媳妇进了这肥皂厂吗。”
“我们男人在外面打拼,就让她们在家享福了。“男人冷哼一声:“我要是娶媳妇,肯定得娶乖顺的,没一个配得上我。”在旁边晒太阳老大娘听见这话都笑了:“你这个崽子哦,自己没本事就知道哄人叫,也不躁得慌。”
“就不说咱肥皂厂这几年扩张,招了多少工人,就去应山州的那条路修好了之后,县令大人出钱出力,让人在山上种脐橙,那是又大个又好吃,别人都知道南新脐橙。”
“自己没一点用就知道在这边说酸话,活该讨不到媳妇。“打着毛衣的女人不屑的笑道:“女的怎么了,我在王家村一天,我就能分到一亩脐橙地,走了这地可就归给公家了,我家兄弟巴不得我留家里。”
“别一天天的在那边溜达了,跟着那一群小伙子去应山州送货都能赚不少呢,年纪轻轻的就知道躲懒,要是搁前几年,你这样的要被饿死的。”
这群大娘毫不顾忌的嚼着舌根,男人脸都被燥的通红:“要你们管哦,死八婆。”
说完之后风风火火的跑了,只留下年轻的送货员在原地眨眼睛。
“小娃娃,别听这个孬货在这里瞎说,天天游手好闲没点正事,跟你说啊,我们南新县……”
南新县这日子过的可是越来越好了,就单说那人人艳羡的富强皂,那是越卖越远,分厂也是一个个的接着开,虽然很多人眼红,但整个应山州老百姓的心里,说起皂,还是富强皂最好用。也不是没其他的更便宜的皂,关键是不好用啊,用个几次没了不说,还洗不干净,有些贪图这几文钱便宜的,最后都长吁短叹,买亏了买亏了,面对花样繁多的皂角,也只认自己一直在用的那个。
把路修好以后,也更多人把目光投在这小小的南新县,县令大人更是带着人来考察说,看看县里面适合种什么东西,最后商定很久才定下的脐橙。
刚开始谁愿意去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弄这玩意啊,但是想想之前一直跟着县令大人在前面吃肉的于木匠,陈家村人和后面弄土坑赚的盆满钵满的那些匠人们,都眼红。
谁家不穷,谁不想赚钱,可是兜里没子,这上有老下有小,赌不起啊。
陈家村那群狗腿子,县令大人一说种脐橙,整个村都来响应,说自己种,旁边的王家村更是眼巴巴的跟在后面。其他村子咬牙,不就多费点力气吗,县令大人之前搞过那么多事,没错过,跟着县令大人的步伐走就对了。一时间,整个县里都充斥着种脐橙的声响,轰轰烈烈的上山开干起来。
又要种田,又要去山上种脐橙,大伙都还是第一次种,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所有人都忙疯了。
整个南新县,不管男女,不论年纪,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格外带劲。
幸好,最后的成果也是喜人的。
人最怕的就是,辛辛苦苦一整年,到头来,一场空。大家伙发现,只要跟着县令大人铺好的路子走,往下边使劲,这日子过的是越发的红火,前面有盼头,干活都有劲了。不仅仅是去应山州的路,不知不觉间,南新县的百姓们都在心里念叨着,要想富,先修路,从脐橙园里赚了钱后,几个村联合起来咬咬牙,把从村子到县里的路也给修平整了。其余村看他们能修路,这哪能落后,不就是路吗,修!这路一修,可谓是处处通,所有外县过来,看过南新县这路的,没一个不夸。
许行知可谓是干劲满满,看着这个小小的县城从破败到现在的欣欣向荣,真切的实现了南新县和应山州之间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只要后面接任的人不是个大草包,跟着他规划的路子走,政绩这是大大的有。马上就要过年了,等到明年开春,他来这南新县,也就三年了。想到自家老爹和老哥,许行知脸上的笑容完全藏不住,他要回家啦!
许行知不知道的是,比起他自己在那边念叨着,三年到了,各州府中,惦记他的人多了去了。
大周犁和大周肥,还有那土坑,哪个不是顶顶的大杀器,老百姓们不懂其他,但也知道那犁让自己耕地耕的更快了,那肥让粮食增产越来越多了,这土坑一搞,都不怕那冬小子啦。这些东西是谁搞的?一个叫许行知的大小伙,现在二十来岁人,在应山州那边当官的嘞。
什么?这么年轻,有没有娶媳妇生娃娃啊?“这个许行知哦,是个好的,要是能在俺们这边当官就好了。甚至有些迷性的,把他吹成农神下凡来了,春耕前都在心里念叨着,许农神,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多多。虽说许行知也没再拿出什么惊骇众人的东西来,但不自觉间,很多人把目光都汇聚到了他身上。
看着他修路,扩张他搞的肥皂厂,带着百姓们种脐橙,和应山州合作跑商,还搞了个什么美食评选,把南新县从一个山旮旯的烂东西扶成整个应山州最富裕的县,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其他州府的人看着章易瑞,嫉妒的眼睛都红了,这小子,运气怎么这般好,这可都是政绩啊!
大伙早就想把人嬉到自己的地界来了,只是圣上的态度一直不明确,才不敢轻举妄动,把目光放向这三年验收升迁一事。许行知烤着炭盆,边吃着烤鸡,好不潇洒,随手撕开刚从驿站拿的信,看清了上面第一行字后,明明在暖窝,却突然感觉浑身冰寒无比。
【少爷,大少爷被卷入科举舞弊的风波中,被抓进大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