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薏去了一趟实验室。
她落荒而逃,晚上八点半,出现在了空无一人的实验室。木头人一般杵立半晌,开始准备培养细胞。
一连做了几块培养板。
做无可做,女孩在台子前罚站好一会儿,去培养箱放了细胞。
从实验室回来时,小区的灯几乎都熄了。已经是深夜。
楼道安静,伸手不见五指,许薏开着手机的照明灯,悄悄静静上到三楼,楼道间的感应小灯啪地亮了起来。她一顿。
斜对面,隔壁的大门正关着。许薏找出钥匙,轻轻开进租房门。
客厅的灯已经关了。只有进门的玄关上方,亮着一盏灯。闻诉走了。客厅,餐桌上很干净。
厨房里,台子上的东西也被收得干干净净,碗架上的碗碟似乎还是她离开前的摆设,只有砂锅还在灶台上。许薏掀开锅盖,是一锅炖得很好的板栗鸡汤。
汤色澄黄鲜润,红枣浸足汤汁,个个饱满,只是已经冷了,掀开的香味不一会儿就散得没了踪影。
许薏环顾四周,才发现不知不觉,她这边的厨房里多出了不少东西。
电饭煲,炒锅,砂锅,调料架,几乎都是闻诉添置的,碗架上各式各样的碗碟,以及还有冰箱里,一直没有空过的食材和水果零食。
她在这锅冷掉的鸡汤前呆站了两分钟,有些不知所措。
次日,早晨,许薏按生物钟醒来时,房间很安静。
窗外隐约传来清晨的鸟叫。她坐在床上打了一会儿蒙,看了看手机。才八点不到。
除了院里大群有人在问开学的事项。没有消息。
不实习的日子,许薏早上不用蹭闻诉的车,这个假期以来第一次,闻诉早上没有给她发消息。也没有来敲门。
许薏洗了漱,出来时,看向沙发上毫无消息提醒的手机,又看向大门。想着至少发一条消息,却踌躇了。本来已经转头,视线却冷不丁飘到了客厅墙上挂的那个晴天娃娃上。
她顿了片刻。
许薏还是给闻诉发了一条微信。
【许薏:师兄,你出门了吗?】消息发出去,十几分钟,才收到回复。【闻诉:公司。】【闻诉:有事?】
许薏心里松了一小下。
她没有提吃早饭的事,努力思索了会儿,打字回:【没有没有,就是想说一声,昨天我看那个鸡汤没喝完,就帮你放在冰箱里了^-^】
这条消息,直到许薏下楼吃早饭,闻诉都没有再回。
想着闻诉应该是看见了,许薏也没有再敢发消息过去。
白天一天,她都泡在了实验楼里,给所有细胞换了一次培养液,又替一个师姐翻译了些文献。
中午的时候,许薏回了趟小区,将租房钥匙放在了闻诉门前的地毯下。她的午饭是在学校食堂解决的。
临近开学,汀大校内的食堂也陆陆续续开放,校园的林荫主干道上,除了偶尔骑车经过的留校生,已经有稀稀落落拉着行李箱返校的学生。傍晚时候,许薏给闻诉发了一条消息,说自己晚上跟返校的同学在学校里吃饭,回去比较晚,钥匙便提前留在门口地毯下面了。她搜寻半天才想出来这一个自然的理由,也不知道闻诉看出来没有,晚些时候,他回了一个单字的“行”。
晚上回去,许薏发现钥匙在对门的地毯下原地不动,厨房似乎也没有被使用过的痕迹。
……好像,师兄没有过来。
就这样,许薏一天没和闻诉碰上面。隔天上午,她在实验楼办公室里看电脑,碰到了来结伴上来的几个师兄师姐。
唐琳说说笑笑推进门,看到托着脸半趴在电脑前看文献的许薏,女孩点着脑袋,脸上是即将睡过去的犯困,她“呀”一声:“小许你在啊。”许薏清醒了下,叫了声师姐。“做什么呢,这么努力?”许薏反应慢半拍,困困地答:"看文献。"“你一早过来看文献呀?”唐琳有些意外,“什么时候来的?”
她回想道:“七点多。”
"哈?这么早?"
"我去。”旁边,方路明凑过来看许薏的电脑,啧啧啧,“年轻人,真有活力。"
许薏抬着一张半懵不醒的脸,没点头,也说不出口。
今天是周六。
她不知道闻诉是不是放假,找了个要来实验室看细胞的理由,早早就来了。
一旁,赵丹悦看许薏困得飘神的样子,乐了,顺手拍她椅背:“哎小许,跟你说个振奋人心的事儿。”
许薏:“唔?”
“今天我们实验室新到了两台仪器,楼下刚装上,一台测序仪,一台流式细胞仪,最新进口的哦。”赵丹悦问她,“怎么样?”
许薏慢慢睁大眼,果然清醒了。
方路明春风得意,抱着手在旁边嘻笑:“别给隔壁那几个实验室羡慕坏了。”
基因测序仪和流式细胞仪都是很贵的仪器,一般实验室不会自己购买,以往他们要用,也都是向学校的实验中心借。许惹知道这两台仪器正常普遍的价格都要百万,更何况是最新的、进口的仪器。
她发自内心道:“我们好有钱…”
“哪儿啊。”赵丹悦笑道,“就这两台,老师可买不下手——来自企业的免费提供,赞吧?”“就你们组的那个项目。”她见许薏迷茫,解释说,“轻然没跟你说?就你们那个CAR-T细胞治疗的课题,是跟企业的合作项目。”
许薏恍然。
几人七嘴八舌聊了一会儿新到的仪器,赵丹悦把困顿的师妹给催醒了:“爆赞,你下去看看。”
许薏下楼去实验室看了看。新到的两台仪器连屏幕的膜都还没撕去,很有名的大牌,处处散发着光洁的神圣感。果然很好。看完仪器,许薏出来,碰巧碰上了也进实验室的沈轻然。
沈轻然刚跟企业那边来送仪器的人对接完,两人聊了几句,沈轻然查看了下她培养到一半的细胞,见时间快中午,便拉许薏一道去附近的食堂吃饭。聊天时,许薏才知道,他们这个和校外医药企业合作的项目,合作对象竟然是华康医药。
“等开学我们小组人齐了,得去华康那边和他们的研究员一起开个会。”沈轻然说,“你也去吧。”
许薏屏息了几秒,磨蹭地放下筷子,眼里浮起点儿犹豫:“师兄也会在吗?”
沈轻然没反应过来。
“闻师兄?”
“……嗯。”
“没呢,小会,我们就和华康那组的两个研究员开。”沈轻然喝汤说,“师兄他不是管理层么?他大忙人,不管这些。”她看看许薏,忽然笑了:“咦,怎么啦?”许薏摇头又摇头,说没什么。
“别紧张,只是开个小会,对一下我们两边的进度。”沈轻然没觉察什么不对,又谈笑聊了几句,喝完汤道,“走吧。”
从食堂回实验楼,许薏又在楼里泡了一天。
晚上回去,又是很晚。
她轻手轻脚,找到留在了对门地毯下的钥匙,开进门。关门前,又朝对面安静紧闭的大门望了一眼。
许薏早出晚归,有意躲着闻诉,就这样,一连几天,两人同在一栋楼里,竟然也没碰上过一次面。
两人的微信还有聊天,只是聊得比先前天天见面时还少。
许薏每天尽力找着忙碌的理由,照常在地毯下留钥匙,不知道闻诉有没有来过她这边,是不是看出了点端倪,很多时候,她只收到他几个字的简略回复。
是一贯的不喜欢废话。
和往常一样。
不知不觉,九月到了。
连泡了几天的实验室,三天后,沈轻然喊了许薏一起去华康开会。
项目小组十几人,前后搭几辆车去,车子开进华康的园区,所有人都是悄悄哗然。在寸土寸金的海淀区,华康的公司园区大得令人羡慕。
开会的地方在华康的研发中心。
午后,燥热的微风吹得林荫簌簌。研发中心是独立的一栋玻璃高楼,占地宽广,隐在绿化很好的园区深处,一群人下了车,在一楼办了访问的手续才进电梯。
来和他们开会的是两名研究人员。
近二十人坐在长桌的会议室里,各自对了下研究计划。气氛还算轻松,大多数时候是组里的几个博后师兄师姐在说,许薏坐在角落,认真记了些笔记。
会开到一半,磨砂的玻璃墙外,经过了两人。会议室的门半开着,错落的皮鞋脚步声迈过,有人抬头瞟了眼。
而脚步在会议室门前停了下,为首的年轻男人简洁敲了两下玻璃门。
“闻诉师兄?”有人脱口而出。
所有人的头都是一抬。
门外,只见闻诉看进来的表情情绪鲜少,是工作的状态,手里还扣着份文件,简短地问:“你们这边结束,晚上一起吃个饭?”
靠门最近的一名博后师兄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笑道:“好啊好啊,没问题。”
闻诉望向里侧,没多余的表情,抬了一下眉。
“行?”
许薏对上闻诉的眼神,这一瞬间,脑袋都呆滞了。她的慌张还没冒出一半,听从师兄的本能在这个眼神里先行一步,啄米地点了点头。
“行啊。”郑颂洋笑说。
有人也回:“包行的,师兄!”
闻诉停了下目光,没继续闲聊,稍点了个头作回应,回:"我请客。"
闻诉短暂露了个面,又很快离开,走后,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沸腾了。
谁都没想到闻诉会过来主动请客。
许薏也没想到。
她一连躲了师兄几天,被逮个正着,人走后便呆在了座位上。
一旁沈轻然转头看到灵魂出走的许薏:“怎么啦?”
她紧张着,说不出一句话。只是摇头。
好在她的异样很快淹没在了桌上七嘴八舌的悄悄话里。在场有几个是去年才进汀大的博士,第一次见到传闻中的闻诉,都很好奇,低声八卦了一会儿。
后半场会议,是在一半讨论和一半八卦中结束的。
会议散场,一干人坐电梯下楼。有人说笑闲聊:"哎师兄,我们晚上吃什么?"
"不——”郑颂洋抻懒腰活动胳膊,“知道啊。"
"去吃华康的食堂?"“别说,我还真想吃。”有女生笑回。
听到这句,许薏顿了顿。
她表情有些愣。说话间,电梯打开,一群人前前后后出了电梯,一师姐回头见许薏还在电梯里,赶忙招手了下:“小许,怎么傻了?”
女孩被戳醒,慢半拍的紧跟出来。
“……师姐,”她忍不住问,“华康有食堂吗?”
“有啊。”林月笑了,“我们刚才进来那栋,拱形的那个楼,里面就是啊。”"你没刷到过吗,网上?据说很好吃。"
“唉,真是羡慕华康员工。”
许薏又杵住了。
沈轻然看着微信同门群,诶了声:“师兄说地方让我们自己挑,他现在也下来了。”
"OKOK。"
“受宠若惊。”有人摇头,“受宠若惊啊。”
气氛热闹,众人在楼前等了一会儿,闻诉下来了。
一群人纷纷打了招呼,商定好要去的餐馆,各自去坐车。许薏来时是坐沈轻然的车,她跟随师姐去停车场取车,抱着电脑包候在道边,等沈轻然把车开出来。
等了两分钟,一辆车驶停在了她面前。
熟悉的黑色车子降下车窗。是闻诉。"上车。"
许薏条件反射,当起缩壳的蜗牛:“不麻烦你了,师兄,我坐沈师姐的车去就可以……”
“许薏。”
闻诉不咸不淡地叫她。
许薏搜肠刮肚的理由顿时一止。
闻诉看她,侧脸向副驾示意了下,表情很冷淡,说第二遍:"上车。"